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64届汽运专业,部分同学相约母校 2024年10月09日至12日 于山东省.济南市

张坦水

<p class="ql-block">入校60周年纪念活动记实</p> <p class="ql-block">交通学院老校区,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单天伟</p><p class="ql-block">现住址:济南市</p><p class="ql-block">电话:13869186599</p> <p class="ql-block">沈庆法</p><p class="ql-block">现住址:江苏省.徐州市黄山新村37号</p><p class="ql-block">电话:15365899795</p> <p class="ql-block">刘友谊</p><p class="ql-block">住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渔港路64号</p><p class="ql-block">电话:13706318722</p> <p class="ql-block">孙统俊</p><p class="ql-block">现住址:江苏省.徐州市.古楼区,徐钢七宿舍</p><p class="ql-block">电话:13685180260</p> <p class="ql-block">朱孝啟</p><p class="ql-block">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富丽城小区</p><p class="ql-block">电话:13512562009</p> <p class="ql-block">徐庆文</p><p class="ql-block">江苏省徐州市,泉山麓山荣郡</p><p class="ql-block">电话:13092328805</p> <p class="ql-block">楊毅民</p><p class="ql-block">现住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苏论里小区</p><p class="ql-block">电话:13776580656</p> <p class="ql-block">吴孝忠</p><p class="ql-block">现住址:江苏省.徐州市.九里万科城</p><p class="ql-block">电话:15105203659</p> <p class="ql-block">张恒贞</p><p class="ql-block">现住址:江苏省.徐州市.古楼区,牌楼街道.锦绣山水小区</p><p class="ql-block">电话:15905219119</p> <p class="ql-block">刘崇贤</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裕景苑小区</p><p class="ql-block">电话:13326366078</p> <p class="ql-block">李桂秋</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潍坊诸城市.东关大街电力五小区</p><p class="ql-block">电话:13468493630</p> <p class="ql-block">李华</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403号</p><p class="ql-block">电话:13022774628</p> <p class="ql-block">李玉珍</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德州市,十三局宿舍</p><p class="ql-block">电话:13053416901</p> <p class="ql-block">孔祥和</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金牛社区,福盛花园。</p><p class="ql-block">电话:13793185957</p> <p class="ql-block">邢丽</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清平花园</p><p class="ql-block">电话:15169562734</p> <p class="ql-block">姜浩华</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p><p class="ql-block">电话:13583517238</p> <p class="ql-block">陈英华</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济南市</p><p class="ql-block">电话:13793183037</p> <p class="ql-block">王秀丽</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济南市</p><p class="ql-block">电话:13608929557</p> <p class="ql-block">张坦水</p><p class="ql-block">现住址:山东省.济南市</p><p class="ql-block">电话:18663775539</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山东省济南市区湖泊、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北部,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水面面积57.7公顷[22],水深平均2~3米。[1]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漫步大明湖,畅游北极阁,</p><p class="ql-block">遥望超然楼。远观佛山倒影!</p><p class="ql-block">深度领略:</p><p class="ql-block">泉城济南那山泉湖河城的美丽秋色!</p><p class="ql-block">亲身感受:</p><p class="ql-block">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p> <p class="ql-block">铁公祠坐落在济南市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大明湖东北岸的北极阁,是很多老济南人心中的美好回忆,长长的石板滑梯令人难忘,北极阁中供奉的真武大帝和众多塑像也让人印象深刻。这里的古建、雕塑和壁画美轮美奂,这里的石滑梯留下了无数童年的欢声笑语。历史悠久的北极阁,在岁月流逝中稳稳立于大明湖畔,面朝湖光山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关于大明湖青蛙不叫的传说,最早源于乾隆皇帝游历济南时在大明湖休息,由于真龙天子的到来,湖里面的青蛙“百蛙齐鸣”,湖边“众蛇汇聚”,目的是为了目睹圣颜。然而,这种现象惊动了乾隆,导致他无法休息。因此,乾隆颁布了一道圣旨,那就是“蛇归洞,蛙不鸣”,从此之后大明湖再也没有见过蛇行、听不到蛙鸣。</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个说法只是传说,现在这个无神论的年代,可信度并不高。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零,早在明末,就有诗人王象春总结出了大明湖的“四大怪”,即“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这个故事,估计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牵强附会做的杜撰罢了。</p> <p class="ql-block">那为什么大明湖的“蛙不鸣”呢?</p><p class="ql-block">根据科学的解释,青蛙叫是发情求偶的表现。而青蛙发情是有水温要求的,只有水温超过23℃,青蛙才会鸣叫。而大明湖,是济南城里地下涌出的泉水汇集而成。泉水吗,水温很低,大约14℃-18℃。在这种水温下,青蛙是不会叫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到了城外青蛙就叫了,原因也很简单,这是因为泉水流到城外的时候,水温已经增高,青蛙达到了适宜的温度,发情时自然就要叫了。</p><p class="ql-block">至于“蛇不见”,更好解释了,大明湖最不缺的就是水鸟,有些鸟喜欢吃蛇蛋,在这种情况下,蛇是很难生存下去的。