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篇励志纪实文学 </p><p class="ql-block"> 风 雨 兼 程 </p><p class="ql-block"> 周以耕/著</p> <p class="ql-block"> 苏中腹地,大运河畔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宝应。滔滔运河水奔流不息,流淌着千年古邑的灿烂文明,滋养着勤劳智慧的芸芸众生,讲述着时代变迁的小城故事,倾诉着运河儿女的岁月沧桑……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19节 苦涩历练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县革委会及县工业局重视体制升格后化工厂的发展,陆续调来了彭大林、张德富等大学生充实化工厂的技术力量。</p><p class="ql-block"> 有了阳光雨露滋润的化工厂发展迅猛,新产品间苯二胺销售势头强劲。当年,12月份产值达37万元,创造了县属工业企业月产值的新纪录。全厂锣鼓喧天,喜气洋洋,政宣部门撰写材料,绘制报喜宣传牌,向工业局汇报“抓革命,促生产,勇攀工业生产新高峰”的特大喜讯。地处射阳公社的化工厂成为宝应县工业战线上闯出来的一匹黑马,声名鹊起。</p><p class="ql-block"> 9.13林彪事件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迅猛展开。县里派来工作组进驻化工厂,成立批林批孔小分队,以点带面在射阳湖人民公社全面铺开。</p><p class="ql-block"> 我被调出间苯二胺车间成为小分队的一名宣讲员。经过政治理论培训,工作组布置小分队成员针对林彪反党集团《“571工程”纪要》的重要论点,撰写批判文章肃清流毒。我有两个任务:一是负责宣传工作,运动来临,舆论先行,布置批林批孔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口号,营造强大舆论氛围;二是撰写批判文章。列举农民不愁吃不愁穿的事实,驳斥《“571工程”纪要》中关于“农民缺吃少穿”的反动论点。 </p><p class="ql-block"> 批判“农民缺吃少穿”论点不好写。农民们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遍地存在,满眼皆是。要我违背事实说瞎话,昧着良心乱鼓吹,我于心不忍。怕别人指着鼻尖骂我。因此,文章写得空洞乏力,政治术语成篇,屡次审查不能通过。</p><p class="ql-block"> 华队长把我留下炒“小锅菜”,要求我重新撰写,指点我从四个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一是进行纵向比较,拿新旧社会比,用忆苦思甜吃的野菜粗糠与当下农民吃的饭菜比,差距不就出来了吗?</p><p class="ql-block"> 二是设想国家强盛了,农民生活状况会得到改善,设想美好未来也能激发革命斗志!</p><p class="ql-block"> 三是反党集团想把我们农民引入追求吃好穿好,分明破坏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是可忍孰不可忍!</p><p class="ql-block"> 四是我们的农民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农民,不为吃穿而计较,为的是干好革命事业!</p><p class="ql-block"> 华队长的一番点拨,我“茅塞顿开”,重新写出来的批判文章一次性通过。</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多次站在批林批孔大会的讲台上,情绪激昂地宣讲我的批判文章。台下黑压压的人们听得虽不入耳,但还是报以热烈掌声。我心里明白:这掌声,不是出于内心深处发出的共鸣;这掌声,不是文章写的好,而是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这掌声,如同巴掌打在我的脸上,火辣辣的疼!</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宿舍是用砖头干打垒砌成的,内外没有粉刷,八面透风,夏天凉爽,冬天寒冷,雨天吃“漏”。我们在射阳这地方,人地生疏、举目无亲,班后没有家务杂事,没有娱乐生活,没有休闲去处,寂寞无聊,空虚乏味。</p><p class="ql-block"> 假日或夜班的大白天,宿舍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公鸡猴子”。生活的艰难和无聊的时间,人人萎头耷颈、郁闷惆怅、唉声叹气,缺乏青年人的生机活力。</p><p class="ql-block"> 偶尔结伴上街买生活用品,大家一窝蜂地跟着上街去玩。商家见到我们一大帮子人,以为是团购,大老远地站出店门外大喊:“化工厂的宝应人,欢迎来我家买东西。”“我家东西便宜卖给你们。”我们成了贵宾一族,颇受欢迎。</p><p class="ql-block"> 南北走向的射阳街道,逛个来回要不了半小时,回来无聊至极。喜爱读书的人去隔壁射阳中学图书室借来图书,躺在床上打发时光。</p><p class="ql-block"> 环境靠人改变,活人不能被尿憋死。陶春国从车间拿来几只废旧齿轮和一根旧钢管,制作成一副举重的杠铃;将钢管一头穿进墙里,一头绑在树干上成了单杠;用两只铁环绑上三角皮带吊在房梁上制成健身吊环;从家里带去一副哑铃。有了单杠、哑铃、杠铃、吊环这些“健身器材”,集体宿舍成了健身房。</p><p class="ql-block"> 大家在宿舍里练单杠、举杠铃、玩哑铃、拉吊环,相互比试,促进提高。观摩的人在拍手,不时发出“好!”“加油!”“再来一个!”以往死气沉沉的宿舍变得热热闹闹,喧嚣声不断。</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我们聚集射阳中学,寂静的操场立即沸腾起来。无锡知青余力根指导我们在双杠直臂撑杠,屈臂摆浪,屈腿上杠,撵杠追逐,一个个生龙活虎,酷似体操队专业集训。上海知青施恒升指导大家练习摔胶,爱好者对他的一招一式细心观察,用心揣摩,铭记在心。调皮好玩的小石华在训练结束后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成为施恒升的得意爱徒。</p><p class="ql-block"> 因地制宜,自娱自乐,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上班是认真工作的操作员,下班是刻苦训练的运动员。大家的身体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个满面春风,身强体壮,充满青春活力。 </p><p class="ql-block"> 我的身体迅速发育,窜高十几公分,肌肉发达,脚底生风,四百斤重的油桶抬在肩上,也能雄赳赳地阔步向前走。</p><p class="ql-block">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历练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练是苦涩的,但它是人生走向成熟必不可缺的有机营养,我们在蹉跎岁月将这份苦涩化为阳光与快乐。</p><p class="ql-block">(全文66节,节节皆精彩,欢迎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