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史话:魔术师张燮林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前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张燮林获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张燮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7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早年在上海汽轮机厂技工学校学习。1959年调入上海集训队,并代表上海队赢得第一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团金牌。1960年正式进入国家队,是长胶胶皮的发现人,也是长胶打法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张燮林,是叱咤风云的乒坛国手,先后参加过1961年、1963年、1965年1971年4届世乒赛,以主力队员的身份,两次夺得男团冠军,还与王志良合作,两次获得世乒赛男双冠军。张燮林还与林慧卿合作,获得世乒赛混双冠军。</p><p class="ql-block">1972年,正式告别运动员生涯,成为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担任国乒女队主教练期间,培养出葛新爱、童玲、邓亚萍、焦志敏等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率队10次夺世乒赛团体冠军,其中从1975年至1989年中国女乒创下史无前例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八连冠纪录。9次女单冠军,9次混双冠军,8次女双冠军。带领国乒女队参加1988年、1992年两届奥运会,包揽了女单金牌。</p><p class="ql-block">1995年,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张燮林13次获国家体育运动员荣誉奖章,被评为“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荣获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等。2024年8月12日,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他在上海黄河路小学上二年级时,就迷上了乒乓球。当时学校只有一张乒乓球台,规定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打乒乓球。</p><p class="ql-block">如此一来,张燮林就与低年级学生在地上画一条线当球网,再画两块乒乓球台,然后借助商店门口的灯光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有时弄堂里、菜市场卖菜的收摊了,张燮林就与小伙伴在菜摊上摆几块砖头做球网,“乒乒乓乓”地打起来。</p><p class="ql-block">小学三年级时,张燮林可以在学校打球了,谁输谁走。张燮林始终是擂主,没有同学能够打赢他。</p><p class="ql-block">家人坚决反对张燮林打乒乓球,尤其是爷爷,说打乒乓球会让张燮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张燮林好几块球拍都被爷爷用刀劈了。</p><p class="ql-block">后来张燮林将乒乓球拍寄存在同学家,放学后去同学家取球拍,打完后再放回去。</p><p class="ql-block">小学六年级时,张燮林开始与工厂里的高手打球,很多年长他10多岁的高手都打不过他。</p> <p class="ql-block">1958年,张燮林中学毕业了,进入上海汽轮机厂技校学技术。业余时间,张燮林经常报名参加上海市的民间乒乓球比赛。</p><p class="ql-block">汽轮机厂技校位于闵行镇,张燮林坐长途汽车去市里参加比赛,往返要3个多小时。父母觉得张燮林这是不务正业,多次与他发生争吵。</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张燮林参加全市性的乒乓球比赛,要进行14场比赛。他从工厂所在的闵行镇到上海市区跑了28趟,最后获得全市男子单打第5名。</p><p class="ql-block">由于天赋出众,比赛成绩好,1959年张燮林被调往上海市乒乓球队,成了一名专业球员。</p><p class="ql-block">运动员属于干部编制,不仅包吃包住,还免费发运动服装和球鞋。家人这才支持张燮林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早年张燮林</i></b></p><p class="ql-block">张燮林是直板削球打法,而上海是直板快攻的发源地,削球打法的运动员很少,只有张燮林、欧阳维、水涵高几名选手。</p><p class="ql-block">这年夏天,获得第25届世乒赛冠军的容国团来到上海进行巡回表演赛。张燮林被安排与多位国手比赛,他削出的球旋转变化不多,抵挡不住王传耀、容国团等国手的进攻。但削球运动员少,张燮林还是让人眼前一亮。1960年他顺利入选国乒队。</p><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全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团体赛在上海举办,国乒男队分成6个小组,与各省市运动员过招。