九九重阳 孝亲敬老|在重阳节说一说老家传统的“孝”文化

郭勲陽

<p class="ql-block">深秋时节,秋山明净,秋水澄澈,秋云从容。此时登高临望,到处已是重阳风景。重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丰收祭天活动,人们在九月秋收时祭天帝、祭祖先,以感谢天帝和祖先的恩德。那为什么要把“重阳节”定在九月初九呢?原来,古籍《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又称重九、上九;九在数字中为最大数,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于是,便有了长久长寿之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秋高气爽,人寿花香,彩云追月,盛世和祥。过去,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登高望乡、插戴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到了1989年,我国政府开始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赋予了重阳节新的含义,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实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元素的巧妙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者曾应邀在社区关工委组织的重阳节活动中,作了一期关于我的家乡传统“孝”文化的讲座,现选取部分章节录入本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阳节,后村社区老少同台表演文艺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是地处闽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渔村,这就是现在隶属于厦门市翔安区金海街道管辖的后村,这里的居民多为郭姓,族谱显示,其乃唐代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在后村郭氏传统文化里,宣扬“孝”的文化占有相当大的份量。翻看族谱,里面记载的郭氏大宗四训就有:<b>尊祖、敬宗、事亲、睦族。尊祖敬宗,侍奉双亲,孝敬老人</b>是郭氏大宗四训里的最主要内容。而郭氏家训八则,则将孝敬父母摆在了第一的位置。在古老的“一<b>祠、一庙、一宫”</b>里(即吴祖祠,郭氏家庙,俺祖宫),“<b>以孝为先</b>”的后村郭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b>(一)吴祖祠与吴祖郭祭——传承百年的孝道弘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吴祖祠位于后村郭氏家庙以东百米左右的地方,每年的冬至日,后村郭氏宗亲延续了数百年的祭祖活动,都会在吴祖祠堂与郭氏家庙隆重举行。来自当年轮值主祭的各自然村或各里(角头)宗亲代表,首先来到吴祖祠堂祭拜郭姓后村开基始祖郭烈公的岳父吴庭辉外祖,然后再前往后村的郭氏家庙,祭拜后村的郭氏列祖列宗。这种先拜吴祖再拜郭祖的奇特现象,被人们称之为“<b>吴祖郭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村郭氏族谱记载:后村郭姓始祖烈公于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入赘翔风洞庭……择居后粟仓,故又名曰后仓,寿六十一,回葬郭山上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代时后村的村名为“洞庭”村,因村前有“洞庭湖”得名。后村郭姓始祖烈公在宋淳熙十二年从同安郭山入赘居洞庭村后,居住在村里一间贮藏稻谷的小仓库,时称“后粟仓”,于是洞庭村后来改名为“后仓”,“仓”与“村”闽南语谐音,再后来又改为“后村”,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烈公忠厚勤奋,甚得人缘,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入赘吴家与六娘结为连理,婚后六娘没有生育,吴家又命七娘与之结婚。现代有人推理,吴家七娘应是嫁出来的了,烈公才没有改姓,卒后也回葬故里郭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村郭姓二世祖友卿公为吴七娘所生,据族谱记载,友卿公“<b>慈柔仁厚,乡里称善人,</b><b style="font-size:18px;">以福寿终</b>”,谱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件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乡有异姓者盗砍其树,人告之,公往问焉,对曰乏用,公不之罪,反助其力……</b><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段文字的意思是,</span>曾经有一次村里来人告诉友卿公,有吴姓人在偷砍他家的树,友卿公前去问砍树者为何要砍树?对方说有需要,友卿公不但不治盗树者的罪,还帮对方把树砍了。友卿公的宽厚仁慈友善,赢得了众乡邻的信任,因此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根。友卿公感恩图报,首先替父尽孝,延续了外祖父吴庭辉家的香火,此般德行,得到了天、地、人的相助,使后村郭氏得以迅速繁衍,发展到十四个村社一万多人的同邑大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后村的郭氏后人为吴姓外祖建起了祠堂延续香火,并且在祠堂里的楹联上大书“<b>吴外祖恩深如东海,郭烈公世系出崧山</b>”,每年的冬至祭祖,要先祭拜吴外祖再拜郭祖,并且使之形成了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风俗,充分体现了郭家有情有义,宽仁豁达,以孝为先的家风家训。</p> <p class="ql-block"><b>(二)郭氏家庙与爱存慤著——孝敬祖先的崇拜景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庙也称祠堂,是族人怀抱祖德,慎终追远的特殊建筑,是敬宗祭祖的主要场所。在我国,祠堂文化历史悠久。孔子弟子的“墓庐”可能就是祠堂的早期形式。秦汉以后,民间祭祖活动大多在家中或墓地举行,逐步建立起了家族祭祀的传统。