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

金芳(31310052)

<p class="ql-block">  火车的轰鸣声会时常唤起我内心深处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故乡哈尔滨已经四十余载。四十年来每次回家探望亲人都会去松花江畔,看看熟悉的母亲河,看看熟悉的松花江大桥。看看开往松花江大桥的铁路线,那是我生长了三十几年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现在松花江大桥已经废弃,改为“中东铁路公园”,原上桥的一段铁路也完成使命,变成高架的高铁铁路线。每当我站在高铁线下总是会思绪万千,耳边会响<span style="font-size:18px;">起那牵动内心深处机车轰鸣声,会想</span>起在铁路旁生活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忆起生活在铁路旁时所见证的我国铁路发展历程。生活痕迹都成为了历史,但我还是不忘那熟悉的火车轰鸣声,难忘岁月留下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原土路基变成高速铁路线</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还是50年代解放初期,我出生在哈尔滨市,自我懂事起一直生活在松花江边,距松花江铁路桥不足500米。这是著名的中东铁路运输线,解放初期也是唯一通往北方的铁路线。它承载着与苏联贸易和北方煤炭,木材,粮食、石油等物资运输任务。我家就住在离路基旁20几米处。繁忙的铁道线上大概一刻钟就会有火车行驶的轰鸣声,这火车轰鸣声自打记事起就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伴随着我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蒸汽机车</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火车全是蒸汽机车,烧煤的。如果车载重了,火烧不上来,那机车像是老牛拉重车累的大喘气,“吭哧,吭哧”的声音更难听,铁路机车各种轰鸣声对于我来说是最熟悉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家距铁路不到30米,更该死的是百米之内有一个人行过道口。这段铁路路基是松花江大桥用土堆起的辅桥,路基高出地面10几米。人行过道口是水泥筑成的阶梯,人称“三十六登”,可能这是刚刚修建铁路时建阶梯的数字。可自打我会数数开始,数“三十六登”就没有数清楚过。数路基两面阶梯加起来50几登,数单面不足30登。无论36这个数是怎样来的,反正就叫“三十六登”。上辈人这么叫,我辈人也跟着叫,现辈人已经不知道。因为现在原路基已经拆除,现在是用水泥高架起来的“高铁线路”,“三十六登”已退出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距“三十六登”道口两边200米处,各有一块“鸣笛”标志。就是说火车到此处路口,有人无人都必须要鸣笛。那时都是蒸汽机车,拉起“鸣”那叫一个响,尖叫声可以传出五里地。再加上50几节重货车厢,那“轰隆隆”有节奏的响声,妥妥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军乐团,会每隔十几分钟演奏一遍。</p><p class="ql-block"> 初来乍到的亲戚们来家串门,晚上睡觉时的感受可想而知,能睡着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可我家人和居住在那一片的居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火车来了和没来一样,它奏它的曲,我睡我的觉,根本不受影响。话是这样说,但火车的轰鸣声却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内燃机车</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长在铁路边感慨最深刻的轰鸣声有两次。第一次是1968年下半年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开始。火车的轰鸣声把大批的知识青年送往北大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年</span>大批在校闹革命的红卫兵战士,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每天知青专列都会在我家门前经过,火车车厢上大红色的横幅标语,一看便知这是知青专列。每天都会有很多知青父母亲人聚在“三十六登”道口,盼着知青专列机车的轰鸣声,期盼着能看到离去的孩子最后一眼。事实是列车呼啸而过,哪能看到儿女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1968年底,17岁的我也踏上了屯垦戍边的道路。离开父母,离开喧闹的城市。在机车长鸣声中,沿着这条熟悉的铁路奔向北大荒。当机车路过“三十六登”路口时,感觉机车的长鸣声格外的响,鸣的时间格外的长。车厢路过自己家门时,把身体探出车窗外,向亲人挥动手臂,心里百感交集。再见了我可爱的家乡!再见了我亲爱的父母姐弟!再见了陪我长大的这段铁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随着火车的轰鸣声把解放军战士送往中苏边境,</p><p class="ql-block"> 我学校毕业回哈尔滨工作两年后的1979年,春节刚过不久,开始是母亲讲每天半夜都会看到一整列火车运输军用汽车和坦克。开始并没有在意,认为是部队常规调防。没有想到过没有多久中越反击战打响了,这时候也不藏掖了,大白天军列一趟一趟的往北送军用汽车和坦克。军列也不遮掩了,明目张胆调动军用物资,特别是一列车一列车的解放军战士乘坐绿皮火车向北开进。战士们在车窗探出身体,伴随着列车轰鸣声,挥手高喊:“再见了!”的时候。我心情激动,对列车上的战士们肃然起敬。列车的轰鸣声仿佛是战场的号角,满载英雄们冲向前线。一群年轻的战士不惧牺牲,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幸福生活而去战场厮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高铁列车</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铁路边,对火车的轰鸣声始终有种特殊的感情。是亲切?是厌烦?到现在也是理不清。但现在回想起过去感觉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是幸运的,让我记住了列车的轰鸣声,给我留下那样多的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 于: 2024 年 10 月 17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