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祠纪行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甲辰之年,国庆假日。我在参观第二十一届晋祠菊花文化展时,不经意的一个转身,邂逅了晋文公祠。拾级而上,走进祠院,观赏品读间,感悟领悟中,顿生怀远之雅趣,骤发追古之幽情。</p> <p class="ql-block"> 说起晋文公祠,早在2020年10月9日就已对正式外向社会开放。而我自2019年以来,因再未游览晋祠公园,故姗姗来迟。</p><p class="ql-block"> 站在祠堂山门外的高台上,环顾四周,此时脑海里萦绕的问题是,为何要把晋文公祠修建在晋祠公园里?经过实地探访,方知其妙!原来,晋祠,本就是为纪念晋国(唐国)开国国君唐叔虞而建的祠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祠堂暨皇家园林。而重耳又是晋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是晋国(唐国)继唐叔虞后最伟大的国君。所以在晋祠为重耳立祠纪念乃顺理成章之事。</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b>晋文公祠,是晋祠景区改造新增景点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位于太原市晋祠公园东南角南湖湖心,这座跨越千年时光的历史殿堂,彰显了仿汉代高台式祠庙建筑风格,诠释了晋祠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走近晋文公祠,但见这座祠堂为仿汉代高台式祠庙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既呼应晋祠历史,又诠释晋祠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该祠堂规划用地面积2.21公顷,总建筑面积4935.8平方米。由<b>入口前导区和祠庙祭祀区</b>两大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b>入口前导区</b>,最南端为百戏楼,之后为祠前广场,广场前部有一对由二出阙组成的阙门。</p><p class="ql-block"> <b>祠庙区</b>,为高台建筑群。高台内部局部做空辟为展厅,四周为回廊。上部祠庙祭祀区以院落为单位,呈“日”字形平面格局,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为二层门楼形式的祠门、二层台基之上的主殿(文公纪念堂,匾额:晋文公祠)、后殿(介子推纪念堂,匾额:食不言禄),两侧有南北配殿、东西围廊等建筑物,主殿与南北围廊之间有连廊相通,祠庙区四个角分别建二层楼阁。园内有门楼、殿堂、楼阁等建筑十余座,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又不失文人雅士的清新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座神圣的殿堂,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聆听晋文公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感受晋国霸业的辉煌历史,作为三晋儿女深感无比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山西,简称为“晋”。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叫做“晋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克商朝,建立西周。之后周成王“桐叶封弟”,将叔虞分封到唐国,叔虞之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周室东迁,文侯勤王;曲沃代翼,骊姬之乱;践土会盟,文公称霸;其后晋国纵横中原,九合诸侯,成就百年霸业。</p> <p class="ql-block"> <b>晋国600年伟业,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b>晋南是晋国的始封地和中心区域遗存丰厚。 “曲村-天马遗址”为晋国早期都城。晋侯墓地震动学界。 “侯马晋国遗址”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 “铸铜遗址”和“侯马盟书”名扬中外。 中部的“晋阳古城”则是晋国末期执掌政柄的赵简子的政治军事基地,后来成为赵国的初期都城,赵卿大墓”气势恢宏,新人耳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晋文公殿,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殿内陈列有晋文公在复国初期与五贤士(赵衰、魏犟、贾伦、胥臣、狐偃)共商治理国家大计的场景雕塑;晋文公经历坎坷,知人善任,有着五位贤士的辅佐,助其一举称霸,并奠定了晋国一个半世纪的霸业根基。殿内壁画主要描绘晋文公在外19年流亡8国以及回国即位后的故事。其中北壁为《宋襄公赠马》、《郑文公怠慢》、《曹共公无礼》;南壁为《秦伯纳女五人》《晋文公复国》;背屏为《春秋五霸》。)</b></p> <p class="ql-block"> 3000多年前,武王克商,西周建立,分封诸侯,屏藩王室。成王“桐叶封弟”。叔虞入主唐国。其子燮父改号为“晋”。其后励精图治,开疆拓土,逐渐强盛。周室东迁,文侯首功,践土会盟,文公称霸,其后纵横中原,九合诸侯,成就百年霸业。晋国鼎盛时期,地跨晋、豫、冀、鲁,疆域辽阔。春秋晚期,公室衰落,六卿专权,最终导致“三家分晋”。韩、赵、魏变法图强,称雄战国。</p> <p class="ql-block"> 晋(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 ,首任国君唐叔虞姬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晋国在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也因为晋国的国力强大,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春秋时期晋国第19任君主,晋武公之子,在位26年。)</b></p><p class="ql-block"> 晋国的勃兴,开始于晋献公的时候,公元前 678年,曲沃武公侯经过六七十年的夺权斗争,灭掉晋国公室,取而代之。献公继位后,接受他父亲的教训,尽灭公族,起用异姓贵族辅佐朝政,巩固了君权。