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老城一一多情的土地之新疆(二十四)

郏县胡晓娜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库车一共住了三个晚上,除了去库车王府和克孜尔千佛洞外,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老城中度过的。库车老城在库车王府的门前,然后向里面延伸,这里才真正是老城的风貌,是最富有人间烟火的地方。7月29号下午我们在宾馆休息之后又来到库车老城,王老师专门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烤了两条鱼,喝着这个老城的老茶,盘腿而坐,任时光摇曳、过往的人群从跟前走过。王老师、苏伊老师我们三个边吃边聊,天南海北的风土人情、古今中外历史的长河,我们是想到那儿说到那儿,从烤鱼老板的体态、神情说到如何看人、识人,这是王老师到新疆来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就是毫无边界地来体验这里的风俗民情和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翻越天山到达了南疆,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北疆就截然不同。北疆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南疆则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他们以农耕、手工业、服务业为主。 天山与昆仑山中间的塔里木盆地,是中亚最干旱的地区,几乎常年不降雨,全部是戈壁和荒漠,但在山脚下由于雪山的融化,让塔里木盆地四周形成了一片一片的绿洲,除此之外就是漫漫的戈壁、黄沙。绿洲上所有的用水都是雪水的融化,走出绿洲便是黄色的沙土,因此黄色是这里的主色调,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热爱并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在沙漠中不但建立了生存的绿洲,同时也建立起心灵世界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住房是土黄色的,并不高,都是平房,两层的房屋就很少见,大概是抵御风沙的缘故吧!王老师说看似这毫不起眼的房子甚至还是土里土气的,但他们屋里布置的非常的豪华。土黄色的房子与戈壁沙漠颜色一致,看起来非常的协调,房子上的窗户和门都装饰的非常的好看,其实他们的图案就是简单的格子,用红、黄、蓝、绿装饰期间,配上黄色的房子就显得格外的醒目。这种房子是这里的一大奇观,乍看上去让人惊喜,让人的心情马上热烈奔放起来。女人的服饰也是多彩的,靓丽的,但并不复杂,还是一些菱形的格子,但是上面染上了规则的不同的颜色,包括他们的房顶都是用这样的布来搭个棚,装饰室内的颜色,这些颜色堆积起来也不是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的。我静静的坐在路边,看到这靓丽的颜色竟然与这里的环境就是那样的协调与吻合,这里的先祖们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沉淀,为这片土地选出来的最美丽的图案和颜色,本来是在戈壁沙漠,人类的创造却让它丰富起来,也丰富着人的灵魂,但把这些图案如果带到我们中原一定会过于难堪,大煞风景的。</p> <p class="ql-block">有了这些绚丽明亮的色彩,这里的人们更显得自信、乐观,也许是因为天高地阔的原因,在他们的脸上你看不到一丝的忧愁,笑脸与幸福时刻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男人则是黑里透红的脸庞,加上粗壮的身材,如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他们的人生中字典中应该没有“抑郁”两个字的,抑郁与这片土地无缘。 能歌善舞他们最大的特点,无论男女,只要听到音乐声响起,他们就随着节拍舞动起来,来往的人群都驻足观看。在库车王府里,王府家纺是专门儿迎接客人的地方, 家访的中央是舞台,用来表演歌舞,四周是桌子和凳子,桌子上摆满了果盘和点心,我们走进家访认真观看了两场演出,鲜艳的民族服饰和独特的民族舞蹈,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充满了西域风情的世界,让我们有一种穿越,穿越到了大唐时代......他们的音乐、舞蹈并不复杂,音乐的节奏中特别的康锵有力,从音乐的节拍中你似乎听到了马蹄声,载歌载舞的场面看到了骑手在驰骋,体会到了维吾尔族人的洒脱与柔情。</p> <p class="ql-block">最具有烟火气的是这里的美食,各种各样的囊在我们眼前晃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耳边响起,走进任何一家饭馆,店主首先给你端上一壶热茶,喝茶是他们这里最重要的生活习惯。我们中原都是小口喝茶,美其名曰“品茶”,这里每到一处都是大碗喝茶,再加上一碗杠子肉,羊肉的肥美与美味的羊汤是完美的结合,能让你品尝出青草的味道。粗粗的铁条穿的羊肉串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么大的羊肉串才8块钱,我们连忙惊呼这里真是物美价廉,再加上地道的扁面炒饭,让我们吃饱喝足、满载而归。这里你似乎不用有心理防备,明确的价格、热情的服务、真诚的笑容,会让你感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一路走来,一直在感慨,来到新疆没有遇到坑蒙拐骗的现象,到别的地方旅游,总会让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但这里没有。没来之前和亲朋好友谈论去新疆,他们总觉得新疆偏僻、落后、闭塞,还有诸多的不安全。但真正来到这片土地上,你才会感到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淳朴、善良与真诚,连路上的交警说的最多的是对我们的嘱咐与殷切的交待:系好安全带,请慢走!</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坐在路边慢慢的吃着烤鱼,喝着茶直到太阳落山。