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362讲一一宪问篇第十八章

万子私塾

<p class="ql-block">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新时代儒商。</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十八章教学录音</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一起分享《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十八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 xūn),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谓文矣!”</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公叔文子有一个家臣叫僎,被提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并肩为官。孔子听人谈起此事,说:“公叔文子可以文为谥( shì)号了。”</p><p class="ql-block">窃以为,此章是孔子称赞公叔文子举贤的美德。公叔文子将自己的家臣加以推荐,使之与自己一同升为公卿。这在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中颇不容易,所以孔子赞美他当得起“文”的谥号。</p><p class="ql-block">公叔文子是谁啊?公叔文子叫公叔拔,卫献公的孙子,春秋时期卫国大夫。《春秋左传》称公叔拔为卫国君子,谥号为“贞慧文”,所以史称公叔文子。公叔拔死的时候卫国国君是卫灵公,公叔拔的儿子去向卫灵公讨要“谥号”。卫灵公说:昔日卫国闹饥荒,夫子施粥与饥民,可谓“惠”;昔日卫国有难,夫子冒死保护寡人,可谓“贞”;夫子辅佐寡人治理朝政,与四邻国家友好相处,可谓“文”;故夫子可谓是“贞慧文”也。</p><p class="ql-block">有一次,鲁定公讨伐郑国,季桓子家臣阳虎帅军,占领匡地(今河南长垣( yuán)),去时没有向卫国借道,回来时却从卫国路过,于是卫灵公大怒,派部队追赶鲁军讨要说法。此时已经退休在家的公叔文子劝说卫灵公不要与阳虎一般见识,阳虎属于乱礼之人,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一定没有好下场,卫灵公听从公叔文子的建议,没有与鲁军交恶。果不其然,后来阳虎作乱,被已经是鲁国大司寇的孔子率兵镇压,他走投无路不得不跑到国外,先是跑到齐国,然后跑到晋国投奔赵鞅。所以说,阳虎在卫国、郑国的名声不好,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路过匡地,当地人错把孔子当作阳虎,团团围住,差点遇害,还是卫灵公派人解救了孔子。</p><p class="ql-block">鄙人讲过本篇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写的是,孔子问卫国大夫公孙贾,公叔文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公孙贾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孙贾意思是,传话的人说得太过分了,公叔文子老先生时机适当才说话,别人就不讨厌他讲话,快乐了才笑,别人就不讨厌他笑,觉得该取时再取,别人就不讨厌他取财。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说明孔子对公叔文子的为人处世十分钦佩,才露出惊讶的语气。</p><p class="ql-block">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依照中国的封建制度,平民很难做官,但不是绝对不能。在这种制度下,公叔文子的部下撰由公叔文子提拔,从平民百姓而提升保荐到与自己同等的地位。孔子以为,就凭这一点,公叔文子真够得上称“文”了。殊不知,中国古代谥法称“文”是很难的,根据西周刘向编著的《谥法解》的记载,称文的有下面几种:一、经天纬地;二、道德博闻;三、勤学好问;四、慈惠爱民;五、愍( mǐn)民惠礼;六、赐民爵位等六种,有六种之一,就可以谥为“文”。</p> <p class="ql-block">与元复生命科技董事长曹智等人谈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谥号”?“谥号”就是人死了后的名号。什么是“谥法”?“谥法”就是对“谥号”的规制礼法,或为远古所发明,现今传有的是出于周公的《谥法解》,乃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文学家、古琴家刘向所编。《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什么意思?“谥”是一个人生前的行为轨迹;“号”是一个人死后对其功绩的表彰,所以“谥号”乃人死后之名。比如,古代王公大臣死后要被天子赐一个名,谓之“谥号”;天子死后,由大臣来评议“谥号”。因此,谥法是儒学非常看重的一种礼法,它在封建时代和帝制时代,也是儒学清议的一种工具。“谥号”带有盖棺定论的味道,虽然新中国以后不兴“谥号”了,但是依然有对生者结论式的定性说法。比如,现在国家领导人悼词中有“伟大地”“坚定地”“合格地”等词语,其实是“谥号”的时代化改进而已,也就是换了一种表达说法,但都属于盖棺定论,重视“谥号”的文化没有变。为什么至今国家领导人的悼词需经政治局通过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死后名誉很重要,尤其是中国人很看重“名誉”这一点,生前生后都看重。