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穿越历史长河,探秘国门守护者的精神家园。在中国首都北京,一座庄重而典雅的建筑巍然屹立,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海关记忆,述说着国门卫士的忠诚与担当,这就是——中国海关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知识与艺术交融。2024年10月8日,三位好姐妹相约来到这里,了解中国海关历史文化、领略海关职能变迁、感受海关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海关是国家机器与主权象征,国家的形成、国际交往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繁荣是海关产生的前提条件。</p> <p class="ql-block"> 海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千秋古关、近代海关、新中国海关。我们到达后恰好赶上十点钟有志愿者讲解,我们跟随讲解从二层再到一层的顺序了解干秋古关,近代海关和现代海关的变迁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中国设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西周时期出现具有军事、政治功能的关卡,“执禁以讥"。战国时期, 关津已具稽查行旅、征收税赋、查禁走私职责,“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西汉时期路上、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兴起、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边境关津发挥重要作用。从唐至清代前期,履行进出境监督管理职能的机构分别有市舶(使)司、榨署、督饷馆等。康熙朝统一台湾后,开海设关,“海关”之名初定。</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出的“关”字瓦当为西汉时函谷关门楼所用的瓦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旧关城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得名。中国史籍中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关令尹喜即任职于此。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函谷关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卡。汉武帝时期,将函谷关东移至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关中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p> <p class="ql-block"> 张家山汉简 “津关令”。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江陵县张家山247号汉墓,系该墓出土的竹简《二年律令》之一,西汉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颁行,反映了当时的关津在军事防御、控制人员往来、查验违禁物品、缉拿罪犯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系中国现存最早、比较系统记载关津制度的文物。原件现存湖北荆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运河、长江水运商道多设关征税,称为“钞关”或“户关”。“这件清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碗产自江西景德镇,外壁描绘了悬挂‘九江关’幡旗的两层官衙建筑场景。”讲解员介绍,九江钞关始设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瓷器进京的转运枢纽,并监管外销瓷出口事务。清朝雍正六年(1728),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被任命为景德镇督陶使,并先后调任粤海关、淮安关监督。乾隆初年,唐英复任景德镇督陶使兼九江关监督。在任期间,他潜心钻研陶瓷生产,使景德镇官窑达到鼎盛时期,乾隆时的官窑因而被称为“唐窑” 。</p> <p class="ql-block"> 讲解员讲到近代清代的“一口通商”和广州十三行。让我想起了今年2月在广州博物馆参观看到了十三行,为了让自己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我百度了有关内容以加深印象:十三行,历史地名。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与文化公园的北面。清康熙二十五(1686),广州城西南江边开设洋货行,又称十三行。据谭元亨《十三行史稿》考证,“广州十三行与早先月港的‘职能’一脉相承”。“十三行”一词缘起明代的月港:涵盖经营珠宝、棉布、瓷器、丝绸、箍(豆饼)、铸鼎、糖、丝线、鱼、纸、茶、造船等13种行业。“十三行”是专称一个行业、一种职能,即明清对外贸易特有的机制与行当,其意义超越地域名、商馆数之名、资本集团之名以及制度名,而是历史之名,是传统的延续。十三只为特指数,不确实是十三家商行。清代已形成十三行街和街南面的洋行、商馆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粤海关成为清政府官方允许的唯一海上对西洋(即今天的欧美地区)贸易的关口。</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时“一口通商”贸易繁荣的微缩景观。</p> <p class="ql-block"> 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于1842年8月被迫与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辟为通商口岸,另订关税则例、废除公行制度、准许洋商与华商自由贸易。</p> <p class="ql-block"> 凝视那些不平等条约的展品, 心潮澎湃,悲愤难抑!</p> <p class="ql-block"> 1843年,中英双方订立第一个协定海关税则,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控制了江海关行政权。1859年,清政府任命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洋人开始掌控海关行政管理权;1911年,第三任总税务司安格联乘辛亥革命之机,夺取了海关税款保管权。</p> <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相继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洋人把持中国近代海关,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旁落长达90余年,形成“新关(俗称洋关)”与“常关”并存的局面。中国人民为收回海关主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津海新关设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当时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三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津海新关的设立旨在区别于原有的工关、户关、钞关,被称为“新关”或“洋关”,“津海新关”由李鸿章题写。</p> <p class="ql-block"> 《南京条约》的耻辱,《天津条约》的无奈,《北京条约》的割让...每一个字句,都如同利刃割心,让人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百年洋关的背景是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并在这些口岸设立海关。这些海关被称为“洋关”或“新关”,与清朝原设的税关“常关”或“旧关”形成对比。洋关的设立标志着外国势力对中国海关事务的深入干预和控制,影响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和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近代海关业务庞杂,除了征税、监管、缉私、统计之外,还兼办或代办海务港务、新式邮政、商标注册、经理内外债赔款、管理同文馆、组织参加世博会等。</p> <p class="ql-block"> 1878年,海关印刷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票,俗称“大龙邮票”。邮票正中为代表皇权的五爪云龙。曾被国际邮政局长协会列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的邮票之一, 它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开始。大龙邮票一套3枚,面值以银两计,分别是绿色1分银、红色3分银和黄色5分银,用于不同种类、目的地的邮件寄送。透过展柜上的放大镜可以看到,票面图案为五爪龙配云崖海水纹,是清代皇家服饰器物中常见的纹饰。