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玛雅文明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分布的玛雅遗址多达几十个,但世界公认最具代表性的、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玛雅五大遗址分别为:<br>-- 混杂着Toltec文明风格、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墨西哥)<br>-- 最精美金字塔的乌斯马尔(Uxmal,墨西哥)<br>-- “玛雅人驾驶太空船”石雕的发现处帕伦克(Palenque,墨西哥)<br>-- 玛雅最大城邦蒂卡尔(Tikal,危地马拉)<br>-- 号称“新世界的雅典”的科潘(Copán,洪都拉斯)。<br><br>在2022年和2023年的两次中美洲游程中,我有幸走访了上面所列的全部五个玛雅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学习和了解前哥伦布时期的中美洲玛雅文明来说,可谓是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据美国考古学家N.哈蒙德的划分,玛雅文明可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后古典期三个阶段。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br>古典期是全盛期(约公元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到极盛。</p> <p class="ql-block">位于尤卡坦半島(Yucatán)边缘的古城<b>帕伦克</b>(Palenque),就是玛雅古典期的经典代表。</p> <div><br></div><div>我们参观Palenque玛雅古城的头天晚上就餐住宿于距离玛雅古城遗址8公里处的同名小镇帕伦克(Palenque)。帕伦克小镇始建於1567年,人口仅四万入,以旅店餐馆为主。<br>帕伦克小镇最大的亮点是位于小镇入口处的帕伦克王朝的第二个统治者巴加尔二世(Pakal II)的石雕像。<br></div> 公元615年,十二岁的巴加尔二世登基成为帕伦克国王,巴加尔在位时间长达68年。在巴加尔二世统治期间,帕伦克从衰弱中恢复过来,走向强大,进而成为玛雅西部地区政治上的霸主,因此现在历史学家也把巴加尔二世称作“巴加尔大帝”。 这个大鼻孔厚嘴唇的雕像是根据帕伦克古城神庙中的石雕图案描绘而制。 <div><br></div><div>这是在墨西哥城人类学博物馆中展出的巴加尔二世与它妻子的石雕像。<br></div> 巴加尔二世的石棺发现于古城中一座高高的玛雅金字塔的深处,它的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公认的玛雅金字塔的用途是朝拜神庙,与埃及作为陵墓的金字塔的用途完全不同。1952年的这一发现使得今天的历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玛雅金字塔的意义。 清晨离开巴加尔二世的雕像后,仅十几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位于尤卡坦半島(Yucatán)边缘的帕伦克古城遗址。古城帕伦(Palenque)是玛雅古典期的经典代表。 帕伦克古城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个山坡上,热带森林环绕四周,该城市最早建于公元前,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人的圣地,其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500年到700年之间,对整个乌苏马辛塔河盆地具有广泛影响力。今天,帕伦克古城遗址上那华丽的宫殿、高雅的庙堂、精巧的石碑、神秘的铭文、壮观的金字塔以及大量的象形文字、绘画、雕塑等,虽然巳经残破不全,但却为人们研究玛雅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使之成为墨西哥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2015年, 帕伦克古城遗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文化遗产。<br>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出土的许多石碑和石雕,都被移到了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美篇中的许多石碑和石雕的照片,都是我们在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玛雅展厅里拍摄的)。 当天天气不冷不热,时晴时阴,一会儿蓝天白云,一会儿乌云密布,让色彩单调的遗址变得生动有趣。 帕伦克古城遗址的建筑群主要由一座巨大的宮殿和众多的座金字塔神廟构成,这些建筑大多数可以追溯到公元200年至800年间。很难想象在墨西哥中部山区的密林里,竟然隐秘着如此庞大的玛雅城邦。 <div><br></div><div>在众多的座金字塔神廟中,最雄伟也是最重要的是下图中的碑铭神庙(Temple of the Inscrip-tions),它是一座金字塔、庙宇、墓葬合一的建筑。<br></div> 碑铭神庙9层的金字塔宽65米,深42.5米,高27.2米。顶峰神庙宽25.5米,深10.5米,高11.4米。金字塔的顶部最大的石头重达12至15吨。“碑铭神庙”的主厅后墙嵌着两块灰色大石板,上面铭刻着620个玛雅象形文字,碑铭神庙由此而得名。这里发现的象形文字是玛雅世界已知的第二长的象形文字,它的发现帮助了历史学家对玛雅文化的研究。玛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玛雅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五种文字之一,帕伦克古城发现的象形文字迄今为止尚未被全部破译。 碑铭神庙金字塔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中美洲唯一的一座作为丧葬纪念碑建造的金字塔。 1952年考古学家在神庙中意外发现在象形文字碑铭左边、用大石板铺成的神殿地板下有一个楼梯口,下面架设着一道陡峭的阶梯,直通到隐藏在金字塔深处的一个房间,在房间中发现了一座盛放着石棺的墓穴。棺盖由一整块石灰石雕成,重达5吨,上方雕刻有至今仍产生很大轰动的“玛雅宇航员”浮雕。打开棺椁,棺身表面被红色朱砂覆盖,里面躺着一位全身被宝石点缀,面部戴有镶嵌翡翠面具的墓主,他就是传说中帕伦克的国王巴加尔二世(Pakal II)。巴加爾二世陵墓的發現是二十世紀考古學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直接颠覆了以前认为玛雅金字塔仅用于朝拜神庙的这一认知。 上图就是巴加尔国王石棺上引起轰动的“玛雅宇航员”浮雕图。画面中,巴加尔国王半卧在中央,手里在操作着什么仪器。这幅浮雕曾引起过巨大的讨论,人们不经要问,绘画是否描述着玛雅真实的火箭发射场景?玛雅文明到底来自何方?为什么一个连车轮子和铁器都没有发明的文明却掌握着如此精确的天文算法,难道真的有什么天外来客去帮助吗?当然,所有的猜测都是无端的臆想,我们也只能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一步一步摸索出历史的点点蛛丝马迹,帕伦克的谜团也许会像遗址本身那样一直在茂密的森林深处永远淹没下去。 <div><br></div><div>千百年来,碑铭神庙金字塔默默地耸立在原始森林之中,显得是那么的饱经风霜、古老而永恒。天空中奇云相伴,似乎又增加了神庙的神秘与神圣感,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壮观的葬礼场面,有点时空错乱的感觉。<br></div> <br>在下图铭文神庙右侧的是红女王神庙(Temple of the Red Queen)。红女王神庙中的墓穴直到1994年才被发掘,经过DNA比对,里面埋藏着的是帕卡尔国王的妻子Tz'ak-b'u Ajaw。之所以称之为红女王,是因为她在石棺中全身被鲜红的朱砂包裹。 <div><br></div><div>下图的这个广场四周有一金字塔神庙建筑群,称为“十字架神庙群” (Temple of the Cross Complex),位于古城遗址的南端。 十字架神庙群主要包括十字架神庙、太阳神庙和叶十字神庙三座神庙。每座神庙的内室都有精心雕刻的浮雕。三座神庙建于七世纪末,由巴加尔二世和他的继任者主持建造,用于供奉帕伦克的三大守护神。<br></div> <div><br></div><div>太阳神庙 (Temple of the Sun)内壁刻有146个玛雅象形文字,至今保存完整。金字塔地基上面是长方形神庙,据说那是古代玛雅祭司观测天象的场所。<br></div> 神庙中还有一块石碑(现存放在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中),记录着Kan Bahlam II从公元634年出生到684年继承王位时的景象。 <div><br></div><div>玛雅人用巨大的石浮雕装饰了寺庙的外壁,包括屋顶浮雕、柱顶和门之间的石墩。神庙的有些雕塑仍清晰可见。 <br></div> <div><br></div><div>“十字架神庙群”中的每一个神庙中都供奉着帕伦克三大神(Palenque triad)中的一位特定神灵。十字架神庙(Temple of the Cross )供奉的是GI神(God GI),是帕伦克三大神中第一个出生的<br></div> <div><br></div><div>十字架神庙是这三座庙宇中最高大的一座,神庙中发现了大量装饰精美的大型陶瓷架,这些陶瓷架支撑着用于烧香的香炉。<br></div> <div><br></div><div>叶十字神庙也叫叶状十字庙(Temple of the Foliated Cross,上图右侧),其神庙顶端的横梁因为长期暴露在日晒中而脱落,其内部有石板,雕刻着帕卡尔国王的形象。<br></div> <div><br></div><div>在帕伦克古城遗址最北端也有一个金字塔神庙建筑群广场。<br></div> 其中门廊都朝南的这五座寺庙统称为北方寺庙群(Grupo Norte)。<br> <div><br></div><div>门廊都朝东的这座寺庙称之为伯爵庙(Templo de El Conde)。 <br></div> <div><br></div><div>在帕伦克古城遗址中规模最大的恐怕就是帕伦克宫殿(Palace)了。帕伦克宫殿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用了400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建造完成。宫殿紧邻碑铭神庙金字塔,位于古城的中心。<br></div> 由于规模太大,无法从某一个角度拍摄以展示它的全貌,不得不借用一张维基百科下载的无人机图。帕伦克宫殿是由几座相连且相邻的建筑和庭院组成的综合体,建造在一个底边长100米,宽80米,高10米的土台之上。宫殿四周有4座庭院环绕。宫殿外牆用岩石垒砌,从空中看帕伦克宫殿像一个八阵图,里面有无数庭院、门廊和房间。这样的建筑工程对于公元七世纪时的玛雅人来说,无异于是一个浩大且艰难的工程。 帕伦克宫殿主要用于玛雅贵族的娱乐和宗教仪式。宫殿配备了许多大型浴室和桑拿浴室,由复杂的供水系统提供淡水。 <div>帕伦克宫殿内部装饰华丽,四壁有壁画、浮雕和各类雕刻,做工精细,技艺高超。在宫殿通道的浮雕上,不仅有描绘了帕伦克国王巴加尔加冕的情景,也有描绘其生平事迹的画面。<br>下面的几幅石碑雕刻照片,都是在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玛雅展厅里拍摄的。<br></div> <div><br></div><div>宫殿最不寻常和最知名的特征是被称为观测塔(Observation Tower)的四层石塔楼。石塔楼高15米,可能是用来观测天文的,所以被称为“观测塔”。<br></div> <br><div>从这座满目沧桑的内城废墟、残破的古堡断壁中能让人清晰的感觉到当年古堡的规模与气势。在这缺憾之美中,仿佛让人看到这里曾经埋下的岁月故事。<br></div> <div><br></div><div>公元800年这里大概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城市居民突然失踪,有的家庭的炉灶上还放着盛有饭菜的锅,郊外田野里倒放着正在耕地的犁,城市文明发展突然中断了。到公元10世纪,帕伦克城已完全被遗弃。</div><div>古代繁华的帕伦克与世隔绝了9个多世纪,精美绝伦的古老建筑被莽莽热带丛林所淹没,宽阔热闹的市区变成渺无人迹的废墟。直到1830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发现,它才重见天日。<br></div><div>根据最新的多光谱图像和考古研究,整个帕伦克区域被发掘出的部分也只占了5%,还有大量建筑遗迹和宫殿仍湮没在茂密的丛林中。<br></div> <div><br></div>如果说帕伦克玛雅古城是玛雅古典期的经典代表,那么乌斯马尔古城则是玛雅后古典期的经典代表。<br> <div><b>乌斯马尔</b>(Uxmal)古城位于尤卡坦的北部,是公元600年-1000年玛雅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城市。古城建于公元700年左右,占地150英亩,当时约有人口25000人。1194年,玛雅潘占领乌斯马尔之后,城市逐渐衰落,公元15世纪末被废弃。在现存的玛雅文明遗迹中,乌斯马尔以其建筑艺术的严谨布局、高度技巧、宏大气势和精美细节,成为代表古玛雅文明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是墨西哥最具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之一。1996年,乌斯马尔古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br></div> 目前残存下来的古城废墟景点主要包括有魔法师金字塔,四方修道院,省长宫,乌龟宫,鸽子宫,大金字塔等等。 <div><br></div><div>进入古城遗址入口后,突然印入眼帘的这座巨大的38米高的魔法师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agician) ,是乌斯马尔最高的建筑,以其椭圆形底座而闻名。魔法师金字塔的名字来源于当地玛雅人讲述的民间传说:相传一位名叫Itzamna的魔术师在一天晚上用他的力量和魔法独自建造了金字塔。可实际上金字塔却是经历了300多年的漫长修建过程。金字塔底层建筑始建于6世纪。<br></div> 在玛雅语中,Uxmal的意思是“三次建造”,指的就是魔法师金字塔的三层结构建筑。 <div><br></div><div>传统的玛雅金字塔几乎都是两层结构建筑,即在金字塔主体上面加神庙。魔法师金字塔则是在金字塔主体与顶层神庙之间增加了一层象征雨神Chac的巨型建筑。<br></div> 传统的玛雅金字塔几乎都是两层结构建筑,即在金字塔主体上面加神庙。魔法师金字塔则是在金字塔主体与顶层神庙之间增加了一层象征雨神Chac的巨型建筑,建筑表面布满了查克雨神面具雕刻。由于长期缺水,住在乌斯马尔的玛雅人极其信奉雨神,乌斯马尔的几乎所有建筑表面都有查克雨神面具图腾(Chac masks)雕刻。 金字塔顶层神庙被称为魔术师之家或占卜家,始建于9世纪,是金字塔的最后建设阶段。 <div><br></div><div>魔法师金字塔塔基为椭圆形,这也不同于常见的玛雅方形金字塔。金字塔东西两面都有倾斜度很小的台阶可到达神庙,其中西面台阶直达神庙中间的庙门。作为乌斯马尔宗教活动举行的场所。