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楚王府</p><p class="ql-block"> 楚王府位于武昌高观山(今蛇山)的南麓,坐北朝南。楚王府在设计上以南京故官为蓝本,只是进行了缩小,相当于一个缩小版本的南京故官。楚王府里有官殿、官室、堂库、宗庙等各类建筑800多间,此外还有亭台楼阁。</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障楚王府的安全,楚王府的外围修筑了以石头为材料的城墙,高大坚固,共开4道城门。正门被叫作“镇楚门”,正而对着武昌城的保安门。老百姓则称“镇楚门”为“公衙门”。</p><p class="ql-block"> “镇楚门”3个字,显示了朱元璋派朱桢担任楚王的用途。朱元璋希望朱桢镇守楚地,将楚地作为拱卫京城南京的战略要地。如果有朝一日发生变动,朱桢及其后代可以率领大军,顺着长江而下,迅速地抵达南京勤王。</p><p class="ql-block"> .楚王府东西宽约2里,南北长约4里,占地面积约6000亩。楚王府建好后,几乎相当于半个武昌。</p> <p class="ql-block">远眺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 白龙池,与鹅池紧紧相连。据史书记载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武昌及沿江一带火灾频繁,百姓不堪火灾侵袭,有云游方士献策,居民在此建池,注江水供奉白龙池镇火神,果然很久都没有发生火灾。后来人们将它称为“白龙池”。</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白龙池是1986年重新挖掘的,水面200多平方米,水深2米,池中睡莲片片,喷泉若雾,景色极佳。池中最为珍贵的是白龙池壁上的四个明代镌刻的石雕龙头,龙颜眉骨圆起,双目旁挺,嘴唇翻卷,腮部云头突起,肩颈背爪鳞甲结络,背纹胡须清晰,其造型雄浑,雕刻技法纯熟细腻,为传统吉祥物,它是黄鹤楼公园在建设南区时从地下挖掘出土的明代楚王官建筑遗物。</p> <p class="ql-block">魑首:龙的九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涌月台</p> <p class="ql-block">石刻:步梯</p> <p class="ql-block">乐天亭</p> <p class="ql-block">紫薇苑</p> <p class="ql-block">六百年的紫薇树</p> <p class="ql-block">九龙井小区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后宰门(厚载门)</p><p class="ql-block">后宰门位于武昌区阅马场区片西北先贤街南。东西走向,东起体育街北端,西止后长街火巷路段,长460米,宽4米,条石路面。门牌1—151号。据传明代为楚藩王宫后宫。王宫办事官员之住处,故名。清代成为居民区,称弓箭街,民间仍惯称后宰门(地图有标注为厚载门)。1967年改名上游一街,1972年恢复原名。多老式平房,长巷窄道,居民稠密,不通汽车。1973年人防工程施工时在此巷掘出30吨重方石4块,据考证为楚王宫遗物。</p> <p class="ql-block">中营正街(原中营街)</p><p class="ql-block">中营正街位于武昌区后宰门南侧,八卦井东侧。东西走向,东连后宰门,西接八卦井街,长150米,宽4米,条石路面,不通汽车。门牌1—37号。曾是明代楚王宫守卫兵营的中营驻地,清代形成居民区。原名中营街,后在其南形成街市,称中营前街,此街改称中营正街。1967年改名跃进四街,1972年复名中营正街,多平房,居民稠密。</p><p class="ql-block">武昌著名九井之一的八卦井就在中营街56号一隅。民国初年,名医罗恕之设医寓于武昌中营街,为贫民免费诊治,被誉为“杏林三鼎甲”之一。</p> <p class="ql-block">双眼井为两口并排的水井,故称双眼井、两口直径均约80厘米,为武昌古城的重要居民用水水源之一,旧时位于明代楚王府后面,为武昌民间流传的八口名井之一、现为武昌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八卦井</p><p class="ql-block">(八卦井街、八卦井后街)</p><p class="ql-block">片状居民区。八卦井街位于武昌区后宰门南侧。主街北起后宰门,向南再东折至九龙井街,支巷向南后西至八卦井后街,全场290米,宽4米,泥土路面。街道弯曲多折,不通汽车。门牌:1-75号。是明代楚王宫故址。中段有古井名八卦井。1967年改名建新四街,1972年中营台、中营街并入,恢复原名八卦井。居民稠密。