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歌剧中的芭蕾音乐(上)

阿敏 helios66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译黑胶唱片的故事之四十四)</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芭蕾舞音乐,之前写过两篇有关芭蕾舞音乐唱片的美篇,参见《蓬基耶利《时辰之舞》(翻译黑胶唱片的故事之三十八)》、《德利布《葛蓓莉亚》芭蕾舞音乐(翻译黑胶唱片的故事之四十)》。今天又拿到一张是迪卡(DECCA)公司1973年出品的老唱片,编号为SXL 6541,标题为《Ballet Music & Entr'actes From French Opera》,我称之为《法国歌剧中的芭蕾舞音乐与插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唱片包含了梅耶贝尔、马斯涅、古诺、比才、圣桑、德利布等多位鼎鼎有名的大师,在法国歌剧中所创作的芭蕾音乐和插曲。由著名指挥家理查德·博宁吉亲自撰写封套,对这张唱片的每一首曲目进行点评。我虽然没有条件观摩这些经典的芭蕾舞全剧,但窥一斑而知全豹,随着音乐响起,我不知不觉地沉迷在法国芭蕾舞音乐的精彩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XL 6541 Ballet Music & Entr'actes From French Oper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国歌剧中的芭蕾音乐与插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贾科莫·梅耶贝尔《加冕典礼进行曲》选自《先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贾科莫·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 1791-1864年)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自幼学习钢琴,十四岁起开始作曲,二十一岁写出的第一部歌剧上演未获得成功。1826年梅耶贝尔后来移居巴黎。五年后他的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大获成功,此后成为法国大歌剧体裁的代表作曲家。梅耶贝尔一生作有17部歌剧,代表作品有《埃及的十字军》、《北方的明星》、《非洲女》、《先知》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梅耶贝尔的歌剧特色是戏剧故事紧凑,情节起伏动人,人物情感鲜明。在戏剧结构上,梅耶贝尔非常注重幕与幕之间的对比。而在音乐上,他则强调以丰富的管弦乐色彩来烘托加强戏剧效果,《加冕进行曲》便是他的歌剧《先知》中一首著名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五幕歌剧的剧本由尤金·斯克里布(Eugene Scribe,1791-1861)创作,1849年4月16日首次在歌剧院上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歌剧《先知》的剧情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事发生在荷兰多德雷克附近的乡下,再洗礼派煽动农民起义,以摆脱暴政。女奴隶伯蒂(Berthe)想嫁给让(Jean),为此她需要奥伯塔尔(Oberthal)伯爵的许可。但她和她的同伴,让的母亲菲德斯(Fidès)却被捕了。伯蒂设法逃到让的身边。伯爵要让在杀死菲德斯和放弃伯蒂之间做出选择。他决定救他母亲的命,伯蒂被带走了。为了复仇,让以新先知的身份加入了再洗礼派,他们设法说服了伯蒂逃离慕斯特(Munster)镇。伯蒂和菲德斯相信先知说杀死了让,让同时加冕自己为国王。当伯蒂发现嗜血自大狂的让实际上是先知时,她无法接受自己所爱和所恨的竟然是同一个人,她自杀了。菲德斯原谅了让,尽管他已经和她断绝了母子的关系。让仍然想报复奥伯塔尔,并在一次袭击中放火烧毁了帝国城堡。最后他杀死了他的随从和母亲,自己也自杀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反复看了几遍原剧介绍,发现新郎是个狠人,新娘是一位斗士,母亲则是最令人敬畏的角色。指挥家理查德·博宁吉评论:“这是一部充满高贵与激情的作品,只有最后一幕稍显逊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首《加冕进行曲》出自歌剧第四幕男主角在教堂加冕时的场景,这段音乐大气辉煌并有着庄严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曲家威尔第曾在一封信中提到:“对于这一场景,没有作曲家能比梅耶贝尔创作出更适合的音乐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英国剧作家乔治· 萧伯纳将其斥之为是“最奇怪的饮酒歌、火药桶三重奏、雪橇和滑冰四重奏的混合体”,但他的评论可能会像他许多歌剧批评一样不被认真对待。