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传统文化研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顾 问:王成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主 编:宋 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执行主编:高迎新</b></p> 吕梁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顾 问:靳佩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主 编:高迎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副主编:魏新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留村:《沁园春▪雪》诞生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高迎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1年7月11日,《山西日报》第三版“经典山西”栏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寻访红军东征路》并配发了照片,这是我在石楼瞻仰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后的有感而发。文章一开始引用了毛泽东在石楼留村写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不久,便收到了《山西日报》转来审读员杨玉印先生的来信,信中提出《沁园春▪雪》的创作地点不是石楼留村而是陕北清涧,但杨先生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依据。作为吕梁人,我当然相信或者宁愿相信来自官方的省属“红军东征纪念馆”中《沁园春▪雪》诞生地为石楼留村之说,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欲渡黄河冰赛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李白站在黄河岸边眺望黄土高原时在《行路难》中发出的感叹,诗句就艺术感染力来讲比起毛泽东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还是逊色了些。李太白诗句立意清晰、浪漫飘逸,但字里行间缺乏一种气势或者是霸气。这不怪他,他只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才子和文人,甚至连仕大夫也说不上,这是不能和集政治家、军事家、诗词家于一身的毛泽东相提并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三年间,石楼县数不清去了多少次,除了登高远眺“黄河奇湾”外,便是探访留村的“毛泽东路居地”了。路居地是一排晋西黄土高原常见的那种石砌的窑洞建筑,台阶下面的院子里长着两颗大槐树郁郁葱葱,显得很清幽,但并不孤独。窑洞里陈列的红军东征纪念展、《沁园春雪》巨幅宣传牌,连同大槐树的满地绿荫,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文学气场,这个气场一次一次不动声色地征服着我。在留村,每次仰望和重温这首词,那种发至内心的感悟,既飞天啸吟又惊涛裂岸,深深地影响着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6年2月,红军东征在黄河浪涛中船辑齐发,中线经辛关古渡口上岸,突破了阎锡山所谓“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初战告捷的毛泽东随军在留村住了一夜,胜利的喜悦使这位具有诗人情怀的红军统帅有感而发,创作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诗词气势相当豪迈,将二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凝聚成了114个汉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幕幕血与火的史剧,天崩地坼、云烟漫漫、豪情满怀、大气磅礴。历史的车轮在黄土高原上联翩而过,碾过了秦皇两汉、盛唐两宋和元明清,在晋陕大峡谷的船楫和黄河巨浪中,那红军水手摇橹的双臂挟带着东征的锐气和狼狼硝烟,漫天白雪覆盖着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诗词文字酣畅,浩浩荡荡,作者尽情挥洒,一泻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次,是受石楼县文联之约,和《吕梁风》采风团三十多位文友前往留村的。大家聚集在《沁园春▪雪》巨大标牌下齐声朗诵这首词,朗诵声随着负载着恢弘历史文化蕴涵和浩瀚豪气的诗句直冲云霄,激情飞扬、空谷传响......无论是史学界还是诗词界,专家们一致认为《沁园春·雪》是一首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千古绝唱。诗词开篇就气度不凡,居高临下地渲染了北国冰封雪飘的浩大场面,由南到北自西向东浩瀚无边,描绘出山峦丘陵绵延起伏的自然画面,将江山美景喻为少女红装,红日白雪交相辉映,强大的文学气场直抵每一位读者心灵深处。下阙则俯视历代帝王英雄,抒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及博大胸怀,最后汇结于全词主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风流人物当然不是指作者本人,而是中华民族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是啊,长征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东征突破了阎锡山的黄河防线,中国共产党的一群先驱们不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卓绝的才能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率领红军突破黄河天险后的第一次豪情抒发,传递出作者和他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多少浩然霸气和辉煌瞬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文人历来有游历山川的嗜好,李白的狂放浪漫,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就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大江之畔赤壁怀古,苏东坡肯定会有不同于小轩窗那样的全新感受,相对于堂前飞燕和逼仄书斋,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这是产生诗情和画意的地方。