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保卫祖国,当兵扛枪去!”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扎根,还是在读初中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那还是1969年的冬季,由于北极熊入侵我珍宝岛事件的爆发,全国人民掀起了一股排山倒海的谴责声和追讨声!武进县委办公室在县政府大院的一个广场上播放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记录片,电影播放前先由当时部队在县里支左的一位首长讲话,他讲了很多,但几句话至今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他说:“……战争总是要打的,我们必须要作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希望适龄青年们要勇跃报名参军去,保卫祖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听了心里很是激动,心里立刻呼应道:我想去,会要我吗?狠不得立马就能穿上心爱的军装……可惜当时年龄尚小,主要是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和机会。要不然……但从此对参军报名很是关心,到处打听,可惜好运并没有降临到我头上。后来得知,如69年能当上兵,征兵的正好是我的老家山东莱阳的部队,最后实在无奈的看着几个年龄稍大点的发小穿上军装走了,其中就有胶东莱阳当年随军南下的干部子女。当时心中的失落感整整陪伴了我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秋季,我刚升入常州市一中读高中,又遇到了征兵工作。这可是天赐良机,机不可失。于是斗胆跑到学校找到姓贺的一位副校长(兼征兵办主任),坚决要求参军。可没想到学校很讲“原则”,虽然我再三请求,仍不为此动容,以年龄不到一口回绝,当时自己感觉就像一个没人要的流浪儿,举目无亲,委屈之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命运总算到关键时刻没有抛弃我!当时真急的有点自乱阵脚、六神无主!眼看大面积征兵工作已结束,路上已出现了很多穿着新军装闲逛的新兵。而我此时仍毫无方向感!正当我已感到非常绝望时,突闻武进县征兵工作还可增招30个机动数。人数虽少,但征兵单位可谓是五花八门,兵种有陆军,海军,空军地勤等,地方有兰州军区,福州军区,东海舰队等。当时感到最揪心的是老父亲受文革影响还未“解放”,还在武进隔湖农场被“监督”劳动。但老父亲解放前随军南下后就一直在武进县里工作却是板上钉钉的!何况当时被“打倒”的是一大片,几乎无人幸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不是只有我父亲一人被打倒。左顾右盼一下,发现报名的干部子女几乎清一色的“狗崽子”,有什么害怕和心虚的?因此我再也顾不得从小就胆小怕事的心理,赶紧缠着当时武进征兵办的一位熟悉的谢主任,并以明天就写血书送到他办公室相“威助”,此计果然立马见效(不过如真的需要,我也决不会含糊)当天还在农场劳动的父亲就接到了县征兵办征求家长意见的电话,父亲可是坚决支持我的。如当时征求就住在县委宿舍的老母亲,可能本人的历史就得重写,估计就不会有后来啦!想想也是,这可是我当时做的一件最伟大、最胆大、最合乎逻辑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在体验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县委宿舍我从小就有无话不说的二个好朋友,即衣兵和房志坚,三人的父母亲均是胶东随军南下干部。我和衣兵的父母均为山东莱阳人,房志坚的父母为青岛即墨人。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到大,被县委宿舍的其他发小戏称为“县北新村三兄弟”!当兵肯定都商量好了要一起去!三人当兵的愿望都很迫切,衣兵把以前的名字都改成“兵”,以示决心。可惜他从小眼睛就近视,属近视的很厉害的那种,只有0.3不到。体检时他想找其父帮忙说说情,可他的父亲也在县五七农场“劳动改造”,自身难保。于是他也就作好了部队不要就写血书以表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商量对策时我出了个“馊”主意。由我穿上衣兵的衣服冒充过关,一切仿佛安排的天衣无缝!我和房志坚的体验都十分顺利!待报到衣兵的名字时,我早已换上了他的衣服,还特地换上衣兵戴的一顶洗的发白、当时特时尚的军帽。虽心虚的要命,但为朋友要两肋插刀,仍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眼看就要成功,没想到出去没多久的征兵办谢主任此时又走了进来,见了就说:“小王,你刚才不是体检过了,怎么又来了……?”我只得退下换衣兵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们三人还缠住谢主任,衣兵还说:“让我去吧,我去部队喂猪也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据说其父也找过谢主任,但眼睛差的也实在太远了,无法录取。从此我们兄弟三人天南海北、各奔东西,我去了大西北的兰州军区,房志坚去了华东的福州军区,衣兵仍在常州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有些的担心,算是好事多磨吧,体检中突然又担心起政审问题,怕父亲的未“解放”问题是个障碍,又“闹着、逼着”父亲亲自找到我部队征兵负责人团副参谋长去探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如愿以偿,在新兵集中赴部队还剩下最后三天了,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心怡的新军装。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此时才发现,县政府大院里30个穿上军装的发小,哪一个不是文革中政审问题成堆的“狗崽子”?还是我们最尊敬的解放军能慧眼识珠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我还特地穿上新军装到就读的市一中学校去好好的炫耀了一番!在平时望而却步的教师办公室里,班主任老师笑容满面端来的一杯茶,办公室老师们的赞扬声,还有窗外挤满了探头探脑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都使我骄傲的至今都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初中毕业照和不久就穿上军装的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在刚出校门的不远处,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激人奋起的小插曲,也幸亏有了这一次偶遇,使我受益匪浅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刚走到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座算是常州的石拱老桥一一琢初桥(位于常州古城区青果巷东首,跨古运河支流。民国时期由常州慈善家、常州贫儿院主要创始人之一伍琢初捐款建造并由其名字命名!