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

大雪(原来的雪)468348320

<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68348320</p><p class="ql-block"> 图片系自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年轻时知事达理,精明能干,曾为妇女队长,家里也料理得井井有条。她养育了五个儿女(大女儿抱养),都已成家立业,先后通过考学、接班都跳出了农门。大女儿、小女儿、小儿子住在县城,大儿子、二女儿在西安工作。逢年过节,门前停四五辆小车,村上人都说李老太有福,她自豪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她老伴去世早,一个人生活在老家,买菜做饭,打打麻将,生活很自在。随着时间推移,她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在县上住院的十多天里,小儿自从把她安排进医院,就再也没有闪面,其他儿女买些水果,在病房看一眼也都相继离开,她只好让小女儿白天送饭,晚上陪床。这次住院费,她用每月积攒的老年补助、抚恤金,通过农村合疗结了。</p><p class="ql-block"> 自从李老太住院回来,总怕自己晚上有个三长两短。于是每月掏三百元,先后在村上找了两个中年妇女,只晚上过来陪睡。没过几天,人家都借故离开了。不知谁建议,让她侄女和外甥媳妇过来,总会好些,结果侄女和外甥媳妇相继干了不到半年,又都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李老太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往下滴,坐卧不宁,送到县医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李老太要求尽快做手术,可医生嫌她年龄大有风险,让转到大医院。二女儿马上联系西安唐都医院,很快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住院费六千多元,二女儿主动支付了。在病房里,大女儿对二女儿、大儿子说:“这次妈出院,每人出五百元,好好给妈请个保姆。”二女儿和大儿子都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个最好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出院后,大女儿反悔了,联合小女儿给二女儿反复做工作,这五百元不能出,咱们是出了门的女子,养儿防老,两个儿子应当负担。二女儿听后很生气,坚持要履行当初的约定。这笔费用终未落实,请保姆的事也自然泡汤了,李老太只能暂到二女儿家康复。由于二女儿两口子要上班,两人单位都很远,中午没人给李老太做饭,李老太提出回县上小儿子家。</p><p class="ql-block"> 在李老太心里,早已把自己最后的日子托付给了小儿子,对小儿子付出最多。小儿子生了两个孩子,开始在县城想买一套单元房,媳妇不同意,坚持买了一院宅地,自建了两层小楼,自然欠了不少账,李老太准备卖了老家这院房,全部资助小儿子,被二女儿劝拦,让李老太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就在中学门口租了一间门店,经营文具。平时李老太把小儿子的孩子拴在桌腿,买菜做饭,经管生意,小儿和媳妇下班后来店里搭把手,三个人忙忙碌碌,小儿媳妇眉飞色舞,嘴甜得像抹了蜜。六年后,小儿欠账还完,把店转了出去,李老太累了一身的毛病,左邻右舍都说李老太给小儿帮了大忙。</p> <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回到小儿子家不到半月,小儿媳妇变了脸色,走进门骂这个,训那个,摔碟子拌碗,动辄和小儿子吵得不亦乐乎,最后干脆不再做饭了,领着两个女儿进馆子,小儿子只好给老娘下碗挂面。李老太知道小儿子媳妇赶她走,伤心至极,放声痛哭,便让小女儿把她送到大儿子工作单位(大儿当时还在百里外的铜川上班),路过巷子,两边住户纷纷探头,窃窃私语:“现在用不上老婆了,造孽啊!”</p><p class="ql-block"> 在大儿单位住了十几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其实,大儿子对李老太一肚子怨气,在他们两地分居,孩子没人照管,上学没着落,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李老太没有照看一天孙子。更有甚者,没和大儿子商量,把庄基确权在了小儿子名下,为此,大儿子经常遭媳妇数落,念其老娘年龄大了,大儿子只好憋在心里。这次本想把老娘送回自己家里住几天,又怕过不了媳妇这一关,只好把老娘送回了老家。</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回来,总感到浑身乏力,心慌气短,头晕目眩,于是就让对门给二女儿打电话,二女儿又让小儿子把老娘送到咸阳铁二十局医院,诊断为心衰,安上了心脏起搏器。出院那天,大儿媳妇给二女儿女婿打电话,问老娘出院送到哪里?二女儿女婿生气地回道:“医院后边就是渭河。”对方一听话味不对,立即挂断了电话,最后还是把李老太送回了老家。</p> <p class="ql-block">  大儿媳妇之所以给二女儿女婿打电话,是因为依靠惯了。大约在十几年前。有一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又连续下了几场大雪,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李老太守着小煤炉,晚上冻得睡不着觉,二女儿过意不去,便把李老太接到了西安,没曾想,这一接就成了惯例,李老太连续在二女儿家过了十五个春节。两个儿子、儿媳、孙子除夕都赶过来,一大家子欢声笑语,李老太高兴得合不拢嘴,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每年冬天来了暖气,李老太都要在二女儿家“猫冬”。遇到李老太这种何去何从之时,他们自然就想到了二女儿。</p><p class="ql-block"> 二女儿女婿虽说了句气话,但人心善,深知李老太身边不能再离人了,于是,就让他姐当天晚上过去陪护,李老太以为亲戚义务帮忙,心里很畅快,和睦相处了两个月。由于二女儿女婿他姐家里还有个上学的孙子,周未要回家给孙子洗衣做饭,其中两个晚上没人陪,这样只得另作打算。</p><p class="ql-block"> 恰在这时,二女儿女婿得知朋友他妈,在外当保姆回家了,便马上联系,一拍即合,每月三千元工资,二女儿独自一家承担,李老太终于得到妥善安置,其他儿女知道后,心里暗自窃喜。谁知过了不到一个月,李老太嫌保姆做饭不好吃,每月拿那么多钱,一天只做两顿饭,晚上陪个床,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有意给上了年纪的保姆安排掏大粪、翻菜地、修院墙等力所不及的活,保姆苦不堪言,三个月后,终于辞职不干了。</p> <p class="ql-block">  原来小女儿看上了这笔钱,又说不出口,只能背后给李老太火上添油,撵保姆走,并承诺把李老太接回家会精心伺候。这下小女儿如愿以偿了,但又怕二女儿不给钱,专门让李老太向二女儿投石问路,二女儿答应得很爽快,说这样更好,钱照样出。</p><p class="ql-block"> 大儿子这时终于良心发现,认为费用不应让他二姐一家承担,应由兄弟俩各出一千元,三家平摊,大女儿此时已不再参与李老太的任何事了。大儿子把这个意见告诉了小儿子,小儿子回家向媳妇转告了这个意思,媳妇一听,像引爆了炸药桶,把幹面杖摔成两截,追问谁出的这馊主意,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娘家爸是个退休干部,对女儿左说右劝,才平息了这场风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老太今年九十岁了,她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晚年被儿女推来搡去,不断演绎着亲情与无情,感恩与忘恩的残阳血色。母爱裂缝,家庭倾斜,心态失常,各自为己,相互推诿良心和责任。家家虽有难念经,父母永远是主唱,羔羊跪乳鸦反哺,大恩天地报洪荒,但愿天下父母老有所养,儿女孝敬,幸福满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10-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