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贵州游第四天早上从铜仁出发继续游览,今天的日程是先去镇远古镇,然后去西江千户苗寨。</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也称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7日,镇远古城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镇远古镇的主要景点有一殿、二庵、二院、四桥、四洞、六关、六官、八寺、八祠、八阁、九馆、九庙以及众多极具观赏、科考价值的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文物古迹160多处。</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碧绿如玉,平静如镜。</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民俗造型。</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占地3.1平方千米,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禅院,万寿宫等,古城中的寺庙、庵堂等。镇远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青龙洞集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镇远古镇自由活动,停留时间不长,我便去游览了青龙洞古建群。</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外有对青龙洞古建群的介绍:</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巧用地形、智取空间:</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处于山地中受地形、坡度等客观因素地限制,使能够建造屋宇的面积变得十分有限,所以青龙洞古建筑群建造以“筑台”的方式获取空间、以“附崖”的方式营建空间、以“吊脚” 的方式丰富空间、以“嵌入”的方式创造空间、以“夹层”的方式争取空间。</p> <p class="ql-block">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蕴含的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镇远本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相互交融,各民族文化也相互渗透,青龙洞古建筑群自然也体现出各种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p><p class="ql-block">古建筑群在建筑的处理上,体现出一种中原传统建筑形式与黔东南苗村侗寨传统的干栏式吊脚楼民居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建筑的基本形制很明显带有中原官式建筑的色彩,在基本的梁枋构架、屋面处理及建筑装修等上,都是以中原官式建筑为原型,再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其更能与当地环境融合。在适应地形地势上,就巧妙地结合苗侗民居中吊脚楼的处理手法,使建筑屋后靠山,屋前用柱子撑地。另外,还把苗族“美人靠”的形式引入到建筑中,丰富了建筑的外部造型,充分体现出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蕴含的传统礼制文化:5</p><p class="ql-block">在青龙洞古建筑群的五个建筑部分中,紫阳书院居中、居高,属最尊崇的位置,它的左面是道教场所青龙洞,它的右面是佛教场所中元洞,它的下方是民间宗教场所万寿官建筑。儒教居中,是因为儒教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儒教的“三纲五常”是封建帝王立国之本;道教居左,因为它是本国产生的宗教,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的精神武器,也显得特别重要,处于次尊地位;佛教也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是外来宗教,相比道教来说要低一级,因此就应居右; 民间宗教也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不属于正统思想,比之其他三教就更低一级,只有安排在有儒教场所的下方。这种位置尊卑的排列是由古代的礼制决定的。《周礼》中“正位”指“既辨方矣,立宗庙于左,立社稷于右,立朝于前,立市于后”。方位观念和礼的位序不可分割,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方位自天,礼序从人,反映的也是“天人合一”。</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的空间特色:44</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建筑空间的耦合性,在山地环境中,山地建筑的空间形态常常表现出与其所处山体地段的空间形态的吻合,使建筑空间与山地空间之间具有一种耦合关系。如青龙洞中的玉皇阁,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它紧贴着一块突出来的岩石修建,仿如凌空出世,把内凹进去的岩洞和自己的底层大厅联通起来,有效地扩大了底层大厅的面积,把供奉的大帝放于岩洞中。这种自然空间与人造建筑的巧妙结合,确是神来之笔、巧夺天工,达到了建筑空间和山地空间的完美契合。 </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建筑空间的动态性,山地建筑位于起伏地形之中,为了消化高差、坡道等过渡空间将是必不可少的,而过渡空间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与空间相结合。