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这里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包括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以及史良、张志让等民主爱国人士)时,迎面又遇上了我的英语课杨老师。赶紧毕恭毕敬、诚恐诚惶地上前喊了声"杨老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也没想到杨老师此时的一句话却深深的刺疼了我,事后想想这可是影响我一辈子的金玉良言啊……至今难以忘怀!正是这句看起来很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激励和鞭策了我一辈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老师先是一愣,眯着眼睛看了我好长一会,然后她才缓缓的反应过来说:“是小王吗?神气嗒!我说你怎么最近一直不来上课,你怎么穿上军装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能我在学校给老师留下的印象不算好!算是班上比较调皮(但从不敢捣蛋)的一个……就算是吧!沒想到杨老师临走时又突然冒出一句:“你还能当兵啊……当兵可不能再调皮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着杨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呆呆的愣在那里,心里仿佛在滴血,做人的尊严告诉我:我为什么就不能当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坚决以学校一切无所畏的表现为戒,划清界限,再也不敢在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有任何造次……不过说句实话,初中、高中的同学至今都有来往,有时纯粹好奇的偶然问起这些事,同学们还真没有一个说我在校调皮过头的。想想也不敢呀,我可是一个打小就在孔夫子家乡长大、被严父管教的抬腿怕踩着人,张嘴怕被打掉牙、性格打小就有点内向的孩子!怎么会如此不受老师待见呢?连我都不相信,同学们更沒有说我什么的,至今我和同学们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关系都很好,也沒见一人说我什么的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的至今都感谢杨老师的那句不经意或半开玩笑的话,没她那句话或许就可能没有我的今天,真的好感谢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26日,锣鼓喧天,红旗飘扬,乐队开道,全县新兵在武进县政府大院集中,奔赴火车站,从此我踏上了社会,走入了部队这个大熔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天后即29日晚上,我们终于到站了,一下闷罐子火车,才发现天好冷啊,一股股呛人的焦油气味直冲脑门(当地老百姓家家取暖烧火时管道滴出的焦油)车站很小,现得很是荒凉,我们整队后就出发,在陇西县城的标志性古建筑一一威远楼附近的师范学校集中,在此开始了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当时就在这座桥上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诲,常州古老的石拱桥一一琢初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兵就是来扛枪的,不扛枪我来当什么兵?”这算是我当兵的指导思想吧!并一直贯穿于整个在新兵连集训的时间里。所以什么时候能下连队?什么时候能扛上枪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事……!记得新兵连集训快结束时,新兵团团长还找到我,不知是开玩笑还是什么,说要我去当司号员,我当时还很幼稚的问了一句:“司号员有枪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听到司号员肯定没有配枪的答复时,我很干脆地说:“不去!"并理由充足地说:“我当兵就是来扛枪的,不扛枪我来当什么兵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章涛,大概受他在驻常部队102医院当干部的父亲影响,比我还小二岁也来当兵凑热闹了,他可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小跟班呀!巧的是我们两人还分在一个部队里(当时县机关大院分到兰州军区21军61师当兵的一共才有三人,还有一名发小叫周晓春,分在184团,一直想找他没找到,后来听说他在陕西华阴县就下车了。而我们是182团,驻地还在千里之外的甘肃陇西)。当章涛听说由于年纪太小要分到团卫生队去当卫生员时,也是一百个不高兴,还偷偷的在无人处拉着我的衣服流过眼泪呢!当他听说我最终分到老红军连队扛枪去,简直羡慕的不行,还幼稚的一定要跟我到连队去当兵,要我带他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被分到六连一排二班当战士。第二天在连部驻地(村上的大队部)举行了隆重的颁枪仪式,当我庄严的从连长手上接过枪时,禁不住心里一阵狂欢!哇!愿望终于实现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非常搞不懂的是,在步兵班别说打枪了,连枪都还没捂热,突然莫名其妙的接到了连部命令,要我到炊事班当伙头军去,没听错吧?是炊事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让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炊事班起码要大个子去呀?说句顶真一点的话。当时我还未成年呐!1.61米的小个子还没发育健全呢,在家里还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候就……最起码也要烧过饭的人去呀?再说了南方来的学生兵连北方菜都还不知道咋回事,别说吃了,更别说烧了,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道部队看我年龄不大个子又小,身体还未发育健全,难道是正当长身体能吃时照顾我到炊事班多吃点?如这样想心里还能稍稍平衡些,可不对呀,同年当兵分到连队的还有年龄更小的,何况当兵比我还早,年龄还比我小的也有,到底是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使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从开始感到最不想去的炊事班却给我留下了极其难忘而愉快的经历,离开时却是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大有“孤雁南飞”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不到的是在炊事班的几个月里。班长和老兵们给我作出了榜样,他们的怎样做人、做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毫不夸张地说,真正使我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与人合作共事是从炊事班开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炊事班和战友们在一起,沒有太多的大道理,更沒有那么多的批坪教育,却让我做到了、也明白了许多今后值得去效仿和深思的“真金白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炊事班学会的东西太多了,不仅仅是学会了烧菜做饭!