街上五彩的霓虹灯亮了起来,王老师说这是他最享受的时刻。去年在喀什就这样的坐在街头,整整坐了两天。是的,这是人生中最惬意的事情呀,没有什么比这更风轻云淡地看行人的来来往往。在穆老师的催促下我们开始起身,老城的街道两旁的树木,挂满了彩色的灯笼和不断闪烁的霓虹,把夜间照的如梦如幻,与古城的古香古色相得益彰,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我们一拐又扎一条巷子,相对来说这里有点清净,老城的底蕴更加的深厚,有的画家在葫芦上画画,这小小的葫芦变成了一方世界, 让我们流连忘返。路边有一个坐的地方,我们三个又盘腿而坐,静静的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这时我们也变成了风景,来往的人群不断的拍照,把我们也当成了这里的装饰,我们是来看风景的,一不小心变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我们相视而笑,这种悠闲清静的状态与这条巷子里独特的风景融为一体,显得那么和谐、温馨。</p> <p class="ql-block">已经到了晚上11点钟,我们才开始起身往回走,路过了一个根雕店,里面有好多人在参观,我们也顺着人流走了进去,眼前的一幕幕我们惊奇无比,巨大龙根雕陈列在店的正中,足足占了一间房子,龙头的龙须与鳞片清晰可见。这里的根雕形状各异,有的似虎,有的是狼,让我们惊叹不已。根雕都是这方土地上的胡杨树雕刻而成,本土的艺术家,根据材质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用他们的智慧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你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创造出这些艺术品的,墙上还布满了这位艺术家的画,画面显得更加有质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对老城还念念不忘,下午4点就又赶到老城,在老城的街上穿梭,享受着色彩绚丽的老城时光,岁月在时光中交替,在色彩中温妍,在音乐声中飘荡,在炭火的烟雾中袅袅升起,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驻足,人仿佛醉了一般。穆老师在微信中说看到到清真寺,说是一处绝好的地方,我们就加快脚步赶了过去。这是库车清真寺,有500年的历史,我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庄严雄伟的清真寺,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礼堂,走进礼堂,你更感受到了它的雄伟与壮观,在礼堂中漫步,我似乎听到了悠扬的钟声和阿訇慈祥的声音与《古兰经》的庄严。这里已经是国家的重点文物,建筑的风格与纹饰与中原地区的图案一脉相承,似乎诉说着千百年来西域与中原人们生活的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内参天的榆树,让大礼堂更显得庄严肃穆和年代的久远,脚下的砖铺地,已经有点斑驳更显得他的古香古色。我们坐在院落中歇息,头顶的葡萄晶莹剔透,又如这里的精灵。当时该是怎样的一种画面?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在伊斯兰的节日里来到这里,洗掉心灵的尘埃,最美好的祝愿让心灵更纯净,生活更美好,这是人类共同的期盼。我们对这幽静的环境和古朴的建筑深深的吸引着,坐在里面久久不愿离去,也让自己小憩。</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穆老师、苏老师一块儿出来,在老城的小街中溜达。巷子中的每一处都布置的别具特色,像是是一幅童话:竹篮、古董、家具随便往墙上一摆,让老城显得更加的古朴。大多数人家是用花草来装点墙壁和门厅,这里的每一户人家中都种花,果树,隔着墙壁就能看见里边生机盎,然加上丰富的色彩,一定能感受到里面主人的用心。王老师说世界上有沙漠,但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有沙漠,他们面对着茫茫戈壁,在绿洲中生存下来,让他们的心灵中也有片片绿洲,去迎接美好的生活。他们美好的生活很具体具体,从穿衣、吃饭,到他们的衣食住行,再到自己的家庭院落,积极、乐观向上成了他们人生的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小巷中走累了坐上观光车,这里的观光车也非常的华丽,更具有异域的风情。在我以前的认知当中,我对新疆并不了解,但这次跟随王老师走进新疆,对这里的地域风情,历史文化有了了解才知道,这里是多么的神奇,库车、和田、喀什、敦煌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围了一个圈,它们是这些沙漠边缘的绿洲,更重要的是西方的文明从喀什进入中国,然后在四周扩散,扩散到和田、库车和敦煌,然后再传入中原。中原的文明从敦煌经过这个地区向西方传播,这个地区就成了世界文化的晴雨表,也就是说当时世界文化的主流是什么,这里便是什么文化?比如波斯文明当时是世界的主流,这里就以波斯文明为主,当佛教在历史上最兴盛的时候,这里便是佛教文化流行......</p> <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现代的库车。他们的建筑、服饰的图案有明显的罗马风格,有中原文化的装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完美的融合,呈现成了他们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特色,然而这一切又是那样的相得益彰、自然和谐。这里巨大的包容性,让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为我所用,又形成了更为开放、包容、文明的性格,来迎接四方的来客,这就是龟兹文化,这就是这一片神奇土地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我们在库车住了三天,彻底感受到了这里的文明,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医就是中国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