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9日午后二时半离开八角古城前往拉卜楞寺,天气晴好。</p><p class="ql-block"> 夏河的拉卜楞寺以“世界藏学府”而闻名天下。名声不小,但建筑规模比较古老陈旧,并不夸张奢华。倒是十分符合传承学问的最高学府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时结束拉卜楞寺的观览后,前往当晚住宿地合作市,途中路过桑科草原。现在不是旅游旺季,草原上已没有旺季时的喧嚣,只留下路边的一片闲静的山水。大家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二十分钟后离开。</p><p class="ql-block"> 晚住合作市桃源大酒店,设施比较正规,休息充分。此地海拔2845米,个别人已出现不适反应。</p> <p class="ql-block">2—1 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寺庙坐北朝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8处拉康(佛寺)、4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宗教价值,也是甘南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藏学府和一般的寺庙的确不一样,外围有许多教师与学生喇嘛的宿舍区。这些长长的围墙里面就是宿舍区,围墙的尽头才是寺庙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背靠大山</p> <p class="ql-block">迎面而来的是最大的闻思学院,是研习显宗经典的重要学院</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的小房子是单独修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大门口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白塔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布旦”,意为“智慧之塔”,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它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佛教徒心灵净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喇嘛做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各式各样的殿宇分别是不同的学院</p> <p class="ql-block">等待讲解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只能在殿堂外照相</p> <p class="ql-block"> 在藏族地区经常看到有许多藏族百姓围绕着山、湖、寺庙、佛塔、石堆等,按照固定路线转圈行走。这种转圈称为转经,藏语叫“廓拉”,即围绕神山、圣湖或寺院、佛塔绕行的祈祷仪式。</p><p class="ql-block"> 藏族信教群众认为,神山、圣湖养育了他们,而山神、龙神(水神)又护佑着他们,因此对神山圣湖常怀有一种感念之情,认为能绕行这些神圣的地方一周,可得到礼佛敬神的功德,于是他们就不避风险,不知疲倦地转廓拉。</p><p class="ql-block"> 转廓拉有步行和磕长头两种方式。前者手摇嘛呢经轮,口诵六字真言,身背行装绕转;后者以等身叩拜,即磕长头绕转,通常绕神山、圣湖一周,需数日或数月。人们带上干粮和饮水,风餐露宿、含辛茹苦地跋涉和叩拜,用步履和身体丈量着神圣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转经必须顺时针绕行,即绕行时必须保持右手一侧靠近佛塔、寺庙、神山、圣湖等前行,不可逆行。逆行者为大不敬,无功有过,众人务必注意。</p> <p class="ql-block">白塔下的转经者</p> <p class="ql-block">佛殿外的转经者</p> <p class="ql-block">入乡随俗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用酥油制作的羽羽如生、微妙微俏的彩塑供品</p> <p class="ql-block">寺内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或许是僧侣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寺外僧人住所区</p> <p class="ql-block">几个来交流的外地和尚,各得其所</p> <p class="ql-block">寺外的路边,格桑花开得正艳</p> <p class="ql-block">2—2 桑科草原</p><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位于拉卜楞寺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一处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天的旅游旺季,这里都搭起藏包,为游客准备新鲜奶茶、糌粑、手抓羊肉等藏区特色风味食品;还为游客准备了马匹、牦牛、射击、篝火晚会等草原旅游节目。游人在这里可以尽情体味神秘淳朴的藏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山上没有树木,只披着一层低矮的草丛,这是较高海拔地区典型的草甸地貌,是放牧牛羊的好牧场。</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就在公路边</p> <p class="ql-block">天冷了,草原也清静了</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栈桥也在修整</p> <p class="ql-block">到此一游了</p> <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晨七点出发向郭莽湿地。海拔渐高,近3000米,已有一人因心脏不适返回。</p><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气阴沉,厚重的云层包含着水汽 ,从天空低低下垂,涂抹着远方的山巅。人们怀着对落雨的忐忑,驰向晴雨未卜的前方。</p><p class="ql-block"> 10时抵郭莽湿地,小雨纷纷。观景台在空旷的草原中央,大家撑着雨伞到观景台观景、拍照,半小时后上车继续驱车郎木寺,11:30到达。</p><p class="ql-block"> 雨稍停片刻又下开来,大伙借助雨具,冒着小雨在几座殿堂之间匆匆忙忙转了一圈。用约半小时,雨中走马观花。印象中估计占地范围不及拉卜楞寺,但建筑比较规整,胜过拉卜楞寺一筹。</p><p class="ql-block"> 离开郎木寺后,在小雨中继续前行,向着若尔盖大草原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2—3 郭莽湿地</p><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213国道旁,是一个开放式景点。海拔高达3562米,占地面积超过1万多公顷。</p><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在黄河流域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p> <p class="ql-block">一大片还保有些许剩余残绿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冒雨走向草原中央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的黑颈鹤雕像,昂头引颈,展翅飞翔</p> <p class="ql-block">看来这里是黑颈鹤的过冬栖息地,现在我们只能看看雕像了</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周边的栏杆</p> <p class="ql-block">和大鹤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的另一侧是湿地,黄河的最大支流洮河就从这里出发</p> <p class="ql-block">2—4 郎木寺</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海拔3480米。准确地讲,郎木寺不是一个寺庙的名字,而是一个村镇的名字。它是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镇上有两个寺院,一个为四川的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的郎木寺——格尔底寺这边。另一个是甘肃的赛赤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大片镀金屋顶是它的突出标志,天葬台也在这一边。两个寺院隔着白龙江源头的溪流相望。郎木寺镇的喇嘛数量合计有1000多人,占到郎木寺镇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可见宗教活动在当地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从规模上讲,四川的格尔底寺比甘肃的赛赤寺大,自然风光居多,但从气派豪华上讲,后者更胜一筹。我们这次去的是甘肃的赛赤寺。</p> <p class="ql-block">众山环抱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进入郎木寺的大门里</p> <p class="ql-block">大门边有一排小白塔</p> <p class="ql-block">迎面一座高大的鎏金白塔</p> <p class="ql-block">标志性建筑,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山上一排金色大屋顶,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每个殿堂都金光灿灿</p> <p class="ql-block">搬运供品的小喇嘛</p> <p class="ql-block">又下小雨了,雨中的大殿威严不减</p> <p class="ql-block">寺庙周边的民居,密密匝匝</p> <p class="ql-block">在小雨中,余兴未尽地离开了郎木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