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吟岁月》前言

牛头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2024年6月,正是高中74届上山下乡50周年,为回望岁月的流淌、青春的脚步,福建省云霄一中高中74届同学会和本地《漳江文学》合编专题纪念集<span style="font-size:18px;">《耕吟岁月》一书,</span>其中收录了跨越50余年、丰富多彩的新旧照,本地1964—1977年历届新老知青的回忆诗词文稿,并附录若干相关的本省市县历史资料数据。</p><p class="ql-block"> 10月金秋,这册集体劳动成果的知青文集郑重印制完成(非卖品),陆续分送参与者和本地知青、社会各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上图为本地1974年下乡知青、画家董国强1979年遗作)</p> (知青文集封面、封底设计图。)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峥嵘岁月忆当年</h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div> <br> 2024年6月,恰逢云霄一中高中74届毕业下乡、回乡50周年。往昔青春人,已临古稀年。回首岁月,很多过来人共同拥有一个历史名称——“知青”(包括下乡、回乡、异地落户),怀着投身于广阔天地的深刻记忆与切身体验。走向暮年的知青群体回顾这段渐行渐远的人生历程,既是对青春时代的感怀,也是对“认识自己”的深化。将自身的记忆、体验、思索凝聚笔端,收录成册,对上山下乡50周年是个很有意义的纪念形式。<br></div> (云霄一中原教务主任、百岁仙逝的方文兴老师遗孀张淑卿老人收到文集,翻阅方老师生前与学生的合影,十分欣慰。) 高中74届毕业下乡、回乡,是本县知青运动的一个新阶段。当时的情况,不同于1966年以前最早被动员下乡落户的初中毕业老知青,不同于1968年响应“号召”远赴天南海北、边疆兵团的大城市插队知青,也不同于本地早期分散各公社乡村插队落户的“老三届”知青。1973年6月,随着传达中央21号文件(毛主席给李庆霖的回信),知青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正视并着手统筹解决。1974年3月,本县贯彻落实21号文件精神,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对知青工作加强领导。此后,对动员应届毕业生上山下乡依循新的政策规定、指导和安置措施,各种形式的知青场点得以巩固及陆续新建,招工、招生、入伍、补员、病退等途径也在接续及扩大施行。上山下乡成为历届中学毕业生一条必经之路。<div>  大势所趋,1974年首当其冲,当年下乡的知青人数比前几年大幅度增加,以安置于知青场点为主,分布区域广泛,劳动形式多样化。因此,高中74届知青经历的上山下乡之路,就带着承前启后性质,形成与知青整体既有共同点又有新体验的劳动、生活状态。<br></div> (高中66届下乡知青是编辑文集的积极参与者。左1郭国栋老师是作者之一,国庆期间从上海返乡与同班老同学聚会后,连日奔波,送书上门给同班老同学,先睹为快。) 高中74届知青主要在本乡本土落户安身,务农历程相对平稳,时间相对短(一二年至三五年不等),许多老知青曾饱受的艰难困厄,他们遭遇的相对减少减轻了,但这数年的锻炼意义并不因而无足轻重,感悟并不因而浅薄片面。50年前,不管是视作使命,或当作听命,又或认作宿命,他们同样付出了青春,尝到了人生百味。经受了冬天的严寒,更能体会春天的温煦;播下了春耕的禾苗,更懂得秋收的价值。“知青”这一历史名称,不仅表明一段人生履历,更是经受过摔打磨炼的一个标志。此纪念文集汇编的各种自述,既是个人历练的真实记录,也折射出时代和社会面貌的缩影,隐含对历史的思考。这是编辑纪念文集的源动力。相信读者开卷有益,自能仔细咀嚼品味。 (作者之一、1967年初中下乡女知青张金凤收到文集,喜不自胜,随即在个人视频号传达信息,分享喜悦。) 高中74届知青历程,前接“老三届”知青的脚印,后随75届—78届知青的身影。知青的故事如漳水东去,前潮后浪,不可分割。有鉴于此,此纪念文集不拘于高中74届知青范围,而扩大眼界,兼收并蓄,意在展现一种宏观格局。开放的思路得到许多“老三届”知青的赞许、支持并竭诚提供辛勤笔耕的旧文新稿;后几届部分知青应邀也热情参与,各尽所能,奉献各类作品。新老知青前后呼应,扩大了纪念文集构成的视野和分量,有助于使纪念主题更开阔、内涵更丰富,从而多层面地勾画了本县知青群体的概貌,弥补了本地尚未有以知青为主题的纪念文集的缺憾。