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 襄渝铁路建设纪实》(民兵篇)第十七集踏着革命先驱的足迹向前

梁宝平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春芝</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梁宝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丰碑</p><p class="ql-block">演唱:卢媛</p> <p class="ql-block">  拥抱是无声的语言,让我们的心灵在瞬间找到彼此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章</p><p class="ql-block">平利:踏着革命先驱的足迹向前</p><p class="ql-block">向兴述:一颗红心为三线</p><p class="ql-block"> 1970 年春节刚过,平利县开始三线建设的大宣传、大动员。 一时,全县民兵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纷纷请求参加三线建设。4月,平利县组织7000名男、女组成民兵团,团部设在蜀河镇,下辖8个营47个连,配属铁道兵 10师的4个团进行施工。民兵团、营、连分别派有军代表进行军事化管理。8月,平利县组织成立了平利铁路建设民兵团2团。该团有4000 名民兵,团部设在安康七里沟,下辖4个营,配属铁道兵11师5855部队施工。同年11月下旬,平利又组建铁路建设民兵师,下设8个团,37个营,113个连,共1.8万男、女民兵,奔赴石泉池河,归属“1101”东线指挥部领导指挥,担负抢修阳安铁路建设重任。 </p><p class="ql-block"> 2017年2月9日,我乘车前往平利。</p><p class="ql-block"> 平利县是革命先驱廖乾五、爱国将领张惠民、巴山革命火种严汉卿的故乡,先后有多名红军战士、解放军战士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70年代初,在襄渝铁路建设中,平利民兵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用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继承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酝酿采写平利民兵之前,我便把向兴述作为我采访的第一人选。向兴述不仅是《平利解放》《中国共产党平利县历史大事记》编辑,也是《平利县军事志》主编。他本人在1970年4月至1972年4月,参加过两年的襄渝铁路建设,大约在几年前,身为《旅途》杂志编辑的我曾编发过向兴述《三线建设中的平利民兵》一文。翻开那篇《三线建设中的平利民兵》,重新阅读。 半个世纪前,有许多的平利民兵激情满怀地投入到三线建设中,他们艰苦朴素,忘我奋斗,不计条件,把建设三线看作自己报效祖国的机会,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爱国热忱和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平利参加三线建设的男、女民兵80%在30岁以下,还有不少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热血青年。他们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 给了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最需要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在旬阳工地,极少数民兵住进老百姓腾让的土墙房子,楼上楼下的床铺密密麻麻,一个接着一个。大多数民兵放下背包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动手,搭建牛毛毡工棚安营扎寨。很快,这里的满山遍野布满整整齐齐的工棚,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到达石泉池河的近两万民兵,同样没有房子。有的住进牛棚、厕所,有的住到公路桥洞里。大多数民兵冒着刺骨的寒风,上山砍木柴、割毛草搭建工棚。”民兵们深有体会地说:“这难,那难,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什么也不难!”</p><p class="ql-block"> 由于经济落后,运输困难,大兵团作战,后勤保障极为困难,民兵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吃的粮食主要是从青海运来的青稞面,从河南运来的红薯片粉,每餐0.25公斤。红薯片粉中夹杂着许多泥土沙子,吃着用它所做的蒸馍,不时咀嚼出沙子来。没有菜吃,没有油吃,只有经常喝着盐水汤。</p><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上级了解到民兵生活差后,将供应标准由每人每月22.5公斤的青稞面、红薯片粉调整为每人每月25.5公斤的大米或面粉,食油增加到0.25公斤,另有0.5公斤盐,0.5公斤糖。