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之行,开启了我们寻找水乡柔情与山湖诗意的旅程

梁溪一舟

<p class="ql-block">说好今年国庆假期不出上海家里蹲的,但最终还是经不住儿子的“忽悠”,挡不住孙子的诱惑,我和太太跟着儿子一家离沪了。假期过半,错峰出行,一家人驾车去到了无锡旅游。</p><p class="ql-block">说起无锡,尤为亲切,那可是我的祖籍,我的家乡,数典不能忘祖,至今我的网名还叫着“梁溪一舟”,难怪孙子看到清名桥下驶来的“梁溪一号”运河游船,会惊呼“梁溪一舟”。</p><p class="ql-block">人到老年,难免怀旧。虽是无锡人,但老家在无锡乡下的南门外新安下塘,离无锡城里还有10余公里的路程。学生年代,每年暑假喜欢回无锡老公公、外婆家自由放飞。记得初次去无锡城里,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外公外婆带着我从新安镇坐运河小客轮去的,当时游玩了锡惠公园、鼋头渚、蠡园等景点。在那个年代,乡下人去城里饭店吃饭,因为没有粮票,可以用自己带的米在饭店换米饭。也就是这一次出游,让我喜欢上了无锡传统园林的精致和太湖湖光山色的大气。记忆深刻的是惠山公园的寄畅园、天下第二泉;太湖鼋头渚峭壁上镌刻的“包孕吴越”四个字以及蠡园的千步长廊等。在以后的几年里,我曾作为向导,带着同龄邻居伙伴,带着父母、姑妈一家去过无锡游玩,当时要留个影,拍个照的,相机是我向大娘舅借的蔡司120老式相机,用的是传统黑白胶卷,拍照还要掰着指头省着拍。时间如梭,一晃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往事如烟,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成年后,因工作出差、体检疗养、走亲访友以及老同学结伴出行等机缘,无锡成了常来常往的地方,但家人同行专程去无锡游玩的机会没有。这次我们用了三天假期,慢游了无锡蠡湖之光,梅园夜场灯光秀、运河之畔的南禅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鼋头渚风景区。</p><p class="ql-block">话说无锡,简称“锡”,又称“梁溪”“金匮”“锡城”“震泽”。传说因锡山锡矿挖尽而得名无锡。</p><p class="ql-block">无锡地处江南水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在商代末年即有文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锡县,距今已有二千几百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无锡市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因水路畅通,交通便捷,成就了无锡自古以来的经济发达。从元代开始,无锡(时为无锡县)就成为了江南地区的漕运中心,渐而形成了米、布、丝、钱四大码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无锡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726万元,仅次于上海市、广州市,居全国第三位。无锡县因此有了小上海之称。</p><p class="ql-block">无锡也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鼋头渚、蠡园、梅园、灵山大佛、惠山古镇、惠山、锡山、东林书院、南禅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等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诞生过钱锺书、秦邦宪、荣毅仁、阿炳、徐悲鸿等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无锡三天之行,自由宽松,悠哉悠哉。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尽心了可以不问时间,高兴了可以做到忘我,真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时间虽短,开心就好,家人同行,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b>蠡湖之光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蠡湖之光是一个免费的公园绿地,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漫步栈道欣赏太湖风景,可以体验水上泛舟之快乐,可以观赏高喷百米的水柱气势。此外,蠡湖畔还有卧石醉波等景点,这里被人们誉为无锡的小三亚,是一个聚会和休憩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我们坐上电动小黄鸭,泛舟太湖,看湖光山色,赏城市新貌,并用船上的激光枪对准湖面上博士鸭接口,扣动扳机,它就会喷水柱、唱儿歌,这也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湖面,落在远山,美丽至极,魅力无限,快门不停,忘记挪步,此时此刻,内心感叹,晚晴真好!</p> <p class="ql-block"><b>梅园灯会不夜天</b></p><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们去到了梅园观赏灯会。</p><p class="ql-block">梅园南临太湖,北倚龙山,是中国民族工业之首户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本着“为天下布芳馨”之宏愿,于1912年在此购地筑园,倚山植梅,以梅饰山,故名“梅园”。</p><p class="ql-block">这个金秋你如果在无锡,决不能错过“火舞盛唐不夜天”的梅园灯会。