<br></div> <div><br></div><div>魔法师金字塔使用的都是自然的石块建造。椭圆形的石块使得金字塔拥有优美的曲线和曲面,具有独特的美感。塔西面的阶梯在每年夏至这一天正好对准西落的夕阳,反映了当时印第安人高度的天文知识水平。沿斜梯攀登可直达金字塔顶层神庙,遗憾的是金字塔已禁止攀登了。如此陡峭的斜梯,即使允许攀登,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敢上的。</div> <div><br></div><div>在魔法师金字塔东面的四方修道院(Cuadrángulo delas Monjas ),建于 900-1000 年,这名字是西班牙人起的,只因其外观类似西班牙修女院。<br></div> 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形如一个巨大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四面是四座独立的长方形宫殿,每座宫殿都有精心雕刻的内表面和外墙,合在一起共有88间房屋,都面向院内。感觉这里应该是乌斯马尔的王宫。 <div><br></div><div>四方修道院东面的外墙。<br></div> 修道院东北角入口处墙壁上的雕刻十分吸引眼球,是典型的查克雨神面具(Chac masks)雕刻。 以鹰钩鼻子神即雨神恰克为主题的装饰在乌斯马尔的建筑中非常多。繁复的装饰带来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显得富丽华贵。<br> <div>这是北面宫殿。四方修道院宫殿的建筑属于典型的普克风格(Puuc styles),其特点是下部平坦,上部装饰精美,有圆角,小拱门和华丽的雕刻,包括蛇、人物、格子、回纹,还有雨神面具、小人和其它一些不认识的符号,看上去精细而华丽。</div> <div><br></div><div>东面宫殿(魔法师金字塔方向),中间是是查克雨神面具雕刻,两边以羽蛇神雕刻为主。<br></div> <div><br></div><div>西面宫殿雕刻最为丰富,蛇、人物、格子、柱子以及查克雨神面具雕刻应有尽有。四方修道院建筑被认为典雅美丽,由于保存得相当好,所以是少数几个几乎就和遗弃时一模一样的玛雅遗址。<br></div> 拉近看这蛇神的口中有一颗人头。 <div><br></div><div>四方修道院的大门在南面宫殿正中。<br></div> <div><br></div><div>出四方修道院的大门,眺望前方高坡上的省长宫(Governor's Palace)和乌龟宫(Casadelas Tor-tugas)。<br></div> <div><br></div><div>建在15米高的土丘上的长方形省长宫(也称总督宫)大约建于10世纪或11世纪,被称为是古代美洲最杰出的建筑佳作,也被认为是最精美的普克(Puuc)建筑典范。据考证总督未曾在此居住过,只是西班牙人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字。<br></div> 这座长100米、高8米、宽12米气势磅礴的“总督府” 拥有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最长的外墙,是乌斯马尔甚至整个现存玛雅文明遗迹中最为宏大、精美的建筑。 <div>省长宫外墙石雕由22500块精心设计的石雕砖块组成。砖块之间都紧密贴合,牢固且不留缝隙,拼成了不同的雕刻图案,其中包括有羽蛇神面具和其他装饰面具。这些重复出现150多次的面具未差丝毫,令人惊叹。装饰包含近 400 个放置在雨神的面具中的金星字形。<br></div> <div><br></div>站在省长宫的高坡上,眺望魔法师金字塔,更觉其大气典雅。 <div><br></div><div>四方修道前方的这片场地是乌斯马尔球场(Juego de Pelota)。玛雅人可能是古代最热衷足球运动的民族,在他们建造起的城邦里,球场和他们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同样重要,是标配。<br></div> 同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古城一样,球场球门也是高高挂在墙上的圆环。<br>玛雅人的球赛关乎生死,失败者要被杀掉献祭。<br> <div><br></div><div>紧邻省长宫的大金字塔(The Grand Pyramid)是乌斯马尔的主金字塔,也是游客可以到达的最深处。大金字塔有9层平台,高32米,可以攀登。如今的金字塔只有游客爬的这一面被修缮过,其他三面都是惨不忍睹的土坡。<br></div> <div><br></div><div>鸽子宫(Taubenhaus)在大金字塔西边不远,因残存的建筑上的空洞很像鸽子窝而得名,周围是贵族与祭司奉神居住的四方院。看图示周围有几个四方院,是一大片建筑。<br></div> <div><br></div><div>法师金字塔脚下的“乐观宫”(Leguan Haus)。<br></div> 所有景点走完后,感觉乌斯马尔不愧为是墨西哥最美丽的前哥伦布时期遗址之一。<div>据玛雅历书记载,乌斯马尔被希乌家族统治了许多代,是西部尤卡坦地区最强大的城邦。10世纪后,受到外族托尔特克人文化侵袭后,乌斯马尔城最终于10世纪淹没于丛林之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