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N0.01 一本举世瞩目的书</p><p class="ql-block"> 一一从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说起</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p><p class="ql-block"> 十三世纪一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一本《东方见闻录》让世界从此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东方的黄金和香料,认识了东方的丝绸和瓷器,认识东方的美丽和富饶,认识了东方巨大的财富。这一时期帆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告别了古老的独木舟和漫长的桨橹时代,迎来了“只欠东风”的帆船时代,特别是指南针的发明创造和“中为洋用”(中国早在战国时就发明了指南针,在东晋前后就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直到公元12世纪才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使人类的远航万事俱备、成为可能。也就是从那时起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遥远的东方,于是就有了亨利王子的远洋梦想,于是就有了十五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于是就有了哥伦布的远航,于是就有了新大陆的发现;于是就有了迪亚士,达·伽玛的远航,于是就有了大西洋一一印度洋东方航线;于是就有了麦哲伦环球航行,于是就有了地球是圆的;于是就有了霍金斯的海上冒险,于是就有了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于是就有了德雷克的海盗船,于是就有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毁灭;于是就有了皮萨罗和科尔特斯野蛮而残酷的征服,于是就有了印加文明和阿斯特科文明悲壮而惨烈的毁灭;于是就有了八国联军的远征,于是就有了火烧圆明园的一幕......对此,恩格斯做了如下精辟的论述:</p><p class="ql-block"> “世界一下子大了差不多十倍,现在展现在西欧人的面前的,已不是一个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个地球了,他们赶紧去占领其余的七个四分之一,传统的中世纪思想方式的千年藩篱,同旧日的狭隘的故乡藩篱一起崩溃了,在人的外界视线和内心视线面前,都展开了无限广大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一本《东方见闻录》使人类的视野因此而更加开阔,人类的步伐因此而更加遥远,人类由此而步入了全球一体化的轨道。</p> <p class="ql-block">N0.02 一个伟大的旅行家</p><p class="ql-block"> 一一使者马可·波罗</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让威尼斯蜚声海外。 </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是一座水城,也是一座商城,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已是一座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国际化大都市。</p><p class="ql-block"> 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就出生在威尼斯一个商人之家。1271年十七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父自家乡出发,沿陆上丝绸之路一路东行,历时四年之久于1275年到达东方的统治中心——元帝国大都汗八里(今北京城),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迎之于四十日程之外”礼仪接待。在此之前,作为商人的波罗兄弟曾奔波于威尼斯至汗八里之间。此次归来,不仅为大汗带回了罗马教皇的文书和救世主不灭的神灯,还带回一个小波罗,大汗自然是喜出望外倍爱有加,随留他三人在宫中当以重任。</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逝者如斯。十七年间马可·波罗曾在扬州担任总督三年之久,作为大汗的钦差大臣他探访出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曾两度出访印度,非律宾,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周边列国,人称“马可·波罗阁下”。</p><p class="ql-block"> 1291年,时逢波斯(大汗的藩属国)王室求婚,大汗派波罗父子三人带着致罗马教皇及西方列国的文书由海上丝绸之路护送阔阔真公主出嫁波斯。完成使命后于1295年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乡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1296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战争,在一次海战中马可·波罗被俘囚于热那亚监狱。于是一部炼狱之作《东方见闻录》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它诞生于蒙古帝国的大江南北和万水千山;诞生于东西方丝绸之路的海上和陆上;诞生于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向往与渴望之中;它诞生在战火洗礼的热那亚炼狱之中。</p> <p class="ql-block">N0.03 香料与黄金</p><p class="ql-block"> 十五世纪是海洋的年纪,是大航海的时代,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十五世纪也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上溯为黑暗的中世纪,下溯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p><p class="ql-block"> 东方香料的出现,大大刺激了中世纪欧洲味觉,诱人的异域芳香令整个欧洲陶醉了!对此,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有一段精彩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现在便宜如沙子的胡椒粉,那时是以颗粒数的,且与等重的白银价值相等。在很多国家和城市,胡椒甚至代替金银来记帐,也可以用来置土地,办嫁妆,甚至买下一座城市。</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胡椒粉,生姜,桂皮和樟脑均以药剂师的天平来称量,称时还要紧闭门窗,以防昂贵的微粒会被风吹走。</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福格尔,维利泽尔的宫殿皆是建筑在印度香料贸易的利润之上的。”</p><p class="ql-block"> 千万别忘了,还有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一一黄金。正如恩格斯所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刚踏上一个新发现之地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黄金和香料是欧洲人缺一不可的两样东西。</p><p class="ql-block"> “黄金遍地,香料丰盈”。一本《东方见闻录》像一盏聚光灯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遥远的东方。东方,西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阿拉伯世界。世界的格局是强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商人控制着红海和黑海地区,控制着地中海和爱琴海水域,控制着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控制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和贸易逆差,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商贸屏障。东方的黄金和香料,西方的欲望和渴求,就这样被一道有形的中介“搁浅阉割”。</p><p class="ql-block"> 对黄金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对香料的渴求才是真正的渴求。</p><p class="ql-block"> 面对欲望和渴求欧洲人能善罢甘休吗?</p><p class="ql-block"> 冒险!为了黄金的冒险才是真正的冒险,为了香料的冒险才是真正的冒险。独辟蹊径,欧洲人开始冒险了,一个伟大的大航海时代不期而至,史称“地理大发现”时代。</p> <p class="ql-block">N0.04 我发现了新大陆</p><p class="ql-block"> 一一哥伦布,一个伟大的发现者</p><p class="ql-block">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到一切。有了黄金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一一哥伦布</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探险家,在陆上是马可·波罗,在海上是哥伦布。</p><p class="ql-block"> 哥伦布之前,东方有黄金,西方有圣经;哥伦布之后,西方有黄金,东方有圣经。</p><p class="ql-block"> 哥伦布是一手捧着《马可·波罗游记》,一手拿着西班牙王室致中国皇帝的国书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是1492年10月12日,这在人类发现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史称“哥伦布日”。然而,他发现的并不是马可·波罗笔下“黄金遍地,香料丰盈”的东方泱泱大国,而是巴哈马群岛上的一座小岛一一华特林岛。为了感恩上帝的“恩赐”,他把这个小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西班牙语为救世主的意思。