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古与今

追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风</p><p class="ql-block">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大家,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证明了他的医术的高超,故事的内容大致为:</p><p class="ql-block">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察言观色后对其说:“君有疾……”。并请求为其治疗。蔡桓公三次都不信。第四次再见到蔡桓公时,扁鹊转头便离开了。桓公差人问其详,扁鹊说:“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我已经治不了他的病了”。没过多久,蔡桓公出现了病症,想起了扁鹊的话,为时已晚。</p><p class="ql-block"> 故事发人深省。“上医治未病”这句话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它符合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里面量变与质变的原理。中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疾病的形成经历了逐渐变化加重的过程。即在疾病初期,就应十分重视给予治疗措施,否则拖延下去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则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一个人患病初期,自己没有感到有什么不舒服,他有多大的可能性去求医问药呢?遇到高明的医生的机会就很少,即便遇到了,指出了问题,又有多少人会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呢?蔡桓公的经历就是答案,可见,在古代虽然“治未病”的观点提出了,但实施起来却很不容易,难怪古代皇帝的平均年龄只有39.7岁。而他们周围不乏一流的医生。</p><p class="ql-block"> “治未病”对于我们现代人做的又怎样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也在同步发展。国家的富强,使得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定期做全面体检。在人们还没有感觉到自身有病的情况下,不正常的实验室数据就摆在了面前,如血脂,血糖,尿酸,血压等。使人们能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疾病初期,也容易接受医生建议,予以纠正。使疾病终止于初期的量变的过程中。可以说,“治胃病”的观念提出于遥远的过去而实现于现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人能够“未卜先知”。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因此古人所称的“古稀之年”却成了我们现代的平均年龄。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红利。</p><p class="ql-block"> 即便是如此,仍有少数人不重视体检结果,面对问题依旧放浪形骸。致使每年的体检结论依旧延续着上一次的问题。长此以往,发生质变也在所难免。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劝君及时回头,勿负时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