</p> <p class="ql-block">音频:梅耶贝尔《加冕进行曲》选自《先知》</p> <p class="ql-block">2、马斯涅《夜曲》选自《纳瓦拉姑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儒勒·马斯涅(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1842.05.12-1912.08.13),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起马斯涅,人们立即会想起他的神曲《沉思》,大家为这首曲子中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沉思》常被音乐会中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演奏家独奏曲目中经久不衰的名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斯涅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他对法国音乐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者。从这张唱片的曲目列表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在法国芭蕾舞音乐中享有相当高的地位,竟然有五首作品入选。马斯涅的音乐风格柔媚艳丽、缠绵悱恻,甜美而又感伤,深受当时民众喜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瓦拉姑娘》的剧本是朱尔斯·克莱蒂(Jules Claretie)和亨利·凯恩(Henri Cain)是根据朱尔斯·克莱蒂的短篇小说《香烟》改编,它启发了马斯涅为女高音埃玛·卡尔维(Emma Calve)写一段精彩的咏叹调,埃玛·卡尔维于1894年6月26日在英国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出演这部歌剧,马切罗·阿尔瓦雷兹(Marcelo Alvarez)和波尔·普兰康(Pol Plancon)担任她的男高音和男低音。</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国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瓦拉姑娘》的故事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一位来自纳瓦拉的贫穷女孩安妮塔爱上一名士兵的故事。她晚上偷偷溜进敌营,谋杀了敌方指挥官,这样她就可以用悬赏金作为嫁妆。士兵却误以为安妮塔有另一个情人,他采取了跟踪行为,结果不幸被捕并丧命。在临终前,士兵对安妮塔进行了诅咒,称其为杀人犯。这一系列事件使安妮塔陷入了精神失常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第一幕的最后一首曲子,这首《夜曲》把两幕歌剧分隔开,在众多残酷和动荡的乐曲场景中显得尤为难得的平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查德·博宁吉说这首《夜曲》与马斯涅的《马农》、《维特》相对比,其作品在戏剧风格上有显著变化,以及他受真实主义背景影响而尝试更现实的戏剧创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频:马斯涅《夜曲》选自《纳瓦拉姑娘》<br></p> <p class="ql-block">3、古诺《华丽大圆舞曲》选自《示巴女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理·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06.18-1893.10.18),法国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从小热爱音乐,并受到母亲的关怀和引导。183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来以康塔塔《费尔南德》获得罗马作曲大奖。他的创作受到了各国著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影响,也接触到了大量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艺术。他的歌剧作品包括《萨福》、《突变的医生》、《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示巴女王》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最早接触古诺的作品是《圣母颂》,古诺依据巴赫第一卷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谱写了《圣母颂》这首声乐名曲。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宁静纯洁,而古诺的《圣母颂》,神圣庄严,二者结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音频:古诺《圣母颂》</p><p class="ql-block">大提琴:马友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诺的《示巴女王》,是一部四幕的大型歌剧,但业内人士认为不是他的上乘之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事来源于儒勒·巴毕耶(Jules Barbier)和米歇尔·卡雷(Michel Carre)写的一个相当糟糕的剧本《霍夫曼故事》。剧情讲述了示巴女王为了年轻英俊的建筑师阿多纳兰而抛弃所罗门王的爱情,阿多纳兰后来被谋杀了。这三个角色都有精彩的咏叹调,但除此之外的大部分音乐则表现得较为薄弱或不够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幕 芭蕾舞剧由佩蒂帕(Petipa)编舞,是玛丽·塔里奥妮(Marie Taglioni)的门徒和继任者艾玛·利夫里(Emma Livry)为数不多的亮相之一,她的短暂职业生涯因她的服装在歌剧舞台上着火而悲惨地终止了。