他在《航海日志》中记载:“国王陛下:我将发现的第一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第二个岛命名为圣·玛利亚岛(圣母玛利亚之名);第三个岛命名为费尔南迪纳(西班牙国王之名)岛;第四个岛命名为伊莎贝利亚岛(西班牙王后之名)......后又发现一个大岛(指古巴岛)我将它命名为西班牙岛。这个岛景色壮观,一旦登上就再也不想离去......托上帝的福,我在东方的尽头发现了三百三十古海里的陆地和七百多座重要岛屿,我征服了比西班牙面积还大的西班牙岛(古巴)。我已把这些岛屿全部都作为国王陛下的领地特意在那里修建了城堡和炮台,并派人把守着。一一海军上将哥伦布。”</p><p class="ql-block"> 哥伦布此行的目的自然是寻找黄金和香料,但除了发现新大陆,征服新大陆外,收获甚微。</p><p class="ql-block">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中写道:“当哥伦布从被发现的美洲第一次归来,凯旋的队伍在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穿过拥挤的街道时,他展示了无数的稀世珍宝,迄今未知的红种人,以至从未见过的奇禽异兽——呱呱乱叫的斑斓鹦鹉,笨拙的貘和不久在欧洲安家落户的引人瞩目的植物和谷类——玉米、烟草与椰子。所有这一切都使欢呼的人群感到新鲜和好奇,但是最使两位国王和谋士们动心的,却是装在几只小箱子和小篮子里的黄金。”</p><p class="ql-block"> 亲眼目睹欢迎哥伦布仪式的编年史学家奥维多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海军元帅带了六名印度人(实为印弟安人)来到当时宫廷所在地巴塞罗纳。这些印度人,不知是自己愿意,或听了别人意见,竟都向国王要求接受基督教洗礼,[.…]哥伦布带着这些印度人,一些金饰品,几只鹦鹉以及若干土著随身习用的东西,受到国王和王后的盛情款待。”</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载誉而归的哥伦布。他带着6名印弟安人和少得可怜的几个小箱子的黄金,哥伦布虽然没有找到香料,但1492年11月6日这天,他却发现了一种神奇无比的东西,这便是烟草。不过他当时并不知道此物日后价值非凡。他在《航海日志》中写道:“我不清楚这东西是什么滋味,也不懂吸烟到底有何乐趣呢?”</p><p class="ql-block"> 他始终以为来到了东方的中国和印度,难怪他把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之为印地安人。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我想,若这条河不是从人间天堂流来,也必是源自一块面积辽阔的陆地。这块陆地必定在南部,至今无人到过那里。我真的相信,我说的那地方就是人间天堂。我希望,除非我认为能够从这些岛屿上搞到黄金和香料,否则不下决定。但是,我一定要到达大陆和京城,我要把陛下的信带给大汗(指中国皇帝),并把复信带回给陛下。”</p><p class="ql-block"> 他终究没能到达古老的东方。约定俗成,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这一伟大发现阴差阳错的将这片水域上的岛屿称之为西印度群岛,意在有别于印度洋上的印度群岛。既是在后来的几次航行中,他也始终没能走出加勒比海迷茫的“误区”。这是哥伦布的误区,也是哥伦布的悲哀!他迷惑了世界,也迷惑了自己。原本属于他的新大陆就这样与之檫肩而过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150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航海家亚美利哥沿哥伦布走过的航线到了南美的巴西,他在一封给国王的信中说,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穿越大西洋到达的陆地,不是印度和中国,而是欧洲与亚洲之间一块鲜为人知的真正意义上的“新大陆”,于是这块大陆就有了一个名字叫亚美利亚洲。后来,太平洋的发现者麦哲伦证实了这一点。其实早在麦哲伦之前的1513年巴尔博亚就登上了中美洲巴拿马地峡的制高点,目睹了太平洋的辽阔与壮美,它的对岸就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东方大陆。由是说来,用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这块夹在两大洋之间的未知大陆也就不足为奇,情理所在。</p><p class="ql-block"> 哥伦布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光环在亚美利哥的头上闪烁。</p><p class="ql-block"> 然而,无论如何,这也并不妨碍哥伦布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是他率先发现了美洲大陆,他是登上美洲大陆的欧洲第一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显然,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世界上再伟大的事也显的渺小而微不足道了。</p><p class="ql-block"> 哥伦布,一个伟大的发现者。</p> <p class="ql-block">N0.05 麦哲伦,一个给地球画圈的人</p><p class="ql-block"> 1520年10月25日,当“维多利亚”号穿越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时,他确实看到了南方有一块大陆。陆地上到处闪烁着点点火光,于是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火地岛。并且认为,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未知大陆”的一部分。直到五十年之后,英国航海家德雷克才证实麦哲伦所发现的不过是一系列的岛屿而已。岛上那些闪烁着的点点火光,不过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点燃的堆堆篝火,这些岛屿以南,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当人们发现了真正的未知大陆——南极大陆后,这片夹在火地岛与南极大陆之间的宽阔水域,就有了一名字叫德雷克海峡。</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美洲大陆与南极大陆之间的火地岛,婉如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一次拳击,碰撞的火花在进发......</p><p class="ql-block"> 过了麦哲伦海峡,眼前是一片广阔而平静的海洋,麦哲伦给它取名为“太平洋”。然而,太平洋之旅并不太平,他的生命之舟在这次太平洋之旅中意外的“触礁”搁浅了——在非律宾群岛上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一次冲突中,他倒下了——历史在这一刻凝固,凝固成了一块永恒的双面碑石:</p><p class="ql-block"> 时于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与马克旦恩岛酋长拉普拉普率领的众人交锋,身受重伤,殒命于此。其后,船队改由埃尔卡诺率领,于次9月6日泊归圣罗卡尔港,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p><p class="ql-block"> 碑的另一面镌刻着:时于1521年4月7日,拉普拉普率领众人于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杀死魁首斐迪南·麦哲伦。菲律宾人在拉普拉普指挥下抵御了一次欧洲人的入侵。</p><p class="ql-block"> 立此存照!这就是历史的评判,公正而客观,客观又公正。</p><p class="ql-block">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环球之旅,麦哲伦用生命的终结符给地球画了一个圈——地球是圆的。</p> <p class="ql-block">N0.06 臭名昭著的德雷克</p><p class="ql-block"> 千万不要忘了角度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角度在偏移,偏移的角度将一个传奇的人物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德雷克。</p><p class="ql-block"> 一五八七年四月,大西洋的风暴将一艘海盗船偏离了方向,向南推向了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海岸;十月的风暴再次将它偏离航道,向南偏离5度,正是这个5度的偏角,德雷克才有幸穿越了位于火地岛与南极大陆之间的那条人迹未至的被后人称之为德雷克的海峡,这一穿越注定让德雷克成为继麦哲伦之后给地球画圈的又一人。</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海盗猖獗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一五七三年获准英国女王特许的德雷克蓄势待发率领他的海盗船,抢劫了西班牙在大西洋上的统治中心一一“世界金银库”的巴拿马迪奥斯港;一五七八年德雷克再次率领他的海盗船,抢劫了西班牙在太平洋上的统治中心——黄金国度利马。据说,德雷克抢劫的财物价值高达150万英镑,拦路抢劫,杀人越货,从此英国便以海盗的手段开始了与西班牙的海上争霸。</p><p class="ql-block"> 一五八七年德雷克率领他的海盗船袭击了西班牙本土的加的斯港,一把大火烧着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胡子”这位统治世界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老牌霸主终于被激怒了,一五八八年怒火中烧的菲利普二世派出了欧洲历史上空前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未曾想,还是这个德雷克,还是这把火,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 战后,英国人在军功章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上帝鼓起大风,敌人溃不成军。”