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建成的武平一中校门(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武平一中的前身)创办100周年,谨以此文向为武平教育事业发展而作出贡献的前辈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1952年武平县少年夏令营(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我县办教育始于宋朝。宋天禧年间(1017一一1021年),武平知县事翁仲道买地建学以教民,设儒学于当时的县治武溪里(今中山镇所在地),这是我县最早的学校雏形,宋绍兴八年(1138年),武平人刘易简中进士,成为武平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就是办学的成效。南宋乾道年间(1165一一1173年)知县唐迋坚在县城(今平川街道)兴贤坊内建养士院供学子读书,这是县城最早的学校。元大德十年(1306年),县尹李实捐俸禄修饰先圣庙创建明伦堂设县学,供教谕讲学,是最早的书院。明清时期,私塾已遍布城乡。从建县至清末900余年(缺元代),全县共考取文武进士19名,文武举人170名,贡生431名(宋朝只记载考取进士2名,其余无数据)。</p> <p class="ql-block">1952年武平县少年夏令营(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清光诸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各地奉诏兴学办学堂,武平知县朱映清改收考棚为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官立两等小学堂(初等、高等小学)开始招生,开武平办新学之先河。此后,岩前崇正学堂、万安公学、县城第二高等小学堂相继开办,清宣统三年(1911年)丘逢甲在下坝开办创兆学堂。至清末全县共有5所小学堂。</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年(1913年),李宗涛、熊大镕、谢可九、袁若人等在县城开办自治学堂,钟锦堂在象洞开办宏远学堂。同年,学堂改称学校,桃溪、中堡、武东、十方、岩前、象洞等地的村子也办起小学校,至民国七年(1918年)全县有小学15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到民国十年(1921年)全县共有47所小学。</p> <p class="ql-block"> 清末时武平考棚大门(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小学教育快速发展,中学教育建设却滞后,这给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有机可乘。民国十一年(1922年),武平天主教堂主教欧培徒(德国人)在县城东门坝(今县应急局一带)设立唯一中学。这是帝国主义在武平山区的“教育租界”,据老辈人说当年在该校读书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学生必须是天主教徒的子女,每天都要按天主教的规矩举行宗教活动。而校名“唯一”更是对武平人民民族自尊心的挑战,激起武平各界人士的义愤。</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平知名人士李药园,联络武平的有识之士王绍菖(王艾生)、熊大镕、林绂庭等人发出创办中学的倡议,得到当时的县知事林邦绥的支持。经过多方努力,民国十三年(1924年)八月,经省议会批准成立“武平县立初级中学”,由省库每月拨补助费50元。县政府将县中公产充为校产。</p><p class="ql-block"> 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后,学校设在县城西门考棚(今市民服务中心内),首任校长熊大镕。原在“唯一中学”的师生纷纷转入武平县立初级中学任教或就学。民国十七年(1928年)“唯一中学”停办。</p> <p class="ql-block">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最早的校址一一西门考棚(网络图片) </p><p class="ql-block"> 武平县立初级中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执行壬戌学制,修业3年。建校当年秋季招生一个班,民国十六年(1927年)首届毕业生共有40名学生。</p><p class="ql-block"> 武平县立初级中学的课程设制有社会科(公民、历史、地理);言文科(国语、英语);算学科(数学、代数、几何、三角);自然科(博物、物理、化学);艺术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生理卫生、体育)。</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四年(1925年)学校设蚕科班,学制二年,当年招生一个班。第一届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共有44名学生毕业。蚕科班的招生开了我县职业教育先河。</p><p class="ql-block"> 至1949年,武平县立初级中学共毕业40届1091名学生。</p> <p class="ql-block"> 武平一中迁亭子岗后最早的校门(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武平县城解放,11月5日县军管会接管武平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武平中学”。</p><p class="ql-block"> 1950年春,武平中学增设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p><p class="ql-block"> 1952年开始在亭子岗建校,从1953年开始,高中部陆续搬至新校址。至1954年春,武平中学高中部全部搬到亭子岗新校区上课。</p><p class="ql-block"> 1955年学校更名为“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学”(简称武平一中)。 </p><p class="ql-block"> 1957年夏,新校舍全部建成,初中部也从旧考棚搬至亭子岗校址。原武平一中在考棚的校舍改为武平县第五中学,1958年武平五中搬至中山镇红岭上。 </p><p class="ql-block"> 1978年,武平一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66年武平一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更名为“福建省武平红卫一中”,但校门的匾额和公章没有更名,对外签发的文件用章仍用“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学”公章。 </p><p class="ql-block"> 1968年学校成立革委会时,学校将校名改回“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学”。1969年1月,历史上罕见的6届学生同时毕业,签发的毕业证书就是用的这个校名。</p><p class="ql-block"> 1995年,武平一中被确认为省二级达标学校。</p><p class="ql-block"> 1999年2月,武平一中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学校,跻身全省重点中学先进行列。</p><p class="ql-block"> 1999年7月,武平一中实行初、高中分离,成为独立高中。</p><p class="ql-block"> 武平一中办学百年以来,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治学、兴业的栋梁之材,成为一颗镶嵌在闽粤赣省际璀璨的教育明珠。