</p><p class="ql-block">出人意料的是,张燮林接连击败了容国团、庄则栋、王传耀、杨瑞华等国乒高手,震惊整个乒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前排左起:容国团、傅其芳(教练)、王传耀,后排左起: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i></b></p><p class="ql-block">原来,张燮林回上海时换了胶皮。这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来张燮林球拍上的胶粒顶部的花纹被磨滑了,找不到那种胶片的型号,随便找了一块胶粒偏长的胶皮换上。</p><p class="ql-block">谁知他用这种胶皮搓出的球很怪:本来应该是下旋,可他搓出的球或是上旋或不转,对手一碰便出高球或出界。</p><p class="ql-block">张燮林推挡的球应该是上旋或不转,可对手一碰就下网。而且张燮林用这块胶皮削出的球飘忽不定,有时转,有时不转,有时下沉,对手很难判断。</p><p class="ql-block">经上海橡胶三厂张秋成工程师细心研究后,工厂用透明胶试制出胶齿长达1.5毫米的胶皮(当时中国直板快攻队员球拍的胶粒为0.8豪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他像发现了新大陆,巧练加苦练,终于创造了外国人毫无所知的直拍“长胶”削中反攻的新打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木村兴治 摄影于2006年</i></b></p><p class="ql-block">1961年春天,日本宣布发明了乒乓球秘密武器:弧圈球。日本这位发明弧圈球的乒乓球运动员叫木村兴治,他身高1.79米,戴一副黑框眼镜,左手直握球拍,拉出的弧圈球又快又转,威胁很大。</p><p class="ql-block">教练组安排张燮林用削球对付日本队的弧圈球,这是当时国内乒坛的 “军事机密”。为此,国家体委特意发文:收回市面上所有正在出售的长胶球拍,规定全国只有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3人可以使用长胶,其他人未经国家队同意,不得使用长胶。</p><p class="ql-block">这项规定一直到1966年才失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北京工人体育馆,是为1961年4月举办第26届世乒赛兴建的,它也是最早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体育馆。</i></b></p><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的工人体育馆举行,张燮林被安排参加男单比赛。教练组要求他守住自己的那条线,将对手挡在8强之外。</p><p class="ql-block">中国队参加团体赛的成员是容国团、徐寅生、庄则栋、王传耀、李富荣。男团决赛采取9局5胜制,最终中国队以5比3战胜日本队,夺得男团冠军。</p><p class="ql-block">张燮林只参加单项比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让日本名将星野进八强。国乒队每个单项选手都有任务,谭卓林、胡道本、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等都战胜了各自对手,守住了自己那条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星野展弥(1937年2月1日-2020年2月22日)</i></b></p><p class="ql-block">张燮林的球艺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是从第26届世界錦标赛上战星野的那场比賽开始的。</p><p class="ql-block">在单打比赛中,张燮林出战日本全国单打冠军星野展弥。</p><p class="ql-block">星野以攻杀凶猛著称,他在团体赛中丢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想在打单比赛中将功赎罪,</span>一上阵便猛攻猛打,球急而有力,落点又忽左忽右。张樊林快速跑动,兼顾左右两角,把许多眼看就要落地的脸球,一一救起削回,不但很低,还有转的与不转的,变化莫测。星野摸不到这种削球的脾气,常常一拉就飞,一扣便落网"自杀"。星野拿出日本选手制人的"法宝",大拉弧圈球,<span style="font-size:18px;">双方打得非常艰苦,每得1分双方都要抽拉10多个来回。</span>张燮林一时不大适应,21比18,星野胜了一局,但从他那带着几分沉重的神情和大汗淋漓的情况看来,他对张燮林的打法还是很伤脑筋的。</p><p class="ql-block">张燮林以巨大的“磨”劲,在球的旋转和落点上不断变化,瞅准机会突击扣杀,以21比11的巨大优势扳回一局。不知費了多少周折,星野再胜一局,张燮林又接着扳回一局。决胜局,星野的那股勇猛劲慢慢被磨掉了,张燮林遙遙领先,最后以21比13取胜。</p><p class="ql-block">过了两天,张燮林又以3比0胜了日本的另一名将三木。在三局中,三木只得九分、五分、十一分。</p><p class="ql-block">张燮林的球艺开始使人們注目,就象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花,给世界削球手打开了眼界。</p><p class="ql-block">如此一来,8强席位中中国选手占了6位,另两位是日本队的荻村、三木圭一。最终中国队包揽了男单前四名:庄则栋获冠军,李富荣夺亚军,张燮林和徐寅生并列第三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傅其芳(1923年-1968年4月16日)</i></b></p><p class="ql-block">1963年4月,第27届世乒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张燮林参加男团、男单、男双、混双4个项目的比赛。