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寻梦 山河为诗(上)

凌云

踏上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仿若翻开了一本厚重而又韵味无穷的诗集。每一页都写满了山河的壮丽,每一行都倾诉着岁月的传奇。 在范范和胡主任精心安排下,一行十人开始了山西之旅。8月初开始筹备时,定在9月下旬出发,避开高峰期。却不料被《黑神话.悟空》拉起了山西的旅游。其实一共36个取景地在山西有27处,泼天的富贵就这样在8月下旬火爆山西。 <p class="ql-block">范范和旅行社成功地用一百多元,将四晚住宿升级。这在后面的行程中在同车其他20人的抱怨中,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一直到旅行的最后。9月21日我们乘坐高铁,到达郑州,再由大巴下午送到晋城市皇城相府。本次行程导游,宫导,很有专业知识的导游。</p> 皇城相府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共有16个院落,640间房屋。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既有明代建筑的简洁古朴,又有清代建筑的华丽大气。 御书楼内有康熙为陈廷敬亲笔题写的“午亭山村”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诗句,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一生品行的高度赞扬。<br> 门钉的数量、排数和等级有关,看着密密麻麻的门钉没细数,只感觉门上的兽头在夕阳的照耀下很威武, 功德牌坊。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是陈廷敬再次出任吏部尚书时奉旨而建。当时陈廷敬在朝为官多年,声名显赫,这座牌坊是对陈氏家族荣耀的一种彰显和肯定。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两侧刻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下方文字:详细记载了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 我们是从外城开始参观。外城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完工,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内城略短。 影壁上的瑞兽。 陈廷敬在朝为官长达53年,长期居住在京城为官,只是偶尔会回到家乡。比如在父母去世时,他会回乡守制。康熙十七年至二十年,陈廷敬因母亲去世辞官守制。后来他的父亲去世时,他也有过守制的经历。这套宅院是康熙来时的住宿处。 <p class="ql-block">悬挂的匾额,据说是康熙亲自书写。</p> <p class="ql-block">家中寡居女子所写。重视教育也一直体现,皇城相府所在村子,在十年前来时已介绍,村里的孩子全阶段学习均有公家出。</p> <p class="ql-block">穿过外院的花园走到城墙上。通过这道城墙,就到内城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俯瞰外院,外院主要是陈廷敬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之所,同时也具备接待宾客、举办家族活动等功能。这里的房屋数量较多,空间相对宽敞,能够满足官宦人家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p> 最佳摄影点,外城和内城交界处。 <p class="ql-block">两个帅哥再合影。</p> <p class="ql-block">转个弯,上了一段台阶,进入内城。内城始建于1632年,由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内城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p> <p class="ql-block">内城北部建有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p> <p class="ql-block">相府酒业,爱喝酒的团长是要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河山楼下,那个时代这种高度建设,不易。从进入皇城相府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古老的城墙威严耸立,阳光洒在城墙上,泛起岁月沉淀的光泽。漫步在皇城相府,处处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在低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从明清时期的繁荣昌盛,到如今成为文化瑰宝,皇城相府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p> <p class="ql-block">夕阳中我们前往第一天的住宿宾馆,吉县宾馆。这是升级住宿的第一次惊喜。美食、美酒和欢笑,觥筹交错中,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早晨和孔姐一起在吉县县城走走,这里离壶口瀑布很近。清晨有着些许的寒意,我们无意中走到一条彩虹大道,沿山而建,两边许多废弃的窑洞。</p> 吃过早餐,四十分钟的行程,到了壶口瀑布。刚进去,就看到了干涸的河床上一小股黄色的河水。问了一下周团,可以吟诗了。于是他开口“黄河啊,你为什么那么的黄……”,众人捧腹。 <p class="ql-block">远处咆哮的水声催促我们来到黄河河道边。宫导说山西段参观户口瀑布最好看,曾经人民币上的壶口瀑布,就是在这边拍的。</p> 有点像吧,山西陕西都介绍从他们那边拍的。 <p class="ql-block">溅起的水雾弥漫在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壮观的瀑布搭建的一座桥梁。</p> <p class="ql-block">滔滔黄河水至此,河道突然收窄,河水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所谓的“天下黄河一壶收”。</p> <p class="ql-block">那黄色的河水夹杂着泥沙,翻滚着、跳跃着。9月也正是壶口瀑布的最佳观赏期。</p> <p class="ql-block">这一刻,才能真正体会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无穷意境。</p> <p class="ql-block">“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的旋律突然就在脑海中盘旋起来,心情仿佛和眼前奔腾的黄河一样,激荡着,澎湃着,久久不能平静。后来孔姐让我看了她的录像,她是边唱这首歌边录的。</p> <p class="ql-block">来到壶口瀑布,滔滔黄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而下,水花飞溅,如千军万马在怒吼。那磅礴的气势,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河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中午团餐时,宫导介绍,饭店老板是当年飞跃黄河壶口瀑布的第一人是朱朝辉‌。</p> 继续山西游第三站,王家大院。9月22日下午3点左右抵达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 首先参观的是视履堡,也就是高家崖堡。这是王汝聪、王汝成两兄弟修建的官宅,建筑风格富丽堂皇。走进大门,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深宅大院之中。一个个大小院落相互连接,前门穿后门,宛如迷宫一般。这里的每一座院落都有着独特的布局和装饰,彰显着主人的身份与品味。 宫导认真地讲解。 <p class="ql-block">认真地听讲解,也不能丢掉镜头感。王家大院有许多动物石雕。</p> 院子里的石雕,鲤鱼跃龙门,形象非常精致。寄托着古代平民、学子希望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的美好心愿。在王家大院这样的晋商大院中出现这一题材的石雕,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家族子弟学业有成、仕途顺利的期望和追求。 “辈辈封侯”,其寓意为“猴背猴,辈辈封候”,体现了长辈对晚辈能够取得功名、加官进爵的殷切期盼,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对仕途的追求和向往。小猴捂着耳朵,意思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小狮子石雕,放在门槛旁,镇宅辟邪。小狮子毛发、五官、肢体,形态栩栩如生,刻画精细。 猴子抱桃。寓意着长寿、封侯和吉祥。猴子本身就有灵动、聪明的特点,与桃子的寓意相结合,更增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p class="ql-block">王家三宝:第一嘉庆年间的圣旨:这是清嘉庆年间颁发给王氏族人的一道圣旨,长 245 厘米。当时六品五官王敦典的祖父和祖母教孙有方,朝廷给他们二位分封了官职,现在留存的圣旨原稿非常少见,所以这份圣旨显得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第二慈禧太后西行时使用的龙凤床:据说这张床是慈禧太后西行时曾使用过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特殊意义,也从侧面反映出王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网络上的图)</p> <p class="ql-block">第三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这是康熙皇帝当年派 1000 多人到各地测量绘出的全国地图,当时的国土面积比现在要大。</p> 从视履堡出来,穿过一座石桥,便来到了西侧的恒贞堡,也就是红门堡。红门堡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远远望去,竟形成了一个规整的“王”字造型,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巧思。堡内的 88 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漫步在堡内的小巷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古朴,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脚步声在耳边回荡。 <p class="ql-block">长长的上坡石板道。宫导说这是王字那一“丨”。范范请周团示范古城墙如何拍照,pose不错吧。</p> 登上城墙,范范让孔姐帮她拍小视频,结果孔姐配上了浓浓的合肥普通话,我说鸡皮疙瘩掉一地了,于是倒放一下,她俩自己也笑得不行了。 大师依旧是大师,动作总是不一样。想想看这一路的确笑声不断。 徜徉在王家大院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建筑的壮美,更是在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心血。从家族传承的家训到建筑艺术的展现,从商业辉煌的见证到岁月沉淀的痕迹,王家大院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平遥古城旁边,离古城很近,吃过晚餐出来转转,回去休息。孔姐她们去了古城里面。第二天,清早顺着古城墙小跑了一会,顺便看看风景。