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访名居N06)乌石山下彭大将军

兴发

<p class="ql-block">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p><p class="ql-block">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2023年十一国庆期间,我们兄妹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参观了彭德怀故里,故居,展览馆,彭德怀墓。</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陕甘支队司令员;到达陕北以后,担任过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为了缅怀彭德怀元帅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在纪念1998年彭德怀诞辰100周年时,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复同意在彭德怀故里塑建一尊铜像,供人们瞻仰。</p><p class="ql-block"> 铜像广场建在彭德怀故居对面的卧虎山上,背靠峻峭挺拔的乌石峰,前面是广袤的田野,视野开阔,气势雄伟。彭德怀全身铜像由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著名雕塑家程允贤设计,像高5.1米,连基座8.1米。塑像中的彭德怀身着元帅服,双手背后,昂首挺胸,朴实凝重,生动、艺术地展现了他生前坚毅果敢、刚正不阿的人格和横刀立马、决胜千里的雄姿。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彭德怀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镌刻在花岗岩基座上。铜像巍然屹立在50米见方的广场中央。</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铜像广场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用过的飞机,坦克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留恋。</p> <p class="ql-block">  巨石雕刻,毛泽东给彭德怀元帅的题词:“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里的武器展示。</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纪念馆。为了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10周年,彭德怀纪念馆更新了1998年的陈列。现在陈列展厅共有展览面积1400平方米,展线370米,根据原建筑的特点,较好地处理了空间和自然光,展线更流畅,自然光通过过滤更利文物、照片保护,同时空调效果也得到了加强。整个展厅分五个部分三个陈列厅,新修改的陈列内容布局更突出彭德怀个性、业绩、人格;“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主题理念把握较好,展板中6幅彭德怀特写大照片,不仅能给人以视觉冲击,更与彭德怀顶天立地人格相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纪念馆于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同年建成的彭德怀纪念馆,与彭德怀铜像遥相呼应,总面积3100平方米。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马头墙门廊、青灰瓦屋顶以及灰白墙镶着的仿宋窗棂,既有古老的楚湘神韵,又有较强的时代感。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围绕序厅,疏密有致地设立了4大展厅共8个展室。纪念馆陈列分4个部分,共20个章节,用了300多张照片和一大批珍贵艺术展品,采用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伟大、光辉、战斗的一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彭德怀纪念馆题写馆名。</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故居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期间修建。</p> <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彭德怀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有一座寻寻常常的农家小院。老宅前,柑子树和柚子树硕果累累。这里是彭德怀故居,这两棵树是他1961年回乡时亲手栽种的。</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居始建于1825年,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而积约330平方米,是彭德怀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长时间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1961年10月30日至12月25日,彭德怀第二次回故乡进行农村调查,在这里接待了来访的干部和群众近2000多人。1962年6月,彭德怀给党中央,毛泽东的"八万言书"手稿被其亲属埋藏在故居西厨房灶台下边。</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故居曾是其胞弟彭金华创建的第一个中共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的主要活动地点。</p><p class="ql-block"> 1998年,对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复原陈列了彭德怀两次回乡的情景。2001年6月25日,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保护范围:围墙墙基起至东20米,南52米,西55米及北40米处。</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1958年和1961年11月两次回故乡时,曾经在此先后接待了两千多名来访的干部和群众。这里也是彭金华1938年创建的中共彭家围子支部的主要议事地点。