</p><p class="ql-block"> 从此,老牌帝国一蹶不振,日不落的英帝国走上了领军世界的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作为探险家,他给地球画了一个圆;作为海盗,他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他是一个既抢劫又画圈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英帝国的殖民历史是从德雷克的海盗生涯开篇的,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可圈可点之人。</p> <p class="ql-block">N0.07 精灵,海洋上的精灵!</p><p class="ql-block"> 一一他的名字叫库克船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地理发现史上,有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库克船长。</p><p class="ql-block"> 在太平洋,在南大西洋,在印度洋,在北冰洋,在南极洲水域,是他率先发现了夏威夷群岛,是他率先进入了南极圈,尔后又进入了北极圈,他的足迹几乎游历了所有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澳大利亚、南极、新西兰岛、塔西堤岛、大堡礁,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库克群岛......荣誉之冠在他的头上闪光。功成名就的他本可稍事休息了,但他雄姿勃发,壮心不已,又一次踏上了探索与发现之旅,他像一个精灵漂泊在苍茫的海洋上......</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七七六年七月,这是他的第三次环球之旅。绕行好望角之后一路南下,经克罗泽岛、凯尔盖朗岛、塔斯马尼亚岛、在新西兰岛稍做休整后,再经汤加群岛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库克群岛,直达塔西堤岛。一路上他无暇恋栈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瑰丽与多姿,披星戴月,昼夜兼程,一旦出发就没有终点。</p><p class="ql-block">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目的依然是探索与发现。</p><p class="ql-block"> 南下之后便是北上,北上的目的是勘察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尚未被发现的神秘的西北航线。1778年一路北上的他,一头撞见了冰山,这是一座“铁达尼克”号未曾撞见的冰山。其实,眼前这座冰山功不可没,早在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正是踩着这块冰山陆桥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大迁徙。只是到了一个名叫白令的探险者来此,眼前的一切才呈现出另一番景致:陆桥不见了,涌动的冰山就像一条河流,它就是那条著名的白令海峡。</p><p class="ql-block"> 白令海峡,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线将地球一分为二,东经与西经,昨天与今天,时空从这里跨越;</p><p class="ql-block"> 白令海峡,一条人类迁徙的陆桥,第四纪冰河期,我们的祖先就是跨越这座陆桥从亚洲大陆走向美洲大陆的;</p><p class="ql-block"> 白令海峡,一条难以愈越的鸿沟,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在这里分崩离析、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白令海峡,一条冰河涌动的海峡,北冰洋与太平洋在这里狭路相逢、牵手拥抱。 </p><p class="ql-block"> 一七四一年,白令率领他的探险队终于穿越了这条时开时合、时隐时显的海峡。</p><p class="ql-block"> “你们一定要活着回去,把我们的发现告诉沙皇陛下......我本来想航行的更远些,可是......”</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漂泊了38年的白令终于在冰冷的大海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一天是1741年12月8日。</p><p class="ql-block">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航行过的那条海峡命名为“白令海峡”,那片海域称之为“白令海”,把他受困的那座岛命名为“白令岛”。</p><p class="ql-block"> 从此,白令的名字永久地凝固在冰冷的北半球。它是时空,它是陆桥,它是隔望,它是牵手。</p><p class="ql-block"> 冰山挡住了北上的去路,只好转舵南下。火山,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火山,它就是著名的夏威夷火山群岛。其时库克船长就用“三明治”著称的桑威奇伯爵的名字命名了他的这一发现一一据说,桑威奇伯爵赌博成性,赌博时就用肉夹面包充饥,“三明治”由此而得名。熟不知,桑威奇伯爵还是一个热忠于探险事业的海军大臣,据说库克船长的这次探险费用就是由他资助的一一桑威奇群岛。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名称保留了一个多世纪后悄然从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大家熟悉的夏威夷群岛。细心的人们还可以发现,在南大西洋的万顷碧波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南桑威奇群岛,这就是历史的遗存,历史并没有遗忘。</p><p class="ql-block"> 桑威奇也罢、夏威夷也罢,太平洋叹息的永远是它的库克船长......在一次与岛上土著人的冲突中,他倒下了,时间是1779年2月14日。这一天,夏威夷群岛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震撼的一次“火山大喷发”。</p><p class="ql-block"> 天地动,江河泪,太平洋在怒嚎。</p> <p class="ql-block">N0.08 南极的光在闪烁</p><p class="ql-block"> 一一向征服南极的勇士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南极和北极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是抽象的概念,是空洞无物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推断;地球北半球有大片陆地,为与之平衡,南半球也应有一块大陆;后来,托勒密在他的地图上画上了这个名为“未知的大陆”,并付上“人迹未到”的附注。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程,人们对它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这个大陆是七大洲中最冷、最孤独、不易人类居住,且周围被冰冷的海洋包围着,因而也是最为神秘的一个大陆。</p><p class="ql-block"> 探啧索隐,钩深致远。既然有这样一块神秘而未知的大陆,人类理所当然要去探索,去发现.......</p><p class="ql-block"> 大名鼎鼎的库克船长来了,还有别林斯高晋,史密斯,威德尔,罗斯,沙克尔顿......只要我们察看一下南极大陆的地名,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探险者前赴后继,在这块冰雪世界里留下了深沉而又清晰足迹,其中位于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最为引人注目,这是两位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名字的组合和探险精神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斯科特的南极之旅 </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探险之旅充满挑战,它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刺激,何等的艰辛,斯科特的南极之旅便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历经艰险终于到达了南极点。毫无疑问,他是征服南极的第一人,南极的光环在他的头上闪烁。后来,还是这个阿蒙森同样又摘取了北极点桂冠,北极的光环也在他的头上闪烁。他是当之无愧的两极名星,不仅如此,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的西北航线上留下他艰辛而又深沉的脚步。1928年,在一次救援行动中阿蒙森将他的灵魂依附在了他酷爱的北极上空......南极的企鹅在悲歌,北极的熊黑在嚎哭。</p><p class="ql-block"> 斯科特的远征从一开始就充满着苦难,阴影一天气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斯科特,他在日记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12月3日,星期日于29号营地,我们的好运气给天气弄颠倒了。”</p><p class="ql-block"> “12月5日,暴风雪,凶猛,咆哮......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出现这么一种天气,究竟意味着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1月8日,我们遇到生平所见过的最大暴风雪。”</p><p class="ql-block"> “我从未经验过这种拖法,雪撬一直在轧轧作响。我们走了9公里半路,但所付出的体力代价极为可怕。”</p><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8日,历经劫难的斯科特终于到达了南极点,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阿蒙森留下的帐篷和一封转交信,这意味着阿蒙森先他一个月零三天到达了南极点。毫无疑问,在这场征服南极点的竞赛中,他成了是败者。</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可以背对着原来的目的地,面对约1280公里费力的拖曳——再见了,我们的大部分梦想。”</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一段更为劫难的归途,斯科特义无返顾地踏上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星期四,自21日起暴风雪一直在刮。