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忆留恋的地方》是柴可夫斯基的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协奏曲,全曲由《冥想曲》、《恢谐曲》和《旋律》三部分组成。1877年,柴可夫斯基应梅克夫人的邀请到欧洲去旅行,他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库勒兰,一面疗养神经衰弱症,一面写他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出于对库勒兰美好景色的怀恋和对梅克夫人的感激,他写下了《回忆留恋的地方》作为纪念。</p><p class="ql-block">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履历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音乐大师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没有自幼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没有从小表现出聪慧的音乐才能,更没有一步入青年时期便在音乐界一鸣惊人。直到22岁以前,他充其量只算得上是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柴可夫斯基生在一个采矿工程师家里,八岁开始学钢琴,在这方面没有表现出非常的才华。他十四岁进法律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司法部谋个差事,在此期间他一直没有放下热爱的钢琴,也学着做几首小曲。22岁时进了安东·鲁宾斯坦的彼得堡音乐学校,一边做着司法部的小官,一边学着作曲。一年后辞去官职,专心从事音乐,同时与贫困做着斗争。</p><p class="ql-block"> 柴可夫斯基优美的音乐在偶然间引起了热爱艺术的冯·梅克夫人的注意,经梅克夫人家的音乐教师小提琴家柯切克从中联络,梅克夫人开始以委托作曲的名义给柴可夫斯基优厚的酬金。后来经尼古拉·鲁宾斯坦向梅克夫人详细介绍了柴可夫斯基的情况,引起梅克夫人对一个年轻音乐家的扶掖之心,允诺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她开始与柴可夫斯基建立了通信联系,并用这种方式结成了长达14年的友谊,而且两人同居一城,竟彼此约定互不谋面,这种友谊也堪称世所罕见。</p><p class="ql-block"> 1877年,柴可夫斯基在事业、生活、精神三方面发生了危机。音乐学院教授的职务妨碍了他的创作,使他感到厌倦;他草率地与米留科娃结婚,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九个星期,在大吵大闹中结束;他的心理问题愈来愈重,精神几近崩溃,两次企图自杀。这时的柴可夫斯基几乎要走到人生的尽头了。这时,梅克夫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替他清偿了债务,在精神上安慰他,和他谈音乐、谈创作,使他得以恢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上。</p><p class="ql-block"> 1878年春天,在瑞士养病的柴可夫斯基回到俄国,先在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小住一段儿。五月,应梅克夫人的邀请,住到了布莱罗夫梅克夫人的乡间别墅。梅克夫人这时携家人住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是布莱罗夫别墅里唯一的居民。 布莱罗夫别墅座落在乌克兰喀尔巴阡山脚下,有一万二千英亩森林土地,约合72800多中国市亩。这里气候宜人,草木繁盛,柴可夫斯基来这里时正值春天,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可以尽享大自然的抚慰。柴可夫斯基独自住在这里,躲开了许多他在城市里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一些给他心理和精神上带来强烈刺激的事情,有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朋友们出面代他处理。在这里,他的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的恢复,心情非常舒畅,除了休息和每天给梅克夫人写信之外,他完成了三首小提琴曲,编成一集,题名《回忆留恋的地方》,献给梅克夫人。</p> <p class="ql-block">柴科夫斯基:《回憶留戀的地方》Aubree Oliverson & Violin - Tchaikovsky Souvenir d'un lieu cher Op.42</p><p class="ql-block">I. Meditation </p><p class="ql-block">II. Scherzo (07:30)</p><p class="ql-block">III. Melodie (11:15)</p> <p class="ql-block">钢琴二重奏 柴可夫斯基《 回憶留戀的地方》Op.42 /Eva Mach, violin/Petra Gilming, piano</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与乐队协奏曲版 柴可夫斯基-回忆留恋的地方·小提琴& Noa Wildschut| Tchaikovsky-Souvenir d'un lieu cher, Op.42</p><p class="ql-block"> 第一首《冥想曲》。《冥想》比另两首小品写作时间略早,也许那时柴可夫斯基还没有从精神逆境中完全摆脱出来,所以这首曲子更能反映作者内心忧郁愀怆的一面。这首曲子与曲集里另两首小品相比,显得过于沉重。这首《冥想》的演出频率要远远低于另外两首。</p><p class="ql-block"> 第二首《诙谐曲》。谐谑曲是管弦乐里一个乐章的名称,一般是交响曲或弦乐四重奏的第三乐章,也有的用于第二乐章。谐谑曲这个词在17世纪已经出现,它是指活泼轻松愉快的音乐。谐谑曲成为交响乐结构中的固定乐章以后,它的音乐特质也发生了变化,并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有时甚至只用来提示演奏速度。作曲家也用谐谑曲这一形式为独奏乐器写音乐小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里为小提琴写的就是一首典型的谐谑曲。音乐活泼愉快,情绪极为舒畅,很能表现作者经历过一场精神危机之后,投身于布莱罗夫美好的自然风光里,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第三首《旋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许多演奏家的小品集里可以找到这首曲子,它也被改编成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这一首《旋律》,原是计划在同年所完成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里做第二乐章用的,因此,在风格上多少与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小曲有相似之处。这首曲子旋律优美,非常抒情,富于浪漫色彩。乐曲采用三部曲式,降E大调,行板,3/4拍。音乐一开始就呈示出如歌的主题,那匀称悠长、徐缓平静的旋律,犹如柳丝随风摇曳,温和中带有几分凄清的韵味。钢琴则随着小提琴做平静的伴奏。随着小提琴奏出的一段半音上行,乐曲进入中间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进行,带有开朗舒畅的特点和起伏较大的情绪,接着在小提琴奏颤音之下,钢琴展开变化音型。然后经过一段小提琴交替的快速音群,回到原来的主题,最后在平静而略带伤感的气氛中结束乐曲。</p><p class="ql-block"> 《回忆留恋的地方》里的三首乐曲情调各不相同,三首曲子依次听下去,可以体验到柴可夫斯基到布莱罗夫庄园前后的情绪变化。可以说布莱罗夫是柴可夫斯基命运途中的一次转折。</p> <p class="ql-block">柴科夫斯基:《回憶留戀的地方-冥想曲》/Julia Fischer(小提琴)、Tatiana Chernichka(钢琴)</p><p class="ql-block"> 第一首《冥想曲》。《冥想》比另两首小品写作时间略早,也许那时柴可夫斯基还没有从精神逆境中完全摆脱出来,所以这首曲子更能反映作者内心忧郁愀怆的一面。这首曲子与曲集里另两首小品相比,显得过于沉重。这首《冥想》的演出频率要远远低于另外两首。</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Ririko TAKAGI/柴可夫斯基《旋律》懷舊大地回憶 Tchaikovsky-Souvenir D'un Lieu Cher Op.42,No.3, Mélodie & Violin</p><p class="ql-block">指揮:曾我大輔</p><p class="ql-block">小提琴 斯特拉迪瓦里《鮑威克勳爵》(1702 年)</p><p class="ql-block">東京總理交響樂團</p><p class="ql-block">2021 年 2 月 12 日</p><p class="ql-block">日本東京武藏野市民文化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