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0月8日,桥西区教体科局教研室领导莅临逸夫回族小学开展教学视导工作。</p> 数学篇 <p class="ql-block"> 杨威老师执教《认识方程》一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再通过分类,比较式子的异同,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感受,理解方程的含义。学生用集合图表示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路远超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先由一张“统计表”开始对话,从一组数据的比较到两组数据的比较,引导学生走进百分数本质意义的探究、思辨与理解。通过以问启学、自主探究、对话思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不断深入理解百分数作为统计量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夏静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角的认识》。整节课夏老师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的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拼一拼、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郭晓洁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利用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和滚一滚,让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自主探索,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立体图形,了解他们的名称以及简单描述其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这四种图形。</p> <p class="ql-block"> 听课结束后,教研室冯主任和段主任分年级与作课教师及所在教研组进行了交流。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细致而精彩的点评,及时给予指导,找优点、谈不足、解困惑,开诚布公地与老师们把脉问诊,从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和指导。结合教学实例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目标的达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嘱托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教材、优化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p> 语文篇 <p class="ql-block"> 岳华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18课《牛和鹅》,教学中关注了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课堂伊始带孩子们梳理了课文脉络,然后通过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明确了做批注的角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从不同角度对课文作批注。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p> <p class="ql-block"> 李美美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中关注了诗歌的结构特点——先总写,后分写,联系单元教学重点“点面结合”的写法,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总领句,通过讲述故事、影像资料的展示以及朗读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刻体会红军长征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课后桥西区教研室的刘艳文老师,对作课的两位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了今后课堂的样态,同时指出了老师们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1.针对《牛和鹅》一课,我们要思考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什么要批注?孩子们以前有没有做过批注,其实平时上课的圈划和笔记也是作批注。</p><p class="ql-block"> 2.我们可以从以前孩子们熟知的内容简单进入。例如:孩子们可以预测、可以提问,然后在文中看看是否有答案。再或者将不懂得词圈画,在旁边画一个问号,这也是一个批注。让孩子们先做简单的批注,互相问问,来帮助理解课文。</p><p class="ql-block"> 3.学批注是学工具不是任务,最终的目的是会用,教师从扶到放,通过批注帮助孩子们思考,理解课文。</p> 英语篇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主讲的是刘思佳老师,课题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Unit1 Letters in our life.以一首欢快的26个字母英文歌,让孩子们放轻松对待课堂。新授Letter P和Q的大小书写,并用不同的操练方式例如找字母P的游戏和one by one朗读的方式去学习字母和延伸出的单词句子等,努力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和回答,发挥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师讲授的是新教材三年级上的第二课《Unit 2 English and Chinese》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注重语言实践的培养,课上丰富的情感元素,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对外来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注重字母发音,并教会学生拼读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在课后教研中,张洁老师对新教材的使用做了说明,要求老师们在备课中灵活调整教材,要做到使用教材简单化,由难化简,由简到精,由精到稳!鼓励各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改变自己的风格,逐步向新课标靠近!</p> 科任篇 <p class="ql-block"> 高升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将神话传说作为导入环节引发学生兴趣,大量有关“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呈现课堂进一步展示传统诗词文化与节日文化的相得益彰,通过视频呈现天涯海角不同地域的人们是如何期盼团圆,将传统节日的寓意精致呈现。</p> <p class="ql-block"> 王素中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科学课《声音的产生》,通过“创设情境——制造声音(利用实验材料制造声音、不借助任何实验材料制造声音)——科学预测、自主发现、交流表达——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搜集证据,验证假设)——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四个层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自主得出科学结论。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课后桥西区教研员王淑萍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评课。</p><p class="ql-block"> 王淑萍老师在评课《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中对授课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认可。教师采用故事导入,课前调查,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并适时采用的过程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还提出了有效性的建议,授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备学生,了解学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当中来。</p><p class="ql-block"> 王淑萍老师对王素中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科学课《声音的产生》这节课给予高度评价。整节课教师注重对学生科学品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求欲的培养。每个环节逻辑思维清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师生,生生配合默契,启发学生大胆提问,勇敢猜想,实验验证,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能力。教师准备充分,知识丰富,课堂调控能力强,引导自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渗透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学有所思,行之有向,“视”以促教,“导”以致远。本次视导工作指导有力、扎实高效,专家们精湛的业务水平、精准的教学指导,为我校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之越深,知之愈明,行之渐远。学校将以此次视导为契机,立足课堂、深耕教学,以奋斗的姿态把所得、所思、所悟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课标理念,发展核心素养,持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砥志研思,精进不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