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临滄是云南的边陲地级省轄市,地处云南西南部,东邻普洱,北连大理州,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有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临滄有许多藏在深山和澜滄江边的小众魅力景点,近年来渐渐走红。去一趟临滄是我们多年的愿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九月三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我们旅行团选择九月四日从滇缅铁路起点昆明北站出发,沿滇缅公路向西南进发,有特殊的意义。这次旅游团为我们请的就是熟知滇缅公路历史的金牌导游一一刘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建设同时提上了议事日程,1938年,滇缅公路通车,成为中国获取援华物资的国际通道,但因公路运力严重不足,滇缅铁路的建设遂于1938年开始筹建,设立了隶属于国民政府交通部的滇缅铁路工程局,由交通部次长曾养甫任局长,同时获得了美国政府7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铁路建设。滇缅铁路以昆明为起点,从孟定南定河口出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滇缅铁路始建于抗战时期,起点为现在的昆明火车北站(当时称昆明总站)终至缅甸腊戌。滇缅铁路分为东西两段,全长约860公里,全线均为米轨。然而它却从来没有运行过,在云南省的版图上甚至找不到这样一条铁路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滇缅铁路由国民政府于1938年12月动工,1942年因滇西失守而停工,整个工程浩浩荡荡,但线路实际铺轨仅仅是从昆明修到了安宁(后又拆除),始终未能达到最终目的地——缅甸的腊戌,近40万人的血泪劳动最终功亏一篑,成为一个巨大历史悲剧。但滇西楚雄,大理,保山,临滄皆有滇缅铁路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昆明还有好几处抗战遗址,我们从北站出发最先路过的是油管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昆明油管桥的建立背景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美两国抢建从印度到昆明的战略物资运输通道,包括“史迪威公路”和中印输油管道。中印输油管道西起印度加尔各答,东到昆明金马寺油库,全长3000多公里。昆明也在赶修一条军用公路,从东站绕到黑林铺,经滇缅公路连接史迪威公路。这条公路跨盘龙江时有一座木桥,称为林家桥。后来,由于林家桥被压坏,中印输油管道已停止使用,工程人员便用拆下来的无缝钢管迅速架设了一座新桥,这座桥因此被称为“油管桥”。油管桥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的物资供应,油管桥也就成为盘龙江流入老城区的第一座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当旅游大巴开到昆明西站立交桥时,刘导向我们介绍: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中国段起于昆明,止于云南畹町,境外终点在缅甸。 “滇缅公路零公里纪念碑”位于昆明旧时的西站,现昆明西站立交桥,也就在旧时西站对面的旅社附近,就是当年飞虎队的驻地,留下的大型石碾子见证了这段抗战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在对抗战有过重大贡献的云南和昆明居住了几十年,遗憾的是还没注意过这些抗战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接着旅游汽車经过昆明麻园火车站(原昆明西站),刘导介绍: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古老车站,是滇缅铁路的重要一环。它见证了抗战初期的艰辛岁月。如今,虽然滇缅铁路仅遗存昆明北站至石咀的12.4公里线路,但麻园火车站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韵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旅游車沿滇缅公道一路西行,在昆明安宁读书铺休息站,我们参观了滇缅公路的第一个露天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37年11月2日,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令龙云,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拨款200万元,要他负责限期一年修通滇缅公路,打通国际交通线。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到1938年8月底,经过云南各族人民九个月的艰苦奋斗,滇缅公路终于提前竣工通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改变抗战命运的惠通桥阻击战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位于保山的惠通桥实量摸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滇缅公路楚雄段一平浪也有滇缅铁路的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平浪滇缅路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平浪滇缅公路遗址群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几十万老弱妇孺民工在崇山峻岭中挖掘的英雄路。边修路边运输,整个工程共完成土方1100多万立万米,石方110万立方米,大、中、小桥梁243座,涵洞1789个和部分路面工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山高路险,抗日的决心不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抗战物资,源源不断从滇缅公路运送入国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云南是全国抗战的后方,也是东南亚抗日战争的前线,云南为抗战勝利给予了人,财,物力的巨大支持,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午,我们在大理祥云吃中饭,从滇缅公路下来走南涧,到临滄云县参观了一处滇缅铁路的遗址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纪念园纪念碑上的石像,表达了云南各族人民抗战的坚毅和决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纪念园的大型石雕壁画纪载着当年修铁路的艰苦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幅前面兜着孩子,后面背着石土的妇女石雕,充分铨释了当年男人上前线,妇孺老人上陣修路的动人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蓝天白云下的修路石雕十分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纪念碑后面,有滇缅铁路的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路边隐约可见的被拆除的铁路遗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抗战时期,铁路己拆除,这列火車不知为什么还在此展示?