几代知青都来发声,汇集心音,是纪念高中74届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一种宝贵收获,纪念意义得到扩展、升华。对历届新老知青的诚恳支持、热心参与,谨致以敬意和谢忱。 (高中66届下乡知青、作者之一陈启俊已故,好友罗顺德老师首先登门送书赠其亲属——遗孀、两位妹妹和大妹夫。) 50年前的知青岁月,或长或短,已经远去;时代的烙印、自身的足迹,回顾起来却又显得并不遥远。“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段磨炼征途,这代人是怎么走过来、怎么看待的,话题无限。“青春无悔”?“蹉跎岁月”?亲历倾诉,举不胜举。各自的感受和反思,都有前因后果,不必强求观念一致。认识来自实践,亲历是发言权基础,思考也会随着时代变迁、思想成熟而趋于更全面、深沉和理性。现实意义在于,走过那段坎坷道路,经风雨见世面之后,更懂得人生的价值;抛洒过春耕秋收汗水,目睹“三农”真实状态,更了解社会发展来之不易;青春记忆刻骨铭心,温故知新,更珍惜晚年时光,珍视“插友”情谊,割不断知青与广阔天地的千丝万缕关系。<br> <p class="ql-block">(1976年下乡女知青阿红,至今仍在自营日用杂货店,收到期盼的知青文集,欣喜溢于言表。)</p> 长风万里送秋雁,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代人谱写下的故事,不应该随时间流逝而湮灭。迎来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高中74届同学会与《漳江文学》编辑部共同完成此纪念文集,这是参与者久远记忆的积淀,对各方面读者直观、立体地透视“知青”这一历史名称所包蕴的丰富内涵,或许也有引人深思的作用。希望此纪念文集有助于历届知青从中寻找似曾相识的依稀身影、斑驳足迹,心灵交流,生发共鸣,带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充实和振奋。<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者</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5月4日</div></div> (高中66届老知青,收到文集,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 <p class="ql-block">(几位老三届知青看着文集收录的自己青年时代影像,回顾沧桑岁月,感触万千。)</p> (老三届知青、一中原数学教师郭国栋老师送书给原下河公社妇联主任方灿玲。) (10月4日,云霄一中高中74届同窗小聚,内有几位知青,先收到知青文集,埋头浏览,并与前左1主编唐镇河细细交流。) 【他们中有本书主编(前右)、几位作者(前左,后左1、左2),独家珍照提供者(后右1),喜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作为曾经的高中74届上山下乡知青,他们对文集的叙述有着深深的体验和感慨。) (当地国营园岭林场坪水知青点1974—77年下乡的部分知青于10月8日聚会时,收到了这本知青文集,恰是一份别有意义的礼物。) (知青文集封面设计。在耕耘的田野上,五张难得的70年代旧照,涵盖高中74届和75届下乡男女知青,回乡知青、本地农村青年,乡村妇女耕山队队长、县知青办干部,从不同视角回顾知青在广阔天地大田劳动、科学实验、民兵训练、业余读书等等。) (扉页设计,书名题字为本地前辈书法家施武弄老先生。配图为本地摄影爱好者、老知青林汉荣的获奖摄影作品——闻名景点石矾塔,旭日初升、朝霞映海。) (目录页之一。“落霞熠晖”为专题纪念的题词、诗词和书画篆刻作品辑。) (文集的专题资料图片系列之一。) (专题资料图片系列一页。) (专题生活图片系列一页。) (文集内页,知青生活回忆录一页。) (文集内页插图一页,转用漳州高中74届下乡女知青、浦林畜牧场饲养员的劳动旧照。) (两种文集样书,采用超大开本。) (文集封底,秋天山野,即将丰收的稻田金谷,四张图片代表着早期下乡老知青和后期下乡新知青。封面、封底的图片数,隐含“五四”寓意。) <p class="ql-block">(本地老辈书法爱好者墨宝,高中74届吴庭辉家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唐·王昌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