</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居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共17个户间土墙环护,中设槽门,是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彭德怀故居是彭德怀的出生地,也曾作为彭德怀接待干部和群众的地点,这里蕴含了彭德怀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18岁时投奔湘军。27岁时,家里的茅草屋破败不能居住,彭德怀把在湘军任职的薪金交给胞弟彭金华、彭荣华,让他们重建了一座土砖房。</p><p class="ql-block"> 如今,堂屋门楣上,邓小平题写的“彭德怀同志故居”横额门匾熠熠生辉。堂屋正中间,挂着彭德怀身着元帅服的巨幅彩色照片,神情威严。</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家里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  说到彭德怀,就能联想到毛主席曾经为彭德怀写下一句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的十几个字就道出了彭德怀将军在沙场上的无畏形象。彭老总凭借自己出色的功勋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万世敬仰。</p> <p class="ql-block">  彭老总一生都没有儿女,他将弟弟们的儿女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弟弟彭金华的女儿彭梅魁,彭荣华的女儿彭刚,经常生活在彭老总身边,都被彭老总当做亲生女儿看待。百忙之中还精心关心着她的学习,生活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彭老总甚至把自己十分宝贵的写给毛主席,党中央“万言书”的手稿交给彭梅魁保存。彭梅魁也没有辜负彭老总的嘱托,这份手稿精心保存了17年。</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有两个弟弟,一位叫做彭金华,一位叫做彭荣华。彭德怀出生于1898年,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经常领着两个弟弟出去乞讨。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彭德怀去煤矿上班,谁知遇到煤矿老板跑路,机缘巧合之下彭老总开始坚定自己的革命事业。</p> <p class="ql-block">  1959年,这一年彭老总经历了自己命运的转折起伏。从开国元帅的位置跌落下来。而让彭老总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子浦安修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离婚。周围的同事、战友眼看着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始疏远彭老总生怕自己被牵连。</p><p class="ql-block"> 1959年9月30日,被罢官的彭德怀从中南海搬出,到颐和园附近的吴家花园居住。</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的一生,充满了坚韧与决心。他曾经说过:“假若一个人只想到自己,那是可耻的,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那不如死掉。”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伟大的开国元勋,彭德怀是极少数被毛主席写进诗词中的将帅,那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尽管彭德怀一生无儿无女,但他却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将10个孩子视为己出。 这些孩子中有8个是他的弟弟彭金华烈士和彭荣华烈士的孩子,他们分别是彭梅魁、彭康白、彭秀兰、彭起超、彭玉兰、彭康志、彭康仁和彭爱兰。这些孩子在彭德怀的关爱下,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  1940年的10月,彭德怀却收到了一封信,让他心情沉重,痛苦不已。这封信揭示了国民党对他的家乡和他家庭进行了血洗。尽管彭德怀非常痛心,但他仍然冷静地将信交给了自己的参谋,请求中央处理此事。</p><p class="ql-block"> 他的冷静和坚决,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革命精神。 彭德怀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英勇战斗。</p> <p class="ql-block">  这封信里说到了他的家里发生了巨大的事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国民党反动派闯进了彭家围子,包围了彭德怀弟弟的家。彭金华被一阵狗吠声惊醒,他看到一队士兵冲进屋里,急忙穿上衣服,跑进地窖,将所有关于共产党的资料和名单扔进炉灶里烧毁。</p><p class="ql-block"> 此时,彭荣华听到枪声,想去看看弟弟,却在门被国民党士兵破开的瞬间倒在了血泊中。临终前,他告诉12岁的儿子彭起超,要记住打日本鬼子,为他报仇。</p><p class="ql-block"> 彭金华也被敌人逮捕。几天后和其他数名共产党员的尸体被敌人扔在在荒郊野外,周淑身在山坡的荒草中找到了丈夫的遗体,只见他身上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十根手指被钢针扎烂。</p><p class="ql-block"> 那时,彭金华只有40岁,彭荣华37岁。</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两兄弟的不幸离世,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绝境。为了保护剩下的家人,老屋只留下了彭金华的妻子周淑身和彭荣华的妻子龙国英。</p><p class="ql-block"> 八个孩子被迫分两散到了各个村落的亲戚朋友家中,像无家可归的小鸟一样飘泊。最小的玉兰只有岁,她经常在胡姓婆婆家中过夜。为了保护她,龙国英严肃地告诉她,一旦有人问她的姓氏,必须说是胡,不能说是彭,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收到这封信后,彭德怀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他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因为那是他最亲的两个兄弟,他们从小一起受苦,一起讨饭。