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一次走了北海公园北岸的静心斋、西天梵境、九龙壁和五龙亭。</p><p class="ql-block"> 今天再次来到北海公园北岸,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西天、妙相亭、阐福寺和快雪堂。再次细品北海公园中,当年那气象万千的煌煌天朝!</p> <p class="ql-block"> 这幢碑竖立在北海公园北岸小西天的南侧最外面,这也是北岸最后的一个景点。名曰“万佛楼石碑”,也叫“万佛楼落成瞻礼诗”碑,乾隆皇帝御制,其御笔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镌刻碑的四面。该碑原是“万佛楼”前右侧所立石幢,1987年,将此碑移置于此。</p><p class="ql-block"> 这幢碑远观有点像“琼岛春荫”碑。我在碑前听到不下三个人大声向人介绍或发问:这是“琼岛春荫”碑!?走近发现不是又尴尬地纠正……</p> <p class="ql-block"> 这碑的须弥座,让我想起了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千手千眼观音像下的须弥座。</p><p class="ql-block"> 碑座束腰十二尊扛碑力士,上枋、上枭、下枋、下枭、圭角上的海浪云纹、神兽飞凤、缠枝莲叶雕刻的精彩异常……</p> <p class="ql-block"> 说到万佛楼,就不得不再揭历史上的伤疤。八国联军侵华,此处沦为日军司令部,楼中万尊金佛尽数被日本鬼子掠夺。</p><p class="ql-block"> 万佛楼于1965年因破旧不堪,当时财力匮乏,且又不被重视,而被当作危房拆除,据说遗留下的部分青白石料在1970年被用于天安门的第二期翻修工程。(此段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 万佛楼,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庆祝其母孝圣宪皇后八十寿辰而建。而王公大臣纷纷铸佛先献寿,统计近万,故而名为“万佛楼”。今只存普庆门、宝积楼(这次去没有看到)和八方亭(疑似下面将看到的“妙相亭”)。</p><p class="ql-block"> 此图后面四角攒尖宝顶大殿为“小西天大殿;下面是“普庆门”;波斯菊花海所在地应该是属于“万佛楼遗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普庆门,前为小西天极乐世界部分,进入普庆门后,就是“万佛楼”遗址部分了。</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我感觉非常的熟悉,因为,我不久前去过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尤其是到后面的小西天极乐世界后,能深切体会乾隆爷为母庆生之奢华用心……</p> <p class="ql-block"> 万佛楼的宏伟壮观,只能从历史的老照片上或实地遗存构件上去体会了。这更能让人感受那份历史遗留下来的悲惨、凄美和苍凉。</p> <p class="ql-block"> 这些“万佛楼”的附属物、构件被摆放在那里,向游客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让人们看到它,就会想到那些发生过的故事、那些屈辱、那些教训……它们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妙相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亭由 48根直径50多厘米的红漆圆柱支撑。上部为八角形重檐攒尖顶,绿琉璃宝顶,结构精美秀丽。因亭内16尊罗汉像仪态古朴、庄严,故被称为“妙相亭”。(摘编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 佛塔位于妙相亭的中心,全部由汉白玉石雕筑而成。塔高6.88米,由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塔刹组成。塔身的16个面上,摹刻着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名僧贯休所画的《十六应真像》和《清乾隆御题像赞》。佛塔设计巧妙,石雕精美,这种塔亭一体的建筑形式,在我国乃至国外都是绝无仅有的。(摘编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 石塔上的十六罗汉像是五代时禅月大师贯休所画,真迹原藏于杭州孤山的圣因寺内。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在第二次南巡时看到了这十六幅罗汉像,他根据梵经改正了画上原题的罗汉名,并题写赞文。后来杭州孤山圣因寺住持僧明水募资,将五代时贯休和尚画的十六罗汉相临摹成石刻,乾隆诏令建塔,把十六罗汉像镶于塔身,使得这一艺术珍品得以永久保存。(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 贯休(832~912年),原名姜德隐,浙江兰溪人,号“ 宝月禅师”,是唐末五代著名的诗僧和画僧。贯休一生,游历既广,且能诗善画,尤其所画罗汉,绝俗超群,历代评价很高。(摘编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贯休的这组《十六应真像》,笔法曲折圆润,遒劲紧密,犹如铁线描就。所刻画出的诸罗汉均毛发浓密,高鼻深目,带有早期罗汉梵相特点。他们的神态,各具人世间喜、怒、哀、乐等多种表情,非常形象地展示出人物的气质神韵,生动地再现了僧侣苦苦修行的坚毅、虔诚的性格特征。(摘编自网上文章)</p> <p class="ql-block"> 对应着“西天梵境”,这里是小西天圣境。</p><p class="ql-block">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 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 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遗憾的是此殿现在不开放(原因不详)。从外表看此殿雕梁画栋,做工细腻精致,重檐攒尖宝顶,建于汉白玉基座之上,突显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该殿四面环水,有桥可通。水中莲荷摇曳,蓝天碧荷更加将由红黄蓝白色彩为基调的大殿映衬的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极乐世界大殿东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由红色琉璃矮墙连接,围起一座坛城,构成一派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圣境。