同时将一军扩大为二军,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兼并了霍(霍县)、耿(河津)、魏(芮城)、虞(平陆)、虢(河南陕县)等周围一些小的封国,讨伐了东山皋落氏(垣曲东南)等戎族部落。经多年征伐,晋国地盘骤然扩大,东到太行山麓,西与秦国毗邻,南抵黄河之南,北和戎狄交接,成了春秋时期的北方大国。</p> <p class="ql-block">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立骊姬的儿子奚齐做太子,废杀了太子申生,又把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逼到国外。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奚齐、骊姬被杀。公子夷吾用黄河以西的土地贿赂秦国,秦穆公帮他回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惠公上台,对内擅杀老臣,剪除异已,对外背信弃义,结怨秦国,结果与秦国在韩原(今河津、万荣之间)打了一仗,自己当了俘虏。在惠公被俘期间,晋国的大臣们“作爱田”、“作州兵”,扩大私田和征兵范围,为以后晋国的强盛准备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晋惠公死后,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于公元前636年回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当时,他已经62岁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位于乡宁县城北塬的晋文公庙)</b></p> <p class="ql-block"> 漫步偌大的晋文公祠院,我在思考和探寻着这样一个问题:<b style="color:rgb(237, 35, 8);">晋文公在位仅仅9年,他为何能开创长达百年的霸业?纵观古今中外,我想晋文公无疑是独一无二的。</b></p><p class="ql-block"> 回望东周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日渐没落,诸侯各国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相继涌现出诸多英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春秋五霸。而春秋五霸中,晋文公却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留下了<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退避三舍”“志在四方”“贪天之功</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等典故,与大名鼎鼎的齐桓公齐名,在历史上并称“齐桓晋文”。</p> <p class="ql-block"> 晋文公(约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国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诡诸之子,晋惠公夷吾(前651年-前637年在位)之兄。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长达19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军队的支持下回到晋国,杀掉即位不久的侄子晋怀公,登上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文公。时年晋文公已62岁,过了花甲之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然而,晋文公在当上国君短短9年时间,就创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耀眼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勤王救驾,树立威信。</b>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当年,周天子这边也出了个争夺王位的大事。这就是周襄王的弟弟带,为争夺天子之位,勾结狄人攻打周都洛阳。周襄王不敌,只好逃奔郑国避难,并昭告天下诸侯勤王救驾。次年(前635年)春,秦穆公率军到达黄河岸边,准备东向勤王。晋文公在狐偃之建议下,抢先发兵救援周襄王,很快就打败并杀死了王弟带,随迎接周襄王回到都城洛阳。对夺得勤王首功的晋文公,周襄王自然是感激不尽,于是便把河内阳樊之地(今河南济源、获嘉一带)赏赐给了晋国。</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抗楚救宋,左右为难。</b>前633年4月,晋文公即位的第四年,雄心勃勃的南方霸主楚成王,率领陈、蔡等国联军,围攻江河日下的宋国,宋成公派人向晋国求救。晋文公这下犯难了,当年流亡逃难之时,宋国和楚国对自己都是以礼相待,如若救援宋国,就要与楚国为敌。特别是楚成王,当年以诸侯之礼接待自己,离开楚国之时还送了他好多礼物。仅仅时隔4年之后,就要与当年的恩人楚成王为敌,此时,一向以仁义自居的晋文公实在是左右为难啊!</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进攻曹卫,解除宋围。</b>晋国大将先轸劝晋文公道:“称霸大业,就在此时!请不要再理会那么多事情了。”狐偃见晋文公还是犯难,便又建议道:“靠近我们晋国的曹、卫两国是楚国的盟友,如果讨伐曹、卫,楚军必然前来救援,这样就可解宋国之围。”当年流亡之时,曹、卫对公子重耳一行十分无礼。晋文公正想报仇,又可借机救援宋国,这样一来,就不会与楚国正面交锋,可谓一举三得。前632年春,晋文公即位的第五年,为救援宋国,他采用了“围魏救赵”之策略,出动了三军进攻曹、卫两国。晋文公任命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曹、卫两国本来就是小国,结婚很快就被晋国大军顺利拿下,晋文公也着实报了当年之仇。为刺激围攻宋国的楚军,晋文公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成王见失去曹、卫两个北方的盟国支援,果然就撤军回国了。</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结盟曹卫,激怒楚军。</b>楚国令尹子玉对忘恩负义的晋文公非常不满,劝说楚王讨伐晋军。