</p> <p class="ql-block"> 1894年《中国灯塔图》为海关总税务司署巡工司绘制,是中国大陆仅存的孤本,记录了19世纪末中国海域灯塔的分布情况。</p> <p class="ql-block"> “琼海关1893”石碑:是年琼海关在海南岛临高角海边建造临高灯塔。此为建塔划地时所立的界碑,2000年4月在灯塔附近出土。2002年临高灯塔被世界航标学会认定为“世界100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 </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海口海关提供</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从西方列强手中收回“中国大门的钥匙”,掀开了海关发展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海关主权回到人民手中,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民海关, 大力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 开国建关</p> <p class="ql-block"> 接收旧海关</p> <p class="ql-block"> 创建新海关</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新中国首任海关总署署长孔原的任命书,由孔原后人捐赠给中国海关博物馆,堪称‘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海关关徽、帽徽、臂章、纽扣图案。关徽由商神手杖与金色钥匙交叉组成,其中商神手杖代表国际贸易,象征着海关在国家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钥匙则象征海关为国家把关,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秩序的稳定。</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最高管理机构各时期印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人民海关”</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海关历任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近“时光之镜”海关查验场景,感受海关监管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前海关查验商品完全是手工拆开的方式,改革开放后海关查验商品依托科技手段,充分显示了科技赋能海关建设,助力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个橙色方块组成的互动展墙前,了解不同类型的海关罚没财物如何处置</p> <p class="ql-block"> 通过电子互动设备,体验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先进……</p> <p class="ql-block"> 寒风呼啸,雪花飞舞,帐篷里煤油灯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帐篷外炭火上架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高压锅,海关关员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展厅里再现了水布浪沟支关(红其拉甫海关前身)1977年初建时的场景。红其拉甫海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内,所在口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海关口岸,也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的唯一陆路进出境通道。几十年来,一代代红其拉甫海关关员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坚守在雪域边疆国门一线。2005年,国务院授予红其拉甫海关“艰苦奋斗模范海关”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人民海关“勇士”王镇成那封未寄出的离婚同意书——王镇成作为最早一批进藏建关的海关人之一,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时间一长,妻子无法忍受分离的痛苦和独自承担家庭重任的辛苦而提出离婚,经过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不拖累妻子,最终王镇成答应离婚请求,并写了一封同意离婚的信给妻子,但是这封信还未寄出去,王镇成就在执行公务的途中因车祸殉职,这封家书成为遗信。</p><p class="ql-block">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 查缉走私是海关的基本职能之一。“新中国海关”单元展示了海关查获的各种走私物品,如孔子鸟化石、东北虎虎皮、汉代铜镜、齐白石《山水图》折扇、象牙工艺品等,令人深感打击走私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象牙的洁白、虎皮的斑斓、 熊皮的厚实...它们曾是大自然的瑰宝,如今却成了人类贪婪与残忍的牺牲品。这里,是对生态破坏的一声警钟,对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深情呼唤!</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穿山甲,梅花鹿,火烈鸟, 绿海龟,棕熊,东北虎等野生动物标本,还有水貂皮,犀牛角.2.14米长的独角鲸牙齿,还有用圆雕,彩绘,染色等牙雕技法制成的象牙雕,象牙象棋…… 总有人抑制不住贪婪,无数海关人在诱惑与责任之间坚守着正义的防线!“贪婪是一剂毒药,它能毁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坚守与奉献,则是我们走向光明未来的不二法门。”</p> <p class="ql-block"> 出博物馆大门右转到地下,可参观“海关902”缉私艇,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当时在珠江水域上最为先进的舰艇之一。“这艘船好威风啊!”在“海关902”缉私艇专题展厅,观众争先恐后地登上船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海关902”艇是中国海关博物馆体量最大的国家一级文物。该艇于1989年7月20日在拱北海关投入使用。长58.5米、高13米、 最大宽7.8米,总排水量400吨, 抗风能力8级,最大航速29.5节, 并配有卫星定位、雷达导航跟踪搜索系统及H966通讯系统。服役20年来,“海关902”艇先后查获1000多起海上走私案件,总案值达3.5亿元,是一艘战功卓著的“英雄艇”;它先后50多次安全接送邓小平等中央首长, 为中央领导同志视察特区工作、指导改革开放作出独有的贡献,是一般荣誉等身的“光荣艇”;1992年1月 23 日,邓小平同志乘坐该艇从深圳前往珠海,在45分钟的航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的一部分该艇查封了很多走私事件,可谓是“英雄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该艇铸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诗,可谓“功勋艇”。2009 年11月19日正式退役后被征集为中国海关博物馆藏品。</p> <p class="ql-block"> 登上这艘真实的功勋艇,不禁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 真实的藏品的震撼和美感,记录了历史,穿越了时空,让人铭刻于心❤️</p> <p class="ql-block"> 近代展厅,泛黄的老照片与斑驳的文书交织成一幅幅沉重的画卷。它们不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列强侵略的铁证,清政府妥协的泪滴,以及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海关,见证了国运的兴衰沉浮以及民族的成败荣辱。 一部海关史,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国盛则关兴,国弱则关衰!海关的发展见证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兴衰荣辱,在这里你会为中国海关的发展感到钦佩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三千年世事变幻,百余载风雨沧桑,七十五年开拓进取,中国海关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的漫漫雄关道,在两层楼的展览里用实物、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娓娓道来。我们的心情跟着介绍起起伏伏,经历过失落甚至痛苦,但最终留下的是骄傲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 国强关兴,让我们共同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