那巍峨的城墙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伫立,守护着往昔的繁华旧梦。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仿佛带着我穿越时光,去探寻晋商们曾经的足迹。</p> 9月23日上午,第四站晋祠,这是宫导让我们选择增加的景点之一,另外一个是应县木塔。我们十人都是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因为值得。 初至晋祠,只觉时光仿佛在这里放缓了脚步。踏入那扇古老的大门,仿若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梦幻之旅。 ‌晋祠三匾分别是‌水镜台匾、‌对越亭匾和‌难老匾‌。晋祠三匾之一“水镜台”。水镜台匾位于水镜台正额上,寓意为“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金人台上的铁人,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挺立。它们神态各异,或威武、或庄重,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鱼沼飞梁横跨水上,造型独特,如同一道绚丽的彩虹连接着古今。站在桥上,微风拂面,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声。 <p class="ql-block">说是四个金人中的美男子。</p> 晋祠三匾之一“对越”,对越坊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即1576年,相传是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的。牌坊上走马板上镶嵌的“对越”匾额,据说就是他亲笔书写的。二字整饬遒劲,被誉为“雄奇之笔”。 晋祠三宝分别是‌鱼沼飞梁、‌献殿和圣母殿‌。三宝之一献殿是北宋时期的建筑,结构独特,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br>是一座融合明代修葺特色与早期建筑形制的古建筑,其梁架节省材料且坚固,斗拱结构疏朗,外观玲珑似凉亭,体现了《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制度。 飞檐斗角,尽显建筑之美。 三宝之一鱼梁飞沼。结构和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十字形桥梁设计、精美的石雕装饰、以及其作为北宋建筑的代表性特征上。我国最早的十字桥。 三宝之一圣母殿。它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采用重檐歇山顶结构,覆盖‌黄绿色琉璃瓦。殿高19米,内部供奉着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的塑像。圣母殿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展示了宋代建筑的辉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匾文:显灵昭济圣母。北宋匾额。 晋祠三绝分别是‌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晋祠三绝之一宋代彩塑位于圣母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p class="ql-block">1958 年,梅兰芳专程游览晋祠,对晋祠作了极为细致的考察、研究。尤其对圣母殿宋塑侍女像情有独钟,吟咏其下,久久不能离去。当观赏到一尊朱塑舞女像(左二)时,梅兰芳更是频频模仿,赞不绝口,连说:“一颦一笑,似诉生平。”</p> 护法神像,出现在86版《西游记》。 晋祠三绝之一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 晋祠三绝之一难老泉,是晋祠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终年出水,从不枯竭。‌ 晋祠三匾之一“难老”。悬在西向,由傅山所写的“难老”立匾,笔力遒劲,最是引人注目,被誉为“神奇之笔”,“难老”二字出自《诗·鲁颂·泮水》中的“在泮饮酒,……永锡难老”。 难老泉,据说1993年因采煤过度已经断流。但宫导说这几年保护环境。又开始有泉水涌出,这是水量没那么大。 难老泉外有排队摸和尚头,“摸摸和尚头,一辈不发愁”,接水和尚头被摸得特别光滑。 难老泉旁边有,公输子祠,鲁班庙,供奉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 圣母殿南侧的银杏树,在小桥流水旁,有两棵非常大的老银杏,一雄一雌,都有五百多年的树龄了,据说还有爱情美满的祝愿,也称之为象征坚贞爱情的楷,每到深秋银杏树叶金黄,树枝繁茂,满目灿烂。<div><br></div> 在太原附近午餐后,3个小时我们抵达第五站五台山。五台山又名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因其中有五座大山的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五台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五台山因盛夏气候凉爽,也被称为“清凉山”。北齐时,史籍中开始称清凉山为“五台山”。五台,得名于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峰凸起呈台状。 先游五台山最大的寺庙,显通寺。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它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又称方便朝台。 <p class="ql-block">因山势建的钟鼓楼和山门,和其它寺庙不一样。</p> 远远的铜殿位置据说是康熙的行宫。108节台阶上去,因为时间不是很多,我们没再登顶。 