</p><p class="ql-block"> 尽管他已经成为了军队的统帅,但他却不能为他们做任何事情。百团大战正处于关键阶段,整个八路军千军万马要靠他来指挥,中国革命的使命让他无法离开战场。</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44年11月9日,王震带领的359旅南征,遵照彭德怀的嘱托,前来寻找和解救彭家的危机。</p><p class="ql-block"> 当周淑身和龙国英看到王震时,她们相拥而泣,感到苦日子终于要结束。彭起超也加入了王震的部队,遵循父亲的遗言打鬼子。</p><p class="ql-block"> 17岁的彭起超,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一年,才终于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大伯彭德怀。虽然在想象中他已经无数次描绘出大伯的形象,但真正的相见,仍然让他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看起来威严而亲切,像春风般温暖着彭起超的心。他用力握住彭起超的手,眼中充满了关爱:“好孩子,我们回家!”</p> <p class="ql-block">  彭金华(1900~1940),革命烈士。彭德怀大弟,中共党员,在哥哥彭德怀影响下赴延安,1938年回乡成立彭家围子党支部,于1940年百团大战胜利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p><p class="ql-block"> 彭金华听从了自己哥哥的建议回到湘潭老家打算动员更多群众。彭金华的妻子以及弟弟彭荣华、弟妹都成为党员。家人同心,革命工作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谁知不久之后彭荣华被反动派杀害。此时情势越来越严重,彭金华为了保护秘密文件和重要资料决定都将其焚烧。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延误了他逃跑的时间,最终被反动派抓获。彭金华在狱中受尽折磨却没有出卖组织,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彭金华杀害。</p> <p class="ql-block">  彭起超见到彭德怀以后,彭起超就留在了大伯身边,听从他的教诲,成为了一名有着坚定革命理想的青年。 解放战争爆发后,彭起超毫不犹豫地冲到了最前线,参加多次战役,虽然受过伤,但他荣立二等功,无愧于他的勇气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得知除了彭起超这个侄子外,两个弟弟还有其他子女后,他深情地说:“再多也没关系,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会全部抚养!”之后,建国以后,彭德怀就把这些子女接到了身边,他们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工人,有的进入部队,所有人都在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爱和关怀,就像大伯彭德怀一样,他们的精神和大伯一样,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彭金华夫妇卧室。</p> <p class="ql-block">  六个侄儿侄女与大伯彭德怀相聚。</p> <p class="ql-block">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这年1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调干学员都喜气洋洋佩戴上了军衔。可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他被授予中尉军衔,比照那些和自己履历相似的同志,自己的军衔被压低了一级。</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望着满腹怨气的侄儿:“你说得不错,你们陈赓院长在和我谈到哈军工评衔时,他确实提到了你,说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按调干学员统一授中尉军衔,确实有点吃亏,他问我怎么办,是我提出要压低你的军衔的。”彭启超“腾”地一下站起来:“伯伯,您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可是您的亲侄子!”</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脸上呈现出一种严肃的神情:“正因为你是我的亲侄子,我才必须这样做。因为了解你的人,比如陈院长,知道你是凭本事当上上尉的;可不了解你的人,一定以为你是靠彭德怀的关系戴上这个牌牌的。全军近百万干部要授军衔,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牺牲你,才能服众。这里没有政策问题,只有全局问题。”彭德怀耐心给侄儿讲道理,他还说:“就说你父亲吧,他连胜利都没看到就牺牲了,我们活着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为一点蝇头小利去闹情绪呢!”</p><p class="ql-block"> 彭启超被伯伯说得心服口服。假期结束,他踏上了返校的列车,在车上他打开了伯伯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上面写着:“启超,你既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风,那就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诚实。老实人有时会吃亏,但从长远看,老实人不吃亏。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你还会为肩上多一颗豆豆、少一颗豆豆烦恼吗?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从我这,得改改这个规矩,那就是近水楼台‘不’得月。你也许一时想不通,但时间久了,你会明白伯伯的一番苦心,严是爱,松是害……”启超读着读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彭荣华,彭德怀二弟。生于1903年,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0月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本宅的厨房外面。年仅37岁。</p><p class="ql-block"> 龙国英,彭荣华夫人。生于1909年。湖南省烈军属模范。1965年病逝。享年54岁。</p> <p class="ql-block">  彭荣华夫妇卧室。