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杨胡子</p><p class="ql-block">器材:iphone13</p> <p class="ql-block">庐山东线游(D2,2024.10.02)</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7:00在索道上站坐上东线开往三叠泉的观光车直达三叠泉,由远及近游览东线景点。2021年随团游时未游览这些景点(含鄱口除外)。</p> <p class="ql-block">1、三叠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p><p class="ql-block">庐山三叠泉位于庐山东南庐山风景区中的九叠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三叠泉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距九江市区26公里,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p><p class="ql-block">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p><p class="ql-block">“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三叠泉随着季节和雨水多寡的变化而不同,暮春初夏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震天动地;仲夏严冬,雨水较少,则水帘如丝,轻盈柔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三叠泉的壮丽,曾引起当时已离任的朱熹的向往,请人将“三叠新泉”绘成一图,挂在堂上时时欣赏,以弥补他“未能一游其下,一快心目”的愿望。诗人曾为之讴歌赞美,宋代诗人白玉蟾《三叠泉》诗云:“九层峭壁划青空,三叠鸣泉飞暮雨”、“寒入山谷吼千雪,派出银河轰万古”。</p><p class="ql-block">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滚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立于“观瀑亭”可又俯视三叠。听瀑鸣如击鼓,吼若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水洒溅玉,连垂素练,落入深谷。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p><p class="ql-block">从三叠泉缆车下站凉亭处往下走,皆是近乎垂直的石阶,陡峭险峻,游人如织,一共2600级台阶,游完三叠泉、爬完五老峰,第二、三天腿肚子一直在疼!几天后才恢复了!</p> <p class="ql-block">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p> <p class="ql-block">终于下到了谷底,见到了三叠泉全貌!</p> <p class="ql-block">由于干旱,水流较小!</p> <p class="ql-block">龙潭</p> <p class="ql-block">坐上缆车返回三叠泉观光车站</p> <p class="ql-block">2、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登上五老峰一峰</p> <p class="ql-block">向二峰进发!</p> <p class="ql-block">鹰嘴石</p> <p class="ql-block">二峰</p> <p class="ql-block">五老洞</p> <p class="ql-block">远眺五老洞</p> <p class="ql-block">走到二峰、五老洞即返回下山了!没走完后面三峰!</p> <p class="ql-block">庐山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弯弯树</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远眺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3、含鄱口</p><p class="ql-block">含鄱口,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黄龙潭,含鄱口海拔为1286米,开放时间为全年06:00-20:00。</p><p class="ql-block">含鄱口,因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而得名,以壮丽日出闻名,徒步或乘车可达,索道便捷至大口瀑布,沿途风光旖旎,传说添彩,是体验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宽敞的空间 ,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茏,山的静止,水的流动等种种情致极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对照、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幻妙与旷达是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岭上有4处建筑。岭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岭中部有一座雕梁画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这组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林“藏”、“露”结合的特色,高高耸立在岭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显得格外和谐自然,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漫步在岭脊上,北可望五老峰,东可瞰鄱阳湖,南可眺大汉阳 峰,西可观庐山植物园,这大概便是游人若鹜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夫妇、毛泽东主席都曾登上含鄱口观赏美景!电影《天仙配》也曾在此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含鄱亭</p> <p class="ql-block">望鄱亭,蒋、宋跳舞处!</p> <p class="ql-block">望鄱亭上远眺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芦林湖</p> <p class="ql-block">4、庐山博物馆(芦林一号、毛泽东同志旧居)</p><p class="ql-block">庐山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牯岭东谷,占地面积二万余平方米,馆藏丰富,以陶瓷、书画为主。</p><p class="ql-block">是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文化处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53年11月,庐山管理局成立园林文物科和房地产管理科,接管庐山寺庙、名胜古迹、别墅内收集来的各类文物。1985年3月,庐山博物馆迁至芦林一号原毛泽东同志旧居,成为地方综合类博物馆。2003年,实行免费参观。2009年5月,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18日,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截至2019年,庐山博物馆有藏品数量5308余件/套,珍贵文物1459件/套。</p><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毛泽东同志旧居。1985年起为庐山博物馆,是庐山建筑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芦林一号别墅的由来: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这是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上庐山,下榻在河东路180号别墅(美庐别墅)。会议期间,江西省委和庐山管理局党委的同志们觉得,在180别墅二楼会客室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显得地方太小,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领袖,若是用蒋介石的旧别墅,在情感上也说不过去,便暗暗下定决心,要专门为毛主席修建一栋别墅,并选择好了地点- 芦林湖那幽静而神秘的湖畔。1960年年底中央决定将于1961年夏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江西省委得知这个消息后,加快了修建别墅的“秘密行动”。 </p><p class="ql-block"> 芦林一号别墅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60年由武汉中南设计院设计,1961年春季开始动工建造,第一期工程(主体工程)竣工于1961年7月(第二期工程未施工)。建筑物是石块与钢筋水泥整体浇制相结合的结构,主体为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式。</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休息室与毛泽东同志卧室在南大门西侧。这里仍然陈列着床、沙发、躺椅、办公桌、衣柜、立柱台灯等原物。隔一个卫生间,便是他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在别墅的西北位置,原为中共中央常委会议厅,面积为144平方米,长方形。其北面有一排大窗。西面原为由檐及地的玻璃墙,并有门通向内院。1985年,别墅改为庐山博物馆后,此面墙用砖封砌。</p><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别墅院子驳坎前有个半岛,是毛泽东游泳下水的地方。1961年夏秋,毛泽东在庐山住了一个月。他几乎每天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到芦林湖游泳。现在,许多陪游的同志的家里,还挂有他和大家游泳之后在别墅驳坎前的合影。1970年8月21日中午,他刚上庐山,就在芦林湖游泳。半岛上原有个更衣室,是个简易的木板房。 </p><p class="ql-block">1970年8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上山,主持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亦曾在芦林一号工作休息,至9月9日。1980年,芦林一号别墅改为友谊俱乐部,对国内外游客开放。1985年,庐山博物馆由火莲院迁到这里。2003年4月,此处改为免票参观。</p> <p class="ql-block">庐山古天文仪器—旋玑玉衡</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李白与庐山</p> <p class="ql-block">苏轼与庐山</p> <p class="ql-block">鹿泉</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了30000多步,终于登上了微信运动榜第一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