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已故的著名画家于振立先生是1994年在结束了中国美术馆的“八大油画展”的喧嚣后回到大连决定到他出生地金州区和平村响水河沟大黑山的,那时的大黑山还很闭塞,那年的12月26日于先生开始了他“以退为进”的精神苦旅,后期才有了今天的大黑山非遗艺术馆于振立油画艺术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于振立先生九十年代在他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于振立先生2010年在他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于振立先生2022年初在他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父亲》素描 1970年</p> <p class="ql-block">“从我选定94年12月26日搬到目的地(大黑山)。那天送行的几位朋友走后,我突然进入了一个孤寂无援的空间,真乃猿惊鹤怨的境界,好在是我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如忘生忘灭从头做起。”——于振立</p> <p class="ql-block">从七十年代开始风靡中国的宣传画,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于振立先生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欢迎哥哥姐姐下乡来》 水粉 1973年</p> <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的前进》 水粉 1984年</p> <p class="ql-block">20多年后在1973年画的巨幅毛主席画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像》 水粉 1977年</p> <p class="ql-block">《吃喜酒的女人们》油画 1989年</p> <p class="ql-block">于振立是个创作活力很旺盛的艺术家。文革十年,风华正茂,他以满腔的热情临摹放大过两百多幅毛主席像,创作了八十余幅政治宣传画,其中《欢迎哥哥姐姐下乡来》、《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前进》等,都可以列入文革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单幅作品曾经印刷近亿幅,创世界之最。其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他的艺术也猛然转入了伤痕美术,代表作有《彭总故乡行诗意》、《国难》、《老桨》等。再后,又转向了表现主义,1989年的大幅油画《吃喜酒的女人们》成为他的成名作。正当人们看好他的表现主义绘画潜能时,他又转向了布面综合材料的抽象绘画,所以先生又是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倡导者和先驱。</p> <p class="ql-block">他在70年代因画革命宣传画而出类拔萃;在80年代又转向现代性的表现手法和抽象画实践,也走在了前面。作为一个画家,他已经达到名声响亮的地步,前景相当可观。却不料他从聚光灯下的位置,退居到了山野乡间,他在大连郊外一个叫大黑山的地方,用做作品的态度,给自己搭建起一个工作室,而且就地取材,野地里的石头,城市里的垃圾——旧轮胎、废电视机、锻自行牛瓶瓶罐罐……赤手空拳地建出一栋造型奇异色彩斑斓的房舍,看着简直就是一件巨大的雕塑,可居可观,连带着院子和周围的山地也被他修葺得整齐中看,有形有态,其中有果树,有罪星系干在大连处艺术化的世外桃源,去看了的人,无不啧啧称奇。以至于在大连文化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来大连没去于振立大黑山工作室等于没到过大连。”</p> <p class="ql-block">《无题》自喷漆 2020年</p> <p class="ql-block">经过三十多年经营,于振立先生的精神苦旅初步显现,只可惜壮年时期先生的画作也走向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其中的寓意我们很难理解。</p> <p class="ql-block">令人惋惜和悲痛的是于振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5月10日在大连逝世,享年73岁。 </p> <p class="ql-block">这次最遗憾的是,工作室内部还没有对外开放,因此也就没机会欣赏到于先生的作品和留在室内墙壁上的画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