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p><p class="ql-block">大家要知道,在谥号盛行的时代,君王公侯都希望死后能有一个较好的评价,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其生前所作所为就要有所忌惮。虽然谥法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对有效制约行为的礼法,但毕竟是指向制约的,尤其是制约君主王侯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谥法是积极的、公道的、有意义的。从历史上看,所上谥号,一般是公正客观的,但少数也有过分夸誉或过分贬低的,就整体而论,谥号还是公平的。所以啊,孔子看重谥号,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人的“谥号”。这不,孔子解释公叔文子的谥号“贞慧文”中的“文”,孔子认为,公叔文子能够“举贤”,而且举荐一个下人,这叫做“赐民以爵”,完全称得起“文”。</p><p class="ql-block">孔子曾经两次说起“文”的谥号。一次是本章“公叔文子”举荐下人为大夫,与自己平起平坐;一次是说卫国大夫孔圉( yǔ),说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也可以称得上“文”。“文”在谥号中是比较高的评价,历史上能够获得“文”谥号的不多,而以“赐民爵位”的“文”更少,公叔文子死后能够获此殊荣可谓名正言顺。</p><p class="ql-block">窃以为,举荐下人做官可能容易做到,但能举荐至与自己享有同等爵位,这就很不容易了。举贤,在整个人文社会中,都是一种美德,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殊不知,举贤美德需要因公而忘私,需要克服嫉贤妒能心理,大凡有一丝丝私心杂念或小肚鸡肠,是不可能做到举荐贤人的。请一定注意概念哈,是“举贤”,即“举荐贤人”,而不是说“举人”“举才”。</p><p class="ql-block">《韩愈外传》中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曰:“荐贤贤于贤?”子曰:“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哉?”子贡说,能举荐贤人乃贤人中的贤人,孔子说,发现贤人是智,推荐贤人是仁,引荐贤人是义,有此三种修为足够了,还能要求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大戴礼记.主言》记录了孔子对弟子曾参的一段话,大意是:所谓天下至仁者,是能够团结天下如一家的人;所谓天下至智者,是能够协调天下达到中和的人;所谓天下至明者,是能够选拔天下贤良的人。所以说,仁者莫过于爱人,智者莫过于知贤,政者莫过于用贤。今天大家都把“智慧”挂在嘴边,到底何谓“智慧”呢?孔子一语中的,智慧莫过于知贤,故知人曰智,知己曰明,知己知人曰明智。照此道理,如果说一个人是“明智之人”,那他(她)是一个贵有自知之明的人,且是善解人意的人。</p> <p class="ql-block">楚域尚品是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所创,将成立楚域尚品企业家俱乐部共创共建共享。</p> <p class="ql-block">自古道“举贤不避亲”,核心是举荐贤人,而不是举荐亲人,当然亲人若是贤人也不要回避,照样举荐,故任人唯贤是选拔人才的高尚行为,具有这样的德性是贤人中的贤人,此乃子贡的说法。孔子紧接着补充道,首先是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发现贤人,所以“知人谓之智”。然后是举荐贤人,能举荐贤人可称得上仁;其次是引荐贤人,能够引荐贤人可称得上义。说到这里,我们发现了仁和义的一个新说法,那就是,“举荐贤人亦谓之仁,引荐贤人亦谓之义”。</p><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大家对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大凡理解为“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以表示谦虚、不妄自尊大之意,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鄙以为,孔子不可能说出如此水平低下的话,孔子的话第一个“知”是“知道”的“知”,第二个“知”是“智慧”的“智”,所以第一个“知之”指“知人”,第二个“知之”指“智”,因而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知人才算是智者,不知人不算是智者。什么叫知人呢?懂得人、理解人、尊重人,就叫做知人;若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引荐人才,就是更高层级知人。因此,知人的人即仁人,而仁人即爱人。从五行八卦图也可以明白,当北冬水之智慧获得以后,便生成东春木之仁德。所以说啊,如果一个人不通过学习修炼智慧就说“爱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爱人”需要智慧,即无智慧无爱人。反之,嫉贤妒能的人,不懂得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是不会爱人的人。如此说来,芸芸众生,大凡属于无智无爱之人(有些人也别不服气,爱是一奢侈品,有道是劝君爱字休出口,纯真无私谓之爱),故终身学习与修德以企成为“明智”之人的意义就源于此。</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p> <p class="ql-block">讲品牌文化创新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