</p><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与乾隆皇帝毫无关系。最后说一句,乾隆没事来济南,不是来找夏雨荷,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夏雨荷这个人。</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济南市境内的景区</p><p class="ql-block">历下亭(Lixia Pavilion),是济南名亭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东南隅岛上。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1979年,被定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p><p class="ql-block">历下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亭。它始建于北魏,历经多次兴废变迁,至清初由山东盐运使李兴祖重建,规模宏大,成为济南的一大名胜。历下亭不仅以其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游客,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娱乐活动而闻名。</p><p class="ql-block">出自唐代杜甫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p><p class="ql-block">全诗</p><p class="ql-block">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p><p class="ql-block">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p><p class="ql-block">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p><p class="ql-block">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p><p class="ql-block">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p><p class="ql-block">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p> <p class="ql-block">超然楼,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畔,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基上,顶覆铜瓦,楼高51.7米,上下共分七层,号称“江北第一楼”。</p><p class="ql-block">超然楼是一座拥有700年历史的名楼,始建于元代。历代因于战火及灾涝等原因,屡毁屡建,原楼久已荡涤无存。2007年,大明湖扩建工程通过规划并正式动工,寻其旧址,重新兴建。2008年8月,重建的超然楼相继开工。[2]拱卫左右的裙楼博艺堂、贺胜斋,与高耸挺拔的超然楼共同构成一组总建筑面积7473平方米的宋元风格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水位可由水门调节,一般水深2~3米,平槽蓄水容量为83万立方米,一般调蓄水量仅32万立方米。据1967年5~7月实测,入湖泉水为35.4万立方米,入湖污水仅0.1万立方米,清污比为33.2:1。1970年代以来,由于城区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一降再降,泉涌量逐年减少,甚至干涸。而入湖污水量却与日俱增,湖水污染相当严重。1980年5月引五龙潭水补给大明湖工程实施后,可不定期引清水入湖,对改善湖水水质有一定作用。[3]</p><p class="ql-block">大明湖底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再加合理的排水系统,便形成了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解放阁:</p><p class="ql-block">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1963年,济南市利用原内城东南城角,砌筑台基,以纪念济南战役的胜利。80年代初,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台上建阁,以缅怀革命先烈,于1988年建成。</p><p class="ql-block">解放阁通高30米,面积620平方米,为二层楼阁式建筑。台基高10米,面积2150平方米,半腰处镶嵌陈毅题“解放阁”三个大字。高台全部用浑厚的石块砌成,周围四面砌石栏,台西面左右均有石阶可以攀登。</p><p class="ql-block">济南解放阁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而且也成为济南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解放阁于1977年12月被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2021年10月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入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明代诗人晏壁在《黑虎泉》诗中这样描述黑虎泉水声轰鸣、状若虎啸的雄壮声势,说得正是“黑虎啸月”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黑虎泉,位于济南老城东南护城河南岸,是黑虎泉群的主泉。泉源在崖下的石洞内,洞内有一个巨石盘曲而卧,上生苔藓,显得黑苍苍,犹如猛虎深藏。水从巨石下涌出,湍击巨石,发出粗犷的鸣响,再加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惊人的吼声回荡于洞中,酷似虎啸,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观群泉喷涌,</p><p class="ql-block">感受泉城神奇。</p> <p class="ql-block">据济南泉水文化研究者陈强介绍,黑虎泉兽头最初并非三个,据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记载,清末时黑虎泉兽头仅有一个。1931年整治泉池时建为三个,泉水清澈如镜,池北为水闸,水漫流形成水帘状,流入护城河中。黑虎泉在济南泉水中是最有气势的,巨大的泉水从三个石雕虎头中喷射而出,在水池中激起层层雪白的水花,动人心魄,令观者无不惊叹。</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黑虎泉最大涌量约4.1万立方米/日,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多泉水中居于第二位。水自洞中通过暗道由标高27.88米的石雕兽头口中喷出,形似瀑布,然后泻入长约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中。</p> <p class="ql-block">黑虎泉,成名久矣,在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有收录。黑虎泉的名字始见于近代名泉碑,黑虎泉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相传,某日午夜,深涧之中有嚎叫声,惊醒众多居民观看,只见两猛虎格斗,一只黑色,一只金色。虎见人多,心生惧意,黑者钻进东泉,金者钻进西泉。后世人根据此传说在黑虎泉畔建有两虎雕像,予以纪念。另有传说此兽头并非虎头,而是来源于龙王第六子霸下,又名赑屃。传说霸下性好喜水,常栖水边,于是在黑虎泉池建此兽头。</p> <p class="ql-block">2024.10.10</p><p class="ql-block">午餐相聚于</p><p class="ql-block">山东大厦花园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山东大厦</p><p class="ql-block">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区南部,位于1300多亩的南郊园林和700多亩的泉城公园之中,东邻千佛山,环境优雅、宁静,素有“皇家园林”之称。