踏步、坡道等能对建筑或群体的流线形成导向,使山地建筑的内部空间或外部空间会因地面高度的变化产生动态性,形成具有特殊意味的动态空间。 </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古建筑群建筑空间的趣味性,古建筑群中好多个单体建筑是和中河山崖壁上的岩洞结合在一起,形成楼中藏洞,洞中有楼的格局,形成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趣味空间。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顺应自然因山就势灵活处理,既有穴居时代利用天然洞穴空间并在洞口山崖上悬空建屋,形成半壁楼台半壁洞的天人奇观,又有巢居特点底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还吊脚楼和骑楼风格的建筑。从建筑风貌上看,既有宫殿风格的重檐歇山顶形成,又有园林景观建筑常用的攒尖顶形成,也有南方常见的封火山墙式建筑,还有当地居民常用的悬山顶建筑。从建筑功能上分,有道观、佛寺、书院、会馆、祠庙、接待、戏剧、纪念、交通等功能建筑。从路由系统分布上,更是螺结蚁穿、立体交叉、盘旋拾级、曲径通幽。 </p> <p class="ql-block">中元禅院</p><p class="ql-block">“中元禅院”俗称“中元洞”,是建于中元洞(古称“中河洞”或“北洞” 也曾称“东岩洞”)前的一组佛寺建筑,明嘉靖十年(1531年)前后镇远知府黄希英建。当时称“中山寺”,后毁于兵火,清康熙五年(1666年)僧太圆重修。后几度兵毁。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初年重修。1979年--1982年进行了一次整修。早年每逢四月初八日,城乡信众集资举办庙会,称“大佛会”,朝拜佛祖释迦牟尼,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建群后,随着古建筑的逐步抬高,一边欣赏古建的特色,一边欣赏楼外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望星楼</p><p class="ql-block">建于千佛岩上,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底层裙檐为围绕千佛岩的迥廊,二层有天桥与藏经楼相通。登上三楼,凭窗眺望,夜间府卫两城万家灯火,宛若繁星,故得名。其基础处理手法灵活精巧,各柱脚因岩就势,长短不一,高低错落立足于千佛岩上,楼岩结合浑然一体,妙手天成。 </p> <p class="ql-block">中元洞</p><p class="ql-block">中元洞为一天然溶洞,古称“东岩洞”、“中和洞”或“中河洞”、亦称“北洞”。有北、西、南3个洞口。西洞口内有一石台,传说为明初道人张三丰在此修炼时的卧榻;石床上方有钟乳石形同包袱、雨伞、草鞋等,相传为张三丰的“遗物”;洞外的石台据说是他的炼丹台。洞内有石刻多处,原有燃灯佛、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佛像。寺院以此天然洞穴稍加开凿用作殿堂,具有石窟寺特点。 </p> <p class="ql-block">洞内还有不少历史文物展示。</p><p class="ql-block">浮雕盘龙柱础</p><p class="ql-block">年代:明,质地:石,规格: 高18厘米,直径为65厘米,征集于镇远。</p> <p class="ql-block">牌坊狮子形夹杆</p><p class="ql-block">年代:清,规格:长 54厘米,高54厘米,厚31厘米,征集于金沙。</p> <p class="ql-block">日月柱础</p><p class="ql-block">年代:清,质地:石,规格:通高66 </p><p class="ql-block">厘米,由两部分合拼而成,三脚底座。中间为八边形,雕有苗族人物图案,顶部为</p><p class="ql-block">圆形、直径37厘米。征集于镇远。</p> <p class="ql-block">侗族鼓楼。</p> <p class="ql-block">紫阳书院</p><p class="ql-block">又名紫阳洞, 明嘉靖九年(1530年) 因崇祀宋代理学大师紫阳先生朱熹而得名。 内有雷祖殿,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底</p><p class="ql-block">部空旷。北侧有二层阁楼的圣人殿,南侧有考祠,其上有三官殿,旁邻三角亭,东侧有供奉酒神杜康殿。大门为砖砌牌坊,楣上横书“紫阳洞”,两侧有对联:“㵲水无双福地,黔山第一洞天”。 门前北侧壁上有一摩岩,阴刻“蓬莱仙境”四字。</p><p class="ql-block">紫阳书院是贵州较早的书院之一。 多有名士讲学其中。邑中俊彦受教于此。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朱熹雕像。</p> <p class="ql-block">雷祖殿。</p> <p class="ql-block">三官大帝殿,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三官是道教尊奉的天神。</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寺</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寺是中河山崖出现年代最早的一组道教建筑。其起源可追溯到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真武观,永乐年间又在青龙洞(亦称“太和洞”或“南洞”)前建玄妙观,天顺年间(1457年一1464年)重修。明中叶又增建了澄江阁,岁寒亭、竹柏双贞堂、水府祠等建筑。经历代变迁兴废,后道观改称“青龙洞”。现留存下来的有山门、正乙宫、吕祖殿、厨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阁等单体建筑。住持道人从明代的李道坚传至1980年去世的秦信和(俗名秦国华)达25代。青龙洞寺曾有“玉皇会”、“观音会”、“药王会”、“吕祖会”等庙会。 </p> <p class="ql-block">吕祖殿。</p> <p class="ql-block">药王殿。</p> <p class="ql-block">药王殿供祭的是药王孙思邈。孙思邈(约581~682) 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 人,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建因病学医, 热爱医学,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间,曾多次邀请他入朝作官,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一边行医,一边采药,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眉山等地,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p> <p class="ql-block">天上人间--玉皇阁</p><p class="ql-block">拾阶右上,就是黔东南洲最灵气的风水宝地青龙洞所在一-玉皇阁、是登高远眺观赏太极古镇的最佳之处。镇远县歌《美丽的镇远》赞日:“站在玉皇阁上望一塑,美丽的天上人间”。 其建筑为帖崖式挑梁结构,殿内供奉的是老天爷--玉皇大帝。六百多年来香火不断,是方圆几百公里的信众和香客祭天祈福的圣地! </p><p class="ql-block">登高玉皇阁,尽揽太极城,</p><p class="ql-block">朝拜老天爷,祈福平安行</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道观简介</p><p class="ql-block">青龙洞道观位于青龙洞古建筑群南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初名真武观,永乐年间扩建,后有江西商人在此修建万寿宫。道观其建筑分布由南至北约180米,从东至西25米,垂直高度从舞阳河至玉皇阁顶60米,古建筑修建在中和山悬壁、岩洞间,有山门、正乙宫(财神庙)、吕祖殿、厨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阁、 万寿宫大门、戏台、厢房,杨四殿、小憩厅(原许真君殿).文公祠等十五栋单体建筑。占地面积4870平方米,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现存建筑皆为晚清建筑。 </p><p class="ql-block">据明万历《黔记山水志》、清乾隆《镇远府志 方外》载:明弘治二年(1489年),本地道士李道坚得水火升降之术来青龙洞修道,化缘募捐在洞口开始修建庙宇( 玉皇阁),此后又陆续增建寺庙,逐渐形成以传播道教为主,三教并成,四合一的古建筑群。那时起青龙洞道观就已成为黔东及西南地区的道教传承中心。 </p><p class="ql-block">南宋仙姑官素然的一幅《名妃出塞图》至今珍藏在日本国家博物馆,镇远道菜也出自宫素然之手,道菜成为镇远当时供奉朝庭的贡品;八仙铁拐李也显化为镇远道士李道坚在青龙洞道观修行四十年,青龙洞道观由他组织开始修建,镇远民间有很多关于铁拐李的传奇故事,留有拐李茶(园)、拐李井、拐李坟等遗址;著名道士张三丰也在青龙洞炼丹修行多年,留有睡床等神奇遗址风水、诗篇及传说。 </p><p class="ql-block">李道坚(全真教)衍传到第二十五代。1875年李至亮道长任青龙道观主持。第二十五代道士秦信和(俗名泰国华),1920年到此为徒,1980年飞升,仙世90岁。 </p><p class="ql-block">1942年镇远成立道教会。据民国32年(1943年)3月20日《镇远县寺庙调查表》载,青龙洞道观有庙产2石粮的田土维持道士日常生活。“文革”时期青龙洞道观宗教活动中止,三教殿堂的所有神像和佛像均被毁,由于本地百姓特别信奉玉皇大帝,在秦道长的带领下采用各种措施才把玉帝神像保存下来,道观玉皇阁内的玉帝神像和慈航(观音)殿屋脊上的观音塑像是整个青龙洞景区幸存的神像。 </p><p class="ql-block">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任团中央书记和贵州省委书记期间,分别于1983年9月和1986年10月两次到镇远考察,亲自关心和指导青龙洞古建筑群的恢复和修缮工作,都登上青龙洞(玉皇阁)--这个美丽的天上人间, 并在青龙洞山门前和万寿宫留下珍贵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2008年12月13日,青龙洞道观经黔东南州宗教事务局批准,恢复道教活动,成为黔东南开放最早的道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古建筑群的最高点了,登高远眺,绿水绕城,古韵幽长,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从青龙洞古建群下来又在古城游走一番,古城街道十分干净,一派祥和宁静的平和之美。</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古迹和景点很多,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也只游览了青龙洞和古城的街面,没有时间深入街巷深处和较远的景点,如有时间细细游览品味,这里不失为一处寻古探幽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较晚时分到达了西江千户苗寨。</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境内,全寨共有1468户,6000余人,其中原住居民的99.5%都是苗族,被号称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p> <p class="ql-block">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不仅保留着最纯粹的自然美景,而且有着深厚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苗族漫长发展历史中的积累与沉淀,具有“露天博物馆”、“中国最美的苗寨”等美称,是研究与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之地。