</p><p class="ql-block">男团决赛依然在中国队与日本之间展开。主教练傅其芳在决赛排兵布阵时,将张燮林安排为第一主力,庄则栋为第二主力,徐寅生为第三主力,割舍了李富荣。</p><p class="ql-block">张燮林要打3场硬仗,对一位削球手来说,体力消耗很大。傅其芳教练担心他的体能问:“决赛你上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二、四、七位置,你敢不敢打?”</span>张燮林霸气地说:“<b>你敢用我,我就敢打。</b>”</p> <p class="ql-block">春夜的布拉格街头寒风阵阵,伏契克公园体育馆却是热气腾腾。中日决赛打响后,看台上人山人海,不时发出呼叫声。</p><p class="ql-block">第一盘,庄则栋以1比2不敌日本队的木村,中国队先丢一份。</p><p class="ql-block">张燮林第二个上场,对阵日本选手三木圭一,两年前在26届比赛中,三木曾败在张燮林手下,这次双方一交手,三木圭一就扣杀凶狠。张燮林削出的球不断变换旋转、落点,三木不是出界就是下网,张燮林以21比9胜了第一局。第二局三木改变战术,既长抽又短吊,力图打乱张燮林的阵脚。张燮林步伐灵活,削中带攻,又以21比8获胜,以2比0战胜三木,将团体赛大比分扳成1比1平,日本队刚刚打出来士气,被张燮林的“神拍”削掉了一半。看台上的观众对这位不甚闻名的直拍软削手感到惊奇。许多正在打字的外国记者也被张燮林的精彩表演吸引而停止了工作。三木伤脑筋地对记者说:“我总觉得张燮林的削球象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长谷川先生也在赛后说:“张燮林以21比9、21比8击败日本冠军,就使我们完全被摧毁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场“智多星”徐寅生对阵日本队的荻村,干净利落地以2比0获胜。</p><p class="ql-block">第四盘,张燮林应战木村,尽管这位弧圈球专家吸取了三木失败的教训,试用了各种打法,仍遭到同样的失败,在两局球中总共只峰到16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燮林的削球变幻莫测,被誉为“乒坛魔术师”。</span></p><p class="ql-block">接着庄则栋战胜荻村,徐寅生再次打败三木,中国队以5比1战胜日本队,蝉联世乒赛男团冠军,在领奖台上再次高高举起斯韦思林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荣获第 27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的中国选手张燮林(左)、王志良</i></b></p><p class="ql-block">四月十二日上午,张燮林和郑敏之在混合双打比赛中,以3比1战胜了上届世界冠军荻村伊智朗和松崎君代,又成为布拉格锦标赛中一个“惊人的消息”!</p><p class="ql-block">十三日上午,张燮林同王志良合作,在男子双打中,又以3:0把世界双打第一号种子狄村和木村打败了,在银光闪闪的“伊朗杯”上,第一次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张燮林、王志良,再一个“惊人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乒坛!</p><p class="ql-block">在这届世乒赛的男单比赛中,张燮林连过5关,打进男单4强,最终获得第3名。这一天,张燮林从早打到晚,比赛时间长达10个小时。</p><p class="ql-block">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举行。张燮林参加男团、男单、男双、混双4个项目的比赛。他再次以主力队员的身份帮助中国队击败日本选手,获得男团冠军。</p><p class="ql-block">在男团决赛中,张燮林惜败日本选手高桥浩,但战胜了小中健,获得关键1分,帮助中国队夺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比赛中的张燮林</i></b></p><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28届世界锦标赛在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举行。男团决赛出阵的是庄则栋、张燮林、李富荣。日本队派出的阵容是木村、小中健、高桥浩,意图是以凶对凶。</p><p class="ql-block">张燮林第一场负于高桥浩。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李富荣上场像老虎下山,2:0胜了小中健。接着庄则栋胜了木村。第四场在张燮林转与不转的旋转变化面前,小中健一筹莫展,中国队3:1领先。不料庄则栋在接发球连连失误,进攻求稳不够果断惜败高桥浩。第六盘李富荣对木村2:1获胜,中国队4:1领先。最后一盘庄则栋近台快攻战胜同样是左右开弓打法的小中健,中国队以5:2再次击败日本队,第三次荣获斯韦思林杯。</p><p class="ql-block">在男单8进4的生死战中,张燮林遭遇西德选手绍勒尔。绍勒尔被称为“切削机器”,两人足足打了两个小时,有1分球打了322个来回。</p><p class="ql-block">前4局双方打成2比2平,第5局他们又战成25比25,结果张燮林惜败,这场经典之战轰动世界乒坛。比赛结束后,体育馆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张燮林眼含泪水向观众致谢。