文人们征途上站在大河巨川前眺望远方,淡淡的晨雾笼罩着苍凉寒肃的气韵,他们的心头颤动着,通常一种身世之感便会涌上来,这正是抒发个人情怀的好时刻。这个时候,他们的诗词也就非常切贴、非常个性、也非常感人,有如王维的《渭城曲》。王维是端着酒杯为朋友送行,一边端着酒杯,一边说着珍重的话,而这个时候的诗句只是一种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可能发生在阳关,也可能发生在杨柳东风树下,远行者身边有执袂相送的友人,有举起的酒杯和深情的叮嘱,反正兴之所至、随性抒发,诗词也就会直抒胸臆,佳句连连,有的甚至会不胫而走,流之于千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毛泽东不是这样的诗词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纵观毛泽东一生创作的诗词,几乎看不到以个人荣辱而感怀的,就连那首流传甚广的少年之作“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是否出自伟人之手,学术界、诗词界一直多有质疑。毛泽东首先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其次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词家和书法家。他的人生体验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想信仰、民族解放和谋略智慧,运筹帷幄、刀光剑影是他中青年时代的生存常态。不错,在毛泽东的人生哲学中也有一个文人们常有并终身为之魂牵梦萦的命题,叫做“济苍生”,但他不是为了个人得失和荣辱兴衰,而是“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以及传统的儒家用世之道和道家旷达精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民族解放血与火的洗礼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这些崇高理想、坚定信仰和文人情怀,充分地体现在他一生创作诗词中的字里行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是透过历史的重雾,回忆一下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前夕,红军长征和红军东征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4年10月开始的红军长征,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已的一次战略大转移,说得好听一点是大转移,其实就是被迫的大撤退。这个大撤退“究竟是去哪儿”?红军一路上始终没有具体的目的地。稍稍知道中共党史的人就会发现,从“湘江战役”开始,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先后改变了八次。准确地讲就是“突围”了八次,一次比一次艰难。就连最后的落脚地陕北,也是在攻占腊子口和哈达铺后,在缴获敌人的报纸上,发现陕北还有一支红军队伍和根据地后才决定的。中央红军长征中经历了300多次战斗,击溃了410个团反革命武装的围剿,爬雪山、过草地,无数的艰难险阻困扰着红军,这还不算红军内部张国焘分庭抗礼分裂中央的严峻局面。红军数量由原来的30万人锐减到3万人,面对这样的危险境地,就是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转世,我看也只能掩旗息鼓,灰飞烟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这是肖克将军《长征组歌》中对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一年的围追阻截,历经11个省的长途跋涉,毛泽东和他的红军队伍终于看到了曙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10月,红军摧毁了长征中最后一道封锁线,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当时毛泽东心情的真实记录,这样的慨然高歌相当豪迈,充满了信心和喜悦。《清平乐▪六盘山》抒发的不仅是作者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而且表达了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万丈豪情。一场决定红军命运的长途转移终于看到了曙光,作为军事统帅和诗词家,毛泽东心中的文人情怀肯定是要抒发的,这是所有诗词家们所自身秉持的文化精神的一种涌动和流变,也是他们的真性情所在。1929年初,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井冈山,在大柏地歼赣军二个团,大获全胜,打破了危局。四年后他率军再次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轻松浪漫的笔调,描绘出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风景,革命豪情溢之言表。而为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同样透露出作者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浩然大气的诗词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把自己的政论思考熔铸到自己的诗词意象之中,抒情逻辑蕴涵着他军旅征战的人生体验。翻越六盘山,那“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放天问,不光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呈示,而且定格为流韵千古的人生风景。毛泽东诗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自我,因此《清平乐▪六盘山》不仅是长征胜利后的标志性诗篇,也为下一步突破阎锡山的黄河防线,夺取红军东征的胜利,以致在黄河东岸的留村创作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徜徉在留村的窑洞和院落的石阶上,仰望《沁园春▪雪》巨型牌匾,夏风习习,夕阳古槐,石砌的窑洞虽修缮一新,但仍透露出着浓浓的古韵来。我知道,在诗词、窑洞和古树之间,隐藏着毛泽东和红军指战员的历史身影,寻找他们,就是为了寻找红色的记忆,寻找战争的浪漫,寻找一个有关信仰、有关诗情、有关民族复兴的历史话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沁园春▪雪》究竟创作于何处,史无记载,学术界为此一直争论不休,目前主要的说法是“清涧说”和“留村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6年2月5日,为了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毛泽东率东征红军总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毛泽东住在支书白育才家的五孔窑洞里。