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旅2024年9月4-9日(二)

MJ

<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馆,坐落于山东省青州市仰天山路7688号,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它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州微笑:青州龙兴寺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府西街路北青州市博物馆南侧,是南北朝至明代时期的遗址。青州龙兴寺遗址,创始于南朝刘宋,历北魏、东魏时期发展,唐宋时期是龙兴寺的鼎盛时期,明代洪武年间湮灭。1996年10月,在遗址北部发掘北宋末年或金朝早期佛教造像窖藏一处。清理后出土各类佛教造像600余尊、钱币142枚、陶瓷器2件,这批造像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来的彩绘和贴金彩绘的颜色有朱砂、宝蓝、赭石、孔雀绿、黑、白等天然矿物质颜料,有部分造像躯体或衣饰上甚至还有用各种颜色绘制的人物故事画面。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出土佛造像数量大、雕刻精、贴金彩绘保留完整、时间跨度长,弥补了中国佛教考古研究中,对北魏和隋唐之间,特别是东魏和北齐佛教考古研究实物资料之不足,为中国佛教考古和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青州北齐佛像</p> <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青州微笑</p> <p class="ql-block">德化窑白釉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青州博物馆宜子孙玉璧</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走进山东济南长清的灵岩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神秘。这座始建于晋代的古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海内名刹”。</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这座始建于东晋时期的古建筑,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它历经唐、宋、元、明各代的盛期,佛教底蕴深厚,更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齐名,被赞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由惠崇高僧建造的,经过多次修葺,仍保留着五花殿、千佛殿、辟支塔、慧崇塔等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五花殿,位于大雄宝殿北邻,为宋嘉祐中(1056~1063年)僧琼环创建,明正统中(1436~1449年)僧志昂重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僧性端重修。据载,五花殿亦曰五花阁,阁架两层,上层祀“毗卢”、“药师”、“弥陀”3佛;下层祀“圆通菩萨”,龟首四出,回廊壮丽。可惜清末毁于大火,现仅存门前八棱石柱及复莲柱础。石柱上刻龙、儿童、牡丹花、宝相花、卷草等图案花纹,刻工精细。</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五花殿辟支塔:千佛殿的宋代彩塑、宋代辟支塔和塔林,是灵岩寺的三大看点,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石刻文物和古碑。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位于寺内,是灵岩寺中保持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主体建筑物。为唐高僧慧崇所建,宋代扩修,唐宋时为大雄宝殿,千佛殿一名始见于宋庆历年间(1042~1048年),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禅寺记》:“千佛殿、般舟殿,辟支塔皆为古刹塔”。现存之殿为明嘉靖年间(1522~1156年)重建,梁间有“时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的墨迹为记。千佛殿屹立于踏步11级高约2米的石基之上,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上盖灰简瓦和绿琉璃瓦,前檐8根石柱,雕刻精丽华美,柱周雕深凹入直棂16条,至顶微微收分,檐下多棱石柱,彩绘斗拱,檐下出“铺作”斗拱3跳,使该殿出挑疏朗宏大。该殿虽经历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它仍保存着唐宋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正中,置长方形石座,上有3尊大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传为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僧惠在钱塘制造运来,是藤胎髹漆塑造,端坐在莲花座上。东为药师佛,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西侧为阿弥陀佛,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这两座佛像均为铜铸。周壁有数以千计高30厘米铜铸或木质小佛(明代所置现存不足半数)。千佛殿由此得名。殿东西及后壁台座上有40尊罗汉泥塑,这些罗汉像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宋齐古施舍的,原列于鲁班洞(在辟支塔东)上“十王殿”中,殿前有碑记之。清末移于千佛殿。每尊罗汉身高1~1.2米,泥塑罗汉身上的妆銮月朱砂红、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批紫等矿物质颜料涂饰,故永不退色。