</p> <p class="ql-block">  彭钢,(小时候叫玉兰)彭德怀弟弟彭荣华的女儿,彭德怀最小的侄女。彭德怀一生没有子女,彭钢是和他生活时间最长,也是交流最多的晚辈。从12岁住进中南海永福堂开始,她断断续续和伯伯生活了15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最为惨淡的日子,彭钢都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提起彭钢,常会听到两种极端的评价:“厉害得很,不讲情面,见到她都躲着走。”“讲原则,办事认真,踏实。很值得交的朋友。”彭钢曾有个外号叫“军中女包公”,从总后勤部的专职纪委副书记到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彭钢干了整整十年,她的认真、较劲,远近闻名。</p><p class="ql-block">  彭钢任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期间,工作的范围是监督军以上的干部,常常是在原则、争议和压力面前艰难抉择。人们都说这个官最难当,很烫手。特别是对于彭钢来讲,更难,因为她说:“总有一面镜子在那里照着”,这面镜子就是他的伯伯彭德怀。</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彭钢(彭玉兰)出生在湖南湘潭。从她记事起,家中就动荡不安。“我们不停地躲藏,不停更换姓氏。我从大人们那里听说,大伯搞了平江起义,是‘共匪头子’,国民党扬言要斩草除根,把彭家所有的孩子全杀光。”</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派军队驻扎在离我家一里地远的地方,监视我们。为了不连累老乡,我们最后只能躲在山上。”彭钢至今还记得,一个漆黑的晚上,山上下着小雨,阴冷恐怖,她紧紧钻进二姐的怀里,不停地哭喊:“天怎么还不亮……”</p><p class="ql-block"> 彭钢的父亲彭荣华和二伯父彭金华很早就参加了共产党,受大伯牵连,他们先后被国民党杀害;彭钢的母亲也受了伤,手腕的骨头被打断了一块。“国民党甚至两次派人来挖了我们的祖坟,连家门都给封了。”</p><p class="ql-block"> 1949年,彭德怀的老战友吴德峰,派人将彭德怀的侄子、侄女共5人,接到武汉汉口上学。一年后,他们来到了北京。12岁的彭钢在北京饭店第一次见到了大伯父——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彭德怀。 她坦言:“初次见面,挺拘束的。”</p><p class="ql-block"> 不久,彭德怀将彭钢接进了中南海永福堂。戒备森严的中南海,与轻松活泼的学校相比,彭钢更喜欢后者。直到上初中,彭钢都一直住校,只有周末回来。“那时伯母经常出差,伯伯回家后总是冷冷清清,他劝我‘还是走读吧,家里热闹些’。我不愿意,觉得不自由。”彭钢提出条件:“走路上学要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还可以看书呢。除非给我买自行车,否则我不走读。”一向节省的彭德怀,真的破例给侄女买了辆自行车。“这辆车是‘永久’牌的,天蓝色,非常好看。”彭钢视其为珍宝。</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给彭刚买了自行车后,彭刚就骑自行车走读上学了。 彭德怀总是担心侄女的安全,一到放学时间,就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不停地说:“这丫头怎么还不回来,不要出什么问题啊!”每次彭钢一推开家门,便看到警卫员匆匆赶来,“快上去吧!你伯伯正着急呢!”</p><p class="ql-block"> 彭钢说那是她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永福堂里有两棵海棠树、两棵杏树。我看到海棠熟了,就爬上去摘果子。警卫员吓得大喊,‘快下来!’惊动了伯伯。他冲出屋,立即示意警卫员不要喊。我在树上冲他作鬼脸,他在树下冲我笑。等我下了树,他变了脸,狠狠责备我,‘风吹树摆你也摆,吓不吓死人呀?!’”</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的第二位。彭钢记得,那天他穿着蓝色的礼服回来,对彭刚说:你看,像不像女人穿的衣服那样漂亮啊!那时的彭钢对元帅并没有什么概念,她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梦想当兵。</p> <p class="ql-block">  在彭德怀的侄子侄女中,彭钢是和他生活时间最长的,也是交流最多的。1959年,彭钢考入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此时,彭德怀已经被免职。临去学校报到时,彭德怀对侄女说,“西军电”是个好军校,你参军了,也就是说,进入社会了,从学习到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你要有思想准备,决不要因为我的问题对党有任何不满。你不要管我的事情,要相信党。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动摇。自己不垮,谁也无法整垮你。到了学院,你要积极争取入党。接下来,彭德怀谈起自己的历史,谈起牺牲的战友,这是他从庐山回来对侄女谈话时间最长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彭钢毕业后,不论是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当工人、干部,还是后来参军入伍成长为一名少将,身居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等高位,都牢牢记着伯伯的教导,始终保持着浩然正气。彭钢说,从物质财产的角度来说,伯伯什么也没有留下。但从精神财富的意义上,他留给后人的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炽热的爱。</p><p class="ql-block"> 彭钢本名彭玉兰,193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父亲彭荣华同年被国民党杀害,那时她还不到一岁。1950年她被接到北京,第一次与伯伯彭德怀见面;此后,她住进中南海永福堂,陪伴伯伯生活了大约15年</p><p class="ql-block"> 彭钢是开国元帅彭德怀的侄女,也是1949年后中国屈指可数的女将军之一。她曾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有“军中女包公”之称。彭钢1988年步入纪检生涯,由总后勤部政治部被调入纪律检查委员会,担任专职副书记;1990年起,任纪律检查部副部长、部长,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4日,彭钢因病去世,享年76岁。