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学府 遇见大先生 寻求大蜕变———(一)走进清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北京,九月,清华园。在这“北平最美丽的时候”(老舍语),祖国即将迎来75岁生日的喜庆氛围中,我们来到了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来到了号称“宇宙的中心”———五道口,来到了皇家园林学术圣地———清华大学。怀揣对清华的无限神往和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开启了为期半月的陇原名校长培养对象学习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开班式简短但不简单,简朴但不简约。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娟主任开宗明义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强大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艺术地将学员迅速引入到思考和学习状态之中。而答案就是:能让所有人学习的人是最聪明的人,能自我控制的人是最强大的人,能够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人是最富有的人,这不就是对学员提出的努力学习、严格自律、开心生活三方面的要求吗?看教授说的多巧妙。接下来的环节分别是授班旗、奏唱校歌,佩戴校徽,满满的仪式感,于是,我们有了凭身份证自由进入清华大学的“权利”,有了近距离聆听学术大师教诲的机会。但我心中更多涌动的,则是对学习的敬畏和对责任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上的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彻底刷新了我对清华的印象。以前只知道清华是我国顶尖学府,只能用高大上来形容,现在才知道清华也是百年沧桑,淬火成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从国耻中走来。</span>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款是从丧权辱国的庚子赔款中美国退回的虚报部分。而美国办学的狼子野心则是从知识上和精神上支配国人,进而达到控制中国发展的目的,所以清华共识就是:“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在国难中淬新。</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七七事变后,日军入侵北平,“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清华师生在怒吼中不得不辗转迁往长沙、昆明 ,组建西南联大,被称为教育史上的长征。 其艰难困苦远超常人想象,且不说闻一多和华罗庚两家十口人挤在一间16平方的平房里的“挂布分屋共容膝”,也不说梁思成一生最委屈的设计———土墙茅屋的联大宿舍,单说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赵忠尧将镭藏在菜坛中一路乞讨辗转几千里历时几个月安全护送到长沙交给梅贻琦校长的故事,就让人肃然起敬、潸然泪下。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西南联大照样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四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九位国家领导人,172位院士,被称为史上最牛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3、因大师而大学。</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清华的旗帜下,汇聚了一代又一代国之栋梁,这里有岭南奇才、著作等身,清华校训提出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启超;有精通史学,文学,美学,考古学等14个领域,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王国维;有百年难见之人,被称为教授之教授、太老师、盖世奇才、活字典的陈寅恪;有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中国现代音乐学先驱,精通九国语言33种方言的赵元任;有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有获得图灵奖的姚期智……正是他们,演绎了大学之大,绘就了清华的星辰大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4、因校友而清华。</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校训、校园、校友被称为清华三宝。100多年来,清华培养出来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有叶企孙、陈岱孙,钱钟书等学术大师,有胡锦涛、习近平、朱镕基、吴邦国等治国栋梁,有徐航、张朝阳、龚宇等兴业英才。他们因清华而熠熠生辉,清华也因他们而光芒四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5、因精神而崛起。</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清华无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还是“行胜于言”的校风,无论是“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还是“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无论是“无体育、不清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还是游泳不达标不能毕业的硬杠杠,都在生动诠释着“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走进清华校园,你会不自觉的被这种精神所鼓舞,被浓厚的的研究氛围所感染,被文明的环境气息所包裹。正如校歌所写:“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span></p>

清华

国耻

校训

清华大学

精神

校歌

学习

大师

大学

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