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林放故里放城西南有一座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名曰青龙山,此山即《尚书·禹贡》中所说的“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汉书·地理志》作陪尾、横尾的古陪尾山,其主峰海拔 450米,当地传说古时有一阁老(内阁大大学士、内阁首辅)曾登临山顶为子孙祈福,故名阁老顶。这里地势陡峭,山色清幽,云缠雾绕,神秘莫测。山下不远处有一条发源于关山,蜿蜒南下,纵贯放城,流经孔子故里曲阜孔林洙水桥下的洙水,当地人称之为放城河、泗河。山南便是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载“泗出陪尾”的泗水发源地——泗水县泉林泉群风景区。由于孔夫子曾讲学于“洙泗之间”,“洙泗”一词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代名词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 泰山先贤林放像</p> <p class="ql-block"> 1993年4月的一天,山下郗家峪村的一位地方学者郗笃惠先生在登临阁老顶时于密林深处、悬崖之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宋金时期的摩崖观世音造像,从此揭开了青龙山阁老顶的神秘面纱。据专家考证,此观世音造像为水月观音,其以镂空、线刻、阴刻、阳刻等各种雕刻技法并用,雕饰繁缛的造像手法既体现了与我国南方造像的渊源关系,又具备了山东地区雄浑质朴、过度雕饰的特色,这在山东境内极为罕见,至于此造像何时由何人建造,一直以来成为一个难以释解的谜团。</p><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带着种种疑问,借着去放城小学为高年级的小学生们作《林放、林放故里与洙泗之源》传统文化进校园讲座的机会,在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放城镇领导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前往青龙山考察,实现了自己多年未了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车出放城,沿洙水河西岸,用时不到十分钟便来到青龙山下的郗家峪村,在阁老顶观世音造像守护人翟安水老人的引领下,我们驱车上山。车至半途,因山路太过陡峭,沙石路面打滑,车轮空转,我们不得不下车步行上山。放眼望去,山上林木葱茏,绿意扑面,一派盎然生机。至山垭处,翟老说,过去山口,那边便是泗水泉林了。青龙山顶正是泰安市新泰市与济宁市泗水县的分水岭。从山垭处,左转沿悬崖边前行,只见山体呈暗红色,有层层叠叠的页岩出露,页岩之上往往有许多四亿八千万年前古寒武纪时代留下的三叶虫等海洋古生物化石遗存,彰显着青龙山区天翻地覆、沧海桑田的历史性惊天变化。随意拣拾和从山崖上掰下几块燕子石化石标本,细想着旷古海洋生物由瞬间变为永恒又呈现在我们眼前,心情特别激动。继续前行,终于在路边的乱树丛中看到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新泰市政府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联合建立的阁老顶观世音造像文物保护单位碑,但依然看不到观世音造像的影子。山路非常难走,翟老不时的提醒我们要注意脚下,原来这里在我们来之前由于无人问津,杂树丛生,藤蔓遍地,已淹没了山间小路,是翟老接到通知后,用砍刀开辟出来的,这正应了鲁迅先生曾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眼前便是那处雕刻着历经千年之久的观世音造像的悬崖断面了。这处断崖大约有二十几米高,表面夹杂着青绿和土黄色横向岩层纹理,显示着二亿年前从茫茫海洋中冲天而起时沉积岩、泥质页岩混杂崛起的迷人风采。断崖顶上林木茂盛,有黄芹、黄精等名贵中草药枝蔓垂笤;断崖下部在千年风雨剥蚀下已成可容十几人遮风避雨的横向空洞,好在造像处在比较完整的一块石灰岩沉积带上,虽经历种种侵蚀剥离,有一些地方已经残损,但其轮廓面貌依然可辨,这正是值得我们庆幸和欣慰的。</p> <p class="ql-block"> 阁老顶观世音造像</p> <p class="ql-block"> 站在悬崖下边仰首仔细观察,只见观世音造像于岩壁作浅浮雕径自凿出,通高1.04米,阔0.28米,朝向为东北方。岩质为石灰岩,色泽斑驳。观世音头著宝冠,有头光,头光内饰花纹。面形圆秀,阔鼻大耳,樱口细目,目光仰视作遥望状。袒胸饰以璎络,露臂,肩著帔帛,衣摆覆于座,右腕贯钏。左手置于曲起之右膝,呈游戏坐。座为仰莲式,莲台以下有纹饰。观世音像左右有二胁侍,右胁侍高0.25米,作合掌礼拜状,左胁侍高0.35米,大部已漶漫难辨,似为侍立。观音像与右胁侍之间残存线刻纹饰,惜纹样难以辨识。据中国美术学院毕斐教授发表在《新美术》2000年第二期《关于放城阁老顶两处造像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阁老顶观世音造像为水月观音。