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沐浴在秋日暖阳下,吸收着清晨的微凉,风中尽是秋日的韵味。2024年10月10日下午,梁园区数学网络教研第一期如约而至。第二回民小学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观摩朱森明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再探究》一课。</h3> <h3> 朱森明教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首先围绕“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经历了“引发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应用拓展”的探索过程。他改变了以往用小棒围一围的动手操作方式,请学生们自己动手借助直尺和圆规,用指定的三条线段画一个三角形,再探究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注意力从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转移到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上来,更关注知识的本质。</h3> <h3> 其次,在学生掌握尺规作图经验后,对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已经有所内化,那对于不能围成的三角形数据又该怎么理解呢?这时朱老师再次让学生想象不能围成的两组数据是怎么样的情形,然后动手通过尺规作图验证,对三角形三边的特征再次梳理。<br><br></h3> <h3> 最后,朱老师让学生观察能围成的两个三角形,深入研究边的数据关系时,发现这是两个直角三角形而且通过计算发现短边平方和是长边的平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边的另一种关系就是勾股定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感受数学的奇妙美,达到课堂的学习高潮。<br><br></h3> <h3> 观摩课例视频后,我校老师们积极交流了自己的听课感受,从不同的视角列举了课堂中的闪光点。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经历了一场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h3> <h3> 本次研讨活动,以课例为抓手,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分享成果。这样的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参加研讨的老师相互学习、启发,对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br>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梁园区第二回民小学教师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让梁园区第二回民小学的教学迈向新高度!</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统筹:张光辉</p><p class="ql-block">审核:梅荣 崔东芳</p><p class="ql-block">撰稿:李叙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