每个罗汉不同肤色、袈裟、袍袖、手帕、衣带、缨穗以及花边图案等,设色非常和谐精当,与身份神态十分协调。服饰的细微处也卓见天巧。每尊罗汉的神情状貌喜怒哀乐俱形于色,无一雷同,摆脱了一般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内的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尤为引人注目,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1981年夏,山东灵岩寺一年轻僧人正在值殿,忽然,他听到咔嚓咔嚓的声响,环顾四周后发现有几尊罗汉像出现了崩裂,僧人见状,赶忙喊修缮师傅!</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那年夏天,1981年,山东的灵岩寺里,有个年轻的和尚在守殿。突然间,他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吓了他一跳。他四周瞅瞅,发现几尊罗汉像裂开了缝。和尚一看这情形,急得大喊:“快找修庙的师傅来!”</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说起来,这灵岩寺啊,在山东长清县的万德镇,背靠泰山,是个老有名气的佛家地儿。特别是那个千佛殿,香火旺得很,游客、信徒都来这拜佛、看景。这寺庙年头久了,故事也多,文化遗产一堆堆的。走进灵岩寺的千佛殿,里头摆满了几百个活灵活现的罗汉像,每一个都像是有故事的人,背后藏着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听说这些罗汉像大部分是北宋时候的大师盖忠亲手做的,他的手艺真的没话说,活灵活现的,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赞叹。</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老话说得好,“要干好活,先得有好工具”,这话在灵岩寺的这些罗汉像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佛像不只是好看那么简单,它们还是咱们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贝,是咱们研究那时候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夏天的时候,阳光透过千佛殿的窗户,照在地上,灰尘都在光里跳舞。有个年轻的和尚在里面念经,念得特别专心,整个大殿都静悄悄的。不过,这种宁静没维持多久,就被一声响给打断了,好像是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什么东西。年轻的和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在殿里转来转去,想找出声音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他一瞅见那排排跟真的一样的罗汉像,心里一惊——嘿,好几尊都裂开了,最夸张的一尊,整个身子都快被裂缝切开了。这些罗汉像啊,是灵岩寺的宝贝疙瘩,好多都是北宋时候的大师盖忠亲手捏的,跟活人似的,脸上的表情、站的样子都不一样,活灵活现的。和尚一看这架势,知道事情大了,撒腿就去找修庙的师傅们。师傅们一听,也是吓得不行,这些罗汉像不光是佛教的好东西,还连着灵岩寺和泰山的风光历史呢。修缮团队的师傅们迅速集结,开始逐一查看这些罗汉像的受损状况。他们认真检查后发现,这些佛像的内部结构超级复杂,不仅有木头和铁做的骨架,连衣服褶皱、肌肉线条都做得特别讲究。最不可思议的是,当师傅们打开佛像肚子一看,里面竟然还有精细雕刻的五脏六腑,这种手艺全世界都难找!在千佛殿里,大家埋头苦干,空气里都是专注的味道。师傅们围着一尊尊佛像,一点点查看哪里坏了。一个老师傅轻轻摸着佛像的脸,感慨地说:“这手艺真是绝了,脸做得跟真人似的。”旁边一个年轻师傅用小刷子仔细清理着裂缝里的灰尘,忍不住问:“师傅,这些佛像以前是不是不在这里啊?”老师傅放下手中的活儿,想了一会儿,说:“书上说,这些罗汉像是宋朝就有的,但千佛殿是明朝建的,它们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的。”“那为啥要搬它们呢?”小师傅好奇地问。“可能是原来的庙被毁了,为了保护这些宝贝,才把它们挪到这儿来的。”老师傅的语气里,满是对古人聪明的佩服。修复工作正慢慢进行,工匠们仔细地填补每一个小裂缝。在修补一个面带笑容的罗汉雕像时,有个工匠惊奇地看见,罗汉的肚子里面竟然仔细地雕刻了人的五脏六腑。他赶紧叫来其他工匠,大家围上来看这个奇妙的发现,都忍不住连声赞叹。“这真是太神奇了,这些雕刻家对身体的了解怎么这么深啊?”一个工匠惊叹地说。“这说明北宋的时候,医学就已经很厉害了,”一个老工匠推测说,“这些雕刻大师可能跟那时候的医生有很多交流,才能这么准确地画出人的内脏。”随着修补的推进,工匠们不只是让罗汉像焕然一新,更像是挖掘它们尘封的历史。每当一尊罗汉像重获新生,工匠们便默默相伴,好似在倾听它们跨越千年的细语。修复间隙,老工匠总爱给年轻徒弟讲述罗汉像的掌故与神话,让这份手艺在传授中焕发新生。“瞧瞧这罗汉的眼神,”一位工匠指着即将完工的作品,“深邃得能洞察人心。北宋的雕塑大家盖忠,他雕的不仅是佛像,更是人心的写照。”年轻的工匠们听得入迷,他们从这些对话中,慢慢领悟到了佛像背后的深厚文化和历史意义,还学到了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手艺。当最后一尊罗汉像在他们的巧手下完美复原,整个千佛殿仿佛都活了过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工匠们站在大殿中央,望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满足和骄傲了。年轻小伙子悄悄跟老工匠说:“老师傅,这次修复,我感觉不只是手艺长进了,更像是学会了一种生活哲学。”老工匠乐呵呵地拍了下他的背,说:“没错,咱们每修复一尊佛像,就像是穿越时空和古人聊天,和那些用心雕琢它们的工匠大师们交流。这活儿,不仅是手艺的接力,更是文化和智慧的传递。”夜幕降临,灵岩寺灯火辉煌,修复师们还在不辞辛劳地工作。旁边,年轻的和尚静静坐着,瞧着那些罗汉像一点点活灵活现起来,心里头满是崇敬和感慨。