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3日一早我们四个老头离开浑源县向大同市出发,浑源县属大同市管辖,不过70公里路程一个小时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大同云冈石窟是我们早年就向往的地方,到景区停车场再转乘景区的摆渡车,进入大门后踏上了礼佛大道。最吸引人的是大道两旁13对六牙白象塔,它们像威武的卫士守护在大道两旁。13个数字在佛教中代表着吉祥和圆满。6牙白象威力无比却又性情温顺,代表着菩萨心肠。六牙还分别代表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和般若(六根清净)。</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在大同市城西17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旅游到云冈石窟的交通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 仿早期佛塔样式修建的四方塔,塔的四面的每一层都雕刻有佛像。</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气势恢宏,东西长约一公里。主要洞窟有45个,雕刻面积有18000平方米,雕刻的大小菩萨有58000多尊。感谢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始凿于公元398年至525年的北魏王朝时期,是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历时了整整一个朝代。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最早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是昙曜和尚,是北魏文成帝时的首席僧人,生平不祥有点神秘。</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已失语,</p><p class="ql-block"> 千年菩萨叙远情;</p><p class="ql-block"> 当年边塞起狼烟,</p><p class="ql-block"> 刀光剑影战马急。</p><p class="ql-block"> 喜看今朝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歌舞升平享太平;</p><p class="ql-block"> 笑迎众生来朝拜,</p><p class="ql-block"> 保我中华永安宁。</p> <p class="ql-block"> 石窟里出现多个“二佛并坐”雕塑。</p> <p class="ql-block"> “ 二佛并坐”是释迦和多宝。</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内容丰富、五彩斑斓,它就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第五窟)</p><p class="ql-block">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p><p class="ql-block">第五、六窟为一組双窟,窟前四层木结构楼阁为清初順治八年(1651)宣总督佟养量主持修建,因岩结构,蔚为壯观。</p> <p class="ql-block">大佛洞(第五窟)</p><p class="ql-block"> 窟门两壁上层各雕一枝繁叶茂的圣树,二佛侧身树下对坐,神情安詳;下层金刚力士头戴双翼羽冠,身穿甲胄,威風凛凛。窟内北壁坐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高大的佛像,后世包泥彩绘呈唐代风格。东西两壁各一立佛,西立佛鼻直眉弯,略显笑意,雍家秀典。后壁凿有礼拜道。</p><p class="ql-block"> 这是云冈石窟的第一大佛,也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第一大佛(主尊造像17.4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佛窟(第五窟)</p> <p class="ql-block"> 大佛窟(第五窟),云冈石窟共有45窟,雕刻的佛像共有54000尊,最大的是17.4米高,最小的只有2厘米,就是刻在袈裟上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 大佛窟(第五窟)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点。云冈第一大佛高17.4米。</p> <p class="ql-block"> 印度的佛教最早从新疆经过河西走廊传到甘肃、山西。最后才传到中原地区。因为当时朝廷推崇佛教,又从西凉(甘肃等地)押送来三万和尚和雕刻工匠,就在大同武州山开凿石窟。云冈石窟不像莫高窟的彩色壁画和泥塑像,而是精工细雕的石像。 </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中有个音乐窟,展示的乐器就有19种,还有一个乐队的指挥。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 音乐窟里的乐队指挥,姿态生动、维妙维肖!</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七窟交脚弥勒菩萨,高13.5米。他的右手肘部下面还有一个小佛(四手小佛),小佛两手撑腰另外两手顶住大佛的手肘,除了有艺术风彩还有力学作用。云冈石窟全是五彩斑斓的佛教文化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七窟</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七窟</p> <p class="ql-block"> 立佛洞(第十六窟,公元460年~470年),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是以北魏的四个皇帝和一个皇子的形象为原型雕塑的。这个是北魏皇帝拓拔焘的形象。他左手放在胸前是忏悔的意思。当时北魏全国不到2000万人,僧人有200万。因为僧人不用服兵役,一些人怕苦怕死去入了僧门。因为打仗佂兵拓拔焘来了一次“灭佛”行动。其实他是崇拜佛教的。</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六~二十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組洞窟,因象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称『昙曜五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主像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第十六、十七窟是一组。第十六窟主像为釋迦立佛,高13.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結帶下垂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時时的服制。</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窟的露天大佛是网红打卡点,平时特别热闹,拍照都要排队。今天还好人不多,是拍照的好时机。</p><p class="ql-block"> 其实古时候这里不是露天大佛,它顶上有木制屋檐,前面有立壁。后因为兵火烧毁山石崩塌才形成了眼前这般模样。</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晚期的雕塑像是指北魏王朝迁都到河南洛阳后的民间工匠雕塑像。他们都显得微胖且朴实。</p> <p class="ql-block"> 这三圣的佛像是云冈石窟的晚期雕凿的,(也可能是初唐时期补凿的),唐朝是以胖为美,仔细一看佛像有了双下巴和突起的小肚腩。</p> <p class="ql-block"> 门头上的慈悲、喜舍、遇合正是教导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想想云冈石窟的众佛千百年来一直在笑脸相迎,笑看尘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忘掉烦恼快乐度过一生。</p> <p class="ql-block"> 从云冈石窟出来我重新认识了拓拔鲜卑族,他们英武彪悍从大兴安岭鲜卑山下来灭了西凉,统一了北方进入了平城(大同),他们看到了不同民族的人。为了政权的稳定而大力推崇佛教,在大同为我们留下了这丰富佛教文化艺术瑰宝。更让我敬佩的是拓拔鲜卑族推行汉化,把他们的姓都改成了汉姓。学习汉人的礼仪和文化,为少数民族和汉民族融合成一家开了先河。</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华民族最终成了全世界最伟大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因为所拍石窟内的照片太多,已分不清所属几号石窟,编辑时可能有点乱。对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周盈天的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拍摄:周盈天、何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