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一段渐渐失去的记忆 <p class="ql-block"> ——写在广元纺织厂破产二十五周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文 李久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是什么?是上世纪千百万中国纺织工人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是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是什么?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奠基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啊,也是上千万纺织工人永远的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广元,大凡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对广元大华纱厂并不陌生。尤其是一家几代都在这个厂工作过的人来说,那更是刻骨铭心。然而从1999年10月10日这天起,人们对广元纺织厂的记忆就渐渐的失去了,而且将会永远的失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的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是大华纱厂的简称。大华纱厂的名字跟随时代发展几经更迭。之前的大兴,裕华等都属于“前辈”,而大华纱厂则始建于1935年,其实,在全国各地老一辈纺织人的印象中还有一个称谓“裕大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末民初,武汉的商业地位仅次于上海,他除了位于长江中游,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还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和政治中心。繁华的汉口更是被誉为东方的芝加哥。在此,“裕大华”公司应运而生,他由裕华、大兴、大华三个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裕大华”各由三个公司的一个字组成。“裕”指衣物富余;“大”即超过一般;“华”又引申为光彩、华丽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资料记载,从1913年租办湖北纱布丝麻四局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止,仅纺织企业就发展了:1919年建武昌裕华纱厂(武汉市第四棉纺厂);1921年建石家庄大兴纱厂(石家庄棉纺七厂);1935年建西安大华纱厂(陕西第11棉纺织厂);1938年建重庆裕华纱厂(重庆第三棉纺织厂);1939年建广元大华纱厂(广元市纺织厂);1941年建成都裕华纱厂(成都纺织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号称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先驱的“裕大华”六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纱厂的诞生,离不开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石凤翔(1893-1966)。1907年,15岁的他随大哥石志泉赴日本学习,1912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艺学校机织科。1917年回国后先后任保定甲种工业学校教务长、湖北楚兴公司楚兴纺织学校校长、楚兴公司裕华纱厂总技师;先后担任大兴纱厂、西安大华纱厂、广元大华纱厂经理,裕大华三个公司的总经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一八”事变后,大兴纱厂受到了冲击,连年亏损。石凤翔提出向西部发展的思路,得到公司董事长苏汰馀的认可。1934年春,石凤祥派大兴会计科长徐治平到陕西推销产品,同时考察在西北建厂的条件。徐回来后写了一份在西安建厂的建议书,此建议书被总公司董事长苏汰馀带回董事会,最后决定由大兴投资100万元,由石凤翔任总经理兼厂长负责在西安筹建大兴二厂。1934年夏,石凤翔亲自带队到西安选厂址,1935年春破土动工,次年七月正式投产,不到半年就有盈余。这个厂1938年更名为长安大华纱厂,即解放后的陕棉十一厂。所以说没有当年的石凤翔,就没有后来的大华纱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元大华纱厂的由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元不属于产棉区。为何武汉裕大华公司要来此地建立分厂?那是因为抗战时期西安处于炮火之中,仅大华厂就遭到日军三次轰炸。1939年10月,日军轰炸西安大华厂被烧毁棉花三万担,损失惨重。为了避免工厂再遭日机轰炸,大华创始人石凤翔报请董事会批准,由西安大华纱厂拨出盈利800万元,以每亩240元(银元)的价格,在广元汉寿镇购地229亩。并将其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运往广元。从1939年冬筹备,1940年4月开工,在广元东山凿山洞24个,1940年10月初。1200纱锭正式投入生产,到1943年已建成一个砖木结构的锯齿形厂房,纱锭也达到12768锭(这个规模一直到1964年)。当时看似一个设计简陋、日产也只有15件的单纺厂,但四川从此有了机械化的纺织工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华广元厂随后又陆续在洞外厂房安装了9000锭纱机投入生产。此后继续为前线提供所需军布,一直支援着全国军民的抗日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建厂乃至解放初期,广元大华纱厂素有“棉半城”之说。“大华纱厂用地宽,汉寿镇里占半边。职工宿舍有华北,华运华西和华南。这是当年坊间流传的一首民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的广元厂叫“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广厂”。1951年2月改为四川省合营广元大华纱厂。1968年改为绵阳专区广元棉纺织厂。1985年5月改为广元市纺织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元市纺织厂的鼎盛时期当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历史最好水平是1984年,总产值达到13404.49万元,实现利税达1264.82万元。截止1999年有在册职工6209人;退休职工930人,厂房占地面积43908平方米。拥有纱锭5万枚;线锭5千枚,织机495台(其中包括引进比利时必佳乐208喷气织机63台;同时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自动落筒机。年生产能力为纱9800吨;坯布3000万米,被列为全国253家大中型纺织企业之一。广元市十户重点企业、广元市明星企业、广元市千万以上纳税大户。一个具有省内纺织系统一流厂房和设备的中型企业矗立在凤凰山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大华沙厂半部广元工业史,大华纱厂是广元甚至全四川最早最大的现代工业企业,它把近代工业的火种带到了广元,是广元工业时代的象征,为广元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广元经济的滥觞。