20日这天,我们每人只有两杯茶,燃料和够两天的食品,我们每天都准备启程走完这17公里的路程,赶到救命的仓库,但是我们无法走出帐篷。假若走出去,暴风雪一定会把我们卷走,并埋葬于茫茫大雪原中。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们要坚持到底,但是,我们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悲惨的结局马上就会到来。说起来也可惜,恐怕我已经不能再写日记了。”</p><p class="ql-block"> “看在上帝的面上,务请照顾我的家人 ——斯科特。”这是一个伟大的探险者面对大自然的无奈,表现出人性化的最强音。难以想象,在双手冻僵,生命垂危的刹那间,他是怎样写下“斯科特”三个字的呢?</p><p class="ql-block"> “斯科特的手臂压着他的日记及最后几封信,他走了最后一步,在不能走动之后,他用手写完了最后一个字。”</p><p class="ql-block"> 三个人各自长眠在睡袋中,簇拥着他们的是南极无尽的冰雪......</p><p class="ql-block"> 半年后的10月28日艘救队找到斯科特的帐蓬,他们把帐篷放倒,堆上冰雪,这就是斯科特之墓。与此同时向世人公布了这样一个事实:斯科特及其伙伴在极不走运的情况下,坚持了极地探险的传统,一路上艰难地采集各种化石及地质标本,即使在挣扎于死亡边缘的归途中,也一直拖着这17公斤重的石头......</p><p class="ql-block"> 在冰雪的世界里,在南极的暴风雪中,一个脚印踉跄而又趔趄,但却是那样的深刻而又清晰。</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失败者的足迹,南极大陆永远是勇于探险者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后来,人们发现不仅存在南、北两极,而且是如此的对应、对称、惊人的相似: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北极是一个凹地,南极则是一个凸地;凹地是海洋,凸地是大陆;如果有什么力量把凸地嵌入凹地之中,竟是如此的吻合一一北冰洋的面积是1478.8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深处的欧亚海盆深达5449米,南极大陆的文森峰海拔5140米;北冰洋有一个格陵兰海湾,南极大陆就有一个对应着的南极半岛;北极有一个格陵兰岛,南极就有一个威德尔海;南极有一座埃里伯斯火山,北极有一座“铁达尼克”冰山;不仅如此,即是太阳也不偏不倚地在66度34分的线上给它们画了同样大一个圈,一半的时间照耀你,一半的时间照耀他。</p><p class="ql-block"> 南极的光在闪烁,北极的光也在闪烁。</p><p class="ql-block"> 南极是一座冰清玉洁的山,北极是一片冰心玉壶的海,多么遥远,多么亲近。</p> <p class="ql-block">N0.09 魏格纳与他的《海陆起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大胆地假设。</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手中有一张废旧世界地图,不妨找一把剪刀将所有的大陆剪下后,做一次七巧板式的拼图游戏。结果呢?你会惊奇的发现:这是怎样一种吻合啊。</p><p class="ql-block"> 发明给地球做拼图游戏的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魏格钠。这一看似简单的拼图游戏,给地球科学带来却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p><p class="ql-block"> 1910年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魏格钠,目光凝视着墙壁上那张不知看过多少回的世界地图,无意中他发现大西洋两岸,凹凸线竟是如此的吻合?它就像一张被撕裂的报纸完全可以拼合起来字里行间,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吻合啊?难道这里蕴藏着什么秘密?莫非两块大陆原本是联系在一起的?匪夷所思,一个伟大的构思就这样在一个大胆地假设中诞生了——大陆漂移学。</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和一片海洋。大陆叫泛大陆,海洋叫泛海洋。后来,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大陆开始解体,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格局。并认为,时至今日大陆仍在漂移着,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漂移着......</p><p class="ql-block"> 1915年《海陆的起源》石破惊天,犹如一块巨石击水,思想的浪花在飞溅。</p><p class="ql-block"> 一一小心地求证。</p><p class="ql-block"> 1930年11月1日,在他50岁生日的这一天他迎着凛冽的寒风出发了,这是他孤身一人第四次踏上格陵兰岛,当天的气温是零下65度。也许你会疑问,这样的季节他来此做什么?答案显而易见的:假设并不等于科学,科学的假设是要有依据的。</p><p class="ql-block"> 魏格纳倒下了,在极地的冰雪中,洁白得沉重,寒冰到彻骨,从此他将不在争论,信不信由你,他只是将灵魂依附漂移的大陆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大地在颤动,江河在咆哮。</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大陆在漂移,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漂移。</p><p class="ql-block"> 你是漂移的大陆,地球因你而多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魏格纳倒下了,在极地的冰雪中。</p><p class="ql-block"> 但,大陆依然按照他的方向在漂移。</p><p class="ql-block"> 如此富有生命力和想象力的一个伟大学说——大陆漂移说,在它的旗手倒在格陵兰岛之后,居然开始沉寂了......</p><p class="ql-block"> 海底开始也扩张,板块开始也运动。</p><p class="ql-block"> 板块合也有时,海底分也有时,或拉开或碰撞,我们的地球因此而更加的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之后,普林斯顿大学的赫斯和美国海洋研究的迪茨先后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他们令人信服的指出,因为海洋断裂地幔中炽热的熔岩便从这些裂缝中溢出,向两侧分流凝结成新的海洋地壳,并推动原先的海底向两边扩张,于是大陆和海底一起随着地幔流体漂移。</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深海钻探证实:海洋是如此的古老,海底是如此的年轻。</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泛大样已存在了几十亿年,而最古老的海底岩芯也不过1.9亿年而已。不仅如此,年轻的海底也不能一概而论,上个世纪后半叶,深海钻探惊奇的发现,在大洋中部存在一条贯穿各大洋的长达七万五千六百公里,高约六千米的大洋山脉,地质学上称它为大洋中脊或海岭。这让横跨南北美洲大陆的陆地上最长的安第斯一一洛基山山脉也望尘莫及,不仅如此海底竟是这般地高深莫测,若把陆地上的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投入太平洋深达11035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珠峰便沉沦到无影无踪。若将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山脉一概削平投入大海中去,那么海洋会把整个地球吞噬到3798米的深处,这或许就是大海的宽阔胸怀所在。在大洋中脊有一条约50公里(有宽有窄,宽窄不等)的巨型断裂,地学上称之为洋中断裂炽热的岩浆就是从这里喷涌而出,推动着大洋地壳和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远离时形成了新的大洋,碰撞时形成新的山脉。洋中脊两侧的地壳岩石对称分布着,近处是岩浆喷发形成的新岩石,年龄较轻,远处是漂移而去的老岩石,年龄较老;越是远离大洋中脊,地壳岩石的年龄就越老,直至大洋板块撞到大陆板块后嵌入其下,这是因为,海洋板块比大陆板块更密实。</p><p class="ql-block"> 海底是如此的年轻而富有朝气!</p><p class="ql-block"> 海底地壳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着,古老的海洋从未有过片刻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海底扩张说是这般神奇,漂移机制这个困扰到魏格纳生命最后一刻的问题迎刃而解了。不仅如此“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结合最终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学说一一全球板块构造说由此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 板块构造学认为:整个地球表面是由几个坚硬的板块构成的,板块是地球岩石圈够构造的基本单元,它漂浮在地幔的‘软流层’上发生相对运动。每一个板块的内部相当稳定,而边界却十分活跃,或拉开、或撞、合面又分、分久必合、地震、火山常常在此爆发,毫无疑问,板块的边界是地球上最为惊心动魄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68年法国科学家勒比雄提出了全球六大板块说:即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p><p class="ql-block"> 板块构造说的出现使大陆固定,海洋水存的传统概念走到了尽头,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这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p><p class="ql-block"> 大陆漂移。</p><p class="ql-block"> 海底扩张。</p><p class="ql-block"> 板块运动。</p><p class="ql-block"> 大陆在我们脚下漂移。</p><p class="ql-block"> 海底在幽灵深处扩张。</p><p class="ql-block"> 板块在生与灭中运动。