他琢磨着,这些罗汉像啊,经历了千年风霜,看过了人间的悲喜离合,它们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历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辟支塔,耸立在千佛殿西北百米处,是一座8角9层12檐的楼阁式建筑,底围48米,通高54米,通体呈灰白色,基座石砌,有阴曹地府酷刑场面浮雕(现埋于地下)。塔身为青砖砌筑,东西南北四面设门,底部3层为重檐,余皆单檐。塔檐由华拱两跳组成,朵数逐层变化,塔层高度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挺拔雄伟。塔内地层有塔心柱,1~4层内设有登塔阶梯,第5层以上为实砌塔体,台阶设于塔身外檐,登塔时须沿檐平座绕行,可登塔顶。塔顶是铁制塔刹,由复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另有8根铁链分别由9层塔檐的8尊金刚拽引加固。倘若登上9层塔顶,可以尽览灵岩风光。辟支塔的建筑年代说法不一。《泰山道里记》载:“唐天宝中建,北宋嘉祐年间重修,元明相继维修之”。现代人于中航、乔苏在《济南文物》中说:“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成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灵岩寺鲁班洞宋淳化间题记:“石作王万于淳化五年岁次甲午中秋月重回,塔基作八角……”。灵岩寺嘉祐二年、三年的十方刻石证明,辟支塔创建于宋淳化五年,建成于嘉祐二年,历时63年建成的说法是可信的。现代古建筑学家陈从周考证,辟支塔结构为“北宋通行砖塔”之一种,也证明此塔创建于宋代。</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辟支塔</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辟支塔</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辟支塔</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慧崇塔,是墓塔林中的典型塔刹,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是唐贞观中(627~649年)高僧慧崇的墓塔,为一重檐单层方石塔,全部石砌。塔底面为45.5平方米,通高5.3米,上雕狮头、飞天、伎乐、武士等图案。塔身的南面辟真门,东西两门雕凿成半掩式假门,内测身迈出1人做启门状,券门上火焰状半圆浮雕。塔顶为重檐,以石板叠涩挑出,又逐层内收,以露盘、仰莲、宝珠组成塔刹。此单层石塔古朴醇厚,颇盛唐风格。</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墓林</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墓塔林,位于千佛殿西南0.5公里,有唐宋至明清各代灵岩寺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唐代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其余为元明遗物),志铭碑81通。这些墓塔和志铭,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刻特征,寺宇史实。墓塔的形制多样,造型古朴、雕工精细。一般墓塔均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多呈方形或圆形,雕刻成莲瓣式金刚、力士顶托,多至数层,有的做成须弥座式。塔身一般较高大,有圆形、长方形、钟形等,每个上面皆刻师僧之名和年号。塔顶一般呈长方形,雕刻着莲华瓣的复钵和圆形相轮,上置宝瓶或相轮式宝尖。在墓塔林历代墓志铭碑中,有日本和尚邵元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为灵岩寺第39代禅师息庵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碑记》,此碑高1.63米,宽0.74米,碑额刻篆书《息庵禅师道行碑记》。碑文共25行,满行49字。首行题“灵岩禅寺第三十九代息庵让公禅师道行之碑”,第二行题“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沙门邵元撰并书”。字体为行书,间有草字,潇洒有致,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墓林</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墓林</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也叫乌龙潭、龙居泉,元朝初年为大旱祷雨,在潭侧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故称五龙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泺源桥北五龙潭公园中部,东距护城河西岸百余米处。常年涌水,久旱不涸,涌水量8600~43000立方米/日,居五龙潭泉群诸泉之首。</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蛋壳黑陶高柄杯(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红陶兽形壶(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亚醜钺(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颂簋(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鲁国大玉璧(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东平汉墓壁画</p> <p class="ql-block">孙膑兵法竹简(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九旒冕(十大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清郑燮双松图轴(十大镇馆之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