受帝王宗庙,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奠祖宗的形式开始深入民间。到了南宋,朱熹所制《家礼》问世,家庭礼教和立祠之制被人们广泛尊崇。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再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只有做过皇帝或封候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则统称宗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在氏族迁徙、落藉、定居后,为了不忘祖先的发祥地,便在居住地修祠建庙,序昭穆,明宗支,昭示成就大业者之功,彰显弘家发族者之德,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来诠释时代的文明和家族的荣耀。每座宗祠,都蕴含着本族先祖肇基的故事,每座建筑都记载着本姓源流变迁、祖辈发展的历程,以及族内名人名宦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村的郭氏先人们在荆壤斫垦,畎亩躬耕,族群繁衍,家园建设过程中,同样留下了一座仰悼先灵,追思祖恩,记述家族文化源流的家庙</b>。这座家庙,让郭氏的子孙后代,可以获知木本水源,家族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化,居地迁徙,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等等信息,是让长者承其义,少者知其亲的重要实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村郭氏家庙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其原址为宋代洞庭村一间贮藏稻谷的小仓库,系后村郭姓开基始祖郭烈公在洞庭村的住所。郭氏家庙于明清时期重建,公元1988年和2011年重修。家庙坐东北朝西南,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左右两侧廊道,面宽12.5米,总进深26米,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家庙地临后村洞庭湖畔,堂构壮丽,门庭开豁,大门之上立有“<b>郭氏家庙</b>”牌匾,大门两侧有“<b>汾水状元裔,崧山节度家</b>”楹联,厅堂之内悬挂有节度使、中宪大夫、进士等16块匾额,两侧圆柱楹联上书“<b>南襟鳌海北枕鸿山独占秀祯福地,白马荣归朱轩盛会长垂优越英灵</b>”,上联讲的是地理,下联讲的是人文。2011年家庙重修时,所有楹联及牌匾,由后村乡贤,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书法家郭勋安题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氏家庙的明堂之上有座雕刻有吉祥图案、金碧辉煌的神龛。这种神龛又称“祖宗龛”,竖长方形,敞开式,无垂帘,龛内分几级台阶依祖宗的辈份自下而上设立牌位,神龛上面有一方镌刻有“<b>爱存慤著</b>”四个字的木雕匾额。“<b>爱存慤著</b>”出自于《礼记•祭仪》的第二十四篇,其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b>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慤则著,著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b>?”这是讲孝子在祭祀时,思念至亲的事,大概意思是说,在祭祀至亲先人时,应该把他们生前的形象、声音,还有他们的思想、爱好都牢记于心,如同他们还活着一般,存诚笃之心,尽最敬之意,像这样的思念,就是对先人的最大孝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汇集了先秦儒家学术论文,由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所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因祠堂是祭祀、缅怀祖先的地方,于是,很多宗族在祠堂的对联中常会选用“<b>爱存慤著</b>”这样的句子,用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与孝敬。后村的郭氏家庙把“<b>爱存慤著</b>”镌刻于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之上,除了平添一份古老神圣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时时提醒着郭氏后人,要“<b>存孝敬之心,行谨慎之事</b>”,这与历史上郭氏家族所倡导的忠孝文化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年前,当我走进后村郭氏家庙时,曾经有感而发,以《<b>走进祠堂</b>》为题写了一首诗,现抄录如下,和大家交流:</p><p class="ql-block"><b>走进祠堂,我想先读懂大门两侧的那副对联,弄清楚自己的祖先来自何方,品一品那华构的美轮美奂古色古香,摸一摸镌刻着耕读传家的那面老墙。</b></p><p class="ql-block"><b>走进祠堂,我仿佛看到祖先们依次端坐于明堂之上,深深感受到这里的亲和礼让,千丝万缕的牵挂在这里安息,缠绵悱恻的乡愁在这里存放。</b></p><p class="ql-block"><b>走进祠堂,我迷恋于百年古木的阵阵幽香,它是那样的深沉内敛,只有浸透了故乡亲人的气息,才会如此绵延悠长。</b></p><p class="ql-block"><b>走进祠堂,我闻到浓郁的香火味道经久不散,那是因为四时的祭祀不断,守村的老人祈求着祖先的英灵,保佑世界的子孙繁衍安康。</b></p><p class="ql-block"><b>走进祠堂,我像走近了慈母的身旁,虽然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啊!走进祠堂,这里是鳌海鸿山的秀祯福地,这里有白马荣归的杰出儿郎,这里传颂着岳府王爷精忠报国的千古佳话,这里记载着汾阳后裔继往开来的壮丽篇章。</b></p><p class="ql-block"><b>啊!走进祠堂,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崇拜景仰,祠堂是姓氏血缘的源流郡望,祠堂是笃行励志的家风家训,祠堂是敦亲睦族的孝道弘扬。</b></p><p class="ql-block"><b>让我们走进祠堂,走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历史,让我们走进祠堂吧,走进中华民族的发达兴旺!