</p> <p class="ql-block">N0.10 我们是海盗</p><p class="ql-block"> 在波谲云诡的大海上,骷髅旗在飘扬,它八面威风却又若隐若现,它像幽灵一般出没无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海盗,凶猛的海盗。</p><p class="ql-block"> 左手拿着酒瓶,右手捧着财宝。</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p><p class="ql-block"> 在旗帜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p><p class="ql-block"> 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p><p class="ql-block"> 海盗,一个游荡在海上的幽灵,一个令人生畏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N0.11 一个古老的预言</p><p class="ql-block"> 一一阿兹特克文明最后的丧钟</p><p class="ql-block">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对墨西哥的征服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颇具传奇色彩的预言故事。</p><p class="ql-block"> 1519年2月18日,征服者科尔特斯在尤坦卡半岛登陆,开始了对中美洲的征服。30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吹响了中美洲文明的号角,上演了一出一脉相承持续了二千多年的远古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就诞生在这里。3000年后,另一种文明漂洋过海,在这里以前所未有的态势紧锣密鼓地敲响了阿兹特克文明最后的丧钟。</p><p class="ql-block"> 按照阿兹特克人的历法,这一年恰逢羽蛇神——一头怪物,由凤鸟羽毛和响尾蛇组合而成的一头怪物。如同中华文明所崇拜的龙一样怪哉。匪夷所思,两支古老的文明不知何故竟然各自崇拜着一种怪物52年一次的回归年。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为一年365天,太阴历为一年260天,这两种历法每52年轮回一次,称为回归年。</p><p class="ql-block"> 在阿兹特克人的历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500年前一位白皮肤、大胡子的酋长在离去的时候留下一个预言:500年后他再次回归时,太阳将失去光辉,世界行将结束,这就是萦绕在阿兹特克人心中的轮回说。阿兹特克人在焦虑与不安中等待着日月与神灵的轮回......</p><p class="ql-block"> 日月的轮回铸就了阿兹特克人昔日的辉煌。相传阿兹特克部族在神灵的指引下从墨西哥丛林深处一路走来,寻找着这样一处图景:在一片乱石丛中,有一只鹰叼着一条蛇独立在一棵仙人掌上。神说:“这就是你们繁衍生息之地。”公元1325年特斯科科湖心小岛上这一幕图景凸现了,从此,阿兹特克人就在这里营造起他们的家园——特诺齐蒂特兰城,即今天的墨西哥城前身。印第安语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诞生的地方。在城西北四十公里的特奥的瓦坎遗址上至今还保存着玛雅时期的著名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庙等遗迹。</p><p class="ql-block"> 特诺齐蒂特兰城是一座漂浮在湖水之上的城市。阿兹特克人通过几条跨湖大堤和发达的运河网络控制着整个墨西哥地区。此后的200年间阿兹特克帝国如日中天,不仅创造出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其版图由墨西哥湾到太平洋沿岸,南达危地马拉、北至科罗拉多河河口,成为中美洲印地安部落联盟的领袖。</p><p class="ql-block"> 神灵的轮回熄灭了它最后的余辉。500年后的1519年正是从羽蛇神离去的地方,一位白皮肤、大胡子的“神灵”果真来了。他穿着铁甲,骑着大马,手中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宝剑,他不是什么神灵,他是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在古老预言地感召下阿兹特克人全然不知,将这位“轮回神灵”请进了国王的皇宫。就这样一个古老的预言决定了一个王国的命运,阿兹特克王朝的丧钟响起。</p><p class="ql-block"> 1521年8月13日,象征着阿兹特克文明的历史名城特诺齐蒂特兰古城在七十五天的围困下喋血悲歌。征服者科尔特斯在给西班牙国王的呈文中道出这一历史真相:</p><p class="ql-block"> “这座特诺齐蒂特兰城位于盐水湖和邻地之间,不论从哪个方向往城里走,距离都是两里路。城中有几座神庙,非常富丽堂皇。我数过有40座高大塔楼,结构精巧,其中最高的一座阶梯的台阶多达50级,主塔楼比塞尔维亚的大教堂还高......城里死了5万多人,皇帝最后做了俘虏,战事终于在1521年8月13日,圣伊波利特的节日那天结束。算起来,我们把这座城围了75天之久。一一科尔特斯书呈西班牙查理五世国王。”《墨西哥的发现与征服》</p><p class="ql-block"> 拉斯·卡萨斯在《西印度毁灭述略》中记载:“从1518年4月18日开始入侵新西班牙(墨西哥)至1530年整整12年间,西班牙人用刀砍、矛刺、火烧等手段共杀戮了400万印第安人,他们的罪恶真是惨绝人寰。”</p><p class="ql-block"> 欲火在燃烧,殖民者的欲火在膨胀中燃遍了整个中美大地。至十六世纪中叶,中美洲完全彻底的沦陷在西班牙殖民者的铁蹄之下。</p><p class="ql-block"> 这是追逐财富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是欺凌弱者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N0.12 一个离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一印加帝国的晚秋悲歌</p><p class="ql-block"> 印加文明是石头垒起的文明,整个印加帝国就建在巨石文化之上。这座保存完整的巨型太阳门印证着它的一切。太阳门,高三米,是用一整块石头雕琢而成。门楣正中央有一个人头雕像,它就是印加文明最主要的神——太阳神。太阳神脚下是一座三层的金字塔,代表天堂,人间和地狱。神光普照,三界同辉。</p><p class="ql-block"> 令人惊讶的建筑学和天文学知识被印加人堆砌和放置在了准确的位置上。清晨第一缕阳光破门而入,傍晚最后一抹余晖收入门帘。门楣上雕刻精确标示着季节的图案,在灵光闪动中准确无误地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变迁。一块巨石,一部历法,迷惑不解却又叹为观止。走进门是历史,走出门是岁月,岁月悠悠,历史沧桑,印加文明的荣辱兴衰全都刻在了这座永恒的太阳门上。</p><p class="ql-block"> 初升的太阳照在高原湖泊的的喀喀湖上,让我们把灵动的目光移向印加文明的另一块巨石一的的喀喀湖心小岛太阳岛上。印加人相信太阳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太阳岛上有一块的的喀喀巨石,巨石上有太阳留下的“脚印”,印加人将这块巨石奉为心中的圣石。</p><p class="ql-block"> 赋予神灵的石头是灵动的,灵动的石头是永恒的!在灵动与永恒之间往往会使人寄寓一种无穷的想象和神灵的信仰。从太阳门到的的喀喀石,印加人用每一块石头铸造一个伟大的辉煌,每一个辉煌又都镌刻在石头上,石头上的辉煌,便是永恒的灵动。</p><p class="ql-block"> 时在十五世纪初,印加人用石头筑起了南美大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印加帝国,其版图南至阿卡塔马沙漠边缘,北达亚马逊河源头,东括巴西高原,西囊太平洋沿岸,占去南美大陆的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以卵击石,这是一个离奇而真实的故事。一五三三年四月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率领180名士兵和27匹马,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将一个辉煌了几个世纪的印加帝国彻底摧毁了,其手段卑鄙而残忍,令世人嗤之以鼻。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印加帝国的太阳陨落了,的的喀喀湖心岛上的太阳神收去了它落日后的最后一抹余晖。</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强盗肆虐蹂躏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文明惨遭被毁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N0.13 五月花号</p><p class="ql-block"> 一一寻找自由世界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北美洲的历史,16世纪以前由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在书写,平平淡淡,无波无澜,不曾产生过中美和南美那样气势恢弘的远古文明;中间是几个武装到牙齿的列强,他们粉墨登场,他们血雨醒风;他们巧取豪夺,他们殖民掠夺;他们弱肉强食,他们蚕食鲸吞;他们草菅人命,他们惨无人道;他们罪恶深重,他们恶贯满盈;他们是英国人,他们是法国人,他们是西班牙人,他们是荷兰人,他们是一群征服者,他们是一帮殖民者。18世纪中叶美利坚人接过这神来之笔,大笔挥毫、浓墨重彩是一幅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当然还有加拿大人,那是一幅枫叶正浓的晚秋图景。</p><p class="ql-block"> 时在1588年英国人击败了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支配权,随把目标锁定在北美大陆。</p><p class="ql-block"> 1602年詹姆斯敦成为英国在北美大陆的第一块永久殖民地,它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华盛顿。 </p><p class="ql-block">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第一批欧洲移民登陆北美东海岸普利第斯港,随着这批先民的到来,之后便是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后来的美国人把“五月花号”登陆的这一天称之“祖先节”。