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图古籍馆

秋日暖阳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走进国图古籍馆。 国图古籍馆全称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坐落于西城区文津街7号,与北海公园仅一墙之隔,距离故宫西北角楼也不过600米。这里原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北京图书馆。现称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我第一次踏进这座大门是在1981年,那时候位于海淀区紫竹院附近的国图新馆还未建设。我是拿着弟弟的借书证进来的。记得当年的阅览室内光线并不明亮,每张桌子上都配有一盏老式台灯、木制阅读架和古香古色的镇纸,油漆有些斑驳的地板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从窗棂里射进来的缕缕阳光仿佛带我回到往日的旧时光。而今天,这一切转瞬之间就变成43年前的往事了。 今年4月2日起国图古籍馆闭馆维修,这座院子里的古籍阅览室、家谱旧方志阅览室已经全部关门。门口的保安说,修缮工程至少需要3年时间。我今天能够再次进入,纯属偶然。既然机会难得,就充分利用,来一番走马观花、追根溯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历史渊源</b></h3> 国家图书馆起源于112年前的京师图书馆,1909年清政府批准兴建,馆舍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北岸的广化寺。但直到清帝逊位,京师图书馆都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改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br>1917年,搬至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国子监南学。 1925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决定利用美国第二次退还的庚子赔款,与北洋政府教育部合作建设国立京师图书馆新馆舍,馆址选在北海公园西南侧。 1928年,京师图书馆改称国立北平图书馆,并迁入中南海居仁堂。 1929年3月,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舍开工建设。1931年新馆舍竣工对外开放,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的历史,时任馆长蔡元培先生主持开馆仪式。 日本侵华期间,图书馆被日军侵占,馆务中心南移至昆明。<br>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管。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人民政府接管了国立北平图书馆。<br>1950年,国立北平图书馆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管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br> 1987年,北京图书馆紫竹院新馆落成,馆务中心主要移至紫竹院新馆,文津街馆舍仅保留古籍借阅功能,称北京图书馆善本部。<br>1999年1月,北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街馆舍改称现名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br> 国图,从百年前寺庙中的藏书楼到如今世界第三大现代化图书馆,从只为极少数皇官贵族专享到服务百姓大众,112年历史与我们国家从贫弱到振兴的发展历程同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建筑风格</b></h3> 国图古籍馆即北平图书馆旧址,总建筑面积达11800平方米,建筑年代虽为近代,但一眼望去,绿瓦红墙,古色古香,与周边的故宫、中南海、北海等皇家建筑群风格浑然一体,尽显宏伟大气。 馆舍大门为三间座式,绿色琉璃瓦履顶,朱漆大门镶有81颗金色门钉,中门两侧的墙壁内外均嵌有绿琉璃壁画。门上正中悬挂着“国家图书馆”匾额,门前两只大石狮坐镇,平添威严。步入大门,广场宽阔,东西耸立两座华表,广场中央国旗飘扬。<br> 图书馆主楼名为“文津楼”,坐北朝南,雄伟高大,绿琉璃庑殿顶,正脊之上鸱吻高耸,四条垂脊瑞兽排列,横梁装饰青绿彩绘,周围有汉白玉须弥座式栏杆,是仿清代宫殿楼阁,与故宫太和殿极其形似。主楼为二层、带前廊,配楼为一层,楼间以平顶连廊相连,书库在主楼后部,各楼均有地下室。<br> 据说,清朝时,建筑以绿琉璃瓦履顶是亲王级贵族标志,而朱漆大门纵横81颗金钉却是皇帝御用配置。可见当年在国家事务序列中,建造图书馆的等级之高。 为建设北平图书馆,当年专门成立了北平图书馆委员会,在征选建筑图案时明确提出要仿宫殿式样,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特点。