</p><p class="ql-block">在男双决赛中,张燮林与王志良惜败队友徐寅生和庄则栋,屈居亚军。</p><p class="ql-block">在混双决赛中,张燮林与林慧卿不敌日本队的木村/关正子,获得混双亚军。</p><p class="ql-block">1966年特殊年代开始了,中国乒乓球队缺席了第29、30届世乒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张燮林与林慧卿喜获世乒赛混双金牌</i></b></p><p class="ql-block">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张燮林由于年龄偏大,加上体力下降,只参加混双比赛。他搭档林慧卿,获得混双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在世乒赛上获得的首枚混双金牌。</p><p class="ql-block">张燮林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家庭生活甜蜜。早在1969年2月,张燮林就结婚了。</p><p class="ql-block">他的妻子是谁?两人怎样相识相爱?我们将目光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张燮林1960年进入国乒队时,与国家田径运动员同时住在训练局的大院里。殷佳珍是田径队的短跑运动员,张燮林经常在走廊里碰到她。</p><p class="ql-block">殷佳珍是江苏人,比张燮林小1岁,身材匀称,长相漂亮。张燮林说话的口音与她相近,饮食习惯也差不多,两人很有共同语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赛场上的张燮林</i></b></p><p class="ql-block">当时国乒队有规定:男女运动员不到30岁不准谈恋爱。张燮林与殷佳珍只得将情愫埋在心底。</p><p class="ql-block">直到1964年,张燮林已经参加了两届世乒赛,名震乒坛,两人才正式确定恋爱关系。</p><p class="ql-block">1967年特殊年代里,张燮林的很多队友都遭受不公正待遇,张燮林也被关进了牛棚,一度非常消沉。</p><p class="ql-block">殷佳珍来到牛棚里看他:你要坚强,我会永远等你。这给了张燮林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好心人劝殷佳珍:你赶紧与张燮林分手吧,否则会受牵连。你嫁给他,能有什么前途?</p><p class="ql-block">殷佳珍坚定地说:张燮林是好人,与他在一起我不后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张燮林与妻子殷佳珍</i></b></p><p class="ql-block">1969年2月,张燮林与殷佳珍在北京领证结婚。他们没有办婚礼,婚房是体委的单身宿舍,只有10平米。</p><p class="ql-block">张燮林向单位借了两张单人铁架床,拼在一起成了双人床,婚房里没有任何家具和电器。新婚之夜,张燮林和妻子在红纸上写下人生誓言:“一定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支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p><p class="ql-block">1970年,张燮林夫妇的大女儿张镝降生。做了妈妈后,殷佳珍从国家田径队正式退役,多支部队的体工队聘她当教练,待遇优厚。</p><p class="ql-block">但殷佳珍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主动牺牲自己的事业,结果她退役后进入北京绝缘材料厂当了一名铣床工。</p><p class="ql-block">1973年,张燮林夫妇生下了小女儿。张燮林说:二女儿随你的姓吧,这样平等。于是夫妻俩给小女儿取名殷鸣。</p> <p class="ql-block">早在1972年,张燮林就退役了,进入国乒队执教,后担任国乒女队主教练,先后培养了葛新爱、童玲、焦志敏、曹艳华、邓亚萍等一大批乒坛名将。</p> <p class="ql-block">在团队管理上,张燮林提出“二十八个心”的治队理念,从道德和修养、球队管理和纪律、训练与比赛等方面提出28条要求和希望,在他的指导下,葛新爱、焦志敏、邓亚萍、乔红、刘伟等一大批世界冠军脱颖而出,他们技术全面,各有所长,成为了当时中国乒乓球女队的中坚力量。作为女队主帅的张燮林带队取得了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和3枚奥运金牌。在张燮林执教期间,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女乒主教练都倍感压力。</p> <p class="ql-block">在张燮林的带领下,中国女乒一枝独秀,长期处于霸主地位。张燮林当主帅期间,中国女乒共夺得10次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9次混双冠军,8次女双冠军。</p><p class="ql-block">张燮林带队参加1988年、1992年两届奥运会,女单冠军从来没有旁落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1996年,国际乒联授予张燮林“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i></b></p><p class="ql-block">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人。