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妈妈在左我在右/我陪妈妈乡村大道走/虽不见车水马龙人如织/放眼望、村村通路、寨寨敞亮/扑面来是稻谷的清香/丰收的喜悦荡漾在脸上/牵着妈妈的手/妈妈的勤劳与艰辛历历上心头/掬一捧清泉水合着感恩的泪/祝福妈妈健康长寿/祝福我们的乡村越来越富有/妈妈笑盈盈、女儿搀扶游/久久登高处、喜悦缀金秋。</p> <p class="ql-block">流年催岁老,一年晚秋到。九九又重阳,想念母亲。再读那年写下的诗歌《喜悦缀金秋》,文字一如阳光般温暖,一些往事总浮现在眼前。村上每年组织七十以上的老人聚餐,发放了礼品以及慰问金。看着一脸幸福、笑盈盈的老人们,想念与母亲走在乡村大道上那个的重阳。</p> <p class="ql-block">洒满阳光的秋日小院,一群快乐的孩子在嬉戏打闹打闹,因孩子的顽皮,侄女儿性急,骂了孩子一句不算不得体的话。二哥严肃地批评侄女道:“送你去读书,希望你做一个知书达礼、贤淑、宽容的女子,怎能这样说话呢?现在的你,只是一个几岁孩子的母亲,几十年后,你是一个家的祖母,你该如何发扬光大一个家的家风,让你的后人如何传承?”当时觉得二哥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细细想来,二哥说的不无道理。</p> <p class="ql-block">说起家风,总想到母亲。母亲的一生上孝公婆,下和弟妹。在爷爷奶奶离去的三十多年,母亲熟记爷爷奶奶的每一个冥寿,为爷爷奶奶封包。包文上公正的写下:“故考祖、考妣,今逢阴寿…… 某某孙儿敬上。”我问妈妈,为什么用孙辈的名义而不用孝媳的身份去写包文呢?母亲说,只要儿孙们记得孝顺与传承,比什么都强。</p> <p class="ql-block">我们姊妹从小分离,各自跟父亲或母亲生活,虽不在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十分的相亲相爱。从幼年走到中老年,春节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合影留念;农忙时节一起播种与收获,团结、互助、和睦、友爱。朋友问:你们姊妹几十年的不离不弃,一起走过漫长的岁月,谁牵的头,谁在组织呢?我说,没有谁牵头啊,也许这就是血浓于水吧!</p> <p class="ql-block">其实,细细想来,这五十多年的光阴,是母亲以一颗包容、博爱的心,用一根无形的线,把一家人紧紧地聚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堂弟曾对我说:“四姐,在整个邝氏家族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大妈,大妈一生吃苦耐劳、有担当又重情重义。虽然我们家族跨越两省,在大爷爷大奶奶离开的几十年里,大妈就像轴心一样,让一大家族常走动,互助互爱!”</p> <p class="ql-block"> 随着打工大潮兴起交通的便利,云南老家的亲人们陆续奔赴各大城市务工。犹记得那年,舅娘、表弟、表妹、外侄儿一行十多个人从务工地西昌到普格看望母亲,两小时的车程,一顿便饭后又忙着返回各自的工地。望着来去匆匆亲人们,母亲的不舍和笑意一直挂在脸上。</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一生,受到娘、婆两家人一致的敬重与爱,乡邻的喜欢与高度赞赏,就源自于母亲身上善良、宽容、博学的品质,也就是二哥口中需要我们传承的家风。</p> <p class="ql-block">说到到家风,更多的是母亲读书、写字,手不释卷的精神。与母亲聊天时母亲总自豪的说:“我曾经看过的每一本书,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唱词都能记得住。”我随口回应道:“妈妈,那是您看的书少,而我现在看书多了,固然记不得那么多。”此时,扪心自问,我哪里就看书多了,倒是内心浮躁,欲望太多。哪里能做到母亲那辈人的读书精神,对书本,纯粹的爱。</p> <p class="ql-block">表妹说:“每次嬢嬢回娘家来,与我爹爹他们两兄妹都是看在书、唱书,常常为书中的一个词或一个字的用意与读音各抒己见,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虚心向我请教。”不由得感慨,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舅舅与母亲他们那辈人,再忙也不忘读书,再穷不忘买书。</p> <p class="ql-block">说起母亲看书识字,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七十年代,我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观念,总是迟到。母亲说:“别人都上课了,你们还在这里梳妆打粉(扮)。”当时不敢顶撞,晚上给母亲说:“妈妈,那个字读扮而不是读粉,是打扮。”母亲理直气壮地说:“那个分都在旁边了,就该读粉。”母亲上过三册学,四十年代的乡村读物少,更没有字典可供查询。母亲一生勤读书爱思考,母亲的一生,是丰盈辽阔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母亲急性心衰随时发作,白内障眼前一片模糊听力也下降,与母亲对话需对着她耳朵大声吼。可母亲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关注时事也至村里山外大小事。这时,我就成为母亲的广播与解说员,把每日最新动态与母亲分享。看着母亲的此情此景,总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那首《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 <p class="ql-block">这句诗词,也是母亲老年生活的写照。虽然看不到书报上的字体,但是,在母亲的眼里心里,山水是书、做人行事是书、人情世故皆是书。如此说来母亲一生都在读书,只是换一种形式读书而已。我想,论家风的话,母亲的情怀,就是值得我们传承的家风吧!</p> <p class="ql-block">九九又重阳,母亲已随白云远去!但母亲给予我们的家风犹如一壶茶,醇厚芬芳;犹如一朵花,馨香扑鼻;犹如母亲最爱唱的书中那句:“文章滚滚赛众生,字字优雅可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