6月30日,她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301医院举行。</p> <p class="ql-block">  西厨房是彭德怀元帅两次回故乡时使用过的厨房,这里曾经是埋藏过彭德怀同志1961年给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八万言书”手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61年彭德怀回了一次老家。有一天晚上,他把一些材料拿出来,说是要埋起来。他把稿子埋在了灶炉下头,南方天潮,埋在炉灶底下不会潮。</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把自己的“万言书”托付给弟弟彭金华的女儿彭梅魁一直替叔叔彭德怀保管。彭梅魁一直用心保护着彭德怀给毛主席党中央的“万言书”。辗转多次,完整保存好了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稿。彭梅魁不负彭德怀的期望,她知道保管这些材料是极其风险的,但她不怕,她没有和爱人讲过,也没让孩子们知道。</p><p class="ql-block"> 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稿在彭德怀纪念馆里向世人展示。</p> <p class="ql-block">  彭梅魁(1929—2005),女,湖南省湘潭市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大弟弟彭金华的女儿。她不仅积极参与党的地下活动,还担任了由湘潭县地下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护乡团”宣传员,为党的宣传和联络,做了大量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彭梅魁于2005年9月13日病逝,享年76岁。她的骨灰安葬于湖南省湘潭市乌石寨,与1999年安葬于此的彭德怀同志的墓地相距10米。</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和侄女彭梅魁。</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彭德怀的侄女,侄儿彭梅魁,彭刚(玉兰),彭起超等。</p> <p class="ql-block">  在彭德怀故居旁边的一块只要房屋地基的空地的地方,是彭德怀一家原来的旧址。</p><p class="ql-block"> 前临田野,后倚山丘,四周竹树青葱,彭德怀故居坐西北朝东南。这里也是他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在彭德怀故居旁边的一块只要房屋地基的空地的地方,是彭德怀一家原来的旧址。</p><p class="ql-block"> 前临田野,后倚山丘,四周竹树青葱,彭德怀故居坐西北朝东南。这里也是他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最初,这里只是三间破败的茅草屋。当时因为家中贫穷,一家8口挤一起,连门窗都悉数变卖。</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居最早的房屋地址。就在这山坡下。</p><p class="ql-block">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8岁时,彭德怀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几间茅房亦作抵押,留下两间栖身,晴天可遮太阳,下雨时室内外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彭德怀元帅出生是的地方。三间茅草屋依靠着山坡而建,没有后墙依山而搭,后来倒塌。现在只剩下了三间茅草屋的地基。</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母亲的墓地就在这三间茅草屋旁边的三坡上。</p> <p class="ql-block">  18岁,彭德怀投奔湘军。27岁,茅草屋破败不能居住,彭德怀把在湘军任职的薪金交给胞弟彭金华、彭荣华,让他们茅草屋旁边重建了一座土砖房。就是现在人们参观的房屋故居。</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5年至1927年,任湘军连长、营长时,交给弟弟积蓄400元。团经委会瞒着彭德怀给他二弟400元,共800银元,由胞弟彭金华与彭荣华在原屋西南30米处新建瓦房12间,占地约400平方米,取名“三华堂”,意为得华(彭德怀原名)、金华、荣华三兄弟之华厦。彭德怀亲撰门联:“为善最乐;见恶必除。”屋后有树林,东边为竹林,系典型而端庄的湘潭农村宅院。</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其亲属进行迫害,故居亦遭破坏。1949年,当地政府和人民曾建议修复,被彭德怀拒绝。故居门联改书“吊民伐罪,继往开来”,横批“为民服务”。1958年12月,彭德怀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陪同,回故乡视察,在家住了两天一晚</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居后面山坡上的彭德怀父亲彭民言之墓。</p> <p class="ql-block">  1958年12月,彭德怀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进行农村调查。为了便于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他没有住招待所,而是住进自己的旧居彭家围子。</p><p class="ql-block"> 当晚,公社和大队干部谈到粮食大丰收。他立即同干部们步行数里来到田边,打着手电筒,蹲下身来,细数着兜禾上有多少株稻秆,每个穗上大约有多少颗稻谷,计算着每亩地的产量</p><p class="ql-block"> 1961年冬天,彭德怀第二次回乡开展农村调查,仍是住在旧居。30多天里,他踏遍故乡的山山水水,在堂屋里接待来访干部群众2000多人。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他拟写了5份农村调查材料,交党中央参考。他认为:“我们当干部的,办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搞浮夸。”</p> <p class="ql-block">  1961年11月,彭德怀再次回故乡进行调查研究,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接待来访的干部、群众2000多人次,并在此写出四个调查报告。