6日毛泽东等一行踏着积雪,来到毗邻黄河的高家洼察看地形,站在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极目远眺,毛泽东诗兴油然而生,于是诞生了《沁园春•雪》——这是“清涧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征纪实》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向毛泽东学习》等书籍中记载: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到达石楼县留村驻地,充满胜利喜悦的毛泽东在此写下了《沁园春·雪》。石楼人还用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王达成的回忆来佐证:“毛泽东率总部人员到达石楼李家塔(现西卫)村,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了‘扩红、筹款、赤化’以后,毛泽东说近日写了一首词让大家传阅,大家看后齐声叫好,有人建议把‘驱’改为‘驰’,毛泽东认为改得非常好。——这是“留村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以言情,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一定是在看到黄土高原雪景后有感而发。晋陕峡谷黄河两岸地理环境都是黄土高原,陕北山西一河阻隔,地形气候都一样,冬季一样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黄河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险”,河西、河东内忧外剿的局面困扰着刚刚经历过长征而疲惫不堪的红军将士们。河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土地贫瘠、物资奇缺,百姓缺吃少穿,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拥挤着40万人,又涌进经过长途跋涉、衣衫褴褛的红军17000人,生存困难可想而知。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大的危机是此时红军不光要防范蒋介石重兵围剿,还要面对东北军、西北军甚至马家军的犯境威胁。在河东山西,近千里的黄河沿线上,阎锡山修筑高碉、暗堡1000余个,每碉驻兵一班或两班,重要渡口驻兵一排以上,各碉堡之间距离火力交叉,阎锡山河防一线总兵力达到4个独立旅,一万多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黑云压城城欲摧”,阎锡山“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能否胜利突破,是决定红军命运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时刻。一场大战胜利与否,往往系于纤毫,充满了各种偶然,逆转、失误、危险、相持,以至于绝望,战争是生命与生命最直接的搏击,也是人类智慧最辉煌的闪光,一个真正的军事家是在险境求生的强者,是善于扼住命运喉咙的伟丈夫。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军事家,面对内困外剿,他需要运筹帷幄、需要冷静思考,甚至需要昼夜不眠,在血腥厮杀、刀光剑影、马蹄飞溅之间,容不得半点疏忽。这个时候的毛泽东恐怕无暇去欣赏山川景色,大敌当前,作为主帅的毛泽东不会产生那样的情致,更不会去吟诗作赋和憧憬青史留名之类,他只想着调兵遣将、布兵摆阵、攻城掠地,只想着指挥红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穿越黄河巨浪,冲破阎锡山碉堡林立的黄河防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征,无疑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我们从在石楼辛关渡口搜集到的“东征歌谣”可见一斑:“浪滔滔、夜沉沉,封锁线,碉堡群;日寇侵略灾难深,毛主席挥师去东征;飞舟破冰斩急浪,天堑河防一扫平;冲锋陷阵向前进,猛袭三交石楼城;炮火连天除旧岁,黄河欢腾迎新春。”这是肖华为红军东征勾勒出的一幅历史画面,完全是写实的。将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拉开了东渡黄河的战斗,各个渡口重兵云集,木船齐发,冒着阎军的枪林弹雨冲上东岸。“正月二十八,红军结疙瘩;沟上过的河,坪上往上爬”,这是一幅惊天动地的大军集结的真实画面,大部队铺天盖地,冲天而降,短短的几句民谣,彰显出惊心动魄、万箭齐发之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骁勇强悍的红军挟带着长征带来的雄风,一路势如破竹,直捣阎锡山黄河防线,占领了石楼、交口、柳林等东岸地区,红军的前途和命运出现了新的转机,大获全胜的毛泽东心情应该放松了许多,当他站在东岸黄土高原上,满腔的抱负涌上来,把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浩瀚景象尽收眼底时,是极有可能产生吟诗赋词冲动的。《毛泽东年谱》把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定为1936年2月,应该指的就是2月28号前在石楼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这个时间段。《沁园春▪雪》是一首豪情满怀的词,作者情绪高涨来自于经过艰难突围后的喜悦,是一种大战胜利后的放达和自豪,是一种文思酣畅的尽情挥洒,这种豪放诗性也只有在冲破黄河天险后才可能产生。细品《沁园春雪》,每一句诗词都彰显着突破困境、柳暗花明的喜悦和豪情,全词贯穿着黄钟大吕之响与惊涛裂岸之势。正是这种神游八极、意气横成的革命诗人大情怀,伴随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上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构成了中华民族复兴交响乐中一个个冲天豪情的华彩乐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抒发的不是个人感喟,而是一种超乎时空的大情怀,这样的情怀,上下几千年几乎没有能够与之媲美的,就连孔子站在大河巨川前的“逝者如斯夫”、苏轼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样的气韵都显得太逼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一首相当不错的词,语言也很豪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但和毛泽东“江山如此多骄,看无数英雄竞折腰”相比还是“稍逊风骚”。读毛泽东诗词,我们会感受到作者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感悟的光圈,一切的框范在这里都风流云散,狂放收敛皆游刃有余。