从这一天起他们的祖先便开始了自由世界的新生活。“美国人一到底是什么人呢?他们或是欧洲人,或是欧洲人的后裔,他们是你在任何国家都找不到的混血儿。”(圣·约翰)</p><p class="ql-block"> 此后又通过对荷战争,英国人接管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改“新阿姆斯特丹”为纽约。“假如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假如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1607年到1732年英国人在北美大陆东海岸陆续建起了13个殖民地,几乎囊括了北美大陆东部沿海整个地区。</p><p class="ql-block"> 1756年至1763年又通过长达七年的对法战争,英国人成功地使法国让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广大区域,至此英国成了统治北美大陆的殖民主人。</p><p class="ql-block"> 时至18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北美,西班牙人在中美和南美,葡萄牙人在巴西,整个美洲大陆被几个武装到牙齿的列强瓜分殆尽。</p><p class="ql-block">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p><p class="ql-block"> 1667年美国在英国的羽翼下宣告独立。独立时英国人苦心经营下的13个殖民地便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早的13个州。丢去了葡萄,留下了心酸!英国人鞭长莫及。</p><p class="ql-block"> 独立后的美国随着移民热潮的高涨,对土地的欲望愈米愈强烈,他们有机会的话就买,没有机会的话就抢,一个新兴的美帝国主义正在崛起。</p><p class="ql-block">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大陆上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孕育美洲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1803年迫于战争下的拿破仑主动将法国在北美密西西比河以西包括路易斯安那在内的广袤土地买给了美国人,从此美国以1500万美元低廉的价格使自己的版图向西扩大了一倍,后来美国在这片土地上又建立了八个州。</p><p class="ql-block"> 佛罗里达是一片水乡泽国,是世界湿地公约的主要组成部分。1819年美国又以500万美元的代价从西班牙人手中卖下了佛罗里达半岛。</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方淘金者的热土。1845年美国兼并得克萨斯州,并发动了对墨西哥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人以1500万美元的代价从墨西哥手中夺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美墨战争从1846年打到1848年,当旧金山这片领地归属美国的时候,它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就在战争结束的协议刚签订后的第九天,一条消息传来,在旧金山农场的庄园里发现了金矿,消息不径而走,整个世界为之哗然,旧金山出现了空前的淘金热潮。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蜂拥而至,掀起了第一次移民西部狂潮。</p><p class="ql-block"> 讲到旧金山和黄金的发现,就不得不讲述一个人和一个黄金王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阿拉斯加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州。自1728年白令穿越白令海峡以来,这里一直是俄国人的势力范围。当时处于战争中的俄国,迫于国库空虚,卢布短缺,就将这个“只能做毛皮生意和张网捕鱼,而没有其他价值”的冰天雪地换回了几块美元。并得意洋洋的说:“终于甩掉了一个大包袱。”时间是1867年,价格为720万美元。就在美国人卖下阿拉斯加不久,这里便发现了金矿。据说,当时从这里掏出的黄金足可以买下3个阿拉斯加。以后的日子里,这里又陆续发现了石油、煤炭,这是一方急待开发的处女地。难怪阿拉斯加人无比自豪地说:“阿拉斯加永远高高在上。”当然,这里说的是它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翻开地图一看,美国是唯一濒临三大洋的国家,“三洋开泰”,世界的“风水”让它占尽。1900年在美西(西班牙)战争中,美国人从西班牙人手中,不仅得到了大西洋上古巴岛的关塔那摩,同时还兼并了太平洋上的夏威夷诸岛。关塔那摩日后成了美国控制整个加勒比海的军事要地,直到今天这个面积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军事基地,仍驻扎着7000人的美军士兵和一个战俘集中营。看似平静地关塔那摩基地,其实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和晴雨表,美国对古巴、巴拿马、格拉纳达和海地的干涉,就是从这里启动的。它就像埋在古巴人心中一粒仇恨的种子,时时刻刻刺激着古巴人民。</p><p class="ql-block"> 夏威夷群岛是亚美航线上的中枢,是太平洋上的十字路口,被马克吐温称之为“世界上所有大洋中停泊着的最可爱的岛屿舰队”。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珍珠港事件,无疑是美国历史上难以抚平的伤痛,著名的太平洋战争就是从这里打响的。漂浮在太平洋上的几处岛屿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和中途岛、夏威夷群岛便成了美国控制太平洋地区的中枢神经。</p><p class="ql-block">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东西两片大洋,连接南北两块大陆的国际十字路口,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桥梁。几个世纪以来,列强各国都想把它沦为己有。1903年在美国的怂恿和唆使下巴拿马从哥伦比亚麾下独立出来。随后美国人便获得了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自1914年运河开通至1999年止,美国的星条旗在运河上飘扬了整整85年。时至千喜之年的2000年1月1日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p><p class="ql-block"> 在远东,欧洲列强正在加紧瓜分崩溃中的大清帝国,为了分得最后一杯羹,美国于1900年派兵参加了八国联军,在庚子赔款中美国分得了2500万两中国的白银。</p><p class="ql-block"> 自1766年的三百年间,美国的版图自东向西由大西洋沿岸延长到太平洋沿岸,自南而北由墨西哥湾直达五大湖:本土之外是银装素裹的阿拉斯加和玲珑别致的夏威夷以及星罗棋布的海外领地马里亚纳群岛、维尔京群岛、加罗林群岛、波多黎各岛、中途岛、威克岛和关岛,等等。三百年的历史酣畅淋漓、简洁明快:扩张,扩张,再扩张!如同它的星条旗一般由最初的13道杆发展到现今的50颗星。</p><p class="ql-block"> 美国不是天堂,却用自由?平等?民主?俘虏世界人们;</p><p class="ql-block"> 美国不是地狱,却用霸权,战争,核武器威慑世界人们;</p><p class="ql-block"> 美国不是文明的发祥地,却用先进理念,科学技术和睿智思想引领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美国不是硝烟的战场,在海上陆上和空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美国是全球唯一的霸主。</p><p class="ql-block"> 美国是进入天堂的阶梯和金钥匙。</p><p class="ql-block"> 美国是步入地狱的门栏和核按纽。</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天堂,还是地狱。 </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p><p class="ql-block"> 美国就是美国,美国终究成为今日世界之霸主和今日世界之晴雨表。</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能够梦想到的,我们就能够实现。”美国人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千万别忘了,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在苍凉的月球上,星条旗在飘扬:“我们是全人类的代表,我们为和平而来!”时至今日,在海湾,在中东,在苍茫的大海上,在遥远的宇宙星空......无论如何,反恐战争终久成了美国人最挠头的事。</p> <p class="ql-block">N0.14 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在公元1368-1644年的明朝)</p><p class="ql-block"> 十五世纪是海洋的年纪。这是一个涨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拼命地去赶海。</p><p class="ql-block"> 长风破浪会有时。</p><p class="ql-block"> 公元1405年,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从中国的南海上扬帆起航。千帆竟渡,舳舻千里,旌旗蔽日,浩浩荡荡,时间的海洋上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就是郑和率领的由二百多艘船只和两万七千八百多官兵组成的“宝船”号远洋舰队。</p><p class="ql-block"> 直挂云帆济沧海。</p><p class="ql-block"> 在长达二十八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宝船”号七下西洋,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抵波斯达红海到非洲东海沿岸,行程达16万公里,历访伊斯兰圣地麦加等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丝绸、陶瓷等工艺品源源不断的漂洋过海,令整个世界耳目一新。从此海洋不在是分割大陆的屏障,而是连接大陆的走廊,传播文化的纽带。在海陆牵手的那一刻大千世界昭然若揭,东方和西方不再是遥远的梦幻。