因为水月观音图像系唐代画家周昉首创,现存最早的水月观音题材的美术作品可追溯至五代时期,及至宋金,广为流行。水月观音图像,从整体上看,历代无一定规,或立于海中莲花作望月状,或作半踟趺坐于莲台状,或坐于水畔以观水中月状,但局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头戴宝冠,胸饰璎珞,腕费环钏,呈游戏坐,神情萧散舒适、富于人间情趣。阁老顶观世音图像具备了这些共同之处。其右胁侍为童子貌,作合掌礼拜状,系善财童子,左胁侍为龙女。从阁老顶观世音造像面相丰满,细目朦胧,鼻子扁平,樱嘴浅笑可掬等宋代佛教美术世俗化的面部特征,以及观音造像仰莲式莲台六片莲瓣单层并置,左、右两侧各一瓣,中间四瓣,莲瓣硕大肥厚,结实有力,其轮廓优美、舒缓而自然、线条与团块如许圆满的糅合等宋代范式确认了此造像不是早先确定的元代造像的结论,而是宋金时期的民间作品。但是有一个问题还在困绕着毕教授,这就是阁老顶观世音造像的莲台式样所体现的南方造像因素是如何进人放城地区的,还是一个悬案。</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们在编写并出版《泰山先贤林放》一书时,曾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据泰山学院教授、泰山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周郢编著的《泰山编年通史》载:林放故里的静林禅寺自金明昌年间创立后,金季曾废于兵燹。连州(今广东连州)罗僧院僧正瑀因遇大旱,挈徒了净来游泰山,“至石来放城里(今新泰放城镇)西北,得石城净(静)林上刹,圮废已久,且无僧居。乡耆崔青、刘旺等闻师道业,躬留主其寺,愿心舍施,以赞修葺”。静林禅寺因得以复兴。至本年江南平定,了净始南归(《沭阳方广院先师行迹》(泰定二年),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二八,第28页)。是年为至元十二年(1275年)。由此,我们可以推定,阁老顶观音造像艺术中的南方元素,也许与复兴静林禅寺并住持该寺的来自广东连州的南方僧人正瑀、了净有至为密切的关系。放城是林放的出生地,泰山望族林姓后人自西晋末年因社会动乱“衣冠南渡”之后,繁衍兴盛于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特别是自北宋建隆年间时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林愿之女林默娘因通晓天文航海知识,舍已救人、英勇牺牲而被民间乃至官方奉为天妃“海神”妈祖之后,妈祖崇拜盛行于世。早在宋代,闽人刘克庄在《到任谒诸庙:谒圣妃庙》中就曾说过:“广人事妃,无异于莆,盖妃之威灵远矣。”,因此,广东僧人不远千里来游泰山时,又慕名不远百里至放城寻根,并住持静林寺中若干年。也许正是此时,由广东僧人正瑀、了净主持在距林放故里四公里处的青龙山阁老顶悬崖上创制观音造像时,将南方海洋文化中海神妈祖、南海观音形象以及南方的石刻造像艺术元素融入到了阁老山中的摩崖造像之中,这也是顺理成章和极有可能之事。由此可见,青龙山阁老顶的摩崖造像在距今749年前的宋金时期已经制作完毕,并且与林放与林放故里与静林禅寺与林放后人以及南方盛行的妈祖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在水月观音造像正东百米处还有一处“童子崖造像”,为文殊五像中的文殊化现老人见波利图像,幅面高0. 64米,宽0.72来。文殊化现老人,右手前指,作指点迷津状,如其所言“即示师文殊所在”。老人气宇不凡,从容稳健,一派圣相。随行者为佛陀波利,他躬身礼敬,心境急切,一-副言听计从、求解若渴的样子,眉宇间仍隐约可见异域梵相。童子崖造像中的老人戴曲翅幞头,穿圆领缺胯衫子,腿部或缚行滕的形象,应为宋代低级公务人员或文吏的穿着打扮,这在宋画《中兴祯应图》中有相同的反映,波利所带圆顶巾子亦为宋代文吏所常用。从种种造像技法来看,两处造像应为同一时期,同一工匠所做。可惜的是,由于林茂草深,杂树阻隔,又处悬崖险处,无路可通,只好暂且放弃前往考察。</p><p class="ql-block"> 站在阁老顶水月观音造像下边,遥望远方,只见山峦从横,气象万千。青龙山、乌龙山、二龙山、五龙山等九龙飞腾,关山、长山、洙水、太平山等历历在目,正如清代地方教育家郭璞山在《西石井重修关帝庙碑记》中所言:“放城之地多山,惟长山之名最著,盖以林放封爵为长山伯也。东北曰关山,山之阳,洙水出焉;正西曰高陉山,山之阴,盗泉出焉。二水合流,循陪尾山之左,注石井,入于泗。陪尾者,放城西南诸峰最高处,俗呼阁老顶者。”</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龙山山势如龙,阁老顶上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宋金时期的摩崖造像,山下便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林放故里和代表儒家文化的源头活水——洙泗之源,成就了名闻天下的一方圣地,引无数有志者争先恐后、趋之若鹜,值得人们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市政协 刘元涛 2024年10月7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