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拿破仑

小建

<p class="ql-block">说到拿破仑,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滑铁卢”: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决战,反法联军获得决定性胜利,结束了拿破仑帝国。这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关键词是《1812序曲》:这是柴可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主题是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这是柴可夫斯基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国交响乐团《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Inst.)》 https://c6.y.qq.com/base/fcgi-bin/u?__=KLkB5m0uAnpS @QQ音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仅凭这两个关键词,能勾勒出的拿破仑吗?</p><p class="ql-block">‍问百度,AI答复如下:</p><p class="ql-block"><b>‍拿破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但也被批评为穷兵黩武的独裁暴君和战争贩子。他在恢复奴隶制时背叛了启蒙精神,但同时也为塑造现代法国乃至现代欧洲做出了贡献。法国民众对拿破仑的感情复杂,既爱又恨,这反映了他对法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他的一些政策和行为所引发的争议。</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法国驻华大使馆支持下,“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在遇见博物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位于汶水路210号的上海遇见博物馆,原址为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华丽转身为文创新地标后,那些具有时代烙印的墙体、红砖式厂房和内部结构,大多被保留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以81件(套)拿破仑时期的珍贵文物,展现了法国的文化魅力和拿破仑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把展览的主题定为“消失的宫殿”,是因为展品大多来自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这三座最能代表拿破仑风格的宫殿。这三座宫殿在1870年和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期间相继被烧毁,仅有部分家具和装饰品因为在冲突前被存放在仓库里,才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下面这段视频,展示了三座宫殿的大致模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尊戴着月桂叶王冠的拿破仑半身雕像,是由佛罗伦萨雕塑家、卡拉尔雕塑学院院长洛伦佐<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巴尔托里尼(1777-1850)根据安托万•丹尼斯•肖代(1763-1810)的原作创作而成。根据雕像上的火烧痕迹推断,它可能来自某座宫殿,也可能来自在普法战争或巴黎公社期间遭到损毁的官方府邸。<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国家家具博物馆在接收时,它已碎裂并有灼烧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品中的宫廷御用家具、挂毯、装饰品、绘画等,都体现出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建筑、绘画和装饰艺术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圣克卢宫会客厅重叠式水波幔(真丝)和圣克卢宫约瑟芬皇后套房的花架(桃花心木)</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杜乐丽宫落地式烛台(鎏金木器)</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杜乐丽宫大内阁的壁炉(图片)</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法兰西第一帝国纹章挂毯(羊毛和真丝)</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默东宫大会客厅地毯模板 黄色镶边的蓝色锦缎壁毯上装饰着一个古代的大盾牌图案以及拿破仑名字首字母N</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左上:斯芬克斯扶手椅(约瑟芬皇后或拿破仑母亲的扶手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右上:杜乐丽宫拿破仑之子罗马王的扶手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左下:拿破仑秘书的扶手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右下:杜乐丽宫王子和亲王用扶手椅</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左:圣克卢宫杏厅烛台(大理石古铜色鎏金铜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右上:12座分枝吊灯(鎏金铜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右下:“爱之泉”座钟(鎏金铜器)</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拿破仑之子罗马王的床(鎏金灰色彩绘木家具)</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满眼的富丽堂皇。但真正惊到我的,是拿破仑的多面人生。</p><p class="ql-block">‍拿破仑崇尚古典文化和艺术,他改造了法兰西学术院,确立了该机构的现代框架。他改建了卢浮宫博物馆,扩充了其馆藏,并延续了大革命时期确立的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原则。</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曾是个文艺青年,在拉费尔炮兵团服役期间,他醉心于阅读,给很多书做详细笔记,经常背诵法国诗人的诗作。作为业余作家,他写过数十篇文章。1795年他写了一部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纪念他自己的一段未果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2009年伦敦加利卡出版社再版的英文版《克利松与欧仁妮》封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破仑的数学天赋非常突出,他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在弹道学方面的研究,在担任炮兵军官时得到了充分展示,他撰写过一篇关于炸弹投掷弹道的数学分析论文。在‌土伦战役中,他凭借精密的计算能力,迅速部署炮兵阵营,成功击败了英国军队。1797年,年仅28岁的拿破仑从11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法兰西科学院数学部院士。</p><p class="ql-block">‍拿破仑还是个埃及迷。1798年,拿破仑奉命出征埃及,阻断法国最大的敌人英国与印度之间的通道。与其他将领不同,除了辎重,拿破仑还带上了167位学者和科学家,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并设计了拿破仑帝国纹章的考古学家。这些专家的实地考察在回到法国后结集出版为《埃及记述》,汇集了3000余幅插图和地图,详细介绍了埃及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宗教、动植物等方面的情况,开启了埃及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不但在开罗以法兰西学术院为蓝本创建了埃及学院,鼓励科学和文化研究,还将埃及风格的元素引进了帝政时期的建筑和装饰艺术,成为帝政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圣克卢宫皇后随从客厅的壁炉柴架</span></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件展品的解说词中说:制作者采用了狮身人面像作为装饰壁炉的图案。这类图案在十八世纪末期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风靡一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偶尔的一次“遇见”,大大改变了拿破仑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他是赳赳武夫,他迷恋于古典文学和艺术;他涂炭生灵,他创造了“法国工艺艺术的黄金时代”;他有英雄之气,也有懦夫之质,他说“我的一生就像一首情节丰富、以悲剧收尾的叙事诗!”</p><p class="ql-block">‍但他也留下了伟大。<b>“我首先追求的是伟大,伟大的东西总是美丽的!——拿破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