</p><p class="ql-block"> 在印尼郑和寺的石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纪文:</p><p class="ql-block"> “(郑和)七下西洋之伟大......比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航行到达美洲早八十七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行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早九十二年;比另一位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绕航环球早了一百一十六年。”</p><p class="ql-block"> 一个铭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他在不朽中永恒,在永恒中不朽。</p><p class="ql-block"> 一位名叫米阿仑的撰文写道:“假如那个时候,哥伦布与郑和在海上邂逅,那么,西方的船队在中国船队面前,就像远古的帆板遇到了现代的航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显然这是一只无法匹敌的海上巨无霸。</p><p class="ql-block"> 他们终究没能在海上邂逅,代表东西方的两大文明终究没能在历史的海洋上邂逅。那种直接的对抗与碰撞,征服与被征服,殖民与被殖民,掠夺与被掠夺所可能激起的文明浪花,终究没能在历史的海洋上闪现。这是东方文明的悲哀呢?还是西方文明的幸事?历史没有答案。</p><p class="ql-block"> 海当棋盘船做子,中华文明的“宝船”号有足够的能力在时间的海洋上劈波斩浪、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是这样一项伟大的航海工程竟由皇帝的一道指令戛然而止,真是不可思议?公元1433年,也就是郑和去世的那一年,明宜宗下了一道“片帆寸板不许下海”的诏令。从此,海上“丝绸之路”的人门关闭了,整整五百年啊。中华文明呦,当你弃海固土时,当你封疆闭海时,当你妄自尊大时,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个领军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开始走向孤独,走向封闭,走向自大,走向穷途末路。假如不是这样,海洋文明的近代史篇将由郑和的后人们来书写,何等的气派,何等的自豪,那将是中华文明的大手笔,华章溢采,大气磅礴。</p><p class="ql-block"> 历史没有假如,你不必假设;</p><p class="ql-block"> 历史却有机会,你却放弃了选择;</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中国失去了驾驭海洋文明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随手丢弃了海洋,精心筑造起长城。</p><p class="ql-block"> 这或许就是农耕文明的悲哀选择吧。</p><p class="ql-block"> 一位伟人在谈及这段椎心泣血、熟知所诉的历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恐怕明朝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中国被侵略了.......如果从明中叶算起,有三百年的闭观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p><p class="ql-block"> 在太平洋,在大西洋,在印度洋,在北冰洋,在红海,在地中海......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十五世纪都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关键时刻,在这一时刻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的从陆地投向了海洋。然而,历史却出人意料地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首先交给了一个并不熟谙海洋文明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带着朕的财宝和骄傲,向海洋里那些弱小的国家尽情地夸炫吧!让他们知道朕的强大,让他们统臣服于朕的威仪!”皇恩浩荡,惟我独尊。这是恩泽,而不是竟争;这是施舍,而不是贸易;这是炫耀,而不是挑战;这是臣服,而不是征服;这是对张性海洋的亵渎,而不是拥抱。</p><p class="ql-block"> 威尔士有一句名言:“最初的航海者一定是能抢劫时就抢劫,不得已时才经商的。”这或许就是海洋文明滋生激长、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吧。鞭辟入里,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 著名学者谢选骏在《蔚蓝色》一文中写道:“从十五世纪开始航行于海天之间的那些帆船,既揭开了世界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帷幕,同时也运载着科学和民主的希望。蔚蓝色就靠着这小帆船,获得了现代世界命运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资本主义转动着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这两个轮子,开始了伟大的飞跃,开始了科学与民主的双重历史大合唱,这一切,都与海洋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海洋是生命的载体,是自由贸易的天堂,是殖民掠夺的温床,是欧洲人眼中的财富世界,是蓝色星球上的最大空间,也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未来的希望都将寄托在这蔚蓝色的波光之中,这里更具有张力和挑战性。</p><p class="ql-block"> 沃尔特·雷利如是说道:“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也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这个民族既不善经商,又不去劫海,海洋对它还有什么意义呢?</p><p class="ql-block"> 像云又像雾,像波又像涛;</p><p class="ql-block"> 飘逝了云雾,平复了波涛。</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海面上无波无澜、风平浪静,你可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吗?</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语中的那段箴言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那样的时代:那是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手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很快就要上天堂了,我们也要下地狱了。”</p><p class="ql-block"> 呜呼,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你却选择了地狱!</p> <p class="ql-block">N0.15 晚秋悲歌(时在1636-1911年的清朝)</p><p class="ql-block"> 十八世纪是工业革命的峥嵘岁月。西方列强舰艇利炮,东方巨人喋血悲歌。弱肉强食、殖民掠夺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向海而生,背海而亡。</p><p class="ql-block"> 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背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p><p class="ql-block"> 时在1712年,康熙皇帝下了一道诏令,禁止中国人下海到东南亚经商和定居。5年后,又一道诏令下发准许已出国的华侨返乡回国。</p><p class="ql-block"> 1729年雍正皇帝下发了最后的通牒,限令华侨如期回国。</p><p class="ql-block"> 时在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要求建立外交和贸易往来的一封信中说:“你们的东西不会引起我的丝毫兴趣,正如你的使臣亲眼看到的那样,我们拥有世间的一切,因此,不必你来我往。”</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年后,英国特使再次米华,只因特使不肯向中国皇帝双腿跪拜行磕头礼,竟被驱逐出境。</p><p class="ql-block"> 在海上,在陆上,中国的大门彻底关闭了,砌上砌下,砌里砌外,与此同时,西方列国正在积极推动海上贸易和陆上殖民,并随时准备以武力捍卫之。这是何等的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p><p class="ql-block"> 面对古老东方的这扇大门,马克思预言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的人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国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p><p class="ql-block"> 一语成谶。时在1840年中华文明的这扇人门终久在西方列强的坚艇利炮下敞开,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时代,耻辱的百年近代史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p><p class="ql-block"> 1860年,英法列强闯入北京,圆明园变成了一片火海。</p><p class="ql-block"> 一位随行记者在给英国《泰唔士报》的报道中如是说:“据估计,被抢劫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一个军人都参与了抢夺。