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这个快时代的岁月里,假期是对长期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次最好的休息和整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对于工作自由的我来说,也是比较愉快的事情,炎热夏季已经挥手告别,秋高气爽得秋天正式开始,还有什么比自然界送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让人最直观感受到喜悦和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十一放假,今年刚读大一的儿子说,在学校玩几天再回家,我和先生对儿子开玩笑说,别回来了,自己溜达玩吧,儿子很正式的说,为什么不回家?放假就要回去。我们说,好的,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开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0.1,我和先生开始步行,这个黄金假期,到处都是人,而我们相对喜欢人少安静的地方。早上先完成儿子布置作业,陪先生慢跑半小时,完成作业,自由安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放假第一天,我和先生去了寒山寺,人山人海,还好慢慢溜达一圈,又留下美好的照片。先生比较喜欢帮我拍照,他认为今天比较年轻,拍照出来是美好的事情,很多时候,我拒绝不在拍照,先生才停下来。我曾经问先生拍那么多照片干什么?他说自己坐车上班,打开看看挺开心的。这话让我很惊讶,先生说自己的老婆,自己看比看什么都开心。其实我听后,心里还是比较喜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夫妻关系里,爱的言语,几乎都认识先生的人来说,他不可能会表达爱的言语,先生在别人眼里,不太言语,而先生在家是言语如流水,滔滔不绝,都是比较逗人,又赞美的言语。所以夫妻二十一年,我们小家庭里,先生一直都在用心经营爱的言语,欣赏、赞美、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先生是个非常真诚善良的人,这个目前还没有遇到可以超越他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婚姻非常简单,没有婆媳矛盾,也没有教育孩子大的冲突,也没有追求大富大贵的辛苦,长期简单而过。我和婆婆算是聊的非常不错的婆媳关系,这个也是我自己努力经营的结果,过去孩子小,每年回婆婆家,很多细节都不再说,我可以做的,尽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事情,维护好婆媳关系,不让婆媳问题成为夫妻关系的障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对我个人来说,半路又遇到一个爸爸妈妈,是比较幸福的事情,对他们无所求,反而一身轻。随时间增长,我长期固定每个月,演变每周打电话和婆婆聊天,当自己打通电话可以很自由愉快叫声妈时,我是开心的,婆婆也是开心的。世界那么大,叫妈不是随便叫的,除了自己亲妈,就是婆婆了,所以我比较喜欢叫婆婆妈,每次电话一通,我就大声叫妈,你在干嘛呢?婆婆就特别开心,我们就开始随便聊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有一天先生问我,和他妈妈聊什么?有那么多话吗?我说很多话,问妈今天怎么样?吃什么了,遇到什么开心事,或者烦心事,我在告诉妈,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很好,也分享儿子进步表现优秀地方,所以聊的话题很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其实先生是开心的,婚姻二十一年,他从来没有听到我在他面前抱怨他的父母,刚结婚几年很多不如意,我也不在先生面前说,因为谁也无法改变父母,所以多说无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这个点也是婚姻关键点,不去指责,要求男性的父母,对于男性是非常幸福又幸运的事情。没有男人不爱父母,毕竟母亲孕育孩子十个月,这个过程感受只有当事人最清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就是男性和他们父母不和谐,妻子也不需要多言。因为那是他们的事情,他们内心深处都是相互爱着得,也许成长陪伴过程方式不对而已,作为儿媳放手不多言,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可以孝顺,也可以保持尊重的一碗水距离。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体验的感受和想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0.2.3号,我和先生继续走路,三号晚上儿子回来了,我认为他会从火车站打滴回来,他反而是转两个地铁到家。到家已经晚上九点,我和先生已经睡觉了,听到门声,就听到儿子说:我回来了,我从卧室出来,看到儿子刚烫的头发笑起来,很不一样,我说怎么不打滴,儿子说地铁省钱。真是长大不一样了,没有要求我们开车接他,也没有打滴回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生活中,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家庭模式,不针对孩子学习成绩,只关注他平时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剩下一切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所以儿子今年暑假开学前,对我说,我感觉自己高中三年很快乐,我感觉暑假过得也快乐。