这里还保存过彭德怀1962年写给毛泽东和党中央的82000多字的长信,即后来被称为“八万言书”、“翻案书”的手稿,为《彭德怀自述》留下了珍贵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  彭总婚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舅舅有个养女周瑞莲,比钟伢子(彭德怀)小两岁,生的眉清目秀,明眸皓齿,楚楚动人,瑞莲娇憨顽皮,自幼对表哥芳心暗许。性格倔强的钟伢子,对表妹也疼爱有加,不容许她受半点委屈。舅舅也有意促成这桩婚事,钟伢子15岁那年,舅舅就给他们订下婚约。后来钟伢子(彭德怀)要去当兵,瑞莲纵有万般不舍,却也找不到阻止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三年后,已经在湘军鲁涤平部第2师当上了排长的钟伢子(彭德怀),带着几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几百块钱,回到家乡,准备与周瑞莲完婚。舅舅却伤心的告诉他,一年前,地主找瑞莲,索要钟伢子当年抢走的粮食,如果拿不出来,就要抓周瑞莲去抵债。小瑞莲誓死不从,纵身跳下悬崖,尸骨无存。</p><p class="ql-block"> 钟伢子没有流泪,他来到未婚妻香消玉殒的悬崖下,在嶙峋的乱石中,找寻了三天三夜。失落的钟伢子义愤填膺,杀掉了逼死周瑞莲的恶霸。然后把准备成亲用的钱,留给了舅舅和体弱多病的父亲,重新回到部队。</p><p class="ql-block"> 熟悉彭总的人,都知道他还有个心结,心里放不下青梅竹马的表妹。但日子还得往前走。就有人给彭总介绍了当地货郎的女儿刘细妹,刘细妹当时刚满12岁,还缠了足,不过她爹趋炎附势,谎称女儿已经14岁了。刘细妹性情温婉,对丈夫的话言听计从。彭总让她放足,改名刘坤模,她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彭总对刘坤模,并非是像对周瑞莲那样,刻骨铭心的爱恋,更像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爱怜。彭总在讲武堂毕业后,到湘潭任职,同时也把刘坤模接到湘潭,并送进当地的女子职业学校读书。</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彭总的舅舅过世了,一诺千金的彭总,料理完舅舅的丧事,顺道回家看了看。家中有年逾八旬的奶奶,重病卧床的父亲,还有两个尚未娶妻的弟弟。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庭,毫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这个家太缺少一个操持家务的女主人,于是彭总把刘坤模留在老家,照顾年迈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北伐战争在即,彭总所在的团已经接到出发的命令,不过为了不让刘坤模担心,上前线的事,彭总没有告诉她。接下来的几年中,战乱频仍,彭总整日里忙于军务,与刘坤模更是聚少离多。</p><p class="ql-block"> 1928年彭总领导平江起义,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并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从此断绝了和老家的任何联系。</p><p class="ql-block"> 当时刘坤模还不满18岁,她日思夜想,盼望着丈夫能早日归来,可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刘坤模没有任何关于丈夫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公公和奶奶相继去世,两个弟弟也都成家立业,刘坤模突然发现,她成了这个家里多余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确定丈夫可能已经不在人世间后,刘坤模改嫁给了汉口一个教书匠徐任吾,两个人还生了一个女儿。</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婚姻生活比较不幸。(初恋情人表妹周瑞莲是被地主家逼迫不成,跳崖而死的)1922年彭德怀勉强同意与一位货郎的女儿刘细妹结合了。彭德怀娶了刘细妹后便给刘起名刘坤模,后因彭德怀南征北战失去联系,刘细妹以为彭德怀已经牺牲,改嫁一个教书先生。</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10日,彭德怀与浦安修于彭开赴前线之前成婚。成为彭德怀的第二任妻子。</p><p class="ql-block"> 蒲安修是北师大女学生、著名浦氏家族的女儿,在陕北公学教书,而且已经是中共党员了。彭德怀了解到浦安修的身世:少年失母,父亲续娶,从小由两个姐姐抚养,并非大家闺秀似的娇惯,抗战后在山西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继由组织派遣赴延安。对她这个“条件”,彭德怀是满意的;而浦安修对彭德怀更是如雷贯耳、久仰其人了,加上组织所促成,她自无意见。两人生活很好。解放后,浦安修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但是到了彭德怀受四人帮迫害时期,蒲安修压力升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人给她做工作,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所谓“划清界限”,即是选择离婚。浦安修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离婚报告交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p><p class="ql-block"> 浦安修让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转达她的离婚要求。彭德怀久久地坐在沙发上。最后,他站起来对侄女说:“梅魁,我的问题没有结束,她的压力太大了,离就离吧,这也迫不得已,她也只好走这条路</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一生为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在家庭生活里也处处为他人着想,自己承受巨大压力。</p> <p class="ql-block">  乌石镇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不断创新。这是乌石镇现在使用的智能工具介绍。</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里乌石镇农作物介绍。</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景区规划了国防教育主题公园,旨在将乌石打造成红色文化氛围浓厚、体验项目极具特色的综合景区。