</p><p class="ql-block">八卦井后街位于武昌区后长街东侧八卦井之西。南北走向,南起梳妆台,北止板壁巷,长170米,宽1-4米,条石路面。巷道弯曲,不通汽车。门牌:1-40号。是明代楚王宫故址,由八卦井街派生得名。1967年改名建新五街,1972年恢复原名。</p> <p class="ql-block">八卦井为武昌古城古景之一,在历史上是武昌居民重要的水源。现存八卦井,井口有一井台,上有古八卦井四个大字,井口直径约有50厘米。保存较好,井中尚有泉水,今已无人使用,为武昌区文物保护单位。(附:旧时武昌城内水井众多民间流传的水#有八口,其中之一就有八卦井)。</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武昌,山多水也多,可以说是“开门见山,出门遇湖”。人们将城内的山水概括为“三台、八井、九湖十三山”。实际上武昌城内的山水并不止此数,故所指常不一致。</p> <p class="ql-block">武汉城镇合图——梳妆台与八卦井位置(清宣统年间)</p> <p class="ql-block">1521年的楚王府地图</p> <p class="ql-block">江夏县志图——楚王府1794年</p> <p class="ql-block">远眺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梳妆台</p><p class="ql-block">梳妆台位于武昌区彭刘杨路东段北侧,扎珠前街之南。偏西北走向,南起八卦井后街南端,向西北至扎珠前街,长120米,宽2—3米,泥土路面。门牌:1—52号。明清时古巷。位于明代楚王宫王妃梳妆台东侧,后以此为名,1967年曾改名建新六街,1972年恢复原名,多老式房屋,居民稠密,巷道弯曲狭窄,不通汽车。</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明朝武昌楚王府里住着一个藩王,他其丑无比,又最爱美女。有一次他对派出寻找美女的家丁说,汉阳江中渔女很美貌。藩王忙前往观看。到了龟山脚下,见一年轻美丽的姑娘站在渔船上,正与另一只船上后生唱歌哩。藩王下令将姑娘抢回王府,当晚准备成亲。谁知姑娘又哭又闹,坚决不从。几天后,姑娘开门说:要我嫁你,须给我修个梳妆台,我要看得见长江水,好好梳妆打扮一下。藩王马上派人在王府最高坡上修建梳妆台。台修好后,姑娘站在台上,看到滔滔江水,还看到了远处渔船上心爱的人。她哭了又哭,对着江水梳起妆来。藩王在下面等了半天也不见姑娘动静,急的得大喊大叫,姑娘从从容容地站起身,仰天长啸一声,纵身跳下了台。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姑娘,把她跳台自尽的地方叫梳妆台。</p> <p class="ql-block">梳妆台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楚望台得名于明代第一任楚王朱桢。</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跸梅亭山,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朱元璋当皇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父亲朱元璋,并常常遥望帝京,朱桢在此建立了“楚望台”。因此,楚望台的名字来源于此,并且成为了武昌的一个著名风景名胜之地。</p> <p class="ql-block"> 清末,湖北新军军械库由武昌三佛阁迁此,库存德国、日本及汉阳造步枪数万支、炮百余门及大量弹药,为当时国内最大军火库之一。如今,这里已经辟为楚望台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末,楚望台成为了武昌首义的重要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在此打响,革命党人迅速占领了楚望台的军械库,并将其作为进攻湖广总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的指挥台与前进阵地。楚望台军械库内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124门大炮和5.9万支步枪,这使得起义军能够迅速装备自己并展开进攻。</p><p class="ql-block"> 楚望台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曾是拱卫武昌城的“三山”之一,地势险要,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p> <p class="ql-block">楚望台的各局部细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