我说那就对了,只有快乐才有动力学习,做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0.4号儿子约同学爬野山,让我和先生开车一起去。孩子回来就围他转,儿子说,我在你们面前是小孩子,永远都是,我说你讲的很对,无论多年后,你永远无法超越父母年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到爬野山地方,儿子同学说不好爬,下来了,儿子开始打电话给我,让我们帮他找同学,让我们陪他同学去玩。找到儿子同学我开始帮他拍照,本因为儿子一会就爬野山结束,谁知道一个小时他说还没有爬四分之一,我们直接等需要很久,我和先生说,我们带儿子同学爬天池山去,我们驱车去爬天池山,天池山相对比较好爬,一路我们都在拍照,儿子同学说,我儿子喜欢拍照,我说是的,他从小跟我们在一起,我喜欢给他拍照留念。我让儿子同学看九年前十月四号儿子的照片。我才感受到爱拍照的幸福收获。多年后可以看到自己和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状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0.5下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儿子睡到早上十点多,我随意一句,本来要和你一起拍照的,昨天你爬野山下来太晚了,没有拍。儿子说今天拍呀,我说下雨了呀,他说下雨拍照也很不错,全家一拍集合,一起雨中漫步拍照去了。过程很是开心,儿子也很耐心帮我们拍照。就这样下着大雨,我们边拍边走。在车里,先生开车有点快,我就说先生,干嘛那么快,儿子就学我说话,干嘛那么快,我又说几句,儿子又模仿几句,先生听到开心开车。记得儿子小时候,我要说他爸爸什么,他就和我一唱一和,或者模仿我说话,就把过程搞笑起来。其实儿子是不希望父母争吵得,自己幽默化解一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晚上我帮儿子打包衣服,先生后来偷偷问我,你帮助你儿子打包,他说你没有?我说没有呀,儿子很高兴,还谢谢我。谢谢这个词简单,在我们家庭里每天都反复多次,先生做任何家务活,我都会说谢谢,辛苦了,吃饭过程先生比较勤快,会帮我和儿子拿餐巾纸,我们都会马上说谢谢,所以十八年下来,儿子对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会及时说谢谢。在我的认知里,世界上没有人应该为自己服务,就是父母在孩子长大后,也不是应该为子女服务,所以及时表达感谢身边为自己服务的家人是最有力量的接纳和尊重。这样在一起长期互动,偶尔有差异带来冲突,都不会太严重,更不会彼此伤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0.5晚上,儿子说让先生帮他捏捏颈椎,后期先生给我说,儿子问先生,最近是累了,还是老了,手的力度不到位,先生还开心给我说,儿子脖子长,颈椎会容易不舒服,这么多年先生一直帮他按摩,每次儿子叫他,先生都会很开心帮儿子按摩。过去儿子叫先生,都是说来吧帮我按摩一下,后期先生说,儿子把我当朋友了,不叫爸爸,我第二天给儿子聊天说,儿子你让你爸爸按摩时,要说爸爸来帮我按摩一下,儿子当时还说,为什么?我说你爸爸喜欢听呀,从那以后儿子都是叫爸爸,也不把他当同学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一个家庭里,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其实外面的人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最伤害自己的是亲人内耗,相互要求,相互指责,看不到对方的优点,认为对方应该为自己服务,所以这样错误认知,在很多家庭里反复“演绎”,彼此爱着,又彼此伤害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0.6早上儿子要回学校了,问儿子从那个火车站买的票,儿子说园区站,我马上一句,儿子你真聪明,因为离家最近。对孩子的欣赏赞美要及时,同时也需要具体化,孩子无论多大,都需要父母的欣赏和支持,赞美的言语,也可以理解“爱的言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中午儿子到南京发信息说,自己先去新街口住一晚,和同学一起玩。我和先生说,这儿子可以,会玩,我喜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又想到儿子烫头发,办会员卡,其实我知道这孩子一定会办会员卡,刚给他生活费,直接烫头发又办会员卡了,当儿子这样说时,先生没有说话,我马上说,儿子真聪明,办会员卡是不是打折,以后继续理发用卡里钱,儿子说是的。在我们家庭里,先生是服务型,沟通交流交给我,如果有事情已经发生后,不能说好听的,就保持沉默。先生后期说,这儿子很会做事情。一件事情发生,可以多角度理解,最终目的是在家庭关系里,没有什么比和谐有爱的关系更重要。好听的话不花钱,可以多表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0.7假期最后一天,先生又早起做早餐,先生有个习惯,就喜欢起来做早餐。我的习惯起来溜达一圈,夸夸他,如果晴天和先生一起出去慢跑,下雨就家里跳操。我们不会为家务活争论,先生从来不会说我懒惰,家务活做的不好,他一直都是夸我做的很好,他从来不要求我家庭必须打扫多干净,他都是休息来整理,因为有些东西我搞不动,平时他工作,我有时间就多做,做过也从来不多言,更不会抱怨自己辛苦,所以二十多年下来,成了习惯,也顺理成章自然状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我们家里早起是我和先生长期习惯,孩子就不管他,他没有什么事情,随便睡。有事情孩子也是很积极早起。家是滋养孩子的能量场,平凡的父母,就平凡的过,普普通通的爱孩子就够了,孩子如何发展,看他自己。命运永远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不会掌握父母手里,如果孩子命运在父母手里,一定是错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