在进入皇宫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法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p><p class="ql-block"> 法国作家南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的谴责道:</p><p class="ql-block"> “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按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竞赞赏到何等程度。</p><p class="ql-block"> 既然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p><p class="ql-block">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人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一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干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切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永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跳见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p><p class="ql-block">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黄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动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散物。真是丰功作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p><p class="ql-block">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860年,英法《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p><p class="ql-block"> 1858-1864年中《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等,割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俄国,由此中国失去七分之一的国土。</p><p class="ql-block"> 1887年,中葡《天津条约》:割澳门给葡萄牙。早在1553年明嘉庆年闰葡萄牙就占据了澳门建立了居留地。</p><p class="ql-block">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加上后期赎辽费,共计23150万两白银。当时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不过8890万两白银,甲午战争使日本一夜之间成了战争的暴发户,将中国赔款额的88%用于扩充军备,购买军火,为日后侵华战争做了铺垫。</p><p class="ql-block"> 1898年,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租旅顺、大连港给俄国;中德《胶州湾界条约》租山东半岛给德国;中英《威海卫租地条约》租威海卫给英国;中法《广州湾租地条约》租广州湾给法国。</p><p class="ql-block"> 1900年,英、法、德、意、奥、俄、日、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维以私人抢劫。”据说当时的教堂竟空无一人,教士们脱下伪装也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 1901年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共获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一数字正好是中国当时的人口总数,人均一两,不多不少,这该是怎样的巧合啊?俄国外交大臣在分得1.3亿两赔款后,洋洋自得地说:“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1840年-1940年的百年中,中国在海上遭入侵的次数达500次,入侵舰船1860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签订不平等条约达50多个。这就是百年屈辱的中国近代史。</p><p class="ql-block"> 一个曾经让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个曾让欧洲霸主拿破仑都不敢去惊醒的东方睡狮,为什么会在百年之后落到国土沦丧,任人宰割的境地呢?</p><p class="ql-block"> 回眸历史的印迹,从盘古开天地到枪炮叩国门,这个文明给人类带来过辉煌与灿烂,也给这个民族留下了记忆的伤痛和挥之不去的阴影,屈辱与灾难如影随行。</p><p class="ql-block"> 日出,日落。东方帝国的太阳依旧斜挂在天边,但却是一幅晚霞夕照、落日余晖的晚秋图景。</p> <p class="ql-block">N0.16 太平洋在召唤</p><p class="ql-block"> 十八世纪是工业革命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西方列强坚艇利炮,东方巨人喋血悲歌。</p><p class="ql-block"> 时在1840年有着五千年文化沉淀的东方帝国终究在西方列强的坚艇利炮下沦为半殖民地,从此它远离了辉煌与灿烂,走向了未落与衰败。</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1840年—1940年的百年中,中国在海上遭入侵的次数500次,入侵舰船1860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签订不平等条约达50多个。这就是百年屈辱的中国近代史。 </p><p class="ql-block"> 一个曾经让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个让欧洲霸主拿破仑都不敢去惊醒的东方睡狮,一个延续了五千年之久的中华农耕文明,为什么会在百年之后落到国土沦丧,任人宰割的境地呢?</p><p class="ql-block"> 长城在沉思,黄河在沉思......在时光的隧道中,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是跨越人类文明五千年时空的历史沉思。中华文明呦,当你弃海固土时,当你封疆闭海时,当你妄自尊大时,当你孤芳自赏时......也就是从这时起了一个领军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开始走向孤独,走向封闭,走向自大,走向了穷途末路。</p><p class="ql-block"> 它远离了现实,却接近了虚无。 </p><p class="ql-block"> 东方神韵,东方泪。中华民族在喋血。日出,日落,亚细亚的太阳依旧斜挂在天边,但却是一幅晚霞夕照,落日余晖的晚秋景致。 </p><p class="ql-block"> 然而,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痛苦的记忆,耻辱与灾难如影随行。</p><p class="ql-block">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在沿海、在沿边、在内陆、在口岸封闭了几百年之久的国门全方位打开了,古老的中国终于向世界敞开了它博大的胸怀,这是一个令整个世界肃然起敬的举措,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古老的东方,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个时代注定要震撼世界。时间是一九七九年。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一年一个台阶的迈进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十年来一直保持在7.8%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消息称:2010年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二位,这是一个破天荒的突破,枯木逢春,中国的春天到了,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代。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年纪,毫无疑问,未来五十年中国人“三步走”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p><p class="ql-block">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中国集中精力、全身心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紧要关头,现在版的“三国演义”却在中国的南海上演。</p><p class="ql-block"> 美国,日本,菲律宾。钓鱼岛,黄岩岛,中国海疆。夺岛掠海,日本人居心叵测;沉船搁浅,菲律宾人妄费心机;重返亚太,美国人“运筹帷幄”。</p><p class="ql-block"> 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的海疆岂容他人染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政府,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领土遭侵辱,正义被践踏。韬光养晦,中国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还记得拿破仑的警世名言吗?“不要惊动中国,这头东方睡狮醒过来会震撼世界。”</p><p class="ql-block"> 中国被围困,中国要突围,扼着命运的咽喉,东海、南海,中国的出海口在哪里?上马,亮剑!灾难深重的中国,命运多舛的中国,太平洋的万顷碧波在召唤。 一一大漠斯人记文</p> <p class="ql-block">大漠斯人:己是六十白头翁,依然策马啸长风。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p> <p class="ql-block">图片 网络图片 文字 大漠斯人 编辑 大漠斯人 地点 内蒙古阿拉善 时间 2024年10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