</b></p> <p class="ql-block"><b>(三)龙神庙与广泽尊王——大孝成神的圣王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后村洞庭湖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龙<b>神庙</b>”,后村人尊称其为“<b>俺祖宫”,</b>俺祖宫始建于元代延佑二年(公元1314年),主祀<b>广泽尊王</b>。该庙为花岗岩砖木结构,抬梁架构,硬山顶,燕尾脊,斗拱梁,厅廊回护,门庭开豁,正前方湖海交汇,有七星坠地奇景,《重修龙神庙碑记》称其“<b>集山海之大观,得天地之正气</b>。”历史上,龙神庙曾多次重修,公元2011年重建。庙宇坐北朝南,面宽三间,深二进,长18.44米,宽12.47米,建筑面积约190.5平方米。大门对联上书:“<b>广惠闾阁众生沾广泽,尊宗神圣庶类仰尊王</b>”,大堂内圆柱上分别镌刻有两副对联:“<b>保国护民同称广泽,安邦济世共颂尊王”、</b>“<b>广泽无私参造化,尊王有赫佑万民。</b>”2021年重修龙神庙门口广场戏台时,后村宫庙管委会邀请笔者撰写了一副对联:“<b>圣德配天秀毓凤山历朝六封谓圣,王威显赫灵分洞庭帡幪万众称王</b>”。“<b>凤山</b>”系广泽尊王的祖庙南安诗山的凤山寺,而“<b>洞庭</b>”则是厦门市翔安区后村的旧称,龙神庙门前的海湖名为“<b>洞庭湖</b>”,洞庭湖周边有14个村庄,聚居着一万多郭姓宗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郭王公、圣王公、保安尊王等,与天上圣母、保生大帝、清水祖师被尊为福建的四大神灵,也是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代表。其中,天上圣母(妈祖)为“海神”,保生大帝为“医神”,清水祖师为“雨神”,而广泽尊王则为“忠孝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和遗迹索证,广泽尊王俗名郭忠福,父名郭亮,母名林素娘,安溪蓬莱人氏,生于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二月二十二日,自小聪颖过人,十分孝顺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忠福的父亲过世时,因家道贫寒,筹不齐丧葬费,母子俩只好把遗体焚烧成灰,装入罐中,暂且置放于茅屋中。为了安葬父亲的骨灰,郭忠福小小年纪便卖身到大财主杨长者家牧羊,母亲则给杨家洗衣、挑水烧饭。郭忠福事母至孝,为人牧羊时虽离家数里,每晚必赶回家中侍奉母亲,他还经常自己饿着肚子,把饭留给母亲吃,时人称他是“郭孝子”。郭忠福的孝行,深得杨长者家从贡州请来的地理大师的怜爱,他不但在工余常教郭忠福读书识字,还指点一块风水宝地让郭忠福葬父。安葬好父亲的骨灰后,郭忠福偕母移居南安诗山,相依为命,孝顺如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八月二十二日,郭忠福上山为母亲采药未归,乡人找到他时已坐化于古藤之上。郭忠福羽化成神时,年方十六岁,因其生前“葬父”和“侍母”之孝行,乡人感念其孝,遂在山下建庙祀之,称郭山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传,郭忠福成仙登神后,威灵显赫,行仁赐福。从皇宫灭火到护国抗倭,从爱民济世到治病救灾,屡屡显灵。自宋代开始,民间则在历代不断塑造和提升广泽尊王的孝亲形象。南宋《郭山庙记》是最早记载广泽尊王信仰的重要史料之一。到了明代,随着广泽尊王信仰影响的扩大,有关广泽尊王生平的一些传说也逐渐丰富起来。明弘治《八闽通志》就有广泽尊王事迹详细记载。清代,民间则对广泽尊王“孝亲”形象进一步加以塑造和提升。民间信徒从“孝”的角度对广泽尊王进行的改造,受到了地方官府及士大夫们的重视,清光绪间,泉州知府郑秉成就认为广泽尊王“<b>以孝德成神,历宋至今,屡著灵异,……其大旨,类以孝为主</b>”。于是,朝廷自宋至清,屡次加封其六大谥号为<b>“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料还记载,郭忠福是唐汾阳王郭子仪第十一世孙,与后村的郭氏族人同为汾阳王的后裔。于是,广泽尊王被后村郭姓信众敬奉为“祖佛”,尊称为“俺祖”。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二日或八月二十二日前,后村郭姓信众要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南安诗山祖庙进香请火,而农历八月二十二神诞日,则要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这是一场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盛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百年来,广泽尊王香火鼎盛,闽南地区分布有众多的分庙,单厦门岛内就有8座之多,而国内的江浙、两广以及港澳地区也有很多庙宇祀奉广泽尊王,台湾岛上更有数十座广泽尊王庙,广泽尊王被奉为台湾移民的保护神之一,是台湾民间的强势信仰,也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闽南籍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也建有许多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凤山寺、威镇坛、保安宫、广泽尊王庙等。据统计,全球现在共有广泽尊王庙300多座,足见其影响之深广。<b>2011年,广泽尊王信俗正式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道教神仙信仰中,俗神生前多为将相、宿儒或名医,而郭忠福则是一凡夫俗子,其成神在于事亲至孝,符合中华孝道传统。<b>广泽尊王信仰的最大特点就是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以孝亲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中国传统美徳,通过广泽尊王生动、经典、感人的孝亲形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弘扬。广泽尊王的神话传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信仰的最基本内涵,与历史上郭氏家族倡导的忠孝文化一脉相承,也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