其60年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0年的兴与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前的十年,广元大华纱厂基本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它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0年起,抗战时期,那时国外的商品进不来,国内的纺织产品供不应求,广元大华纱厂也一样,2/3的产品由国民党军政部军需局统一收购,因此生产基本稳定。第二阶段从1946~1949年抗战胜利后,广厂的产品一部分仍然有花纱布局收购,其余自销。所以广元大华纱厂从建厂到解放前夕生产经营一直是比较昌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以这样说,广棉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难,也创造过奇迹般的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12月14日,广元大华纱厂迎来了解放,从这个时候起到1965年,企业先后经历了七年的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年大跃进、三年农业自然灾害等,从而导致企业精简人员,甚至停产。在这个时期,1958年精简下放了815人;1962年又精简了715人,剩下的427人去修过站台、修过水渠,以及采茶,伐木等等。同时,在“放卫星”的那个年代,广棉厂还办过石灰厂,砖瓦厂,翻砂厂,炼铁厂,火柴厂,蜂窝煤厂等十多个小厂。恐怕现在人们还有点记忆的就是火柴厂了,因为它到1975年才与棉纺厂正式脱钩,但党团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到广元建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6~1976文革十年,全厂大部分职工卷入了如痴如狂的群众运动,企业的发展再次受到了严重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半个多世纪的艰苦跋涉,整整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几代广棉人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做基石,用勤劳和智慧拌泥浆,一砖一瓦的建设着他们深爱的企业,经过58年、60年、65年、79年、85年,五个阶段的改扩建,到1999年,厂房占地面积43908㎡,拥有5万纱锭,5千线锭,880台布机,一跃成为四川省的中型纺织企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广元棉纺厂最辉煌的年代应该是1978至1992年,这15年一直没有出现过亏损,利税总额达到74941.80万元。尤其是以1985年实现利税511.04万元、1986年792.07万元、1987年的1007.15万元,三年三大步的优异成绩,一跃成为全市的先进企业,广元市纳税大户(年缴税上千万),全省纺织行业重点骨干起企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就是在这15年里,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同步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几十年风雨历程中,企业党组织始终发挥着强有力的政治核心作用,全体党员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建设也由1952年只有八名党员的临时党支部,发展到1999年的760名党员。广棉厂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元市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职业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企业工会”、“全省优秀企业团组织”、“广元市红旗团委”等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从1984年建立中心报道组到1999年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各种体裁的文章1万余篇。宣传手段也从黑板报、企业小报,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5年,广棉厂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下设宣传思想、党建理论、企业文化、人才开发、青工和群团六个学组,政研会坚持实践、研究、交流相结合,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工作年会,政研会成立15年,发表研究成果611篇,其中有41篇在全国、省市以及纺织系统获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叶,广元棉纺厂的文化文艺活动也空前活跃,连续八年蝉联广元市歌咏比赛第一名,厂舞蹈队的《洗衣舞》、《挤奶舞》统揽地区、四川省大奖。那时候企业是每逢佳节有晚会;每个周末有舞会,而且都是乐队现场伴奏。不仅如此,广元棉纺厂的足球队,篮球队以及象棋,围棋,桥牌等体育方面都是有点名气的。不仅如此,这个厂过去还有川剧队,京剧队,舞蹈队,管弦乐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一提起广元棉纺厂,人人都竖大拇指,这不仅是它号称广元棉半城,更重要的是从1960年自1998年为国家创造了22958.69万元的利税。同时还养活了三代,几万人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花甲之年寿终正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流逝,历史沧桑。刚刚走过了60花甲的广元棉纺厂就永远的定格在1999年10月10日,没有想到啊,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尤其是一些老工人更是想不通。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不知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反正它就破产了。究其原因有人分析了这么几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沉重的包袱,在政府的干预下收购了棉纺二厂和针织厂。从此不仅背上了8000多万的债务,还接纳了1000多名职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投入先后投入6000多万,引进国际先进的纺纱设备,而由于资金不到位,致使清梳联配套项目无法实现,造成相关资源闲置,技改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企业债务高达两亿,仅每年支付利息就达两千多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小企业承担大社会的职能,导致企业多了两倍的用工。到1999年,企业在册职工已突破了6000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多缴税。按照国发【1994】13号、川府办【1994】109号文件精神,对于大中型棉纺企业可以采取税收包干政策。那么广元纺织厂每年只需要缴300万税收,而实际上从1994~1998年企业共缴税4590.68万元。五年多交税3090.68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年来,广元遵循修旧如旧,原真保护的原则,在棉纺厂不到半个的原址上打造“大华1939”烟波坊美食城(大概是借鉴西安大华吧)?那毕竟物是人非了。