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蚍蜉村 深山藏国宝

老白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太谷城区40公里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圣寺”的古村落——蚍蜉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谷蚍蜉村偏安山隅,其名头却如雷贯耳,它是中国仅有的几处南北朝遗址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多年前,我创作长篇小说《形意英雄传》查找中国镖局起源的的时候,就曾与考古学者孟繁明先生寻访过这里的“布施碑”,可惜没有导游,只能浅尝辄止 ,故遗憾多年!今天终于请到了区交通局前局长该村老“村民”程长生先生,得以圆了多年之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程局长的引导下,我们驱车出城东北向,从回马口进山,上坡下沟,辗转“九曲十八弯”,才来到蚍蜉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呵!正儿八经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许多游客一样觉得奇怪,人类居住的村庄怎么能叫做“蚍蜉村”呢?须知“蚍蜉”读pí fú,是一种体型相对较大的蚂蚁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局长説 ,这里有一段神秘而美丽的传说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早很早年以前,这里的祖先与僧侣准备在该村村南名叫“圪塔地”的地方修建一座寺庙。建筑材料都准备好了 ,忽然一夜之间 ,被搬了家。有人晚上看到有羊那么大的蚍蜉 群在搬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 人们一看 觉得这是天意,于是就在蚍蜉“选定”的风水宝地建起了这座庙宇——“真圣寺”,而这个古村落由此就叫成了“蚍蜉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鬼子“三光”政策扫荡了多少乡村,包括更深的山庄,唯独找不到蚍蜉村;几十年来百姓生活平稳而安康,近年来这里盛产的又大又黄又甜的“蚍蜉杏”,已经成了响当当的名片闻名遐迩……蚍蜉们选定的风水宝地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太谷县志记载 ,蚍蜉村的“真圣寺”始建于哪朝哪代,无从考究,但以重建正殿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算起至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虽经明嘉靖年间(1552年—1566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光绪年间(1871年—1908年),三次修缮 ,但基本保留了金代风格 ,这在全国又是十分罕见的。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程局长通融下,来了村长。我们有幸入寺仔细考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庄严肃穆的真圣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真圣寺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成为国保级的珍贵景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院坐北朝南,规模不算太大,但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前低后高,层次分明。是一座城堡式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中正殿的正脊吻兽,显示建筑的巍峨和寺院的神秘。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梁架结构简洁规整,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斗拱五踩单抄单昂计心造,用单材耍头,明间设板门,次间装直棂窗。千</span>年的木结构寺庙居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有着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殿建筑面积113平方米,梁架保留金代原貌,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梁架彻上露明造,四椽袱向前兼作剳牵,结构简洁规整,特征与金代形制相符。石窑建筑面积106平方米,为清代遗存,面宽七间。真圣寺正殿整体构架简洁大方,既反映了金代木结构惯用手法又具有独道之处,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殿前还有一根千年枸杞树木柱,堪称天下唯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厢房是观音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厢房是财神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内现存维修碑5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字迹较清楚的是道光(1842)《重修真圣寺碑记》,以及漫漶不清的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真圣寺碑记》。其余皆为历次修缮的布施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得庆幸的是,几次修缮都没有对金代的梁架系统造成致命的修改。这个小庙很精致,在大山深处静静的呆了近千年,非常值得鉴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谷蚍蜉村除了千年古寺,还有一座更为古朴的“燃灯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燃灯塔,也叫石灯幢,位于蚍蜉村西的一段山崖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朝的这座塔可能是太谷境内年代最久远的建筑,距今估计有1600多年的历史,甚至可能比“太谷”的这个名字都早,是太谷地面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 山西仅存的两座北齐燃灯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北齐遗物的石塔,为六角单层亭阁式石塔,通高3.6米。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石砌,平面六边形,高2米,由七层砂条石砌筑而成,下四层渐收,上三层呈须弥式。塔身一层,平面六边形,高0.85米,空心,正南设拱券形龛,与龛门相邻两面各雕立像1尊,塔身上部设六角攒尖式顶,其上设二层砂石六边形塔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山西省文物局编著的《厚重山西-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选编》,该文件较为详细地载录了蚍蜉石塔的基本测绘数据,并给出了结论“是山西省内仅存的两座北齐燃灯塔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人遗憾的是这座世上罕见年代久远的燃灯塔正面临倾倒的危险!故在此紧急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护与维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程局长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家于2010年拨款250万元维修“真圣寺”,他自己也带头捐献巨资完善设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程长生等广大村民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