</p> <p class="ql-block"> 阐福寺,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太素殿旧址。清孝庄皇后死后曾在此祭奠,乾隆尊生母之愿,下令改为喇嘛庙,赐名阐福寺,其规制仿河北正定隆兴寺。(摘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北海公园中竟然找到了河北承德外八庙、正定隆兴寺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阐福寺应该也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遭受日、法、俄军盗毁严重,宝物被洗劫一空。据说,遭劫后(1919年)的主殿——大佛殿被袁世凯改编的消防队,在大殿内做饭,引起火灾,全寺烧尽。</p><p class="ql-block"> 可悲可叹又可笑,放火烧毁大殿的竟然是“消防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中之楼是阐福寺山门前广场上的西配殿。目前阐福寺内举办的“菊花展”已近尾声。</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阐福寺内外,见不到石狮、石象、佛、菩萨、天王,本来该有造像的地方,均被植物(如门前植物大象)、介绍所占据了。</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后身高悬“宗乘圆镜”匾,立刻让我想起了“承德普陀普乘之庙”。不知道这匾是否原来就悬挂于此呢?</p><p class="ql-block"> 在“西天梵境大慈真如宝殿”门楣上的“华藏恒春”匾和那幅对联,原来就是悬挂于“万佛楼”上的。联为:“龙象护庄严,满多宝藏;人天洽欢喜,遍恒河沙”。大慈真如宝殿图可见本人上篇美篇文章《北海公园中部分别样景色》。</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内不再有弥勒佛、韦陀和四大天王,阳光透射过这扇敞开的大门和花窗,将天王殿装扮的更显妖娆!</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这名字听着真好听。我知道书法界被乾隆爷称之为“三希”的东晋稀世墨宝,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故宫珍藏这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被称为“三希堂 ”。 三帖中,《快雪时晴帖》排于首位。</p><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中的“快雪堂”,与这有什么关系吗?</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增建快雪堂院落。(摘自北海公园介绍)</p> <p class="ql-block"> 1923年,为纪念蔡锷(字松坡)将军,将快雪堂三进院落拨作"松坡图书馆",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历经多年)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摘编自北海公园介绍)</p> <p class="ql-block"> 进到三进院子,两侧长廊墙壁上镶嵌书法石刻,相当丰富精要。我没有找到《三希堂法帖》,据说是法帖原刻石嵌于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p><p class="ql-block"> 下面用两幅拼图,给大稍稍地展示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三幅碑刻均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图堪称绝妙。书法出自清晚时期西蜀阆中人马德昭,曾官拜固原、甘肃提督。</p><p class="ql-block"> 一笔“虎”字,酣畅淋漓,雄强稳健,笔势飞劲,神气十足;</p><p class="ql-block"> 一笔“寿”字,用数字九十九、二十一组成了一个“寿”,标新立异;</p><p class="ql-block"> “魁星点斗”碑,暗藏儒家思想“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又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快雪堂”进门门楣上所书名字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走进快雪堂,前两进院子和“澄观堂、浴兰轩”基本空置,两个堂、轩大门紧闭,只能让人欣赏庭院建筑布局。然而,来到三进院子后,扑面而来的是那古朴、厚重、浓郁的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 院子两侧长廊墙壁上是满满的书法石刻;院子中间是由两组太湖石堆叠的假山,中间留有通向快雪堂的曲折通道;快雪堂灰砖墙、灰瓦顶,又以棕黑木本色映入眼帘,在高大树木掩映间,显得格外古朴、苍凉。</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本身也没有开放,紧闭的大门内,也不知道存放何物或是在做什么用?但仅就假山造景、书法石刻、绿荫敝日的院子和快雪堂外观构造,以及安静幽深的环境,就足以使人流连其间了。</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一进院儿,就是让人觉得幽静雅致。进了这个门楼,立刻将公园人流喧嚣挡在了院外……</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院墙壁上的花窗,设计的非常典雅,既保证了墙壁的保护作用,也起到了墙内向外的透视功能。更因为花窗造型各异,使得墙面生动不死板,凭添了景色。通过花窗透视,窗外景色移步换景,洽似照相机上的取景器。</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两篇美篇文章,基本将北海公园北岸的主要景点介绍了一下。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让您更深刻地了解北海公园!更希望大家亲身到北海公园走走看看,去发现、去体验您心目中的北海公园!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衣崔 2024.1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