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才子乡、漕运商贾地——河下古镇探奇

弓之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 / 图: 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589545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苏淮安乃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从秦末楚汉相争时的战神韩信,到南宋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从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撰写《西游记》,到清代国之大医吴鞠通研治温疫病,直至近现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可以说淮安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承载了许多中华文化中的厚重历史,而其中还有一处古韵犹存却鲜为人知的才子之乡——河下镇,值得爱好者们去寻幽探秘一番。国庆期间,笔者与盐城市老干部文友会会长、副会长等一行四人(均系中国诗词协会、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专门自驾驱车数百里,赴河下镇进行文旅探秘,颇有收获。</span></p> 河下古韵今犹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千年名镇,古时曾叫北辰镇,因处黄河以南,淮河下游,古邗沟末端,故俗称河下。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此地便成南北水运交通重要枢纽,明清以后,漕运最高管理机关漕运总督署曾设于此。所以这里既是“军事重镇”,也是“盐商重镇”。而漕运讲究顺河而下,顺势而行,于是在清代淮安县境内往淮河入海方向,就同时有了两个正式官方地名“顺河”与“河下”,并沿用至今。同时河下镇还是特色鲜明的国学“中医重镇”和中国四大菜系中的淮扬菜起源地之一。前面提到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也都诞生于此。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几度光临此镇。一方宝地,若有如此多的历史文化积淀,确实值得一睹为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今的河下古镇,由一条长约5公里的石板街贯穿组成。石板街由里运河堤、当年乾隆皇帝登岸的“御码头” 铺起,似一条长石阵,横贯于古镇当中。围着石板街,分别建有多条街巷和各式民宅,其中70%仍为清朝至民国所建的砖木结构建筑。沿街踏行,一座座“百年老字号〞,在造型独特典雅的灯笼、店旗、老牌匾映衬下,尽现古镇延续的古韵繁华,以及小巷老宅留存的古朴民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中最具百年老店风韵的代表,当属老街中的文楼饭店。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古运河东侧,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 幽雅神怡,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楼”。而文楼的诸多典故中。最具特色的并不是此处已列为江苏“非遗”的淮扬菜发祥地,究竟是什么待后文专叙。</span></p> 明清科考状元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下古镇始于春秋末期,距今已约2500年历史。隋唐以后,因与古运河毗邻,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学风益盛,世代延袭。明清两朝百余次科考中,仅这一处小镇里,便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若在全国范围内寻觅,估计也很难找出另一可与之相比之镇了。文武状元探花郎,三鼎河下一街寻!如今河下镇古街头“京城传喜〞、“状元返乡”等传统民俗雕塑,仍吸引着大量游人时空穿越,去领略当年科考中举甚至登皇榜的喜悦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中,我们站在古镇一处古老院墙下,欣喜地发现明清进士榜怦然跃入眼帘,其中文武状元和探花上榜时间相对集中,大体隔几次科考就会出一个。受此熏陶,镇上不少人家几乎隔个一两代人便会培养出有才之子,乡试中举,进士及第,耀祖光宗,河下镇街也得以蓬荜生辉,荫及后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二十年河下学子沈坤(1507~1560年)高中状元后,任翰林院修撰。为人耿直,不事权贵,以致不被重用。嘉靖三十五年回淮安后,因家乡常遭倭寇骚扰。沈坤变卖家产,招募乡兵千余人,亲自操练,人称“状元兵”,这比戚继光组织抗倭戚家军还要早一年。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流窜至淮安,焚烧劫掠,沈坤率乡兵力战,倭寇始退。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又犯淮安,沈坤严行军法,率乡兵反击,射中倭魁,斩杀数百,并人道掩埋,后人遂称此地为“埋倭墩”。巡抚李天宠赞其文武韬略,特荐于朝,未及上任便遭奸佞密奏,诬其私自团练乡勇,有背反朝庭之嫌。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又遭南京山东等官吏流言谤劾沈坤居乡横暴,被削籍逮京拷讯,病死于锦衣卫狱中。