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桥头迎红军

畅游

<h3>  <br>位于遵义城南、横跨洛江、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的丰乐桥,筹划于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公元1850年12月),凿石开工于咸丰元年正月初十(1851年2月10日),新桥落成于当年十一月廿二日(1852年1月12日)。此桥“跨桃溪尾”,南端倚悬崖,与斜坡而上的南门关近在咫尺;北端通新城,距市中心丁字口两公里。一桥飞架,扼黔东、黔南、黔西来路,为南北要冲,川黔锁钥。桥高19.3米,长93米,宽7.3米,五孔圆拱,“梁空而行,平达两山坳”。因有知府大人佛尔国春首倡且捐资三百金(占捐款总数的27%),又有得力下属黄映林、孔继志等提调工匠、出纳资金,更有“精算营造、逾于巧工”的能人、新城三党团练张朝辅监工督造,起早贪黑,“不辍指撝,与桥始终”,使桥得以不到一年即告竣工,“成速且坚”。“寿之贞珉”碑中提到的590余日,应该是包括修建牌坊、官厅、扶犁所、祭坛等附属设施的时间。桥成之日,恰逢天降瑞雪,且通宵达旦,百姓奔走相告,喜色相庆。占卜应验了“瑞雪兆丰年”的吉兆,如此“民丰”、“乐崇”(迎水面第2、4桥孔上方正中分别雕刻的4个字),新桥也就顺理成章命名为“丰乐”啦!</h3> <h3>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遵义。地下党员周司和(周维群)、周济(周守儒)分别与先期进城的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和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潘汉年接上头,接受邓发的建议,把几天前由反日反帝大同盟更名的红军之友协会改为红军之友社,于元月9日,召集红军之友社的成员,号召、组织学生、手工业工人、开明绅士、城市贫民、郊区农民,在丰乐桥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迎接红军入城活动。<br>当天下午5时许,丰乐桥头早就摆上香案的“接官厅”前,已是香烟缭绕,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王稼祥等红军首长,同中央纵队的战士们一道,在人们的欢呼声、口号声中,从南门关下坡折转,出现在丰乐桥南端。毛泽东等人在桥头翻身下马,与拥上前来的遵义干人、士绅代表亲切握手,并肩走过丰乐桥。<br>在欢迎红军的人群中,有贫苦市民的代表、打草鞋卖的张兴发;工人代表、泥木工人季松柏、邓云山;开明绅士的代表,城成小学创始人刘伯庄及开绸缎铺的弟弟刘芷庄、刘季庄,太平洋药房老板谌明道;红军之友社成员周司和、周济、何恩余、李小侠、余选华等。<br> </h3> <h3>丰乐桥头迎接红军,是中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省所接受的规模最宏大的礼遇。为纪念这一壮举,1966年,经遵义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丰乐桥被更名为迎红桥。 <br>1968年,由政府出资对迎红桥进行改扩建,增加了10根钢筋混凝土横梁,桥面加宽为12米,增设两侧各宽2.5米的悬空人行道,桥上7米宽的车行道为沥青路面。<br>1986 年,迎红桥又恢复了丰乐桥的名称。随着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不断深化、渗透,红色旅游的日渐红火、升温,加上世纪中天企业集团出资,在丰乐桥北面、万里路南端石壁上建造了以1935年遵义人民迎接红军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原南门关街道办事处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迎红街道办事处;在此之前,省冶建子校更名为迎红小学、南门关派出所更名为迎红桥派出所,也许丰乐桥再改称迎红桥或者双名并存也未可知。反正人们一般都习惯叫“迎红桥”而很少称“丰乐桥”。<br></h3> <h3>1999年的海尔大道建设,对丰乐桥可是动了大手术。除迎水面1、2桥孔和3、4桥孔上方镌刻“宏济”、“永安”4字取代原来的“民丰”、“乐崇”外,长度也因桥两端修建河堤而缩短为72.43米,高度降为15米,但宽度却在原桥12米的基础上,加宽到45.5米,其中:车行道宽29.5米,两边人行道各宽8米,这就使丰乐桥一跃而为城区最宽的公路桥。</h3> <h3>你如果细心一点,走到桥下,还能够惊讶地发现:当年造桥时,宽7.3米的桥拱,仍突兀地驾在洛江边嶙峋的怪石上,被完整地保存着。身临其境,会给人一种穿越时空、饱经沧桑的历史代入感。耳畔还会依稀传来桥上遵义百姓欢迎红军入城的锣鼓声、鞭炮声……</h3>