</p><p class="ql-block"> 当地还将以“旅游+”为引擎,加快彭德怀故里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县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漫步彭德怀故里,处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当地人指着这漫山遍野的林木,讲述了当年他往家乡寄树种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1961年,在家乡调查期间,看到光秃秃的群山,彭德怀痛心疾首,对当地干部说,“山要重新绿化”。“哪来树种呀?”公社干部面有难色。 “回北京后,我给你们寄树种来,每家每户种上几棵。”果然,他回到北京后寄来了两大箱树种。</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回乡调查时,他还抽出时间参加植树造林、开垦农田等劳动。如今,人们到他的故居参观,就能看到屋后有好山,门前有好田,四周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农耕文化介绍。乌石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风味浓厚。</p> <p class="ql-block">彭总家乡特产,乌石腐乳。</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里家乡的小市场,丰富多彩的新鲜蔬菜,各种水果,当地特产,特色小吃,供人们选择。</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个摊点的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精神很好,身体健康,快乐生活,每天都愉快地为游客们提供家乡特产,</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故居也是彭德怀大弟彭金华创建中共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的主要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 1980年至1983年,湘潭县人民政府对故居进行维修,并加砌保护性的石围墙;1982年,邓小平题字“彭德怀同志故居”,1983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对故居进行全面维修,复原彭德怀1961年回乡调查时的情形;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961年11月,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湘潭县乌石镇。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到多年未见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的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啊,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好日子啦”</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来到响塘区南谷公社陈蒲大队调查,午饭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前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的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吃饭?”贺老伯没好气的回达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才开的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觉得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粑,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痛,确实难以咽下去,他心疼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p> <p class="ql-block">  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成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给我安排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p><p class="ql-block"> 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有时间就动员侄儿一起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叔叔劝到:“你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还开什么田咯”,彭德怀风趣幽默的回答:“人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可以和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咯。”说完 撸起袖子就用他那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p><p class="ql-block"> 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彭德怀还欢欢喜喜的与乡亲们一起收棉花,种麦子,撒下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助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来,就投资100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建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户头”。</p> <p class="ql-block">  乌石景区占地面积193亩,主要景点有牌楼,虎头门,铜像广场,纪念馆,故居,德怀墓,德怀亭,烈士墓,彭德怀精神宣讲中心,诺志林,乌石寨遗址,楠木冲水库,九船采莲观景台等。景区自1998年10月20日建成开放以来,先后荣获“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风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等多项殊荣。