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的故事

茯苓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中,我被五彩斑斓的“艺术苏河”光影秀醉了!我为何会如此激动?因为,我从小就出生在静安区、离“苏州河”不远的、恒丰路桥到“新闸桥”路段……。</p><p class="ql-block"> 在这块我熟悉的土地上,我度过了我的无忧无虑的小学时期。童年的母校《和安小学》在离家不远的静安区与黄埔区交界的成都北路、靠近苏州河路段。这个地方叫大王庙。</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学堂有悠久的历史。它诞生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早在20年代我的母校——《和安小学》已经是沪上屈指可数的著名学校了!我上小学不久,学校改名为“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小学里的同学都没了联系,藕断丝也断了。可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小学有着“高、大、上”的腔调。《和安小学》的操场很大,教室明亮宽敞。学校还有一幢高大、气派的礼堂。每逢佳节 ,校方会组织学生在礼堂开会,还有学生们的文艺表演。</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的音乐教师高老师非常喜欢我,她让我当学校民乐队的指挥,在她的教诲下,我从小就懂一点点“指挥”,当然,我上台的机会就比同学们多。校民乐队的经典乐曲是“金蛇狂舞”。每逢上台演奏,我就是乐队的“指挥官”。在舞台上,校民乐队参加演奏的演员全要听我的。哈哈!我霸气吗?</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一次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级上台演绎了表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班主任老师让我扮演“妈妈”,“孩子们”围着我”深情地唱着。我不张口唱,用“姆”来哼鸣、给同学们和声。这次的表演非常成功,我们班级还得到了奖励。</p><p class="ql-block"> 我对我的同桌还有点印象。她叫“小兔子”,真名我已经记不得了。“小兔子”圆圆的脸蛋,一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但她的双眸会常常含着泪水。同桌告诉我,她的妈妈喜欢上了“叔叔”,把她的父亲赶走了。从此,她和弟弟只能与这个后爸生活在一起......她过得非常不开心。知道了这个情况,幼小的我不知道能说什么,我只是在放学后多陪着“小兔子”去散散心。</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北边就是苏州河畔了!这是我和“小兔子”经常去的地方。那时,苏州河的水是黑色的,还散发出臭味。但是不是每天都很臭、有时是微臭。苏州河岸边排放着一排排木制的大粪车,它们早上工作,下午、晚上都搁在河边休息。河岸上的边沿下停靠着粪船和各种大大小小的船......放学后,我和“小兔子”站在河边天南地北地聊着,不知不觉中,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说:“我们回家吧!你再不开心!家还是要回去的哟!”。于是我们回家了。“小兔子”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我把她送到弄堂口就独自沿着新闸路往“西海电影院”方向走去。</p><p class="ql-block"> 哎!往事如烟啊!要不是看到这次上海国际光影节中光彩夺目的“艺术苏河”,我的心河怎会出现涟漪?我怎会那么动情、那么触景生情地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母校“和安小学”和我的同桌“小兔子”那双泪汪汪的眼睛!几十年过去了!苏州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州河的水清了!它不臭了、变美了!我记忆中的苏州河已经成为了历史。</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小兔子”,你是我梦中很想见到的小朋友。我多么想再一次地和你在苏州河畔触膝谈心......现在啊,我们再也不是当年背着书包、站在臭气熏人苏州河边、瞎三话四的瘦弱孩子,而是手捧一杯咖啡、坐在江边的景观椅子上优雅地、有天南海北话题的时尚老太太了!嗨!那该有多么浪漫啊!</p><p class="ql-block"> “小兔子”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我好想托苏州河水捎给你一个幸福的祝福:愿你的一切都好、都好!</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校——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2024年上海市国际光影节——静安——“艺术苏河”</p><p class="ql-block">音 李拍摄 茯苓后期制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老上海金曲“苏州河边”</p><p class="ql-block">由半音阶口琴家吕仁德先生演奏(我的朋友)</p>

小兔子

苏州河

小学

静安区

母校

苏州

苏河

学校

乐队

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