但沈坤为民护乡,能文善书,且与吴承恩同窗志合,却一样命途多舛。河下乡绅民众俱感念沈坤所做抗倭之举,不仅将其明代状元老宅修复保留下来,更是将其与后建之寓园连成一体成为沈坤状元府景区,面积达8800平方米,供后世游览思贤。</span></p> 一部“西游”惊天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与沈坤同时代的吴承恩(约1504~1582年),十多岁时就以文才出众而在当地享有盛名。然虽才华出众,科考却多次名落孙山。但他落榜不落志,就在沈坤中状元的第二年(1542年),他一举完成被列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初稿。之后继续走科考之路,但仍仕途坎坷,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才补为岁贡生,在国子监就读。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年逾六十岁的吴承恩终以贡生的资格升为长兴县丞,但在任仅两年便被人诬为贪污入狱,隆庆二年(1568年)得以平反,应召赴湖北,任荆王朱翊钜府第纪善。不久辞官回乡,约于万历十年(1582年)终老而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慕沈坤状元府,再览吴承恩故居,笔者感慨,就在同一时代的同一处小镇。就出了当时中国的两大文化名人,且二人为同窗好友,曾几度同科赶考。然一位先考中举,再考得中状元;另一位则屡试受挫,至花甲年岁方以贡生补官,实属罕见。更让人唏嘘的是,二者之才华均遭嫉恨而先后被诬陷入狱,一位被冤死而不屈,另一位被平反后则弃官还乡。都保持了中华文化精英的高尚气节,值得后世敬仰。特别是多次科考不第的吴承恩,因其创作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西游记》,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名人。河下古镇的后人,乃至中华优秀文化的所有传承者,都值得为此而骄傲和自豪。</span></p> 半幅奇联绚古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传,清乾隆皇南巡途经河下,闻当地文楼久负盛名,皆因楼前有本镇明代探花夏日湖手书佳联一幅,遂引大学士纪昀轻装简从,前往赏析。二人临楼观之,只见抱柱联曰:“文友文心文趣,宜茶宜酒宜诗”,赞叹不已。品味之余,更见楼上宾客,正以赌对为乐。乾隆自感文功武略,当为天下独步,再加纪晓岚在侧,胜筹在握,便与民同乐而参与其中。不想一村姑竟信口出一上联 :“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君臣苦思良久,竟哑言无对。接连感叹:此楼真乃“文楼”也!随即而去。当人们后来得知皇上曾驾临此楼,并有“文楼〞之赞,便顺势喻“文楼”之名为圣上所赐,不仅生意爆棚,淮扬菜系亦随之美味远扬。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条皇上亦未对出的村姑半幅之联,口口广为流传,至今寻对仍续。下图左联空缺即因此故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此衘驾临楼赐名之事流传版本也常翻新,文人墨客经此皆欲登楼尝试一对。然村姑所出之联中包含“大小上下东西南北”及嵌地名等诸多趣联要素,且浑然天成, 数百年来确实尚无人能对出上佳之联,以致成为中国楹联传统文化中的又一趣闻佳话。河下这座非遗文化小镇也借此打出特色品牌,全国征联,奖金已升至50万,并在河下楹联协会设立“半幅对联研讨交流中心”暨征集办公室,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能如愿以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实在的,笔者四人国庆同行游访河下镇,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来考察一下,与这半幅对联的相关近况,当地诗词楹联协会的邱会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将一些较好的获奖之对提供给我等赏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每幅获奖作品以中国传统楹联标准来衡量,都略有瑕疵,所以最佳之比至今仍空缺。但仍有一些征联当属佳作之列,比如下面这几幅,意境、文彩均耐人寻味,可供爱好者鉴评。</span></p> 民间消防遗风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清时代,河下是淮安的重要商埠,全国各地客商,特别是盐商许多聚居在这里。商人的私家宅院星罗棋布,商铺林立,且以木结构为主,加之人居稠密,防御火灾非常重要。民间遂自发建立传统消防机构,谓之火龙局。河下镇的火龙局布点合理,大体分设于通行便利的主街巷,配置水龙车等专业设施,白天黑夜均由商铺伙计和大户人家护院为主组成的乡丁轮班值守,确保能予应急处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文献记载,咸丰间捻军来此掳掠之后,镇上仍保有水龙局(即消防站)七处,分布在中街、湖嘴、估衣街、程公桥、竹巷、花巷、礼字坝等地方,河北东西里等处另有三处,共计十处。地方士绅经常给予银两接济。同治十二年(1873)冬月十五日,退休官员杨鼎来自费召集十局同在花巷火星庙祭祀火神,并送每局猪肉十五斤,酒一坛。目的是协调各水龙局的关系。一方遇事,八方一起行动,十局互相支持。所以河下全镇的防火救灾非常协调有效,这也是多数晚清及民国建筑得以保存至今重要原因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河下古镇的诸多古建筑均有特色楹联,享誉四方。因数量较多,专业性较强,解读须费笔墨时间,笔者将撰文历择专题而叙,以彰河下特色文脉遗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