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勒泰(5)——城市与乡村

一日曲

<p class="ql-block">  北屯是个乡,北屯是个市,北屯乡棣属阿勒泰市,北屯市棣属兵团。</p><p class="ql-block"> 北屯乡是个镇,地处阿勒泰市南部,东与切尔克齐乡相邻,南与福海县相邻,西濒乌伦古湖,北与阿苇滩镇、巴里巴盖乡和切木尔切克乡交错相邻,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自东向西静静流过。</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北屯,是因为长春市专家送教活动,第一眼看到北屯镇寄宿制中学矗立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背映蓝天,与大地融为一体,感觉有点震撼。学校教学楼宽敞明亮,学生个个健康阳光,浑身出散发出自由奔放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午间休息,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额尔齐斯河边,看一江清水向西流,河岸边有人垂钓,对面河滩胡杨林里有觅食的牛羊和野餐的人们……,这条唯一的逆流,在他们的眼里却是稀松平常。</span></p> <p class="ql-block">  后又驱车前往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南北宽27千米,东西长41千米,平均水深8米,最大水深约12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北疆最大的永久性淡水湖,风平浪静时,是人们游泳的好去处,这天风大浪急,站在湖边,碧浪拍岸,犹如面临大海,望湖面波澜壮阔,对边隐约一线是湖那边的福海县。</span></p> <p class="ql-block">  三天后,参加局机关的党员活动,参观北屯市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走这条路,</span>两边的白杨林已经变黄了。</p> <p class="ql-block">  北屯市与北屯镇不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1958年8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持工作的副政委、镇边将军张仲瀚为重建的十师师部选址定点,为中国最北的屯垦戍边重地命名"北屯",拉开了北屯建设序幕,1959年11月1日,农十师师部正式迁址北屯,1966年,北屯标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地图,2012年12月24日,经中央编办批准,正式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正是叙述这一段历史的,以“仁、和”为主线,以“屯垦戍边”为内容,展示了从西汉时期开始在西域进行的屯垦戍边历史和文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战天斗地的戍边故事。参观者中有疆二代疆三代,看着那满墙年轻又坚毅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辈</span>祖辈的面孔,他们内心的感受又岂是旁人所能体会的。</p> <p class="ql-block">  汗德尕特乡是个真正的乡村,是阿勒泰市唯一的蒙古民族乡,地处中蒙边界,距阿勒泰市区32公里,“你可以去看看,这是阿拉泰市周边,最值得看的一个小村之一。”同事介绍说,辗转从同事的同学那找到了去汗德尕特乡的专线车司机电话。十点多出门,到十一点出发,七人座坐了四个大人一个小孩,途中又上来三人,超了一人,“小孩是同村的,帮着带回的,大家挤挤”司机是维吾尔族的,普通话不错。车上除了我们夫妻,其他人都是村子的,大多认识,中途上来的三位当中一位是汉族的,在林业局工作。另两位是蒙古族的,不知道是兄妹还是夫妻,女的在畜牧局上班,男的体型彪悍,一看就是蒙古汉子,他们都是周末回村子里的。</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第一次和蒙古族同胞挨得这么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你们应该都是能歌善舞的吧。《祝酒歌》、呼麦……”我们主动找话题搭讪。</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会哟,要会的话,那就开个音乐茶馆去了。”女同胞乐呵呵的答道,非常豪爽:“在我们这边吃的还习惯吗?牛羊肉,对!我们这边的品质应该是挺好的,用清水放点盐巴煮煮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小孩在外面上学,牛羊肉都是我们卤好了快递过去,说那边的吃不习惯。”旁边林业局的同志也说。</p><p class="ql-block"> 说着话,车子已经驶入了山区,这里的路边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是波澜起伏的山地草原,车子在蜿蜒的山坡间的路上盘旋,山坡上的草地枯黄一片,偶见一些羊牛。</p> <p class="ql-block">“村子没有什么可看的,村子后面有个五指泉,是个景区,但是没怎么开发,可以去看看”临近村子司机说,看见窗外有村民骑着马走过,心里说什么风景不风景的,有匹马让我骑着在村里转一圈就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司机把其他乘客都送到了家,我们一人加了五块钱,他把我们一直送到了五指泉景点的山前。空地停了几辆车,比我们早到的一群人已经往前面的一座石峰攀去,我们也尾随而去,山不算高,但纯原生态,没有人工修建的登山阶,妻子穿了带跟的皮靴,半途放弃,只能望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  我一人继续攀越,跟前是一座大小岩石堆砌的小山头,上去容易下来难。</p> <p class="ql-block">  后面是主峰,叫做金顶山,有几处开凿了简单的落脚石阶,快到顶峰时有两段木质阶梯,阶梯之上,一块巨石横卧眼前,上面携刻着蒙语“金顶”二字(猜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近了看,却发现巨石的底部已经和山体剥离开了,就像一块天外飞石飘落在山顶。</p> <p class="ql-block">  转到了巨石东边,原来它不是孤家寡人,身边还有两块小巨石,三块石头呈品字形排列,不知有何讲究,是何阵法?在这样的山顶之上,是哪位仙人作法,搬来这样三块石头?其实心里清楚,这是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剥蚀而成的奇观,但宁愿相信,它们是天外飞石,背后一定有着神秘的传说,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p> <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司机打来电话说要回城了,我们说给半个小时,我们去看看五指泉,回途的车上,司机问:</p><p class="ql-block">“看了五指泉吗?”</p><p class="ql-block">“看到了泉水,五指没看到。”</p><p class="ql-block">“就是泉水旁边啊,石头就像张开五个手指。”司机伸出手掌比划着。所谓的风景都是靠想象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间太紧,应该没注意到,不过看到了“金顶”,也就不虚此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家上网查“五指泉"的照片,发现在我们合影的照片中,远处头顶上方位置,那块实出的石头下面有几道印迹便是了。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