也许是告知人们这里曾是滇越铁路的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滇缅铁路纪念碑前,感慨万千!为云南在抗日战争期间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到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其实,云南临滄地区抗击外敌侵占我国领土,掠夺我国资源的抗敌斗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34年的滄源斑洪抗英斗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0年,滄源县人民政府在班洪镇的一棵大榕树旁、建立了班洪抗英遗址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在临滄滄源班洪参观了抗英斗争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33-1934年,英军侵占云南班洪和班佬等佤族部落共管地区(在今沧源佤族自治县)的银矿,激起佤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愤怒。班洪部落首先联合本族十七部落首领盟誓进行反击,十余村寨虽遭敌军炮毁,仍坚持斗争。双江、澜沧、耿马等地的汉、傣族人民组成千余人的“义勇军” ,赶赴班洪地区支援。在当地汉、傣等族人民的武装支援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声援下,击退了英国侵略军,收复了失地。守护住边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后在当年十七个佤族首领盟誓遗址班洪建立了班洪抗英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佤族与傣族民众联合起来,拿着弓弩、长刀就和武器精良的英军打起来,将他们撵回了驻地,并在随后将英军驻地团团围住。英军这时候知道怕了,一边向缅甸求援,一边向清政府求助。清政府本该保护自家国民不受外敌侵袭,可当时英国势大,清政府居然向他们妥协了,反过来派兵帮他们镇压佤族民众武装,使得英军得以脱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此后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就在国人忙于抗击日寇之际,英国侵略者趁火打劫。通过“封闭滇缅公路”要挟国民政府与其划定新的边界线,要求将班洪班老地区划归缅甸,这条边界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1941年线”。尽管这条线还没有彻底勘定,就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被搁置,可是阿佤山区还是有大片区域因此落入了外国人的实际掌控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34年10月,国民政府外交部和英国大使贾德干往返磋商,决定重新勘界,并组成有国际联盟选派的中立委员主持判决的中英勘界委员会。1935年4月9日,中英两国互换照会,同意谈判解决中缅南段未定界问题,并设立“联合会勘委员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为积极配合国家勘界团工作,维护祖国利益,以班洪王为首的各部落”爱国首领自发组成了“阿佤十七王民族自决会”(以下简称“自决会”)。十七王即班洪王、敢赛王、蛮国王、塔田王、绍信王、巩众王、上公基王、下公基王、业烈王、戛希王、南抗武王、木烈王、户勐王、布德王、班弄王、莫弄王、班况王。曾被英缅当局笼络收买的班况、班弄等部落王也加入“自决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36年2月2日,阿佤十七王共同发布敬告祖国同胞书,声明阿佤山区“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面对外来野心侵略,“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渝”。 阿佤地区本为中国极西南之国防边陲,亦即中国之西南半壁,得失关系重要。祖国存亡安危,尤其云南及川黔各省,俱有唇亡齿寒之依,按图索骥能不岌岌可危哉!况我佧佤金银矿产之丰富,素称雄于世界,英帝国主义者久已觊为眼中物,乘我祖国多事之秋,竟悍然引兵越界,既强自修筑马路,复建炉房兵营,意在谋永久之占领。际此勘界时期,倘不据理力与争回,则何异授宝藏以予强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后来解 放 军为了剿匪,专门派遣一支部队驻扎在这,当地民众很是安心。1953年末得知这支部队即将撤走的时候,不少佤族群众又担惊受怕起来,佤族头人们在商量过后,甚至特意给毛主席寄去了一封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53年,班老地区仍有部分地区被英缅盘踞,班老地区头人集体上书毛主席,要求回到祖国怀抱。誓死捍卫我国领土,保卫祖国边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1954年给予答复。回信强调了民族团结,提出佤族人民将和全国各少数民族一起为巩固国防,发展夲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事业而努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l954年四月,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此后,中缅迅速就边界问题展开了谈判。历经6年多的努力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随着两国签订边界议定书,1941年线划归缅甸的班洪、班老地区,终于正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展览馆里的抗英歌谣充分表达了以佤族为代表的边疆各族人民,不畏权势,为捍卫祖国边陲领土英勇抗敌的决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到临滄旅游,行走在祖国的山河中,我们不仅仅是看风景,体味人文,在旅游中我们走抗战路,忆抗战事,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向修建滇缅公路,滇缅铁路的四十万民工致敬,也要向为领土完整,保护国家财产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边疆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写于2O24年十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