大厦主体由世界著名的美国波特曼设计事务所[2]设计,内部装修由南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设计完成。 大厦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由客房楼、会展中心和山东会堂三部分构成,是一座集会议、展览、商务、住宿、休闲、娱乐、宴会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山东大厦</p><p class="ql-block">主体由世界著名的美国波特曼设计事务所设计,内部装修由南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设计完成。客房楼采用内天井结构,著名的波特曼共享空间,其高度为98米,大堂面积为1980平方米,设有6部室内观光电梯。山东大厦客房楼以高大的飞檐式雨棚为起点,仿佛巨手伸出,迎接着八方宾客;有意压低的入门口,给人贴近家的感受。十几米长的入口通道,用近似中国园林葡萄架式的走廊为引导。一进前厅,顿时豁然开朗,高23米的自然采光前厅,由20棵通天柱擎起,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第一前厅。</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Baotu Spring),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1]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立方米/天。[18]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2013年,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天下第一泉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9月5日下午,趵突泉泉群省级地质公园揭牌开园。</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6日,趵突泉迎来自2003年复涌以来的第21个年头,再一次打破自己持续喷涌的最长纪录。</p> <p class="ql-block">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望鹤亭</p><p class="ql-block">趵突泉东北隅</p><p class="ql-block">望鹤亭 ,在趵突泉东北隅。据明崇祯《历乘》记载,原称“漱玉亭”,崇祯年间历城知县贵养性改称“溪亭”。相传,因这里风景清幽,常有仙鹤翔来,所以清代乾隆年间将此亭更名为“来鹤亭”,后又更名为“望鹤亭”。</p> <p class="ql-block">相传,因这里风景清幽,常有仙鹤翔来,所以清代乾隆年间将此亭更名为“来鹤亭”,后又更名为“望鹤亭”。1964年,在此设“蓬莱茶社”。旧时常为文人吟诗、对弈、赏景之地。清朝王钟霖曾赋《望鹤亭》诗一首:“高轩临水不常开,偶酌清泉涤茗杯。一局棋完闲问鹤,过桥可见几仙来?”</p> <p class="ql-block">该亭呈丁字形,东侧南北向,西侧东西向,顶为卷棚式,悬山,小青瓦面,亭身琉璃门窗,东西两间中部南侧,辟有圆形洞门,门外隙地,植垂柳,依柳叠山石。正门在西侧,门上悬写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望鹤亭”匾额。门两侧楹联乃宋曾巩《咏泉》诗句“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由济南当代书法家关友声所书。整个亭子半伸水中,如同画航荡游。内设茶座,为游人品茗赏泉佳处。</p> <p class="ql-block">相邀几十位同窗学友,烧开清澈甘甜的趵突泉水,泡一壶明前龙井,观景赏泉品茶,漫忆讲述当年激情岁月,青春年华,那是一种精神享受,人生乐章!善哉!美哉!</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纪念堂</p><p class="ql-block">济南市名人纪念堂</p><p class="ql-block">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坐落于漱玉泉畔,始建于1959年,1999年进行较大规模扩修建,现今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典型的宋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池北内壁嵌“漱玉泉”石刻,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1956年书写,字迹遒劲俊秀,落落大方。</p><p class="ql-block">漱玉泉眼从池底涌出,形成串串水泡,飘然至水面破裂,丝丝作响,然后由池南侧的自然石上漫过,哗哗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这池水面长21米,宽17米,深1.5米,山石驳岸,错落有致,池岸青松挺拔,缘柳摇曳,翠竹婆婆,阳光投影绿荫於池中,斑斑驳驳,姿态成千。池内金鲤戏游,给游人增添许多雅趣。</p> <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发端于五月三日,故又称"五三惨案"。直到1929年5月,日军才在内外压力下撤离济南。济南惨案是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山东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及外交官员的血腥事件,又称五三惨案。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一笔血债。</p> <p class="ql-block">1998年于现址按原样重建。亭呈圆形,双顶重檐,由8根石柱承托。8根石柱为保存下来的原物,各柱均刻有槛联。亭额嵌“五月三日”石刻。此亭简朴庄重,壮观宏伟。济南市自1999年起开始试鸣防空警报,并从2000年起把每年5月3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以此来纪念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p> <p class="ql-block">1998年于现址按原样重建。亭呈圆形,双顶重檐,由8根石柱承托。8根石柱为保存下来的原物,各柱均刻有槛联。亭额嵌“五月三日”石刻。此亭简朴庄重,壮观宏伟。济南市自1999年起开始试鸣防空警报,并从2000年起把每年5月3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以此来纪念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p> <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纪念堂</p><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纪念堂”位于趵突泉东北角,迎面就是一座汉白玉牌坊,横额上书“后事师表”。两尊石虎镇守牌坊左右。这是根据汉代造像设计雕刻的,既吉祥威严又有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泺苑位于趵突泉公园北部,2006年建成,是一条体现老济南前街后河、清泉石上流风貌的仿古水街。“齐风”在此指老济南风貌,一方面泺苑内建筑沿循明清济南民居风格,以廊、榭、阁等敞开性建筑为主,亭、台、楼、阁、榭高低错落,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大气秀美的水墨画,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另一方面建筑内布置了老济南民俗文化内容,突显了老济南的民风、民俗,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板桥泉</p><p class="ql-block">位于趵突泉公园西北区泺苑南首,池子正方形,池子中间有似突起的井口,井口内又套有一圆环,水势不大,能看见微微的涌起,水质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古有诗曰:“文登一脉透谭城,澄澈全无蜃气腥。安得雪堂苏学士,朗吟万竹灌清冷。”传说,此泉水脉贯通东海畔之登州,故名登州泉。登州泉位于济南趵突泉西侧,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均著录,现名列济南新七十二名泉。天气晴好时,登州泉澄澈如镜,观其倒影,如真似幻。