李煜的词文采瑰丽,仅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便足以让那些后来傲气十足的文人不敢轻狂,他因此维系着一顶“开山词宗”的桂冠,确切地讲,是一顶“哀婉凄绝”词宗的桂冠。但他的词缺乏霸气且又治国无方,作为帝王连江山都丢了,受尽了耻辱,词写得再好有什么用呢?这方面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看的清,今年夏天,我应邀在太原晋祠参加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一个新书首发仪式,在一座古建筑的廊柱上看到了李世民写的一幅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这就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文章固然重要,但一篇文章能够“惊天地,泣鬼神”只不过是文人们自己的渲染,天下毕竟是打出来的,真正有力量的还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沁园春▪雪》的词作者、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是这样当之无愧的文武全才和真正的“一代词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向认为,最伟大的作品是天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需要一种大境界,既有纵横痹可的宏观把握,又有情志深婉的微观体悟,它流溢着历史诗情的沉郁流丽,又张扬着时代意识的飞天啸吟,它天马行空般地翱翔于无限时空,回眸一顾却尽显历史的厚重。《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但它超越了词,超越了历史,超越了自然,最终定格为一种令人心境摇荡的雄浑豪放之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大地军阀混战、政府腐败,列强欺负,日寇侵略,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山川和硝烟,天崩和地坼,英雄梦和乱世感,生命的意志和百姓的诉求,这一切都在硝烟滚滚和车轮枪炮声中掠过。不错,我们有过一个云蒸霞蔚的盛唐,也有过一个风情万种的两宋,但终究还是落后于世界之列。是《共产党宣言》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机遇,是民族抗争给了毛泽东广阔的政治舞台,让他从偏僻的韶山冲来到了纷繁复杂的混沌社会,从父亲的米行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接纳了民众的呼唤和大众的歌哭,他的视野更高远,胸襟更舒朗,情感底蕴也更博大深挚,人生和文学的境界都呈现出更大的格局。因此,毛泽东《沁园春▪雪》所代表豪放诗词创作,就是作者一生中最为华彩丰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博大情怀的真实记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如其人,诗以言志,毛泽东的诗词和他的书法一样,龙飞凤舞,飘逸潇洒。品读《沁园春▪雪》,我们不难想象,毛泽东是怎样一边指挥着瞬息万变的军事,一边抒发自己的文学情怀,游刃有余地潜游在浩浩无边的诗词海洋中的。一面是战争对峙,生死攸关,瞬息万变,一面是天马行空,意气横成,神游八极。作为一个战略家、军事家、诗词家和书法家,所谓享受,就是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的喜悦,还有文思酣畅时诗情尽情挥洒后带来的轻松。“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红军东征十三年后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后的豪放,相对于苏东坡“老夫聊作少年狂,左牵黄,右执蒼,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排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排场当然要大得多,诗词里透露出浩然尔滚,毫不矫情的大气,这是一种俯仰古今天地的内在冲动,是一种涌动着激情和灵性的智慧,是一种张扬着个体灵魂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全新领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沁园春▪雪》见之于世,是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发表于《新华日报》,诗词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各报纸纷纷转载,一时“洛阳纸贵”。蒋介石大惊失色,连夜组织御用文人搜肠刮肚,咬文爵字,拿着古代典籍寻找经典词句,诗词倒是发表了不少,但没有一首能够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相媲美。其实,一首好的诗词并不是只靠押韵、对仗、技巧和雕琢能够成为佳作的,它是由作者思想信仰、胸襟胆略、生命体验、人格魅力、知识底蕴、艺术感觉和营造语境的功力综合而成,而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伟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吕梁山西麓的石楼留村,隐映在通往“黄河奇湾”的旅游公路旁,小桥流水,绿荫满地,这里负载着毛泽东《沁园春▪雪》的生命呈示和绝代才华,负载着红军东征的猎猎旌旗和硝烟弥漫的岁月,也负载着华夏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一幅千古文学景观,在留村的前方,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回荡着《沁园春▪雪》的浩瀚歌声......</p><p class="ql-block">作者姓名:高迎新</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139 3586 8057</p><p class="ql-block">联系地址:吕梁市离石区鑫田写字楼10楼9号</p> <p class="ql-block">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p><p class="ql-block">吕梁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吕梁风》编辑部</p><p class="ql-block">《吕梁传统文化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吕梁风韵》公众号编辑部</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