2008年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p><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后,张燮林担任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1996年,张燮林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p><p class="ql-block">而早在1985年,殷佳珍从工厂调到国家体委,在群体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1996年,殷佳珍带毽球队去越南比赛,不幸遭遇车祸,昏迷两天两夜。生命脱离危险后,她才打电话告诉丈夫。</p><p class="ql-block">张燮林的两个女儿都喜欢乒乓球,但因工作任务繁重,张燮林没有时间培养女儿,结果两个女儿都没有当专业运动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张燮林夫妇与两个女儿</i></b></p><p class="ql-block">女儿曾哭着对张燮林说:爸爸,如果你能花一点时间培养我,说不定我也能进国乒队。</p><p class="ql-block">妻子也埋怨过张燮林:你把队员当女儿我没意见,但你能分一点父爱给自己的女儿就好了,两个女儿都被你耽误了。</p><p class="ql-block">张燮林一声叹息:唉,这种情况在教练队伍中也不止我一个,人总是难以兼顾事业和家庭。然而没有培养自己的女儿,成了张燮林一辈子的遗憾。</p><p class="ql-block">张镝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殷鸣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外语系,后姐妹俩双双赴瑞典留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张燮林夫妇与大女儿一家及亲友合影</i></b></p><p class="ql-block">学业结束后,殷鸣回到国内工作。张镝嫁了一个瑞典籍丈夫,婚后生了一个混血女儿,一家三口在瑞典定居。张燮林的洋姑爷也是乒乓球爱好者,在瑞典乒协工作。</p><p class="ql-block">张燮林1994年就退休了,但他依然为乒乓球事业发挥余热。他担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经常出席社会活动,还应邀出去讲学,至今都没有离开过乒乓球。</p><p class="ql-block">张燮林与初恋妻子结婚几十年,很少发生争吵。妻子喜欢集邮,张燮林得知一有新邮票上市,就帮妻子买回家。</p><p class="ql-block">进入晚年后,张燮林觉得年轻时亏欠妻子太多,便在家里买菜做饭,陪妻子散步。偶尔夫妇俩会结伴去瑞典探亲,住一段时间再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张燮林夫妇与女儿女婿及第三代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张燮林近照</i></b></p><p class="ql-block">张燮林的亲友都在上海,一年中他会与妻子去上海住几个月,夫妻俩过着浪漫的双城生活。</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张燮林跨入84岁门槛,成了一名耄耋老人,他和妻子在北京和上海养老,生活平稳幸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张燮林指导小朋友打球</i></b></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南三环的一家乒乓球俱乐部里,84岁的张燮林经常来这里看看会员打球,还时不时地亲自上手给小队员发球、训练, 指点指点动作。</p> <p class="ql-block">乒乓球爱好者 孟永仁 73岁:以前只要有张老师的乒乓球比赛,电视机前都等着盼着,现在的话说是偶像,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乒乓球爱好者 苏根福 65岁:特别希望有专业级的教练给我们做一些指导,那天张先生来,整个球馆沸腾了。</p> <p class="ql-block"><b>张燮林</b>: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包揽了5块金牌,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爱,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新时代新征程路上,乒乓球项目要通过传承优良传统,提升竞技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说明党和国家一直惦记着我们这批老运动员、老教练员,这是对我们努力取得的成绩所给予的肯定。感谢党的培养,感谢国家的关怀。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为这一生从事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谈及中国乒乓球的长盛不衰,张燮林将其归因于“传承”——“祖国荣誉高于一切。我们始终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乒乓球不是一个人对墙练球练出来的,是互相帮助成就的,有人能打出来,也有人牺牲奉献。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顽强拼搏,勤学苦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