一八六二年三月就在《示巴女王》首映一周后,柏辽兹8日在《辩论日刊》上发表了关于她的文章: “她的飞舞既像燕子反复无常地飞,又像利箭在空中直线飞行,然后她变成一朵玫瑰花瓣,被风轻轻地吹走。”</p> 音频:古诺《华丽大圆舞曲》选自《示巴女王》 4、布瓦尔迪厄《序曲》选自《白衣夫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1775.12.16-1834.10.08),法国作曲家。父亲是里昂当地的主教,早年学习演奏管风琴和钢琴,后来到巴黎定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瓦尔迪厄的《白衣夫人》是根据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修道院》及《盖伊·曼纳林》这两部小说所改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剧情描述:苏格兰阿弗奈尔伯爵庄园的守卫格凡斯,趁伯爵去世之机扬言要廉价折卖庄园,欲将庄园据为己有。伯爵的看护安娜,是伯爵在世掌握财物的白衣夫人。庄园拍卖之日,一个自称布朗的人参与竞拍,安娜鼓动布朗叫出最高价,使格凡斯通阴谋无法得逞,布朗拍得庄园。布朗实际上是流落在外的老伯爵后嗣,安娜后来与他结成夫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衣夫人》于1825年12月10日在法国喜歌剧院首演,并于1826年越过英吉利海峡,在英国伦敦哲瑞·雷恩歌剧院上演。</p> 音频:博伊尔迪厄《序曲》 5、马斯涅《间奏曲》选自《切鲁宾》第三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斯涅的喜歌剧《切鲁宾》是根据弗朗西斯·德·克罗塞特(Francis de Croisset)的一部戏剧而改编的。在博马舍创作剧本、莫扎特谱曲的著名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切鲁宾(Cherubin)是一名17岁的年轻人。马斯涅的《切鲁宾》剧情紧随《费加罗婚礼》,展现的是切鲁宾从军之后的故事,特别是他如何在四位女性之间挣扎和抉择的情感纠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5年5月23日在蒙特卡洛的首场演出中,切鲁宾这一年轻男性角色由女性演员玛丽·加登(Mary Garden)和恩索莱拉德(Ensoleillad马德里歌剧院的第一位舞者)反串扮演,如同在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一样。《切鲁宾》中的另一个角色,国王的情妇,则由美丽的丽娜·卡瓦里艾莉(Lina Cavalieri)扮演。这次演出是由亚历山大·路易吉尼指挥,他因芭蕾舞剧《埃及人》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斯涅这部作品的核心特点就是旋律优美,在音乐上尤为突出,旋律动听且令人难忘,这就是其主要魅力和价值所在。</p> 音频:马斯涅《间奏曲》选自《切鲁宾》 6、比才《间奏曲》选自《唐·普罗科皮奥》第二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0.25—1875.06.03),他的《卡门》是当今世界上演出次数最多的歌剧之一。他在音乐中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将法国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普罗科皮奥》是比才创作的一部两幕喜歌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歌剧大约在1859年创作于罗马,是比才在赢得罗马大奖后为了寻找创作灵感而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剧情描述守财奴唐安德罗尼科想让侄女贝蒂娜嫁给有钱人唐普罗科皮奥,但贝蒂娜爱上了奥多阿尔多上校,最终贝蒂娜得到了自己的爱情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两幕喜剧歌剧是比才在意大利的学生时代所创作,但它不得不等到1906年比才逝世后才在蒙特卡洛进行首次演出。他根据意大利语剧本创作了这部作品,该剧本颇似《唐·帕斯夸莱》(Don Pasquale)。在 1859 年 1 月 11 日从罗马写来的信中,比才写道:“意大利语的文字必须配上意大利语的音乐,我没有试图摆脱这种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查德·博宁吉评价说:“虽然在《唐·普罗科皮奥》的大部分内容中可以发现多尼采蒂(Domenico Gaetano Maria Donizetti,1797.11.29—1848.04.08,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的影子,但比才无法掩盖自己的法国血统,在这首小小的间奏曲中,可以听到《卡门》的明显前奏。”</p> 音频:比才《间奏曲》选自《唐·普罗科皮奥》 背景音乐:<br>古诺《华丽大圆舞曲》选自《示巴女王》<br>演奏:英国伦敦交响乐团<br>指挥:理查德·博宁吉<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未完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