显通寺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仿木结构,面宽28.2米,进深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雕刻精湛,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外檐砖刻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殿内供有无量佛。 五台山是僧侣和喇嘛一起修行的场所。 二游五爷庙。据说是五台山香火最灵验的寺庙。下午快5点过来,人不是很多。据说早上排队烧香的很多人。<div>五爷,佛教传说中的财神,是龙王的第五个子,名叫圣衍。因人们向龙五爷求财,有求必应,应之必灵,故被称为“龙五爷财神”。五爷爱看戏,五爷庙对面是个大戏台。<br></div> 匆匆的奔向第三个庙,殊像寺。因为5:30关门,所以我们从五爷庙急匆匆赶到殊像寺。殊像寺,在山西五台山怀镇西南1公里处,殊像寺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 殊像寺,阁内石制须弥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萨骑狮像,传说是按乾隆容貌塑造。 <p class="ql-block">来了三个喇嘛在拜佛。周团也许下愿望,等他孙子考上北大,他来还愿。</p> <p class="ql-block">出了这道山门,我们就离开五台山了。</p><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五台山宾馆砂河镇店,路上同车的在抱怨早餐太差,但我们十人一直吃宾馆的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9月24日,早晨在砂河镇上走走,接下来去第六站悬空寺。九点多的天空很漂亮,明月依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东南郊恒山脚下。倒是让我们顺便到了恒山。</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恒山磁窑峡翠屏峰西侧,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的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其建筑风格独特,主体建筑由木柱支撑,悬挂在悬崖石壁上,被誉为“天下一绝”。</p> <p class="ql-block">门票15元,登临票120元,因登临票难买,需要长时间排队登临,只能放弃。想想看过几年就可能关闭不再让登临,也是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幅镶嵌在万仞峭壁间的精美浮雕,令人惊叹不已。 这里的建筑结构精巧绝伦,殿堂之间错落有致,相互连接又各自独立。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将寺庙稳稳地“悬”于半空。千年前的能工巧匠们,是如何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完成这一壮举的呢?</p> <p class="ql-block">快出景区时,吴局突然说,给你们师徒三人拍个照,于是他一边唱着“白龙马,蹄朝儿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一边拍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第七站,应县木塔。这一壮举的呢?又一次来到应县木塔,一个轻率的转身,让我十年在心中魂牵梦绕。</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一‌。该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并在金明昌六年(1195年)增修完毕。应县木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站在塔前,我仰望着这千年的奇迹。第一层的塔门庄重威严,那巨大的匾额高悬其上,“释迦塔”三个字苍劲有力,透着古朴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檐下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看到了古代工匠们精心选材、精心搭建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对信仰的执着和对技艺的追求。每一根木头、每一个斗拱,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木塔用千年的时光,沉淀出一份宁静与厚重,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为之折服。</p> <p class="ql-block">木塔为了保护,只让进入一层。入木塔内部,光线略显昏暗,但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粗壮的木柱顶天立地,支撑着这千年的重量。一尊尊佛像面容慈祥,目光柔和,仿佛在抚慰着每一位到访者的心灵。佛像的色泽经千年犹新。</p> <p class="ql-block">壁画环绕四周,虽有些许斑驳,却依然能看出昔日的精美。那些色彩、线条,勾勒出的是一个个古老的传说和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塔左边的木柱和地面之间明显的有缝隙,能插进手去。</p> <p class="ql-block">塔身明显倾斜。有些柱子倾斜有12度。一眼千年,下一次再见又是何时?再见,木塔!</p> 木塔旁的陨石是一块天外来物,也是常见的流星落到地面的残余物。‌这块陨石的轰然坠地不仅为辽王朝建造木塔提供了灵感,还成为了应县木塔选址的关键依据。据传,辽兴宗的皇后去世后,决定建造一座木塔以示纪念。在选址过程中,一颗陨石从天而降,落在了应县,这一事件被视为天意,于是木塔就建在了陨石着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