楚成王道:“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历经磨难才登上国君之位,上承天意下得民心,不可与之为敌。”子玉仍然坚持己见,执意要与晋军决战。楚成王有些恼怒,便只派给他少部分兵力,自己率领主力撤回了楚国。子玉以有限的兵力组建左、中、右三军,准备北上与晋国对阵。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斗宜申)统率左军,子上(斗勃)统率右军。楚的仆从国郑、许军附属楚左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子玉准备先礼后兵,便派宛春通报晋国,要求晋国恢复曹、卫两国君位,退还两国的土地,楚国才解除宋国的围困。在狐偃的建议下,晋文公断然拒绝了楚军之要求,并扣押宛春激怒子玉。同时在私下与曹、卫两国达成协议,同意退还土地,恢复两国国君之位。曹、卫两国自然乐意,便宣布与楚国断绝关系,转而同晋国结盟。</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退避三舍,大败强楚。</b>子玉听闻大怒,率军舍弃宋国,气势汹汹向晋军扑来。晋文公信守当年流亡楚国时向楚王约定的,以后两军交战时晋军要退避三舍之承诺,下令全军向后撤退,至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严阵以待楚军。前632年4月,子玉率领楚军紧追不舍,追至城濮,与晋军展开决战。战前,子玉狂傲的声称:“日必无晋矣!”两军接战之时,胥臣率所部的下军用虎皮蒙在马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联军,陈、蔡军惊骇逃散溃败。楚子玉、子上见自己的右军溃败,怒不可遏,并未理会陈、蔡右翼军的溃败,指挥中军和左军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狐毛率所部的上军假装向后退败,晋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引诱楚军进攻。楚将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令楚左军追击。等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晋先轸郤溱率中军,狐毛狐偃率上军,一起共同围攻楚左军,楚左军寡不敌众、大输溃败。楚将子玉见左、右军皆败,不得不下令中军停止进攻,收拾残兵败将,退出战场,向南逃回楚国。被楚成王责备,羞愧自尽。</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城濮之战,一战定霸。</b>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践土(河南郑州西北)诸侯大会上,隆重的向周天子报捷,献上俘获楚军的战车百辆、士兵千名。周天子龙心大悦,赏赐红黑二色的弓箭、美酒、天子车驾以及卫队三百人,封晋文公位诸侯之长。史称“践土之盟”。城濮之战,对于日渐式微的周王朝,对各怀私心的中原诸侯,其战略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凭此一战,晋文公击败欲图北上称霸中原的楚军,迫使南夷楚国退回原有的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有力的打击和遏制了荆楚势力入侵中原的势头;逼于威势而依附楚国的鲁、曹、卫、陈、郑等中原诸侯,则脱离楚国重新回到中原集团,转而服从新的诸侯霸主晋文公,中原局势得到安定。在“尊王败夷”的旗帜下,晋文公赢得了周王室和中原诸国的支持,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宋襄公之后新的诸侯霸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七)围攻郑国,无功而返。</b>前630年,晋文公即位的第七年,联合秦穆公,两国共同讨伐郑国。晋文公之所以要对郑国下手,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年流亡逃难时投奔郑国,郑文公对当年的晋国公子相当无礼,郑国大夫叔瞻甚至建议要杀掉他。幸亏郑文公没有理睬叔瞻的劝告,否则就没有日后的晋文公;二是郑国一直是楚国的盟国,大力协助楚国北上称霸中原。当年在泓水之战帮助楚国大败宋襄公,后来在城濮之战中同样作为楚国的盟友,共同对付晋国。为此,晋文公一直对郑国耿耿于怀,欲图狠狠教训一下这个南方楚国的中原帮凶。晋秦两个大国的重兵压境之下,弱小的郑国危在旦夕,新败的楚国则是心有余悸鞭长莫及。这时候,郑国大臣烛之武,向郑文公献上一个分化秦晋同盟的妙计。烛之武孤身出城,秘密拜见秦穆公,游说道:“郑国距离秦国千里之遥,而与晋国临近。如果郑国灭亡,晋国的疆域会得到扩充,对晋国极为有利,而对于千里之外的秦国却毫无益处。这样一来,晋国的实力就会大大超过秦国。”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分析,顿然觉察到有被晋国利用之嫌,便私下与郑国结盟,下令撤兵,还派命秦将杞子、逢孙、杨孙等帮助郑国防守。晋军见秦军背信弃义倒戈助郑,大为恼火,但是也无可奈何,只好退兵而去。</p> <p class="ql-block"> 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其子襄公欢立。晋文公去世后,被葬于“绛县东二十里”,“有晋文公墓,旁建祠焉”(《元和君县志》)。历代执政者及社会民众均十分敬仰晋文公,并将其尊称为“天神”,故祭祀晋文公的祠庙也称为“天神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北配殿陈列晋文公故事《五鹿授土》主题铜雕,殿内三面墙体绘制关于晋文公早年因骊姬之乱和晋惠公刺杀而流亡他国的历史故事,东壁为《遣使迎君》;北壁为《重耳归晋》;西壁为《重耳至齐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南配殿陈列晋文公故事《受食返壁》主题铜雕。殿内三面墙体绘制关于晋文公早年流亡他国的历史故事,东壁为《重耳遭遣》、南壁为《重耳流亡他国》、西壁为《晋惠公欲刺重耳》。殿内两侧分别陈列青铜编钟和石磬。)</b></p> <p class="ql-block"> <b>介子推殿</b>。介子推(?-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追随重耳。</b>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割股充饥</b><b>。</b>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作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北配殿陈列介子推《割股奉君》故事主题铜雕。