那年冬天,陕西省又派专车送来棉衣棉裤,加上有的民兵连队自己种菜、养猪,生活条件总算有了改善。 </p><p class="ql-block"> 民兵们的吃住条件是那样艰苦,每天却要进行着超强度的体力劳动, 那时,施工没有机械,仅有的只是钢钎、铁锤,另有民兵们如铁似钢的身体。 </p><p class="ql-block"> 当初,白河至安康不通公路,全线首先投入全长186公里的公路抢 </p><p class="ql-block">修。 平利民兵开始在构元至武家渡全长75公里的战线上进行公路施工,后来战线缩短为关口至兰滩,全长24公里。整个工段,上面是悬崖峭 壁,下面是奔腾的汉江,一不小心,不是粉身碎骨,就是被江水吞没。民兵们将绳索一头拴在悬崖的树桩上,一头系在自己的腰间,飞舞着铁锤,打眼放炮,开辟前进的道路。经过10个月艰苦奋战,到1971年3月17日公路通车。从此,每天数不清的汽车穿梭奔跑,将铁路建设机械和物资,以及各种生活用品,源源不断地运进工地,保证铁路建设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1971年4月,民兵开始投入铁路施工。当时的铁路施工,进了隧道</p><p class="ql-block">上面不停漏水,施工人员穿的衣服总是湿淋淋的,通风防尘设备极为简陋,而且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民兵们都是种田出身,没有坑道施工技 术,也没有坑道施工经验,任务一下达,必须保证完成。1973年7月,完成铁路施工任务,火车顺利通过管区(10月1日襄渝铁路全线通车)。据统计,平利民兵完成隧道3159.41米,挡土墙9976平方米,桥涵洞80672米。</p><p class="ql-block"> 战斗在安康七里沟的全体民兵,在抢修关玉公路战斗中,40天的任务26天完成。战斗在花园沟大桥的民兵指战员,没有施工经验,他们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经过3个多月日夜奋战,原计划8个月完成的大桥施工墩台内实外光工程任务,提前5个月完成。</p><p class="ql-block"> 1971年元旦刚过,阳安铁路建设施工战斗打响。三年中,平利民兵师在抢修阳安铁路的战斗中,建成铁路6.45公里,汉白公路改线1.3公里。 此外,还用工5万个,支援机筑队去马池车站施工,移栽国防线路1.7公里。</p><p class="ql-block"> 在惊天动地的人民战争中,平利民兵有107名光荣牺牲,864人伤</p><p class="ql-block">残。在巴山深处的青山绿水中,永远辉映着他们手持铁锤战斗的身影,在列车奔驰之下的每一块基石上,永远镌刻着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p><p class="ql-block"> 我找到向兴述时,他正和几位工作人员埋头在书堆里整理编撰最新的县志。 在平利县所有上过三线修过铁路的民兵中,向兴述是为数不多的从事县志编撰工作且整理出具体数据和文字的人,很显然,民兵的身份和那一段经历,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说:“三线建设期间,平利的3万多名民兵,都是背着被子和简单行李,徒步到达指定施工区域的。 我记得有民兵到达目的地后,还编了顺口溜:一颗红心为三线,带着敌情来拉练,天寒路远何所惧,再苦再累心也甜。1970年4月,20岁不到的我,背着包、被子、干粮,还有从家里拿的工具,跟着浩浩荡荡的修路大军一起步行去修路。白天迎着朝阳行走,一直走到夕阳西下余晖消失才落脚休息,有时睡在学校的教室里,有时就睡在生产队的一间保管室的 地上,经过7天7夜的长途跋涉才走到旬阳的蜀河至兰滩一带工地,大家早已周身发软,人困马乏。”</p><p class="ql-block"> 向兴述人不高,看不出健壮,眼睛近视,说话不急不缓。提到民兵团一位叫邵相信的副团长时,他充满着敬意:“当时,因经济落后,运输困难、大兵团作战,后勤保障极为困难,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邵团长是山东人,1945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6年从部队转业回地方。他目睹着自己所带的士兵,日夜干着超强度的体力活,却要面临艰苦的生活环境,十分心痛,常常泪流满面。良知和责任让他拿起手中的笔。他给上级写了一封信:这些民兵为三线流血流汗,可在待遇上连‘地主’都不如。地主还有糖票、盐票、布票,我们的民兵只能要一点,给半点。为此他被批斗了好几天,认为是对三线建设不满,对毛主席不忠。直到1971年5月,上级了解到民兵的生活的确太差,才将供应标准提高,民兵的生活条件总算有了改善。”</p><p class="ql-block"> “邵相信团长,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干部啊!”我忍不住感慨道。</p><p class="ql-block"> 向兴述点点头,笑着说:“是啊,这位邵相信团长是我们非常敬重的人,直到现在,都还有好多民兵惦记着他呢。”</p><p class="ql-block"> 想想,邵相信团长在“那样一个时代”说真话、讲实情,是多么弥足珍责啊!