灯会以恢宏的气势,眼花缭乱的变化,以彩灯、铁花、火壶、焰火等形式,呈现了盛世大唐的璀璨风华、奇幻入迷的昆虫世界、光影梦幻的一梦千年、非遗传奇的国潮演绎盛况,给游客奉献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b>南禅寺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b></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色阴沉,天空不时飘起绵绵秋雨,我们来到了南禅寺和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南禅寺,又名福圣禅院,地处无锡老城南隅,古运河畔,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禅寺内的妙光塔为无锡市文物保护。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畔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p><p class="ql-block">清名桥历史文化古街与南禅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步行即可到达,因此可以说两者相连,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午餐时刻,我们来到了南长街附近,毗邻南禅寺的阳春巷。‌阳春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许多建筑具有鲜明的民国风格和年代特色,融合了东方的清淡沉稳与西方的宏伟大气。这条步行巷以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水乡风情而闻名,是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走走逛逛,感觉有点像上海的新天地,但人气明显不足,部分商家闭门歇业,看得出这里曾经繁荣过,现正萧条中。我们在这里的一家意式餐厅享用了简单的西餐。</p> <p class="ql-block">现场刨割芝士花瓣</p> <p class="ql-block">芝士牛肉摆盘和吃口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清名桥,原名清宁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是无锡市区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清名桥由无锡“寄畅园”主人秦耀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叫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作“清宁桥”。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p><p class="ql-block">1986年,日本作曲家中山大三郎游览了清名桥,回日本后创作了歌曲《清名桥》,从此清名桥的名声远播海外。</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的各类商铺,茶肆、酒楼、咖吧依运河而立,面街枕河。</p> <p class="ql-block">民国建筑特色的“书码头”,楼里正在说唱评弹,吴语软侬,优雅曲调,由里而外,飘然而至,令人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p> <p class="ql-block">绣娘丝绸店</p> <p class="ql-block">古运河畔,穿上汉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缤纷世界,我想飞跃</p> <p class="ql-block">韵味十足的旗袍壁画</p> <p class="ql-block">弹硌路上“小桥流水”路面砖</p> <p class="ql-block">老无锡著名小吃有豆腐花、梅花糕(与海棠糕外形不同,做法用料一样。)、桂花糖芋艿、惠山酥饼等</p> <p class="ql-block">逛完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已是傍晚时分,随意进入了这家新万鑫银丝面馆用餐,面馆门面古朴雅致,口味也确实不错,尤其是它家的红汤面、鸡汤面、蟹粉拌面入口难忘。面细如银丝,却细而不烂,汤水清澈,滑嫩爽口、劲道Q弹。</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供应各种口味的非遗美食小吃惠山酥饼,香气扑鼻,垂涎三尺。</p> <p class="ql-block">奶茶搭着小壶卖,还招徕了一些生意</p> <p class="ql-block">闲暇唠嗑</p> <p class="ql-block">小龙坎火锅店</p> <p class="ql-block"><b>鼋头渚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名。鼋渚风光,山清水秀,胜景天然, 为太湖风景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人郭沫若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予以赞誉。</p> <p class="ql-block">无锡,充满温情和水</p> <p class="ql-block">秋雨绵绵,山水朦胧</p> <p class="ql-block">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记有几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长春桥,樱花季节,赏樱胜地</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诵芬堂</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绛雪轩</p> <p class="ql-block">明明是一对黑天鹅,却合而为一,拗出了爱心造型</p> <p class="ql-block">太湖别墅的“齐眉路”曾经来过,还曾记得,这次特意光顾。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后成为佳话,被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谢谢观赏,欢迎点赞分享与指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