墙面壁画为《城濮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楚将子玉骄横,晋军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战胜楚军。战后,践土会盟,周天子封晋文公为"侯伯",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中原第二位霸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南配殿陈列介子推《寒食节的来历》故事主题铜雕。殿内墙面绘制晋文公执政时期的历史故事《勤王周室》、《图霸中原》、《广施仁政》。勤王之举,赢得诸侯的信任与支持,践土之盟,晋文公自此成为中原又一霸主。即位之后,重视农商、加强军队建设、法令制度,使得晋国国力迅速增强。)</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探访晋文公祠,赋予我新的了解和认知。</b>追溯晋国历史,聆听传说故事,令人触目感慨与敬仰。晋文公不仅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著称于世,更以其坚韧不拔、诚实守信的品质令人感佩。</p><p class="ql-block"> 其一,晋文公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年少时,因骊姬之乱而被迫流亡国外19年,辗转多个诸侯国。这段流亡生活磨练了他意志与毅力。不论处境如何,始终坚定信念与忠诚,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其二,流亡期间,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忠诚而有智谋的大臣,不仅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更赋予巨大的精神鼓舞。他的成功离不开一群忠诚且有能力的谋士。他能够虚心听取并采纳合理化建议,展现了一位明君的胸襟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再次,城濮之战,他创造了了“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这既要归功于晋军之英勇善战,更要归功于晋文公的战略眼光和果断决策。他准确把握战场形势,采取“退避三舍”之策略,既显示了他的诚信与气度,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不仅促进了晋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更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以民为本、注重实效的治国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明君的远见卓识和深邃思考。</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探访晋文公祠,追溯山西称“晋”之由来。</b>“晋”或者“三晋”是山西省的简称。为何称“晋”和“三晋”?这就要追溯到西周初年的一件大事:“叔虞封唐”。西周初年,为何会出现叔虞封唐的事件?唐又在哪里?“晋”又是怎样来的?这些问题是山西人应该了解和知晓的起码的历史知识。</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从<b style="color:rgb(237, 35, 8);">“周初分封”、“叔虞封唐”和“燮父改晋”</b>三个方面作个简介。</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周初分封。</b>牧野之战,600年的殷商王朝覆灭,新建立起来的周王朝百废待兴。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周王朝进行了大规模地分封。当时的“分封”,也叫封建,就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诸侯建立地方政权,守土一方,拱卫王室。</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叔虞封唐</b><b>。</b> 周公为何会选择叔虞而封?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b>(1)“天命”说。</b>《史记.晋世家》: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虞”,故遂命之曰“虞"”。《左传.隐公元年》: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孔颖达云:石经古文虞作。 </p><p class="ql-block"><b> (2) “桐叶封弟”说。 </b>《史记·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理以与叔 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吕氏春秋》《说苑》等亦有类似记载)。</p><p class="ql-block"><b> (3) “射兕”说。</b> 据《国语》记载,叔虞很善于射箭。一次,在“徒林”这个地方打猎,发现了一种叫“兕”的野兽,兕是犀牛的一种,叔虞一箭将其射死,故受封为侯。《国语·晋语第八》: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于徒林,殖,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p><p class="ql-block"><b> (4) “令德”说 。</b>《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分康叔...... ,分唐叔......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可知唐之地望)。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治国方针)。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受封原因),故昭之以分物。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惟不尚年也(本此分封特点)。唐在何地? 叔虞封唐之唐,在何处?