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世外桃源 四坪古村

wyz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wyz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983538</p><p class="ql-block">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虚构的梦,但是在福建闽东的大山深处藏着一处“桃花源”,它是屏南县熙岭乡四坪古村,与龙潭村相隔4公里,平均海拔800米,建村七百余年,是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目前村里仍保存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项目平讲戏等。</p> <p class="ql-block">  去年初冬,我与同学一行20人慕名前往,从福州市区出发两个多小时车程来到屏南四坪村。</p> <p class="ql-block">  步入四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沿山而建的崭新长廊,这里可以供人们茶余饭后闲聊交谈,听鸟鸣溪声,任清风吹拂。</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村当中,房屋经过整体修缮,夯土筑木,清一色的黄墙黛瓦,马头高墙,错落有致,静美古朴,满树的红柿给整个村落增添了些许热闹。只要一抬头就能见到柿子的踪迹,周遭的一切都在这幅沉静的画面中,你能感受到四坪的古朴和谐,清新美丽。</p> <p class="ql-block">  小巷静谧而雅致,仿佛是城市喧嚣中的一片世外桃源。在柔和的阳光下,小巷古朴的砖墙呈现出岁月的痕迹,绿意盎然的藤蔓植物、盆景有趣的摆放、火红的柿子也成了插花的道具,为这里平添了几分诗意。</p> <p class="ql-block">  走到小巷尽头,房前屋后柿子树,宛如星星点点柿子挂满枝头,每粒柿子大小不一,如一盏盏小红灯,勾勒出一幅喜庆的画面,美轮美奂,身临其境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  潺潺的山泉从高处静静地流淌到村头,形成一条溪流从村落中穿过,最后汇聚到村尾的小池塘,溪水清澈,鱼翔浅底,乡风淳朴的古村庄,犹如梦中桃花源,怪不得这里逐渐变为网红打卡胜地。</p> <p class="ql-block">  溪流飞瀑两畔,咖啡屋、茶座、面包店、手工艺制作店鳞次栉比,年轻,时尚,与村庄的古朴和谐交融,形成了迷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黄墙黛瓦可谓年代久远。此黄墙为明堂墙,系潘氏肇基始建,距今600余年历史。它具有风水布局的意义,兼具交通和蓄水功能。明堂墙与前面的映月湖、茶盐古道等相映成辉,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睿智。</p> <p class="ql-block">  映月湖(风水塘)"四坪八景"之一。八景诗名《双湖夕照》,诗曰:“双湖春暖长芰荷,一样波涵两样波。偏是夕阳无限好,断霞夹岸起渔歌。”映月湖与对面罗星山相对,有"罗星守水口"的风水说法。自古有"罗星映月"美景,故又名映月湖。映月湖为风水塘,采用八卦石水系设计,利用重力与高差让内外双层流水自动与外界水系循环。内池外池,一深一浅,蓄水净水,延长流水动向,积蓄水力能源。它的设计与功能都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智慧:1.古时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它起到了消防的作用;2.收集全村的生活污水、废水,在池塘底发酵沉淀之后的淤泥是耕作的有机肥之一,起到了生态循环的作用;3.池水可作灌溉用水,池中养鱼净化水质,体现共存共用、环境卫生之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看到一株貌似枯萎古树,走近一看,树上挂着一牌匾“大树学堂”,树旁立一牌匾详细介绍了大树学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此处是该村祖辈种植的两棵百年树木,一棵是梨树,另一棵是柿子树。古时是茶盐古道挑夫歇脚、交易之地(生活必须品交易点),而今改造开发成孩童接受自然教育、成人康养瑜伽之场所。四坪村多无核柿。这棵柿子树是村中唯一的有核柿,是无核柿树的"母树",用以培育砧木,与无核柿树嫁接,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形成如今遍布全村的无核柿林。春日郁郁葱葱,夏日乘荫纳凉,秋日硕果累累,冬日傲雪枝头。古有杏坛讲学,今设大树学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寓意深刻,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蜿蜒雨廊、悠长巷道、叠石流水、错落老宅、观光的游客、悠闲的村民……漫步其中,烟雾笼罩,在这时光遗忘的绝美古村里,愈发意境丰富,犹如一幅古朴的江南水墨画……这一幅幅宁和的乡村画卷出现在眼前,使人顿觉踏入世外桃源。“青山云雾一重重,雨廊长长似卧虹,土墙黛瓦新颜焕,柿柿如意挂朱红··…”</p> <p class="ql-block">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如果你也想像陶潜先生一样想找个“世外桃源”,如果你想工作之余找个地方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不如一起去捕捉屏南四坪古村的惬意时光吧!</p><p class="ql-block"> 下图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