这让笔者突然想起一句歌词:“半间呀房屋啊,半堵墙啰喂,怎能迎亲做洞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裕大华六厂今安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9年10月10日,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宣告广元市纺织厂破产还债,1999年12月8日,广元中院作出【1999】广经初破字第2-20号民事裁定,终结广元市纺织厂破产程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1年成都纺织厂悄然破产。之所以悄然无声,是因为这一年是纺织业的灾难年,专家们说那年纺织业涌动破产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5年,重庆第三棉纺厂宣告破产。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窍角沱14号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水塔,诉说着裕华纱厂过去的神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8年,西安第十一棉纺厂申请破产。原来的厂址已建成名为“大华1935”的大型综合文化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西安工业遗址最大的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9年国棉四厂正式宣布破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0年七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停产两年后成功转型,以新的业态获得新生。2021年1月,他们举行了盛大的百年厂庆。至此,七棉也是裕大华六厂唯一没有破产的企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文写作时参考了部分媒体记者朋友以及徐毅,李建昭等朋友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span></p> <p class="ql-block">1960年以前的厂大门</p> <p class="ql-block">经历若干次拆除后残余厂房</p> <p class="ql-block">石凤翔先生</p> <p class="ql-block">苏汰馀先生</p> <p class="ql-block">1953年职代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3年职工业余学校表彰模范大会</p> <p class="ql-block">劳动模范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公私合营时四川省工业厅派来的代表侯金贵讲话(后任广元纺织厂副厂长)</p> <p class="ql-block">传达公私合营内容</p> <p class="ql-block">1950年广元大华武术队成立</p> <p class="ql-block">军代表组织职工学习</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幼稚园上课场面</p> <p class="ql-block">宣讲社会主义改造政策</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仓库门卫</p> <p class="ql-block">荣获省、专区多个奖项回厂在东山招待所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1年厂武装纠察队训练</p> <p class="ql-block">先进工作者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游行彩排</p> <p class="ql-block">五四年代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班组学习</p> <p class="ql-block">进入职工夜校学习</p> <p class="ql-block">宣传党的“九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裕大华集团苏先勤、李玉之来广厂视察</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代广元大华的帅哥们</p> <p class="ql-block">1950年厂程行渐经理、李子和科长与动力部工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动力部工人签安全责任书</p> <p class="ql-block">动力部工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5年广厂部分工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0年参加绵阳地区轻工业系统烹饪培训人员与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清花车间</p> <p class="ql-block">1951年的细纱车间</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细纱车间</p> <p class="ql-block">立照为证,扎根广元</p> <p class="ql-block">破产前的厂大门</p> <p class="ql-block">1951年併条工序</p> <p class="ql-block">1951年的细纱车间</p> <p class="ql-block">1951年的筒摇车间</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筒摇车间</p> <p class="ql-block">庆祝党的二十大游行彩排</p> <p class="ql-block">未拆除前的织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企业职工拔河比赛</p> <p class="ql-block">自检工人汇报表演</p> <p class="ql-block">企业操作运动会织布车间职工正在参加比赛</p> <p class="ql-block">企业破产前最后一次操作运动会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企业文化——趣味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职工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p> <p class="ql-block">全厂统计员培训班</p> <p class="ql-block">值班长、工段长培训</p> <p class="ql-block">广元市明星企业</p> <p class="ql-block">破产前企业全貌</p> <p class="ql-block">织布车间一角</p> <p class="ql-block">新织场车间(最先进的喷汽织布机)</p> <p class="ql-block">浆纱车间一角</p> <p class="ql-block">国庆、厂庆歌咏比赛(政工党支部队)</p> <p class="ql-block">晚会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广纺厂职工参加全市青年歌手大赛</p> <p class="ql-block">广纺厂职工参加全市青年歌手赛</p> <p class="ql-block">破产后闲置的厂房</p> <p class="ql-block">企业厨艺比武</p> <p class="ql-block">破产后的原企业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1999年广元市纺织厂最后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工作人员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