当然,在这个时代也是要大力提倡的,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 </p><p class="ql-block"> 不过,对向兴述的采访过程并不顺利,因为这个时间点总有人进来询问 他工作上的事情,为了不打扰他的工作,采访被迫中断。向兴述一再挽留中午在一起用餐,但我还想再去采访一些民兵,便谢绝了他的好意。</p><p class="ql-block">杨善军</p><p class="ql-block"> 杨善军是向兴述介绍我认识的。</p><p class="ql-block"> 杨善军,1970年9月参加的三线建设,时年18岁,是5855部队平利县第2民兵团1营2连配属民兵,曾当过突击队长、会计。他说民兵2团在三阳区蒿子坝专门负责给铁路上伐木,团部就设在蒿子坝的小溪旁,团部设有指挥部、后勤部、卫生队、文艺宣传队等。团部的人员大都是平利县各单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团部下面管着十几个连队,连队的民兵都是从各生产队抽调的青壮年农民。凡是去三线的人,都是基干民兵,不用说都是政治上合格的。当时生产队记工分,每月还补助几元生活费。</p><p class="ql-block"> 平头山位于平利朝阳乡西南部,吉河源头。这里的树木粗壮蓊郁,数千里的古木老树。可谓:白日幽暗,虎狼跳梁!杨善军告诉我,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三阳的平头山上伐木,那个时候的木头又粗又大,现在都见不着了,因没有公路,交通不畅,一根根粗壮的大树被砍下后,只有放在水里,扎成木筏,通过河水漂运。扎筏子也是一个力气活,体力消耗也特别大。有时顺着河流漂下来,被搬运到安康大桥头,成为建设房屋、铺轨的一部分。砍伐树木也得有技术,不能乱砍滥伐,一般在砍树木之前,都是从将要砍掉的位置画一道水平线,把树木分上下两部分,那么上下两部分的重心都在树木的垂直中心线上。砍掉的空缺的形状呈一个三角形,当支撑的强度不足以支撑上半部分的重量时,树木就倒下去。就这样,在伐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被砸伤、砸死。有个叫夏仲富的民兵,就在一次砍伐中大树倒下被砸死了……</p><p class="ql-block"> 杨善军抽烟,且烟不离手,在他讲述的过程中,坐在房间里的几个年轻人,都睁着大眼睛望着他,嘴里不断发出“啧啧”的声音。这个时候,杨善军就会抽出烟来转圈给他们每人发一根。会抽不会抽的,都会把烟点着,房间狭小,一时之间烟雾蒸腾,杨善军吐了一口烟圈接着说:“初到平头山,部队给养不够,吃的是红苕片、玉米等,填不饱肚子不说,还有过3个月没有吃过一滴油的记录,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大家硬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说起当时的业余生活,杨善军呵呵一笑,说:“山上空寂,没有电也放不了电影,下班后大家就学报纸、看书、写文章、写板报、搞大批判、开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批林批孔的会。在宿舍,拉拉二胡,唱唱歌,下下棋,也时不时来两段韵味十足有板有眼的样板戏,大家鼓掌叫好后,有的送他个窝头,有的送他颗烟卷或火烟,都是很乐呵的事儿。也有从西安来的学生抽调到我们民兵2团的团部,任医生、技术人员、文职人员等,空闲下来,就和我们民兵团部文艺宣传队在团部排练一些节目,而团部的文艺队基本都是平利县中学刚刚毕业的女学生和女知青组成,个个都年轻漂亮</p><p class="ql-block">,人人都爱好文艺,她们在空旷的山野间给一群灰蒙蒙的民兵们表演,脸洋溢着快乐的微笑,信心十足、精神饱满,也感染着大家的士气。再 说,那时也没有什么别的娱乐活动,即便是女青年跳的忠字舞都能吸引我们围观,这些也给了我们精神上的一种鼓舞。” </p><p class="ql-block"> 是的,在那样一个缺乏文艺活动的年代,唱忠字歌、跳忠字舞的意义不仅仅是宣传,也成为点缀人们生活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襄渝铁路,一座耸立在秦巴山间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民兵团队,一张合影,则是一份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当年,施工条件落后,没有机械设备,往往采取的则是人海战术。</p> <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春芝</p> <p class="ql-block">  梁宝平小传:男,大专文化,属马,性情中人,从事过三年襄渝铁路建设(旬阳县5847部队3中队学兵11连,驻地为陈家老庄,承担罗家岭隧道掘进,连队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四十二年人民公仆工作。爱好:藏书、阅读、写作、旅游、摄影、中医药研究,太极柔力球健身。个性:随和、随缘、随便。品行: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格言:工作越忙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精神越丰富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