</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武平一中校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武平一中校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武平一中校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新世纪以后的武平一中校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新世纪以后的武平一中校门及手球馆(网络图片) </p> <p class="ql-block">新世纪以后的武平一中校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武平一中全景俯瞰(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武平一中最新的校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李药园亲手建的药园居</p><p class="ql-block"> 武平县立初级中学的创立已走过100周年的历程,当年首倡创立中学的李药园又是何许人也。</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名化琦,字宰衡,号药园(1877、12一一1942、10),是北门坊李仕诚公的第十七代裔孙。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例授州同(指朝庭按照定例授予的官爵),曾任武平县总保安团团董,县商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上代屡有生员、举人、贡生功名的祖辈,子侄之辈有许多兴新学后的中学、大学毕业生。下面我讲三个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李药园亲手建的药园居 </p><p class="ql-block"> 1、讲传承,立家规,树家风,教育后代成材。</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的家族是读书人家,其五代内的族人有许多取得功名之人。为表明要传承祖辈优良传统的心志,树立好家风,期盼后代能发扬光大,将书香之家世代相传,他在19岁建“药园居”时,便在大门的门楣顶部刻上"家传邺轴"四个字,用心良苦,寓意深刻。因为这个轴字说的是古代竹简用线连成的书卷,邺是说唐朝中唐时期的神童名相、被唐德宗皇帝封为邺县侯的李泌。李泌出生名门,他的家规极严家风良好,其父李承休聚书2万余卷,告诫子孙不许出门,在家潜心读书。后李泌屡建功勋业绩大成,成为中唐时期振兴大唐的风流人物一代名相。唐朝诗人韩愈作诗歌颂他:"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后人便以此典故形容藏书丰富或读书广博。这个刻字向世人宣示这是一家世代书香门弟之家。</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生子五个,成年的有3个。个个继承了前辈们刻苦读书的传统,学成后尽忠报国,在政府中任职。长子昌基,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北平中央大学,获法学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秘书处荐任处员;内政部警政司科员;行政院物资供应总局秘书;军政部兵工署第五十工厂上校秘书。三子昌楷,中学毕业,武平县政府经征处副主任。四子昌猷,中学毕业,武平县稽征处田赋股主任。</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有孙子7个,都通过刻苦读书造福社会,其中最有亮点的是其次孙李志潜。李志潜,美国迈亚密海军学院毕业。1945年9月2日以联络官、翻译官的身份登上了停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美国战列舰,见证了日本投降受降仪式。1946年5月开始,以联络官、翻译官的身份参加了名垂史册的东京大审判。</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曾孙等后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都接受了良好的学业教育。在新时代有更好的发展,在国内外大学毕业,事业兴旺的后代大有人在,书香门第得到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2、热心教育事业,多次参与兴学办校活动。</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非常热心教育事业,常与县城的社会贤达,开明绅士,有识之士一起兴学办校。</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年(1914年),李药园与王绍菖(王艾生)、林绂庭、王广林等10余位热心教育人士一起创办了"武平县城立两等小学校(有初等、高等的完全小学)。</p><p class="ql-block"> 民国九年(1920年),李药园担任武平城区公立初级小学董事长。</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三年(1924年),李药园首先发出倡议,与社会热心教育人士一道赞助时任武平县知事的林邦绥筹办"武平县立初级中学"(即现武平一中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不但自己热心教育事业,还鼓励其儿子参加兴学办校话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城北李氏家族在李氏家庙开办我县第一所仿欧式的仕诚幼稚园,其长子昌基担任董事长。他撰写了一副对联:“假宗廟而设园,植桂培蘭,基树百年绵祖泽;集幼儿以保教,成材达德,绩垂奕世迈欧风”。此联题写在城北李氏宗祠大门两侧墙上,至今还清淅可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马鞍桥的历史图片(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3、宅心仁厚,常做善事,热心公益事业。</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家道殷实宽裕,又宅心仁厚,屡行善举,所做善事枚不胜数,这里仅用一例说明。民国五年(1916年),李药园与本城钟韵涛、钟慕曾一同发起募捐,用于筹建马鞍桥。该桥在县城东北3里外,是当年县城通往长汀、中堡、武东的交通要道。这里原有木桥一座,但不牢固且不耐久,多雨季节常被洪水冲垮且不安全,给沿河两岸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给来往于长汀上杭的客商造成困难。</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捐资50光洋并任工程购料兼督工,无分晴雨不辞劳苦每日到场。因当时尚无炸石技术,桥基所需石料只能到赤岗、猪膏岭等地山涧去寻找,所需条石请师傅到武所上岭长窖、三联桃金坑等地开凿,按样制作好后抬至沿河堆放,待丰水期用小筏沿河上溯至东门桥起岸,再由壮工抬运至建桥工地。耗时3年,于民国八年(1919年)初步竣工。后来还有尚未完成的桥面及两边码头等事宜,由李药园单独主持完成。</p><p class="ql-block"> 李药园一生的善举无数,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城北李氏族谱将其事迹收入立传。1942年10月在家逝世,享寿66岁。</p> <p class="ql-block"> 马鞍桥的历史图片(网络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