</p> <p class="ql-block">万竹园:</p><p class="ql-block">又名张家花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坐落于趵突泉公园西,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1],因园中多竹而得名,是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万竹园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建筑特点糅合而成的古建筑群。有3套院落,13个庭院,186间房屋,还有5桥4亭1花园及望水泉、东高泉、白云泉等名泉。园内植有木瓜、石榴、玉兰、修竹、芭蕉等多种花木。园内曲廊环绕,院院相连,楼、台、亭、阁,参差错落,结构紧凑,布局讲究。明隆庆四年(1570),当朝宰相殷士儋曾归隐于此,并易名“通乐园”。该园建筑为民国初年军阀张怀芝所修,故又名张家花园。1980年,市政府对万竹园进行整修,对外开放,后划归趵突泉公园。</p> <p class="ql-block">李苦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设在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的万竹园,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居于西部,纪念馆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18个展室,常年展出其遗作和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p> <p class="ql-block">约定集合于16点30分,趵突泉南门副道乘车返回山东交通学院。</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1日上午,老校友们应邀赴交院长清校区参观活动,</p><p class="ql-block">山东交通学院王保群副校长、赵长利副院长、刘宝运副主任,在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为老校友们赠送校徽,握手迎接并合影留念,培同参观校史馆和新校园。</p> <p class="ql-block">校领导们饱涵情深意长那一句,欢迎老校友们回家!让我们暖心!让我们感动!</p> <p class="ql-block">2024.10.11日下午,老校友们漫步老校区,追忆那激情岁月,芳华年代,终生不忘师恩!永铸同窗情怀。</p> <p class="ql-block">接待服务组成员:</p><p class="ql-block">单天伟、陈英华、王秀丽、张坦水在摆放茶话会用品!</p> <p class="ql-block">品茶忆当年,</p><p class="ql-block">高歌颂友情!</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前相识在交院母校,毕业后各奔天涯海角,同窗情怀终生难忘,诚祝同学们生活美满,吉祥安康!</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水平低,可能存有不妥,不当和欠缺之处,望及时提出以便改正。深表谢意!</p> <p class="ql-block">山东交通学院简介:</p><p class="ql-block">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p><p class="ql-block">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4年,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经过67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为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31万余名。</p><p class="ql-block">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城济南,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9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亿余元。纸质藏书220万余册,电子期刊18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20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在读国际学生6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6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30余人,硕士学位近900人,研究生导师200余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5人,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30人;拥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9个。</p><p class="ql-block">学校以交通类专业为主,涵盖“工、管、理、经、文、艺、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起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三大优势专业群;设有19个学院(部),53个本科招生专业和交通运输、机械2个硕士专业;工程学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排名前1%,具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国际等效认证)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建设2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7项;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p><p class="ql-block">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7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2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高等学校实验室、2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3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4个地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近五年,主持纵向课题约70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6.7亿余元。出版专著180余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p><p class="ql-block">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余个国家的近1000名国际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设山东省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办学,在泰国孔敬设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中俄交通教育学院。</p><p class="ql-block">交通教育,累累硕果;筚路蓝缕,凝心聚魄。历代交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创业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务实的工作,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建设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断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