说实话,在炊事班呆的时间只有四个月,却使我受益匪浅,后来我也总说:炊事班的四个月是我兵涯中最快乐、最难忘的四个月,在那里,每天呼吸的空气都感到特别的新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在炊事班也有懊恼、嫉妒的时候,那就是早餐、午餐后……当全副武装的战士们在连长的率领下,排着整齐划一的队伍,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喊着震聋欲耳的口号,唱着嘹亮的军歌,一排排从炊事班门前走过,肩上的钢枪竖起的刺刀在太阳下面发出刺眼的寒光,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向练兵场,那气势、那架式可把我这个立志当兵扛枪的新兵看的是目瞪口呆,羡慕的是望眼欲穿……看着自己身披白饭单。手拿擀面杖……胃中此时冒出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去品味、去品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啊!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是来干什么的!我可是来当兵扛枪保卫祖国的,可不是来烧菜做饭当伙头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炊事班才呆了四个月,刚从思想上、行动上稳定下来。突然又接到连部命令,调我去给连长当通信员,倒又使我一下子接受不了,就要离开身边那些朝夕相处、扶助我学步成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兵们还真有点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到了连部后,总算又背上了自己那朝思暮想的枪……!从此跟随连长走南闯北,与手中被战士们誉为第二生命的枪结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缘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部队的几年里,我和战士们一样视枪为自己的生命,刻苦训练五大军事技术。虽没有立功授奖(估计是文革时期不太兴这个)但也获的赞誉不少!团集训队期间,在军事五大技术的训练中和兰州的王兰友,西安的王日升享有“三王”之称!多次得到集训队长的首肯。团集训队组建的军事小教员队,与我们对抗比赛,几乎每次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此还闹出一个小笑话:集训队长见他亲自调教出来的军事小教员,据说五大军事技术个个都勇猛无比。可一旦碰到我们六连来的兵,对抗赛中无一胜迹,很是恼火。于是亲自当着大伙的面说:抽时间再比赛一次,教员队如赢了,中午炒鸡蛋伺候!如再输,沒中午饭吃!结果我们仍以8:1大胜,除障碍跑总分略差外,其余包括射击对抗赛、木枪对刺、土工作业等大获全胜,结果我们中午每人一碗炒鸡蛋,而他们却个个沮丧的还在训练场上反省呢,弄的我们一时都不好意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兰友与王日升还代表兰州军区出席了1975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军运动会!后来听说那年我连就有四名战友代表兰州军区参加了全军运动会五大军事技术的比赛,那可是享誉一世,名声大噪,当兵一生,唯此荣耀之-辈子的事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兰友即是我前面提到的兵龄比我长(70年兵),年龄却比我还小的那名战士!王日升和我同年(71年)兵,年龄却比我还小,又和我几乎同时到连部,他给指导员当通信员,我给连长当通信员,朝夕相处,几次都一起到集训队参加集训。看来部队一定要年滿18岁才有资格入伍的硬性规定,好像还是有那么点“不合常理”!还是我们兰州军区,不拘一格选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忆往事,在部队里我们“三王”都在军事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集训队里更是名声大噪!这与我们有高人指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与我们三人都有“拼命三郎”之雄心也有关系!这里不得不提到“暗”中指点我们的一位高人:时任21军作战参谋、长期在我连蹲点、曾获1964年全军大比武“铁枪"之称的李景海参谋。李景海参谋和我们连长是同乡,北京顺义人,个子不算很高,身材却十分灵活,曾是我61师的蓝球队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景海参谋的个人五大军事技术十分了得,特别是刺杀及木枪对刺,拿一张写信用的纸,吊一细线悬于空中,立定突刺能刺穿飘忽不定的薄纸,可见其刺杀的爆发力、出枪之迅猛几乎无人能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部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的确收获不小,用不着讲太多的大道理来粉饰自己!总而言之,我从一个尚不懂事的愣小伙,长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个子也从1.61米长高到1.75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队几年的经历,首先使我懂得了世界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做人的四大原则,即:怎样才能做人,怎样才能做亊,怎样才能生存,怎样才能与人共作共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只能以受益匪浅四个字来概括。部队几年,的确使我受益终生啊!部队复员回到地方后,继续发扬着部队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这并非说我的思想水平有多高,而是在部队养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无论在工厂当工人、学校当教工、深造学习当学员,学院当教师,参加省扶贫工作直至担任院级领导,均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学员及省扶贫办颁发的立功授奖证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优秀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日西下,夕阳余晖!直至退休后仍多年担任学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给幼儿园毕业班上课,给小学主讲开学第一课、到社区写春联等等,我们驻常高校关工委活动片还被省教委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继续发挥余热!直到事故致残……综其大半生,也算是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还算是合格的答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