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晚就下榻在这条主街上的民宿,外出游览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大家便自由活动,出来到处逛逛。</p> <p class="ql-block">白水河上有多座风雨桥,具有浓郁的苗寨风格。</p><p class="ql-block">这是三号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四号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白水河穿寨而过,两边绿树浓荫,远处群山环抱,自然环境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种果子是南方特有,剥开果子里面的果肉呈白色,有点象火龙果,很甜,海口也有卖,只是从没看到过它长在树上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苗寨的长桌宴。</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千年不散长桌宴是最为隆重的苗族宴席,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号称为“千年不散的宴席”。独具特色的苗寨酸汤鱼,鼓藏肉,糯米糍粑、腊肉香肠,各种农户家的绿色蔬菜小炒,最美味的食物配上悠扬的芦笙曲,苗家姑娘的敬酒歌,再喝上碗里醇香的米酒,才算是感受了苗族传统的节日风俗。</p> <p class="ql-block">这间餐厅很大,幸好我们用餐时人不多,比较清净。</p> <p class="ql-block">上菜间隙一群苗族姑娘来敬酒,女士推辞说不会喝便不勉强,对男士就不那么轻易放过了,不灌你几杯决不罢休,引得大家哄笑不止。饭莱很一般,图个开心热闹。</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大家自由活动,最重要的活动是去观景台看苗寨夜景。</p> <p class="ql-block">二号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苗寨民居。</p> <p class="ql-block">一号风雨楼。</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号风雨楼就到镇外了。</p> <p class="ql-block">坐电瓶车到达观景台,这里是观赏苗寨全景的最佳地点。</p><p class="ql-block">这里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白水河穿寨而过,依山就势坐落在雷公山麓河谷的白水河两岸山面上。</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是每个游客的必到之处,是游览观赏西江苗寨的最佳位置。白天在观景台俯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江苗寨的全景图,整个苗寨以穿枋吊脚楼、田园风景与农耕生活为背景。吊脚木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夜晚在观景台看西江,整个苗寨繁星点点、灯火辉煌、景色璀璨,琼楼玉宇仙阁,恰似天上人间,与流水绿树、古街木桥、吊脚木楼相互辉映,远远看去,整个苗寨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银蝶。</p> <p class="ql-block">温暖的夕阳下,苗寨被笼罩在一片暖色的光輝下,象一幅柔和的极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上看下面的民居,一色的青瓦红墙,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灯光亮起,千家万户的窗口流淌出温暖的光輝,可以想见家家户户围桌而坐的温馨场面。</p> <p class="ql-block">夜晚在观景台看西江苗寨全景,整个苗寨繁星点点、灯火辉煌、景色璀璨、琼楼玉宇仙阁,仿若天上人间。与流水绿树、古街木桥、吊脚木楼相互辉映,远远看去,整个苗寨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银蝶,与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巧妙契合。</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上下来就返回寨子逛逛街。</p> <p class="ql-block">夜间漫步苗寨可见璀璨夺目的夜间灯光秀,巧妙运用蓝、白、黄、绿、紫等各色灯光,挂在景区各条道路、树干、河道等不同地方,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美妙的光影世界。</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家银饰店,店里的银饰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这一条街都是银饰店。</p> <p class="ql-block">街上不时有姑娘在拍照。</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风雨桥灯光璀璨,倒影辉映,美伦美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还有点时间,出来走走看看苗寨早上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团队离开时,苗寨的姑娘小伙子们以歌欢送。</p> <p class="ql-block">在极具韵味的山歌声中,结束了在苗寨的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