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让我成长

亦农

<p class="ql-block">以前在读书时,老师讲过劳动的概念,我就记住了劳动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分。走出校门来到农场,干过农活,才理解劳动的含义,体会劳动的辛苦。</p> <p class="ql-block">我是虹口区北郊中学75届的毕业生,懵懵懂懂,赶上了知青下乡的“末班车”。同我一批来到朝阳农场六连的知青,大部分从静安区各学校毕业的同龄人。</p> <p class="ql-block">一到连队,遇到劳动关。记得当年连队把我们编成一个五七排,干得第一件重活,就是把从钢厂运来的废钢渣,铺设在连队的一条土路上。这条土路,是连队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也是初来乍到、初涉世事的我们,为连队做得第一件事。</p><p class="ql-block">现在这条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叫军港公路,而连队旁边一条小路叫上飞路,是通往C919大飞机组装基地的通行道。当年这条狭窄逼仄的钢渣路,其貌不扬,高低不平,可我对这条路却充满着深情。因为这条路是我们的人生,跨过劳动这道坎的启程之路,留下了我们参加劳动,挥汗如雨的第一滳印迹,记载着我们走进农场,筚路维艰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来没有干过重活,看着一堆已降温冷却、褐灰色的钢渣,心儿就揪紧。刚开始上手,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只好硬着头皮,装筐提篮,手提肩挑,忙乱应对,勉强为之。连续干了好几天,才把堆积如山的钢渣,削平挪清。这期间,大家手脚磨出了血泡,肩上留下了红印,这可能也是人生第一次在剧烈强劳动之下,留下的痕迹。体力不济的女农友,筋疲力尽,泪流满面。此时此景,每每想起,都是一把辛酸的泪花,难以言表的苦楚。</p> <p class="ql-block">到了五月春播季节,整个五七排的人员,开始下田干农活。先是在田堤上种毛豆,老农友说,懒人种黄豆,不用打理,全当作让我们这批新农友“练练兵”。随后进入双抢农忙,拔出油菜根茎,收油菜籽,接着翻田耕地,平整松土,放水养护,再到拔苗插秧,播种早稻。整个双抢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从此,我们与这片土地,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着朝阳,走出宿舍,在大田里耗尽体力,挥尽汗水,完成作业。黄昏夕阳西下,拖着疲倦的身驱,沾着一身泥土,踩着田埂泥路,扛着农具,才收工回宿舍,有时候农活没干完,还会拖到昏黑的时刻。</p><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来到秋季。大地绘就秋日的画卷,勾勒出温柔绚烂的景象。徐徐生长,翠绿油油的稻禾,经过拔节孕穗的旺盛期,已灌浆结果,颗粒饱满,等待丰收的来临。走在田间地头,满目见绿的稻叶,随着风儿翩翩起舞,清香四溢。当水稻金黄达到成熟的稻谷时,就是开镰收割日。这时候农田里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弯腰割稻,扎稻捆绑,忙得不亦乐乎。打谷场上,更是人声鼎沸,吆五喝六,人声笑声脚步声,都淹没在秋收的农忙中。经过了如战场般的奋战,经过了如炼狱式的劳动,换来了丰收日,每个农友都充满着雀跃的心情,那一刻才让我们明白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生教育最好的课堂,也是人生成长最好的阶梯。跨过劳动这一关,宛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才能笑迎人生各种挑战与磨难。</p><p class="ql-block">春播到秋收后,进入冬季,又开始播种冬小麦与油菜苗,以及兴修水利,为来年做准备。周而复始的一年,我们的身上,都脱了一身皮,长了一身肉,体力增强,饭量增加。这一年,学会了使用农具,尝到了农活辛苦,懂得了劳动不易。每个农友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的蜕变,从一个青涩的中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一个成熟有为、干劲十足的农场知青。整整一年在大田里摸爬滚打,使我们从叫苦不迭的开始,到胜任其苦的转化,并由外而内地接受了一次磨练意志、思想升华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适时而生,环境育人。只有经过艰苦磨难的考验与负笈苦干的过程,才能苦尽甘来,浴火重生。这一年,我们度过了人生难忘、艰苦难熬的劳动关,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走进了面向天空,广阔田野的农村大地,融入了张驰有度、井然有序的农场生活,把青春年华的一帎热血,撒在东海之滨的朝阳农场。</p> <p class="ql-block">作于2024年10月10日寓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