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封龙山碑又称《封龙山颂》,山名“封龙山”,碑为祀山颂神而立。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元氏知县刘宝楠(字念楼)访得,乃命工运置城内薛文清祠之东厢。运工恶其重,欲自碑阴凿分两段起运,不科竟裂为三。</p><p class="ql-block">《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一。此碑出土较晚,然气魄之雄伟,汉隶中无出其右者。其书法方正古健,点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与《石门颂》、《西狭颂》和《杨淮表纪》等同属一路。清方朔《枕经金石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亦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宋郑樵《通志·金石略》已见著录,但不见当时拓本。世传旧拓本有初拓未断本和断后拓本两类。</p><p class="ql-block">《汉封龙山碑》,隶书,碑文16行,行26字,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十月刻立。拓本高约160厘米,宽约87厘米。此碑出土于河北省元氏县,与《汉祀三公山碑》、《汉白石神君碑》同属一个地域,刻石年代也相距不远,碑文上也有许多相近的词汇。宋、明间金石著作中未见有记录。据说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十一月,元氏县知县刘楚桢于县南王村山下访得,并命人运往县城。运工嫌石沉重不便运输,遂断碑石为二,故今未见有未断石拓本传世。今所见清最早拓本,一行“颂”字清晰。三行“名与天同”之“同”字下部完好。四行“汉亡新之际”中“之”、“汉”二字可见大形。八行“遂采嘉石”之“采”字上下均无伤痕。十行“其辞曰”之“其”字完好无损。末行“韩林”二字,“韩”字未损,“林”字可见大形。此时拓本13行“樯民用章”之“章”字缺失尚未寻得。在“章”字未寻得前,清咸、同年间拓本,一行“颂”字已伤。三行“同”字下已连石花,中间“口”形尚在。四行“汉”右边中间部分可见笔画。八行“采”字上下已有伤痕。最后一行“韩”字右上稍损,“林”字已伤无大形,“林”下“感”字尚存右大半。清同治年以后,“章”字始寻得并镶上。此时拓本四行“同”字已伤及中间“口”形,但仍可见“口”字上部一横画。末一行“林”字全损无形,“韩”字右旁下部的左边可见两黑点,显出此处有笔画。清末民初拓本“章”字已损,以上所列诸字则损伤更重。</p> <p class="ql-block">汉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封龙山碑》第四行有这样一句话:“汉亡新之际,失其典祀。”意思是说,两汉亡于王莽新朝之际,各级官员祭祀山川之神的活动基本停止。所以才有元氏县境内的“大吏”与“义民”前来“修缮故祠”,“刻石祀铭”,希望封龙山的神灵能“蒸云兴雨”。</p> <p class="ql-block">把文字做为一种艺术来书写,中国可谓是世界第一。自清朝中叶以来,金石学大兴,这样以来,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人不需要参考太多的注释、考据就能读懂书法理论的著作,就能更明白地理解书法艺术的妙趣。那么,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算是好作品呢?我们来欣赏以下《封龙山碑》书法的特色:在用笔上方笔圆笔结合使用,悬针钝错二者并施。三行“与天同耀”之“耀”字,右旁上部用的是方笔,而下部则用的是圆笔。这种“圆”是篆书中的那种“圆”,气韵高古,不是写“肉”一点儿就算“圆”了。四行“典祀”之“祀”,左旁中下一笔悬针重露之意尽显,而其左右撇捺两笔却短促有力,截铁钝丁。“典”字第三长横画,没有简单的做平直一线的处理,而是从起笔处开始,向上拱去,有一弧度。这样一来,结体、用笔就顿时显得丰富了许多。在《封龙山碑》上还有一些文字的结体篆隶结合,古意怏然,这也是许多汉代隶书碑文书法的特点之一。二行“分体异处”的“处”字,下部结体就十分特别,“处”字的隶书写法一般为上下结构,此处却变成了左右结构。三行“国旧”的“旧”字,结体基本上运用了篆书之法,而用笔上则是隶书的笔意。七行“应时”之“时”字,左旁“日”字不同于一般两旁并列的写法,而是将“日”字向右倾斜,右旁的笔画大都表现出一种圆弧形的感觉,以此种感觉来配合右旁“日”字的斜度。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形式是结合在一起来表现的,不是只追求了外形的一些变化,而忽视了所有线条之间的感情联系,汉代人在处理文字艺术的变化方面是最用心思的。不论从个体上分析,还是从整体上欣赏,《封龙山碑》可称是上品之作。</p> <p class="ql-block">《封龙山颂》的笔力遒劲豪放,主要得益于篆籀笔法的运用。在汉隶诸碑中,是碑以圆劲用笔为主,极富篆意,用笔风格极近《石门颂》,但于转折处翻笔直下,而《石门颂》则于转折处多用圆转。该碑点画刚劲有力,“努如直槊,勒若横钉”,沉着但不迟滞,奔放却不靡弱。此碑的超然之处在于苍劲而不圆熟,雄强而不粗疏,“以峭激蕴纾余,以倔强寓款婉”,熔沉郁与温醇于一炉。虽然用笔势奇力强,古朴深邃,但能给人以简静冲和之感,丝毫不涉“野气”。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初学者对于起笔与收笔往往比较认真,而对于笔画的中间部分容易忽略,草草过场,甚至怎样运笔不甚了了。暴露出来的毛病是线条中间一段绵软无力,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运笔过程中始终要万毫齐力,增大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p><p class="ql-block">此碑的线条瘦硬,初学者往往因笔力不够,仅注意到瘦的一面,却达不到硬的效果,这样,在感觉上就显得线条薄弱。对汉碑有独到见解的书法篆刻家马士达先生在谈到《封龙山颂》的用笔时强调:“理解《封龙山颂》的秘诀无他,仅以笔代刀、以纸代石,以篆刻方法书之,方为正途。”他对篆刻的深刻感悟、对汉碑的独特理解,将临习《封龙山颂》的初学者引入了正道。此外,运笔的速度也不宜太快匀,应该有起、伏、徐、疾的节奏。当然,初学者不宜太快,先要慢中求稳,然后,稳中求快。最后才是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再加上提按、轻重疾徐的节奏变化,线条才会生动,才有质感,才会有字形的神采。</p><p class="ql-block">对于汉碑的临习,首先应该把握用笔的要诀。此碑用笔圆转遒劲,以篆书笔法作书,方为正道。其次用笔要“涩进”,才能写出遒劲的线条。刘熙载《艺概》中说:“唯笔方欲行,仿佛此前有物以拒之,而竭力与之争,是不求涩而自涩也。”此言道出篆隶用笔的基本方法。</p><p class="ql-block">“涩进”,即指笔与纸面之间有较强的摩擦力,运笔时仿佛笔锋前面有一股强劲的反力阻挡笔锋的前进,笔锋的行进犹如“逆水行舟”。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才会遒劲有力。但是,如果用力过大,则会使线条显得臃肿、无弹性;用力太轻则又会使线条显得单薄,关键要把握好用笔的力度,要使笔锋能够“动”起来,“笔软则奇怪生焉”。</p> <p class="ql-block">《封龙山颂》的线条变化很丰富,除了线条形态上表现出来的粗细、方圆变化之外,还有节奏的快慢等,因而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认真体会。“瘦硬兼顾”也是该碑的一大特色,“书贵瘦硬方通神”。唯一应该避免的是看似瘦的线条,写不出硬朗的感觉。这是功夫未到,多临摹,多体悟,功到自然成。用笔的节奏要有起伏、徐疾,这样线条才会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