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行15

沈锦芳

<p class="ql-block">接上集《北疆行14》</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去九曲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巴音布鲁克草原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大量沼泽草地、湖泊,该草原有大小13处泉水,7个湖泊,及20条河流;额尔宾山东西绵延17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将巴音草原一分为二,形成两盆地,千余眼泉水分布整草原,与冰雪融化涓涓细流汇成盆地,形成巴州母亲河——开都河(也称孔雀河)。</p> <p class="ql-block">古老开都河穿越两盆地,到此处水流平缓,小尤尔都斯盆地形成蜿蜒曲折河道,形成大大小小牛轭湖、沼泽湿地(开都河最后流入库尔勒东北博斯腾湖,即西游记里〝流沙河〞),〝九曲十八弯〞是对开都在河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古老开都河,从4000米上雪峰走来,千回百转,像巨龙延伸天边</p> <p class="ql-block">河流、山川、草地,一幅明丽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走了两个草原,那拉提草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p><p class="ql-block">比较一下:那拉提草原是典型高山草旬牧场,在整个天山山脉应是风景最美丘陵类草原,它和天山东部巴里坤草原、江布拉克草原、中西部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独库公路沿途的高山空中草甸、唐布拉河谷草原、果子沟山谷、围赛里木湖草甸、和静巩乃斯花海、昭苏、喀拉峻草原等同出一辙,都属高山森林草甸草原。</p><p class="ql-block">巴音布鲁克草原是典型禾草草甸草原,高寒草甸草场,四面雪山环绕,一马平川,开都河九曲十八弯象铺在巨大翠绿地毯上蓝色丝带,大气而妖娆,宁静而安祥,日出天鹅晨练,日落九日倒映,三百六十度气势磅礴而细腻如画;站在海拔约2800米观景台(自然隆起山体),放眼四周,处处是景,七八月如遇雨后傍晚,落日晚霞映衬蜿蜒妖娆的九曲十八弯,更是美得让心醉,让摄影师 流连忘返 。</p> <p class="ql-block">之后前往库尔勒,宿库尔勒</p> <p class="ql-block">库尔勒市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直线距离7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道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发源地之一,南北疆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北地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族约占69.9%,少数民族约占三分之一,市内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师部、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南疆铁路库尔勒办事处等中央、自治区单位。因盛产"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p> <p class="ql-block">库尔勒市历史悠久,公元630年佛教高僧玄奘西天取经途经库尔勒,该地大部属古代西域36国之一渠犁国。</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已有人类活动,西汉西域都护府在孔雀河三角洲筑埒娄城,有驻军,东汉埒娄城为爵离城、北魏柳驴城、元代坤闾城,清设三品伯克管理,属喀喇沙尔办事大臣。民国6 年设库尔勒县佐,辖焉耆道,民国19年改设治局,焉耆行政区……。</p><p class="ql-block">库尔勒人民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光荣传统,清代,维吾尔族伯克托克托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被叛匪霍集占杀害,献出宝贵生命;阿古柏时期,库尔勒人民支持左宗棠大军西征,为清军报信、当向导,随军打仗,军粮缺乏时,维吾尔族人民主动提供阿古柏窖粮数千石地点,阿古柏看大势去,自杀于库尔勒;抗战时期,各族人民成立反帝会,捐钱捐物,支援抗战……。</p> <p class="ql-block">7月2日早餐后,前往火焰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据考古、古籍文献揭示,远古时代吐鲁番就有人类足迹,六七千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以狩猎、采集为主,距今约3000年,游牧人逐渐定居,生产方式向农业为主转变;《史记》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土著居民是姑师人,吐鲁番古称姑师,汉代为车师前国,车师前王庭;前凉置高昌郡,北魏柔然立高昌国,唐置西昌州,宋为高昌回鹘,畏兀儿地;元置和州(哈喇和卓)宣慰司、万户达鲁花赤;清隶甘肃布政司, 光绪十二年(1886年)设吐鲁番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改置吐鲁番县,1949年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是古丝绸路上重镇,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相互融合交汇地,我国丝路遗存古城、石窟寺、烽燧、 墓葬、岩画等200余处,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西汉到唐代,丝绸之路昌盛一千多年间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鲁番。</p> <p class="ql-block">请接《北疆行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