最终,以招标方式在17份设计方案中遴选确定欧洲设计师莫律兰的设计方案。这是中国最早一批采用公开方式遴选设计方案的国家级公共建筑项目。该方案注重整体建筑与周边风景的协调,将民族建筑形式与图书馆功能需求相结合,并为扩建留有余地。<br> 设计师虽然是外国人,图书馆建筑却是一身中国风,因为在选择建筑方案时拍板定夺的决策者是中国人,以蔡元培、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代具有国际视野并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师们使这片昔日的金朝大宁宫、元朝兴圣宫、明朝玉熙宫、清朝御马圈变身为汇聚古今无数智者思想的宝库,中国建筑的典范之作。北平图书馆建成时即是国内规模最大、藏书最多、设施最为先进的图书馆,也是远东最为先进的图书馆之一。 20世纪50——90年代,北京图书馆进行了多次修葺扩建。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文津楼保持原样。在其北侧续接了“T”字形书库,并与原有建筑形成一体。<br> 今天天公作美,蓝天薄云,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红旗、碧瓦、绿柱、朱檐、汉白玉,色彩饱和度超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化宝库</b></h3> 北平图书馆旧址是北京近代第一座大型图书馆建筑群,继承了自南宋以来的皇家藏书,是名副其实的宝库。 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下设二会八部,分别为购书委员会、编纂委员会、总务部、采访部、编纂部、阅览部、善本部、金石部、舆图部和期刊部,馆藏书籍包括汉、满、蒙古、日、西普通书籍逾40万册,宋元明清刊本、写本、抄本古籍逾3万册,金石拓片逾8千幅,舆图8千余幅。其中,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是四大镇馆之宝。<br> 文津阁《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的第四部,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自乾隆五十年起收藏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近130年。为筹建京师图书馆而专门运至北平,由时任教育部佥事主管图书馆事务的鲁迅先生负责督办。图书馆主楼因此命名“文津楼”,门前的西安门内大街也随之更名为“文津街”。<br>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珍贵的文物遗存。 大门前石狮<br>紧临文津街的大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傲然蹲坐,威风凛凛,是由圆明园搬运而来。石狮子做工精细,姿态威武、双目圆睁、霸气十足,尽显兽中之王雄风。 华表<br>是皇家建筑的标志,起源于中国古代部落的图腾。以前我只在天安门、明十三陵和清东陵见到过华表。然而,北平图书馆旧址的文津楼前也有一对华表,它们来自圆明园安佑宫。<br> 华表通高约8米,汉白玉石柱上雕刻有蟠龙和流云纹饰,龙便是皇权的象征。华表上端横插一云板,柱顶蹲着一头神兽‌“朝天犼”,下方是方形须弥座。两柱华表像忠诚卫士一样,近百年来镇守在文津楼东西两侧。 主楼前石狮<br>这对石狮与临街大门前的汉白玉狮子相仿,威严庄重,气势磅礴,弓背蹲坐,一副睥睨天下的雄姿。石狮来自从恒亲王府。恒亲王爱新觉罗·允祺为清康熙帝第五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恒亲王。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国立北平图书馆购买并运至文津楼前。 丹陛<br>主楼前的台阶中央嵌有巨大的丹陛石,是来自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遗物,虽历经岁月,丹陛之上的蟠龙依旧呈腾跃之势,栩栩如生。丹陛亦为皇帝御用之物,皇帝坐在御轿中,轿夫抬轿沿丹陛两旁行走,御轿隔空于石上通过。<br> 正是由于这些珍贵文物的加持,使这座原本宝藏丰富的院落更加底蕴深厚,远远超出了一座图书馆的价值。<br><br>2006年5月25日,北平图书馆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6年,梁启超先生在其主编的《时务报》上首次使用了“图书馆”一词。<br> 如今的北京,除国图外,还有首都图书馆和去年底刚刚开放的北京城市图书馆等超大型现代化图书馆。<br> 伴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书籍形态已经由最初的甲骨、泥板、竹简、丝帛演化为纸张,直至数字电子化。<br>曾经以庙宇、楼阁、超大建筑存在的图书馆实体,也演进成数字化智库。然而,坐在宁静的图书馆里手捧一本纸书,依然是许多人心中“奢侈”的精神享受。<br> “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期待2027年,国图古籍馆重新回归。 文中照片为本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