习近平,宋平,李铁映,廖汉生,张震,曹刚川,顾秀莲,毛致用,周强等党政军领导人前来瞻仰。</p><p class="ql-block"> 从彭德怀墓向下遥看彭德怀故乡乌石镇。</p> <p class="ql-block"> 乌石峰下的彭德怀墓,当地百姓称为“虎口”之地。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约5米,宽7.4米,呈夌形。墓体与墓基相交76度的夾角〈彭总于1974年去世,享年76岁)底边长1.898米(彭总生于1898年)墓碑为黑色花岗岩菱形,墓墙是花岗岩长城造形,暗寓着彭德怀有棱有角的独特人格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苍松翠柏,庄严肃穆。1999年12月28日,经中组部批准,彭德怀骨灰从北京八宝山公墓安迁到彭总的故乡乌石镇。完成了彭德怀归葬乌石家乡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2008年,家乡人民政府投资60余万元,对墓地进行了更新,对绿化进行了提升改造,有效解决了墓地的沉降问题,彭德怀墓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和敬仰彭德怀元帅的人民的瞻仰。成为彭德怀伟大故里中鲜见的文化景观,为乌石革命纪念地增添了无穷的瞻仰魅力。</p> <p class="ql-block">  乌石峰麓,是庄严的彭德怀墓;卧虎山上,彭德怀纪念馆与对面的故居遥相呼应;广场中央,彭德怀铜像高高矗立……</p><p class="ql-block"> 如今,经过闭馆改造后的彭德怀纪念馆及故居已经重新开放。故里已建成系列纪念设施,记录着他光辉伟大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1966年 除夕,彭梅魁一家到四川成都和伯父吃了团圆饭,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休息,彭德怀神秘地把彭梅魁叫到一边说:“我交给你的那一包材料还在吧,今后可能用得上。”彭梅魁立刻严肃起来,信心满满地说:“伯父你放心吧,材料锁在家中柜子里,准备送到老家让母亲保存,很安全。”彭德怀听后,松了口气,表示放心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包什么样的材料呢?这包材料,彭德怀在1962年彭梅魁前去看望他的时候,便交给了她。里面是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他写给毛主席的信,还有写给毛主席的“八万言书”底稿,这些材料对彭德怀至关重要,他对彭梅魁说:“这关系着伯伯的政治生命,千万别丢了。”</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在生命最后时刻,对彭梅魁说:“梅魁,我想吃白南瓜……家乡的白南瓜,我以前吃,可好吃了。”彭梅魁期望地看向医生,寻求医生的意见,医生却摇摇头,告诉她,老总的时间不多了。临终前,彭德怀想念最深的还是自己的家乡,想念家乡的白南瓜。</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后,彭德怀又醒过来一次,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他希望在他死后,能将他的骨灰送到家乡,埋在家乡的土地上,然后在上面种一棵苹果树,但不希望被任何人知道,以免打扰到别人。</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同志生平</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陕甘支队司令员;到达陕北以后,担任过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 1959年7月{庐山会议}受到错误批判和处理。1965年出任建设大三线的副总指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做出了全面的公正的评价。恢复了名誉。彭德怀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六,七,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 公元1999年12月</p> <p class="ql-block">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山高路远坑深,</p><p class="ql-block"> 大军纵横驰奔。</p><p class="ql-block"> 谁敢横刀立马?</p><p class="ql-block"> 唯我彭大将军。</p><p class="ql-block">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诗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21日所作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的一句。</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为赞扬彭德怀的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大将军形象而写。其中“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一句更是给了彭德怀一个闻名世界的经典定格照。</p><p class="ql-block"> 后来彭德怀接到这首诗后,将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退还给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打仗有勇有谋,为官务实清廉,他想到的总是国家和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为贫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唯独没有他自己,</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的家人们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前赴后继,这让我们很受触动。</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感谢共产党。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人民群众永远深深地怀念我们敬爱的彭德怀元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