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汾、浍之间”说、晋阳说(太原)、鄂地说(临汾乡宁)。安邑说(运城夏县)、永安说(临汾霍州)、 翼城说。顾炎武:晋国地域当在今晋南翼城一带。从《左传》、《史记》中的记载来看,唐地的确认,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属于夏虚的范围;二是应有商代(至少是商代晚期)延续到西周早期的考古遗存;三是在汾河以东。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空间。</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燮父改晋。 </b>目前有四种说法。<b>(1)嘉禾说。</b>叔虞到了唐地之后,忠实地践行着"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针,发展生产,出现了"异亩同颖"的现象。 《史记 鲁周公世家》: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餽周公于东土,作《餽禾》。周公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异亩同颖",传统解释为"庄稼各生一垄,而为一穗"。<b>(2)善射说。</b>古"晋"字,像上面插有箭的箭袋子,与射箭很有关系。这一地区的人善于射箭,唐叔虞又是经过射选,而且表现非凡受封。因此,燮父可能是为了纪念他父亲的英勇善射而改国号为晋的。<b>(3)晋水说。</b>燮父因为唐国有一条河叫"晋水"而改国号为晋,此说见于《汉书·地理志下》。但班固所说的晋水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一带,不在古唐国境内,因而这一说法不能令人信服。有学者认为:晋南地区也曾有一条"晋水",今天环绕天马﹣﹣曲村遗址有一细流,名滏(釜)河,往西注入汾河,它的古名可能叫晋水,故燮父改唐为晋。<b>(4)王命说。</b>"爻公簋"。上有铭文22个字:"爻公作妻姚簋,于王令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意思是,爻公给他的姚姓夫人制作了一个青铜簋作为祭祀的器物,正好赶上周王命唐伯到晋地称侯。这就是说,"晋"是一个地名,原来就存在,所以,周王命唐伯到晋地称侯。</p><p class="ql-block"> 总之,西周初年,周公把灭掉的古唐国封给叔虞,古唐国在河汾之东,即今之襄汾、曲沃、翼城、临汾一带。其子燮父即位后,改唐称晋。晋国的最初疆域不过"方百里",以后逐渐扩大,包括今天的山西全省、河南西部北部、河北一部、内蒙一部、山东一部和陕西一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个强宗大族瓜分了晋国,三家分晋局面形成,晋国国君徒具虚名。史称"三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为诸侯,完全脱离晋国,成为与晋并列的三个独立国家。从此,"晋"和"三晋"之名就这样流传下来。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这里山峦起伏、江河浩荡,30多亿年的地质演变,刻画出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人文荟萃、古迹遍布,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散发着璀璨的自信光芒。每一步行走其间,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晋国,在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国家之一。‌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武王姬发的儿子晋国初创,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晋国逐渐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并在晋文公时期达到鼎盛。晋国的崛起和衰落,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变化,也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p><p class="ql-block"> 晋国的历史充满了波折和变革。晋国在晋献公时期通过灭族和扩张,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然而,晋国的衰落也始于内部争斗和外部压力。特别是三家分晋,即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标志着晋国的彻底衰落。这一过程不仅是因为内部权力斗争,还因为晋国未能有效应对外部威胁,导致国家分裂。</p><p class="ql-block"> 晋国的文化和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晋国实行六卿制度,这是一种早期的内阁制度,六卿轮流执政,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强大。此外,晋国的军事和政治制度也为后世的政治体制提供了借鉴。晋文公设立的三军六卿制度,不仅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这些制度和政策对华夏文明的正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参观晋文公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晋国的历史文化。晋国遗存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鸟尊等珍贵文物,不仅展示了晋国的物质文化,也反映了晋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我们从中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晋国的辉煌历史和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太原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的“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5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